第121章
受众很广的卤味很快在城中风靡起来。
开始只有鸡杂之类的肉食,后面还出了卤菜,更是物美价廉。
下了工,就拎点小菜回家吃,再配些饮品,例如烧酒和可乐什么的,兴和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当有滋有味。
荷花她们最畅销的烧酒和可乐都是处理过的。
酒的度数较低,可乐也掺了些水。这些东西格外便宜,主打一个经济实惠,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当然,也有原装的可乐和高度数烧酒,标价也会稍微高些。
除了卤味这样的小菜,以鸡鸭为原料的各种大菜也陆续登上了餐馆的食单。
像是辣子鸡、三杯鸡、百鸟朝凤、一品烩鸭掌等等,足足上了大几十样,就是自诩吃多了好菜的富人们都看得眼花缭乱起来。
有条件的就将那些菜色挨个品尝过去,只有不合个人口味的,但绝对没有难吃的,样样都是极致的珍馐。
还有之前发给百姓们的菜谱也都派上了用场,例如红烧豆腐这样的家常菜,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无论做素菜还是肉菜,水平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因此,近来城中兑换调料的人也变多了。
以前大伙兑的多是盐和糖这种必需品,对于酱油味精之类并不怎么上心,如今也发现了这些调料的绝妙。
经过简单的调制与烹饪,竟然能让食材变得那样香,实在是居家必备!
百姓与富户们的捧场,让荷花等人信心倍增,培养厨子的速度不由得加快了。
她们选出来的人,多数都是有些烹饪经验的,学起新花样也没那么吃力。
第一批厨师有望在入秋之前速成。
很快,天气正经热了起来。又干又燥。
每到夜晚,就有人不厌其烦地巡街叫嚷着“小心火烛”。
部分县军已经武装上了新的火铳,威力无穷,反响炸裂。城里又多了几分安全感。
不过火炮还需要一些时间。
前段时间去外面传授打井技术的队伍有了不错的成效。
传回的信上说,有不少地方都被那些新打的水井拯救了。而且他们对于水井的使用,也起到了较为有效的监督,得了益处的百姓们俱是感激涕零。
枣儿的蒸汽机似乎有了进展,最近的半成品在藏着掖着不给人看,说是做好了再给大家惊喜。
所有人都在奋斗,盛珺这边自然也没闲着。
她还在忙活成就任务的事。大件的创造不容易,她每天都在绞尽脑汁思考一些有用且容易实施的小发明。
这不,到了夏天,听到不少人有关蚊虫叮咬的抱怨声后,盛珺就有了新的主意。
在她的理论支持下,两样驱蚊神器很快横空出世——花露水和蚊香。
这两样东西的做法并不难。
花露水可以用薄荷、金银花和酒精等原材料制作。而蚊香的话,用干艾叶、苍术等,混合炭粉之类就能做出很实用的简易款。
等成品做出来,在外边做活时喷花露水,在家里就用蚊香,效果显著。
就连枣儿她们试用过,都忍不住惊呼道:“竟然还有这样的驱蚊好物!”
盛珺闻言稍稍有些心虚:“还是你们用的那种驱兽药粉更讲究些。”
赵郎中制作的驱兽药粉有一定的驱蚊功效,枣儿她们之前在山里也很少受到蚊虫的侵扰。
不过,驱兽药粉的造价更高,制作成本比蚊香要多得多。原先的驱蚊效果也是顺带的,不然没人会舍得用它。
盛珺自己是售货机的钢铁之躯,不会被咬,蚊香和花露水这样的东西也一直没能现世。
还是如今与城中百姓接触多了,才能顾到这些。
所以说,想要更好更到位地服务人民,下基层是很有必要的嘛。
大批量的材料很快采买好,全运到了医馆那边。
花露水做出来后,会发到各工作小组的组长那里,作为一件公用物品。上工时,小组内每人都可以喷上两下。
至于蚊香。
最开始,秋娘她们召集了一些情况不严重的病患们来协助制作蚊香。
病人们看完病,就可以去一旁专门的地方帮着磨粉、搓团子、切蚊香条,再把盘好的蚊香摆到后院晾晒。
城里看诊是免费的,大伙一直想回馈些什么,却也没有能力。
如今可以帮着做事,也很有成就感和参与感。
因为蚊虫有害,还会传播疾病,蚊香也被划到了免费福利中。
等蚊香都晒好能用了了,百姓们就可以来领。与蜂窝煤一样,家家户户有特定的份例。
消息放出去后,城中百姓们很快听了风声,十分感动,一有空就会来医馆主动帮忙做蚊香。
在大伙的热情之下,城里很快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蚊香用。四处都是艾烟的气息,听不见蚊虫嗡嗡声,实在清爽极了。
看着成就任务又增加了点数。盛珺在心中握拳,充满干劲。
好耶,离升级又近了一小步。哼哼,小小系统迟早会被她手拿把掐的!-
兴和县解决了蚊虫大患,远在天边的铁柱他们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啪!”
铁柱面无表情地拍在自己的胳膊上,又将压扁的蚊子尸体揪掉,搓手指抖落在地。
蚊虫倒也罢了。
一路上正午时的日头才是最毒辣的,像是贴着人皮晒里面的肉。
在方仙儿的教导下,一群人都很有防晒意识,全都戴上了草帽护着头脸,感觉确实舒服许多。
看了一眼天色。
铁柱拽着帽檐远眺,说道:“应该快到沃土镇了吧?”
冯平在一旁接话:“快了,不出三日便可抵达。”
沃土镇位于玉城的边缘,是离牙地最近的地方。
他们进入玉城地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眼下就打算从那里进入牙地。
玉城的看守果然没有刁难人。
检查了他们车上货物和眠崇办下的路引后,很快放行。
也是他们商队的人数合适,带的东西也平平无奇,才没引起守卫们的警惕心。
不过,这也说明冯平的情报的确很准。
之前,冯平向他们提出同行的请求后,铁柱便点头同意。
他们对于牙地人生地不熟,很需要一个像他这样的向导作指引。
本来,铁柱还询问拉克申他们要不要跟着一起走,可惜被对方拒绝了。
拉克申他们毕竟拖家带口,不好再长途跋涉。况且就是跟去了玉城,铁柱他们自己也没定下来,风险还是太大了,后面的生活如何并不好说。
不如先这样过日子。
这话的确有理,铁柱也不好强人所难。
再说拉克申他们的外貌比较引人注目,就算一起跟去玉城,恐怕也会让人紧盯,并不方便他们做事。
但像这样当拦路虎,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铁柱思索片刻,差人传信一封回去,打算询问枣儿她们的意思。
如果可以,回头可以让拉克申他们直接过去兴和,反正她们那边也缺人用。
投奔过去后,拉克申他们肯定不愁吃喝,生活安稳。
等到了后面,要处理鞑靼的事,他们也能帮上忙。
这是互惠互利的事。
传信需要时间。
铁柱在附近的城里留了两个等回信的人,暂别拉克申,然后就带着冯平继续踏上路途。
一路向北,情况要比铁柱想象的更加艰难。
因为是往回纥的地方走,纵使北上的路修了官道,可仍有无数绕不开的山路。
每当翻山越岭时,铁柱都会想起方仙儿说过的,可以从山体中间开凿隧道的技术。
据说那样打出来的隧洞不仅可以过人,还能过一种带铁轨的快车。
只要肯努力,以后哪怕是崇山峻岭,都挡不住人驾驭着铁皮一日千里,往来于南北之间。
只听描述就令人热血沸腾。
不过,在亲眼见过巍峨的群山后,铁柱短期内并不敢想那是多么浩大的一件工程。
他们目前修个城墙都很辛苦呢。
如今也只能将那些想法作为疲惫赶路途中的慰藉了。
这样又坚持了三日,他们总算到达了沃土镇。
作为边域的交界城池,沃土镇总体看起来沾染了不少牙地的风俗,还有许多异域面孔行走其中。
不过,大约是牙地南部有冯平这样的存在,城中的氛围倒是十分融洽。
回到熟悉的地方,冯平看起来也比之前自在许多。
他对铁柱笑道:“通往牙地的路有些单调,咱们可以在镇子上歇一天脚,休整好了再启程也不迟。到时你们不嫌弃的话,就住我那边的石屋。”
一路结伴来到这里,冯平的情况也被了解得差不多了。
在牙地南部居住的人们,生活与铁柱他们并没什么不同,也是种种粮食做做活。
只是条件更艰苦一些罢了。
冯平上有双亲,下有妻儿,一家人在南部也有些话语权,就要负责把控大伙的生计问题。
某日,冯平无意中从人手中得了一些名为鹰嘴豆的新粮食。
据说这东西是从牙地西部传过来的,比较耐旱,果实个头又大而饱满,正适合他们栽种。
东西是好,但种下之后实在让人失望。
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这豆子从出苗开始就很蔫巴,产量也很低。
冯平并不甘心,四处打听了一番,听人说是他们没掌握好种植的方法才这样。于是便决定冒险去西部打探一二。
结果,他就被卷入了回纥的外争内斗中。
那里有两拨人恰好都在寻找一个与他年龄、长相相仿的“军师”。
见到他以后就认错人了,非说要找的就是他。
将他掳来绑去好几次,中途无论冯平怎么解释都没人信。
再后来,不知从哪冒出来了第三拨人。
那些人看着不像回纥人,作风也十分鬼祟。趁两边相争时,渔翁得利将他悄悄带走。
径直出了牙地,然后就朝南去了,也不知打算带他去哪里。
好在被拉克申他们一行人撞见了,冯平这才得以脱身。
幸亏他运气还不错,经历了波折无数,搭铁柱的顺风车又顺利回家。
两方相熟之后,路上冯平也得了铁柱等人的许多照应。
如今彼此彻底亲近起来,冯平再说话时也会为他们考虑许多。
眼下邀请同住就是一项。
铁柱这边听了,点头应了,算是承了他的情,心里却打算到时看实际情况而定。
若是南部的石屋拥挤住不开,那就太叨扰别人了,还是扎帐篷更合适。
方仙儿的帐篷可是很结实的,简直是这趟出行的最大功臣。
“对了,你们带来的东西可以考虑在沃土镇售卖。这里人比较多,还能见到许多玉石。等进了南部人口就稀疏了,采不到什么玉石,能买的东西也很有限。”
说完住处,冯平忍不住提醒道。
铁柱想了想:“无妨。也不一定要做真金白银的买卖,用吃的或是别的来交换也可以。”
冯平下意识张开嘴,很快又把话咽了回去。
他本想说有他在,不用考虑吃饭的问题。
但铁柱这伙人说少也不少。
听他们的意思,似乎是要在牙地寻找什么东西。他还没细打听情况,可不用想也知道,在那么大的地方找东西肯定艰难,铁柱他们估计是要在那里待很久了。
他没有一直无偿提供对方餐食的能力,还是不要主动许诺了,到时尽力帮衬就好。
冯平最后只点头道:“以物易物也好,大家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
铁柱他们带的都是药材等实用的东西,想来在哪都会受欢迎。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冯平带他们去了自己熟悉的一处客栈休息。
因为铁柱他们自备了睡袋,便只讨了几处较为空旷的杂物间落脚。他们没占客房,又是冯平带来的,热情的老板就没收取费用。
安稳度过一晚。
次日,恢复精力的一行人正式出发,往牙地南部行进。
第122章 (修!)
牙地内部广袤,地形也复杂。
临走前,冯平还找熟人帮忙改造了一下车队马车的车轮,换成了大木轮的特制款,这样行路就能轻松许多。
车队以较缓的速度进入牙地。
上午出发时还很冷,需要多裹两件衣服,等正午就又热乎起来。
中途沿路有水源的地方,零零散散能瞧见一些小型的村庄。
每当见到人烟,铁柱他们就会下来补充水源,顺便换些干粮备用。
这里的干粮都很有特色。
其中有一种杂粮做的胡饼,吃起来很香,也能存放。虽然嚼起来有些费劲,但木其尔她们都很爱吃。
冯平待的地方较深,估计还得花费两日才能到。
借路上的空隙,铁柱顺便向他打听了橡胶草的事。
“你是说婆婆丁模样的草?我们住所的草地上就有许多。可你们大老远跑过来,只是为了寻找婆婆丁吗?”冯平疑惑地问道。
婆婆丁这东西不该到处都有嘛,还用得着专门跑来牙地?
铁柱迟疑片刻,也不好确定他说的那种婆婆丁就是自己要找的品种。
橡胶草的确是婆婆丁的一种,方仙儿管它叫蒲公英。
但也不是所有蒲公英都能提出橡胶来。
据方仙儿那边给的资料来看,橡胶草似乎是生长在牙地的神山中,但也不排除牙地其它地方有。
其实,最理想的橡胶原料应该是南边的橡胶树。
可按照现在的情况,南边肯定不好久待,更别说搞出什么大的动静。
橡胶草产量虽然不比橡胶树,但它长在北地,无人会在意。
生长周期也短,很容易大量留种并种植,做出来的橡胶还耐用。
可以说是眼下关头的最佳选择。
“并不是寻常的婆婆丁,等到了地方,你带我去看看就好。”铁柱说道。
但愿那就是他们需要的橡胶草,在外边找到了就能省下进山的功夫。
冯平虽然好奇,但也没有继续追问了。
队伍继续前行。
两日后。
他们来到了终点前的最后一处村庄。
铁柱正犹豫要不要进去补充一些口粮,就听冯平道:“很快就要到了,咱们的干粮够吃,还是不要过去那里比较好。”
听他这样说,铁柱疑惑地问:“是村里的人很难相处吗?”
冯平的表情有些尴尬:“这倒不是,村里倒是没什么坏人。只是我们两边从祖上迁来后就很不对付。若是被他们知道了你们和我一起,就是能换到吃食,也少不了听人挤兑……没有实际的损失,但会影响心情。”
正说着,就见那头的村里窜出了两匹骏马。
接着就传来一道阴阳怪气的响亮女声:
“哟,这不是咱冯平大人么。听说你为了几颗胡豆把自己都给丢了?”
冯平叹了口气,转头冲铁柱耸耸肩:看吧!
然后小声汇报道:“这位就是村长。”
铁柱望过去,看见其中一匹棕马上坐了个肤色微黑作派飒爽的年轻女人。
女人瞥了这边一眼,见冯平没有反应,也没多纠缠,冷笑一声就驾着马离开了。
另一匹马紧跟着她去,上面居然没有坐人。
经历了这个小插曲,铁柱他们自然也没再去村里补粮,干脆接着前行。
剩下的路程果然没多长,两个时辰后,他们就到达目的地。
这是一处很神奇的地方。
冯平他们住在一片临近湖泊的茂密草地上,翠绿的草色,上面还能看到跑动的牛羊。
在草上围坐着许多人,正按着软乎的大白羊剪羊毛。
附近还有片树林,远处却是一片光秃秃的戈壁,戈壁之后竟然还连着绵延埋在云中的雪山。
天地间,所有能让人想象到的景观仿佛都在此处齐聚。
震撼到让人有些恍惚。
“这个季节也会有雪吗?”
木其尔指着雪山顶吃惊地问道。
冯平笑道:“那里很特别,几乎一年四季都会覆着雪。”
收回目光。
一座座“人”字顶的石屋落在草地上,铁柱打量着那排石头屋,判断其容量有限。果然还是扎帐篷住比较合适。
不远处,有两个正在放羊的孩子瞧见他们来,很快转身跑去找剪羊毛的大人们报信。
“你们稍等片刻,我去和他们打声招呼就回来。”冯平见状,大步往那边去了。
不一会儿,他就带着另外的几个人走过来。
“谢谢你们救下冯平,他离开的这段日子,我们都要忧心坏了!”
其中一个老妇人感激地说道,她是冯平的娘亲,人很和蔼。
两方人又说了几句话,铁柱拒绝了同住石屋的邀请,选了几块合适的地方开始带人扎营。
帐篷支起来很方便。
等忙得差不多,铁柱就跟着冯平去看婆婆丁。
这会儿正是婆婆丁结果的季节。
还没走到跟前,他就瞧见草地中错落的白色的小绒球,不过多数都被风吹出了豁,并不能算完整的球。
铁柱蹲下身,用冯平递来的工具挖出一株细看,从绒球观察到根部,最后遗憾地摇摇头:“不是这种,看来只能去神山附近找了。”
冯平叹气道:“神山可不是好去的,回头我让人给你介绍一个熟悉地方的向导吧。”
铁柱没有拒绝:“那就麻烦你了。”
暂时结束了橡胶草的话题。
铁柱转过头,看着收羊毛的人们问道:“好多羊毛啊,我记得一年大概能收两次毛对吗?你们一般都会用它做什么?”
冯平也看过去:“自己用的话,一般会扎毛毯。多余的毛就会运出去卖掉,有商人拿去做毛笔。”
他说的这种毛毯指毛毡毯,是用特殊的钩针戳出来的,并不是纺织品。
铁柱了然道:“想来你们是不知道织羊毛衣和羊绒衫的方法了。”
这次出发前,铁柱特意从方仙儿那里讨教了利用羊毛的法子,就是打算在这边发光发热。
本来他想等处理完这里的蛀虫,安稳下来以后,再将这些技术拿出来。
不过在亲自来了牙地之后,见到南部的真实情况,铁柱就觉得现在分享也未尝不可。
南部、西部与北部之间均有天险,平时往来并不容易。
单在南部搞一下发展是可行的,还能让冯平他们彻底成为自己这边的助力。
“羊毛衣?”
听了他的话,冯平果然好奇道,“只用羊毛也可以做衣物吗?”
他们一般都是连皮带毛做成羊皮袄穿的。
铁柱点头:“当然可以,只要先将羊毛搓成线,然后用木针和特定的手法就能织出毛衣了。我在别处见过,很是保暖。”
其实铁柱并没有亲眼见过,没有羊毛,实在做不出毛衣的成品。他之前也是用普通的棉线练习针法。
“我可以教你们做简易的纺线木器,再为你们演示打毛衣的手法。”铁柱说道。
这就是要传授技艺的意思。
冯平似乎有些不敢置信他的慷慨,小心翼翼问道:“你肯教我们,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只是,我们还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铁柱说:“我还想知道更多牙地的事,希望你能帮我再打听一些来,不仅是西部的,还有北部也需要,越详细越好。”
他还没忘记自己此次过来的任务,得多多收集资料才行。
见他肯提要求,冯平也松了口气,很快拍胸脯答应下来。
安顿好住处,铁柱就开始教人做纺织羊毛的木器。
一听羊毛能制衣,本地的人们也很上心,很快就找来铁柱所需的木材,眼巴巴地看着他。
这些木料是从附近树林弄来的杨木,质量很不错。
铁柱捏着木材,拿着从各家凑来的工具就开始敲敲打打。
从枣儿那里学的半吊子木工活,放到外边也很了不得。
最后他做出的成品木器样式精巧,是手摇的轮状结构。
一摇把手,几个木轮就快速转起来,将处理蓬松的羊毛拧成一根根的细线。
铁柱随意捻了些羊毛演示一遍。
见到羊毛真能搓成长而不断的粗羊毛线,所有人都振奋起来。
兴冲冲跑去将剪下来的羊毛都收集到一起,打算立刻清洗晒干来纺线用。
见人们开始热情地清理羊毛,铁柱又想起什么:
“对了,在洗羊毛时可以得到一种羊毛脂,那也是样好东西,配上别的草木后抹在脸和手脚上,可以防止皮肤干裂。”
这里风很大,日头也毒辣,很需要这样的润肤品。
他这话一出,立刻惹来了无数惊奇的目光。
木其尔见状,悄悄凑到铁柱耳边道:“我猜,大家这会儿心里肯定是想,究竟是谁住在草原上。怎么你这家伙会知道这么多羊毛的用途!”
铁柱无奈道:“你还不清楚吗?我顶多就是借花献佛而已。”
“这倒是。”
木其尔虔诚在胸前比划了一个方形,闭上眼睛。
虽然没出声,但此刻在她心中感念的是谁自不必说。
“唉,出来这么久,真是好想方仙儿啊,还有枣儿姐姐她们。对了,差点忘了我弟。”
经过几日的努力,无数羊毛线被搓了出来,卷成团状。木质的棒针也做好了许多对。
材料已经备齐,铁柱就打算当众演示基础的毛衣针法。
他盘腿坐在草地上,四周围了一圈人,个个手里都拿着棒针,打算一步一步跟着学。
铁柱很快开工,虽说动作有些生疏别扭,但织法没出任何问题。
在人们的注视下,这个朝代的第一块毛线制品就诞生了。
暂时只织出了一部分,还是半成品,但带给大家的冲击却是巨大的。
那小小的一方,洁白无瑕,在阳光的映照下现出了璀璨的光,实在漂亮极了。
人们效仿着铁柱的手法,也陆续织出了东西,很快就欢呼起来。
这东西只要勤练就不难上手。
教完了几种基础的针法后,铁柱就没再继续掺合这件事。
他心中十分清楚,只要开个头,剩下的花样肯定能被大伙慢慢琢磨出来。
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如今做的这些就够了。
接下来就该全力去寻橡胶草。
这几日,冯平也帮他联络到了可以在神山中带路的向导,是个年轻的小郎,名叫阿青。是冯平娘亲那边寻来的人脉。
将人交给铁柱后,冯平道:
“带路的人找好了,就是你之前托我打听的那些消息还得花点功夫。不过,等你回来后应该就能有些眉目了。”
“祝你平安归来。”
铁柱颔首:“劳你帮我费心了。”
冯平摇头:“这算什么?明明是你们出力更多。等那些毛衣做出来,我们又能多个赚钱的路子了。”
铁柱笑道:“嗐,咱们认识这么久,也别这样客气来客气去了。我这还有些好东西呢,等回来后就教给你们。”
“那我可就等着了!”
最后又说了告别的话,铁柱便带人与阿青一起朝神山的方向去了-
兴和县。
枣儿她们已经接到了铁柱传回的信件,得知对方想让拉克申他们过来,心里都很高兴。
“看来,咱们这里也成了一个可以让人投奔的好去处。如果他们能来,就是名义上的第一批人,以后我们也会成为更多人的依靠!”
枣儿很快让人传信回去,对拉克申等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为此,她还在城中做了许多思想工作,给百姓们打些预防针,好让两边人融洽相处。
第123章
铁柱这边留下等消息的人,接到枣儿的回信后,很快就去找拉克申说明情况,询问对方的意见。
“你是说,铁柱他为我们安排了一个好去处,可以吃饱穿暖,能找到活计糊口,还有安稳的地方住?”
拉克申吃惊道,“可是,那么好的地方,怎么会接受我们这些人呢?”
传信的人想了想说:“因为你们都是很厉害很有用的人,好的地方也会需要你们啊。”
拉克申闻言有些触动,开始认真思考投奔过去的可行性。
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他下意识便想要拒绝。
但等了解完那去处的大体情况后,他又迟疑起来。
之前没有接受铁柱的邀请,是因为变数太大,不够安稳。
并不代表他们就喜欢眼下这样的山居生活。
若是有条件,谁不想过得更好呢?
如今吃喝没有保障就罢了,生了病也很难办。只能悄悄去临近的县城里看,开销很大,效果也不一定好。
这次对方说的那个去处,至少生活条件十分不错,据说医馆郎中的医术也高超。
而且,铁柱在那似乎也有些话语权?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好消息。
不过,活了这么久,拉克申也不可能听人说两句就傻呵呵全信了,立马拖家带口地上路。
他很快向信使提出想带两个人亲自过去看看的要求。
这样的反应,也在枣儿她们的预料之中,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于是,拉克申很快安顿好自家的事后,就带了两个壮硕的汉子启程,跟带话来的信使一起前往兴和县一探究竟。
去的人不多,又都年轻力壮,路上就也没怎么歇息,快马加鞭地赶路。
很快就绕过数座小城踏入了眠崇的地界。
刚一到眠崇,拉克申他们就察觉到了奇异之处。这里的路格外平坦漂亮,走马过人都很轻便。
不过时间紧迫,他们也没有细看眠崇的情况,也没有停留,径直来到了兴和附近。
先是到达主城周边的村庄。
“我们可以去村里看看吗?”拉克申问道。
“当然。”信使说。
在来的路上,信使已经为拉克申简单介绍了兴和百姓的待遇。
拉克申对于那些闻所未闻的政策感到很新鲜。
搬来兴和的念头不知不觉又增强许多。
他甚至默默在心里盘算起来。
照他们目前的情况来看,若是真要搬过来,选择种地或是鸡鸭养殖的工作是最合适的。
那样的话,每日有工作餐和方仙票,还可以分到免费的房屋居住。
搬去一个新地方,人最操心的就是住处。
分配房屋省心不说,还可以大大节省开销。反正他们也不太挑剔居住环境。
他们并不擅长种地,但以前养牛羊养的很好,所以在两种分房的工作中也更倾向于养殖。
畅想了一下可能拥有的生活,拉克申心里十分自在。
他抬头望向不远处的村庄,那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有许多农人扎在田里,正弯腰不知在做些什么。手上拿着拉克申看不懂的工具,有些东西完全不像种地能用到的。
拉克申他们自己也做农活,知道这事有多辛苦。
可村里的那些农人看起来却没有太多疲惫感。
反倒还挺快活。
莫非是偷懒了?
可是,从土地的状态来看,这些农田似乎被人们照顾的很好。
地里还长着许多未成熟的作物,拉克申认不出品种,但也能看到它翠绿而茂盛模样,枝叶十分健康。
在远处的田里竖着悠悠转动的大家伙,一问才知道是灌溉用的水车。
“看来,这里至少是个水源充足的好地方。”拉克申忍不住道。
为他们引路的信使笑道:“这你可想错了,我们这里也很干,每隔几年还有大旱,今年就是如此。那些水是我们在方君的带领下,从地下引出来的。”
“地下有那么多水吗?”拉克申好奇道。
信使肯定地点点头:“有。”
“真是很聪明的想法!对了,方君是你们的首领……呃,县令吗?”
信使面不改色笑道:“是的。”
拉克申等人还没正式成为兴和的一员,暂时不好对他透露太多方君的详情。
说是县令也没什么不对。
拉克申露出羡慕的表情:“那你们的运气可真好,有一个这么棒的县令!”
“哈哈,我们的运道的确不错。”
几人一边聊天一边往村子里走,拉克申他们很快就看到村口有间造型独特的平顶屋子。
屋里不断有人进出,手中提着装东西的篮子或布袋,脸上还挂着欣喜的笑容,一看就是拿到了什么好货。
“笑成这样,在外边很容易被我们这种匪人打劫,一定要注意些。”拉克申好心提醒道。
信使哭笑不得:“多谢你,不过,我们这里很安全。”
拉克申点点头,指着小屋问:“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一间福利铺,每日做活可以赚到方仙票,就能在铺子里面换东西。”信使回答。
之前福利铺只在县城里有,村里的住民采买就得进城去。
虽说县里铺了水泥路,每日也有牛车往来于各个村庄,进城不算麻烦,但比起县里,采买东西还是没那么方便。
于是,主事们干脆就给许多村庄设了小福利铺,每日都会有人过来补货。小铺子里东西的种类虽然不比县城全,但也能买到常备的日用品和食物,还有蜂窝煤。
有了福利铺,村里的生活就变得滋润起来,村民们每天也都乐呵呵的样子。
听完神奇的故事,得到准许后,拉克申参观了一下这间小铺,可谓是大开眼界。
比如肥皂。
村里有洗衣服的妇人当场给拉克申演示了一下用法。
那和巴掌一样大的清透黄块儿,看着就和糕点差不多,竟然可以拿来洗衣服?
抹到衣服上以后,轻轻一搓就能搓得那么干净?
这里的人如厕时,竟然用的是洁白柔软和布一样的纸巾?兴和人对于自己的屁股可真重视啊!
还有那香香凉凉的植物水,喷在身上就能预防蚊虫叮咬?
……
这只是随意遇到的一处小村庄,还是他们临时起意要来看的。
这样齐全的东西肯定不是装出来的。所以,兴和的生活真就这么好!
“那个,我们身上也带了些银钱,临走时可以换些东西用吗?”拉克申眼馋地问道。
信使笑道:“当然。城里目前是支持用金银兑换方仙票的。只要有票就能换到这些东西了。”
参观完福利铺,恰好就到了饭点。信使打算用铺里的吃食款待他们。
村里的百姓热情地挪来了几张桌椅,还搬了煤炉过来帮忙煮东西。
直接就在福利铺门口摆饭。
信使拿来了番茄火锅底料。怕他们等久了,又取来奶酪紫米面包给他们垫肚子吃。
拉克申曾在铁柱那里尝过了压缩饼干糊,当时惊为天人。
如今,各色各样的美食更是令他眼花缭乱。
像面前这个叫火锅的东西,也不知是用什么煮的,香气简直不讲道理地往他的每一根骨头里钻!
吞了两口唾沫,拉克申拆开手中的面包打算解解馋。
一揭开纸包,白而绵软、夹着紫米的面包就映入眼帘。
拉克申他们性子直爽,对方说要请他们吃,便也没再多话客气。
很快就是粗犷的一口下去,手里的面包立马消失了一半。
大口嚼着。
嗯,和上次的饼干糊一样都是甜品类的吃食,但这个口感更丰富些,孩子们吃了肯定会很喜欢。
“真是太好吃了!”
拉克申夸赞道,第二口便直接把剩下的面包吞光吃净。
他回味片刻道:“好像还有些牛奶味,但却没有奶的腥气。”
垫完肚子,火锅块也煮开了。
信使将锅里的菜分到不同的碗中,端到他们跟前。
这样分碗吃的形式其实更像是冒菜,而不是火锅。不过美味的程度并不会打折扣。
东西端上来,浓郁霸道的香气很快就将拉克申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住。
“这么多菜,都是给我们吃的吗?”
看着漫溢的菜碗,拉克申迟疑道。
“菜还会有假吗?这次你们是以客人的身份过来,就放开了肚皮吃吧。”信使笑道。
“是啊是啊,多吃一些吧!火锅可是大家伙最爱吃的东西,目前也只有我们这里和眠崇有,在别处就吃不到了!”一旁的百姓也热情插嘴道。
嘿嘿,之前主事们就说过,后面县城可能会吸纳各种各样的人过来,自然也包括这样的鞑靼。
在城里义务教人学问之前,普通百姓对于所谓的外族认知还是很模糊的,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些。
毕竟,关心每天的吃喝已经很艰难了。
后来听多了科普,了解了许多事,大家对此也接受良好。
方君希望大家好好相处,那就处呗!
虽然没怎么见过活的鞑靼,但是县里的百姓,谁不会唱两句《吉祥三宝》呢?
如今见到了真人。
不说别的,他们的身板是真的很壮啊,一看就是干活的好苗子。
能干活好哇!
最近城里的活计种类又新增不少,多些干活的人,大伙就都能轻松许多,也能再多做些好东西出来。
所以,这次一定要好好款待拉克申这些人,让他们快点搬来县里住!
顶着一众热切的目光,拉克申竟然莫名有些紧张。若不是对铁柱他们的人品信得过,他简直都要怀疑这菜中有诈。
抛开心里玩笑般的念头,实在抵不住火锅的香味,拉克申开始拿筷子夹东西吃。
先吃的是一种肉片,看起来让人很有食欲。
入口之后一嚼,拉克申的眼睛瞬间放大了好几倍:“这是,牛肉?”
再嚼了几口,他又不确定起来:“不对,好像要比牛肉滑嫩许多……”
三两口咽下肚,他忍不住又夹起一片,吃完还是没能确定是什么。
拉克申露出一个困惑的表情。
很快又夹起一片牛肚吃。
“这个一定是牛的杂碎!”这次他斩钉截铁道。
“没想到你们这里的牛竟然如此好吃,比草原上养出来的还要香!唔,不过,你们这里也开始吃牛了吗?我之前听人说,南边应该不怎么吃的。”
对于草原来说,兴和的确是南边了。
信使咳嗽两声:“不是我们这里养的牛。除了吃火锅,我们其实很少会吃牛肉。”
拉克申似懂非懂地点了下头,接着扒碗吃起来。
碗中的食材一样也没放过,连番茄汤也喝了个精光。
“这真是我吃过最好的东西!”拉克申说道。
村民们忍不住骄傲地挺了挺胸膛,对于方君的火锅受欢迎与有荣焉。
然后就帮拉克申续了一大碗菜,很快又被他吃干净了。
一旁有个老头见了,暗自替方君发愁起来。
啊呀,虽然鞑靼们看起来很能干活,但吃的好像也比常人多。
方君那边可是要管饭的,能养得起这些人吗?
不过,火锅毕竟不是主食,粥饭还是可以管饱。应该没什么问题。
喜欢操心的老头又缓缓松开了眉头。
吃满足的拉克申他们不知道这些事,一顿饭结束,心已经被征服了大半。
此时,拉克申已经有些忘了,自己出发前是如何的谨慎,才会亲自过来看看情况。
如今,他只恨自己没有在收到邀请后,立刻拖家带口地过来。
这样的话,他们一大帮人这会儿说不定都已经选到了合适的屋子,在好地方安家了!
安顿完,他们就再也不用过山里的苦日子,能日日吃上这些美味的东西!
眼下可好,只有他们三个过来,还要来回折腾一趟接人。
等把家里人都带过来,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会少吃多少东西,真是太悔恨了!
捶胸顿足!
唯一让人欣慰些的,就是他们在未来一段日子里都能有个盼头——搬来兴和县定居。
一顿美妙的村头宴请圆满结束。
“吃饱了歇一会儿,咱们就可以去县城里逛逛。”
信使说道。
拉克申他们一听,心中期待无比。
只村里已经这样好了,县城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第124章
没歇多久,拉克申他们就迫不及待让信使带着上路,来到了兴和县的主城。
城门口守着精神抖擞的城兵,手中端着拉克申没见过的武器。
那东西看着个头不算大,但却是用上好金属炼的,凛凛的冷光,端在手中格外威风,一看就不是凡物。
毕竟是武器,放到哪里估计都算机密。拉克申没好意思朝信使打探这神器的详情,很快就跟着进了城。
刚一进城,就被城里那股热热闹闹的人气吸引住了。
从北边走到这里,拉克申去了不少地方,也遇到过人稍微多些的城池,可就是路上的人再多,也总会觉得死气沉沉。
大概,其它地方的人在街上行走奔波,多是为了生活,没有多余的力气和悠闲的心思,所以提不起一丝好情绪。
可兴和县却不同。
这里的人不管是在干活还是做别的事,脸上总是笑着的,看着很高兴的样子。眼神也都很灵动,带着光。
让人忍不住对这样的地方产生亲近与期待感。
“对了,你们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吗?”
一旁,信使突然开口,客气地问了一句话,拉回几人的注意力。
拉克申回过神,毫不犹豫道:“想去医馆!”
如果这里的医馆技术也好,搬来就彻底没有顾虑了。
他们刚在村里时也问过,村里暂时没有治病的郎中。
不过,过段时间就会有郎中过去村里常驻,他们正式搬过来之前,肯定可以安排到位。
村长说,那些郎中都会从县城医馆派过来。这次进城,正好就能看看这医馆的水平。
信使大致清楚他们的想法,点头转身带路。
一行人就这么往城中走去。
沿路上遇到了不少新奇没见过的东西,拉克申左看右看,只觉目不暇接。
“那里在干啥?”
他指着路边一处围起护栏的地方问道。
透过那细木头护栏,能看到里面的地面被挖开了,旁边还整齐摆着一堆灰石做的空心柱条。
“哦,那个啊,县里最近在布置下水设施,那就是其中一处施工地点。”
信使说着,随口解释了两句有下水管道的方便之处。
给拉克申他们听的一愣一愣的,只会傻兮兮地说厉害。
交谈间,他们又经过了一个热闹的地方,那里围着不少人。
“这些人又是在看什么?”拉克申问。
“他们在围观城里的一个特色景点,你们也可以过去看看。”信使没直接解释,笑眯眯地说道。
拉克申他们就过去了。
乖乖随着队伍排到了跟前,拉克申抬起头,一眼就看到正对面的石亭里立着一道清晰的人影,定睛一看,竟然和他长得一模一样!
他吓得往后退了几步,将身后两个同伴也撞倒了,三人一起摞在地上。
“喂,拉克申,你是想压扁我们吗?”
同伴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情况,就被撞倒了,不满地叫道。
“不,我这是在救你们,那有个邪门的东西,我感觉我的魂都被它吸进去了!”拉克申后怕地说道。
信使越听越离谱。
为避免产生不好的影响,他赶忙走到跟前,和周围的百姓们一起拉起地上的三人,解释了一下镜子的事。
得知这东西居然是面琉璃镜子,拉克申总算踏实下来。他又小心翼翼地走回跟前照镜子,这次终于可以安心欣赏自己的脸蛋了。
过了好一阵,他和同伴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刚才的事,咱们三个都不要说出去。不能光我们丢人,等搬过来以后,得带大家都过来看看,吓唬一下她们才行。”拉克申悄声对同伴道。
闲谈间似乎是走到了饭馆附近,空气中忽然传来阵阵食物清香。
好在他们吃过饱饭,这会儿并不饿,也没有感到非常煎熬。
不过,那香味实在太好闻了。三人的脚步还是忍不住放缓许多,想要多闻一会儿。
信使见状,干脆去饭馆的临街窗口要了三根虎皮鸡脚过来,分给他们吃。
“多谢,你们真是太热情了。”拉克申接过吃食开心地说道。
说起来,这边的百姓好像很好相处。
倒不是说对他们有多热情。而是一路走来,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没有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惊慌,或是投来异样的目光。如果眼神偶有交错,对方就会露出温暖的笑容。
这让拉克申觉得很自在。
“你俩觉得这如何?”他低声询问两位同伴。
“唔,香极了!拉克申,我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鸡脚!”同伴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唇说道,“就是稍微有点小,鸡为什么不能长一双羊脚呢?”
“别犯蠢了。我是问你感觉县城如何,不是在问你鸡脚!我自己也有舌头,会吃东西,不用你告诉我!”
“好吧。不过也没事,我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这里很好,非常好,就和它的美食一样好!”
这条街沿路都是商铺,其中就有东西更完备的大型福利铺。
拉克申他们走进去转了两圈,果然见到了不少新鲜东西。
离开商铺区,他们看见了一条住着人的巷子。
“我们可以去那看看吗?”拉克申问道。
“当然,不过动静要小些。这会儿里面说不定有人在休息。”信使说。
一行人脚步很轻地走进巷子。
多数人家是关着门的。
有一户的大门却光明磊落敞开着,里面传来呼呼的响动。
几人下意识往屋里看去,里面的小院有位老妇人,正坐在一架样式奇特的木器跟前,不停摇着上面的一根把手。
察觉到有人,老妇抬眼看过来,发现是几个不好惹的生面孔,脸上立刻露出惊慌的神情,起身就要躲回屋里。
信使见状,立刻站出来喊道:“花婶你别怕,他们不是坏人。都是从草原那边过来的,我带他们在城里转转。”
见到认识的人,花婶才松了口气,擦着手走过来:“原来魏主事也在啊,我就说嘛……”
信使忍不住叮嘱道:“平日里还是尽量关一下家门吧。虽说城里有巡查的县军,安全有些保障,但多注意一点总没坏处。”
“好,记下了,记下了!”花婶使劲点头。
拉克申有些不好意思:“实在抱歉,吓到你了。我们只是有些好奇你在做什么。”
他指了指老妇人摇的那台木器。
花婶下意识直了直腰杆笑道:“你说那个呀?那是我家最新换来的洗衣桶。有了它,我们就再也不用折腾着用手搓洗衣服了。”
这个手摇式洗衣桶也是盛珺让人弄出来的,比较近似八角式洗衣缸的构造。
一共两个木桶,上面安装了齿轮和手柄,摇动把手就可以让桶身快速旋转起来。
先倒入肥皂水再放衣服,很快就能搅干净,还有一个把衣服上的水挤干的功能。
可以说,在纯自动洗衣机降世之前,这差不多就是手摇洗衣机的巅峰结构了。
也是最近才折腾出来的新花样,数量不算多,需要的方仙票也不少。
即使如此,一上架还是很快被人抢光了,拉克申他们刚在福利铺都没见到它。
花婶一家能在这时就拥有洗衣桶也是很有实力,她对此也颇为骄傲。
咳咳,刚才开着大门洗衣服也有那么一点点想要炫一下的心思来着。
此时,花婶见拉克申好奇,也热情地给他们展示了一下这东西的用法。
刚才她洗的那几件衣服已经差不多了,这会儿就把水轧干,再取出来抖一抖晾好。
接着,她又放了几件脏衣服进桶,调了肥皂水倒进去,开始摇动把手。
拉克申他们目不转睛看着,跃跃欲试,提出想要帮忙摇一会儿,感受一下这物件的神奇之处。
有人帮忙干活,花婶自然没有不乐意的,很快传腚下的小木凳于拉克申。
虎背熊腰的汉子一坐下,把洗衣桶都衬得娇小许多。
他按着花婶的指点缓缓摇起桶来,慢慢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真是好东西,上手不怎么费力,而且不用接触水就能洗衣服,冬日里一定用得很称心。
“需要多久洗好?”他问。
“一次最多放三件薄衣裳,等这个沙漏落完就差不多了。”
花婶指了指旁边地上摆的沙漏,给它换了个方向。
这是换洗衣桶时送的,专门用来控制洗衣服的时间。
等沙漏落完,拉克申也意犹未尽地停下了动作,又控着桶给衣服脱水。
“你们这些人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实用的好东西来!”他由衷地夸赞道。
“嗐,关我啥事,那都是方君她们的功劳!”花婶摆摆手道。
频繁听到这名字,方君这位县令也在拉克申心里有了沉甸甸的份量。
在这里已经待了挺久,他们没再耽误下去。与花婶告别后,就继续朝着医馆的方向去了。
来到医馆门口,拉克申看了一眼,感慨道:“里面的人好像不是很多?”
兴和县的总人口比他见过的不少地方都多,可医馆里的人却相对变少了。
“其实以前也是很多的,但诊病的福利已经开设了这么久,能治的急病患者都被治得差不多了。慢性病主要靠养,只需要定期复查就……”
信使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拉克申打断了:“等等,你是说,诊病也有福利?”
进入兴和后,他对福利这词已经有了很到位的认知。
信使茫然地挠头:“啊?来的路上我没有和你详细说过吗?可能是我忘记说了。在咱们这里有两样东西是完全不用方仙票的,一是干活包的餐食,二就是诊病。这都是最基础的保障。”
“完全……不要方仙票?”拉克申呆呆地跟着复读了一遍,努力理解这句话。
意思就是,在这里求医完全不需要额外的开销?
而且,从信使刚说的话来看,能治好那么多病患,县里医馆的医术一定是不错的!
也就是说,只要成为兴和的一员,他之前忧心的所有事都可以被妥善解决掉?
“我们快些进去吧!”拉克申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他这会儿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刻化作千里马,在一日之内飞奔回去,驮着家里的老小赶回来,在兴和彻底扎根!
说完,他就急匆匆地踏进医馆,闻到了里面消毒酒精的味道。
虽然不太一样,但应该是酒味没错。
拉克申倒是知道有人会用烈酒抹在伤口上,此时也没大惊小怪,只感慨于这股酒味比他闻过的都厉害。
然后他就被人带着去看了诊室和药房。
妇产区是不能让外人进的。不过,有位医护人员给拉克申看了一个废弃的婴儿保温箱,介绍了一下它的用法。
拉克申听不懂前面的相关原理,但听说这保温箱救下了许多早产的孩子后肃然起敬。
这种宝贝在别处都没见过。
说明兴和的郎中,一定比其它地方厉害!
走出医馆,拉克申本想回去收拾回程的东西,但实在没抵住信使说出的诱惑,又去看了一下城里正在兴建的幼儿园和小学。
幼儿园主要是为了看护儿童,方便县城的母亲们抽出手来,毫无顾虑地回到自己的工作中。顺带着也能科学育儿,教小小的孩子们一些知识。
至于小学。
这么长时间过去,城中已经有不少人的学识都到了小学的水平。
这样,也可以专门抽一部分成绩出挑的人当老师,一边进修中学课程,一边教孩子们学小学课本。之前城里学习的都是大人,如今也该从娃娃抓起了。
说到这个,信使忽然一拍脑袋:“刚才说福利时好像漏了这个,城里应该是有三大免费福利才对。等学校修出来后,孩子们读书也是完全不要票的。”
这下,拉克申他们听了彻底站不住了,拔腿就要往回走:“回山,赶紧收拾东西回山,把家里人都带过来!”
天色已经有些晚了,这次信使也没拦着,只是将他们安排到来时去过的村里。热心的村民已经为他们腾出了一间大房子。
地方宽敞不说,第二天动身也方便。
“在这村里睡,还有个县里没有的好处,今晚就让你感受一下。”信使临走时神神秘秘地说道。
这好处就是会自己转动的风扇。
扇叶是木制的,统共三片,通过线绳拉动就能旋转起风。
牵引的线绳一路连到屋外。
有条水渠会经过屋后,渠里安着精致的小水车,连上线和其它装置,就可以带风扇转动起来。
傍晚,外面依然是又干又热。
拉克申他们躺在这铺着草席、燃着蚊香、放着水盆、打着扇的清凉房间里,安逸得实在说不出话来。
恍惚间想到妻女还在山里受罪,拉克申心中燃起愧疚感。
他握拳念叨起来:“等我,很快我就能接你们过来一起享福了!”
念完没多久,他就在这舒适无比的地方沉沉睡过去。
许久没有过的一夜好眠。
次日,天还没亮,拉克申几人就火急火燎地离开了。
拉克申他们这次从头到尾的表现,也让兴和百姓们十分高兴。
兴和县得到了这样的认可,大家与有荣焉。
枣儿她们也专门开了会表扬这次做得很好,大家都是热心文明的兴和人,温暖了县城的一片天,以后也要继续保持。
除自豪外,百姓们还有些别的收获。
以前,大伙也知道自家的县城就是最好的,可如今见识到外来人的想法,才彻底有了实感。
原来,他们已经开始习以为常的生活,对于外面的人来说,居然是那么不可思议吗?
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以后一定要努力把城里建设得更好才行,要让所有来的人都觉得惊叹。
最好是把皇帝老儿住的京城也比下去!
亢奋的兴和人并不知道,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他们的生活早就胜过京城百姓许多了。
第125章
县城这边一切顺利,远在牙地的铁柱寻找橡胶草就没那么容易了。
神山实在是太大了。
等携带的干粮耗得差不多,第一次搜寻也就宣告结束,这次算是空手而归,并没有发现橡胶草的踪迹。
虽说有些失望,但铁柱对此也有心理准备,他打算休息几日就再次进山寻觅。
重新回到居住地,远远就看到人们热火朝天地坐在草地上织毛衣,动作已是相当娴熟。
铁柱走过去找冯平,两人聊了几句这段时间各自的情况。
最后铁柱开口道谢:“你举荐的阿青很厉害,这次多亏有他在,领我们避开一些险地,才少走许多弯路。”
冯平笑道:“他能帮上忙就好。这些天你们真是辛苦了,希望再进山时能够顺利找到东西。”
说完,他忽然想起什么,转过头朝不远处喊道:“各位,铁柱回来了,你们不是有东西要拿给他看吗?”
远处专心打毛衣的人群听见这话,顿时骚动起来。
大家凑在一起不知说了些什么,又跑回屋里一趟,很快就拿着各式各样的布包齐齐朝这边走来。
这浩大的声势让铁柱有些纳闷。
抬眼一看,发现木其尔等人也混在其中,便朝那边使了个眼色,试图让她们先一步过来给自己透个底。
可惜人群中的木其尔捂着嘴偷笑了几下,并未如他所愿走过来。
铁柱有些无奈,看着人们来到自己跟前。
大伙将他和其他几人团团围在中间。接着,就从四面八方递过来许多件漂亮的毛衣,还有围巾、披肩之类的羊毛织品。
“铁柱,多亏有你们,这是我们做出来的第一批成品毛衣。套在身上果然像你说的那样暖和,早晚凉的时候试穿也流了许多汗!这些就送给你们,讨个好彩头,穿上说不定会有好运呢!”
递过来的织品不仅有白色,还有用茜草和菘蓝之类的草木染出的彩色,看起来十分漂亮。
铁柱看了几眼,发现不少毛衣的针法似乎也有了创新,勾上了没见过的花样,看着赏心悦目。
人真是一种很有创造力的存在。
铁柱摆摆手说:“这么多的衣物,我们就是要讨彩头也穿不过来啊!而且这也不能全算作我们的功劳。”
他简单解释了几句,说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头上更厉害的大人物教的,也是得到了她的首肯,才会这样分享给大家。
“这样慷慨,那位大人可真是了不得!”人们感激道。
然后又劝了一阵。
铁柱他们实在推不过,只好收了一些围巾,打算寄给枣儿她们看看,剩下的东西就没收了。
织毛衣也不容易,更别说还费心思染了颜色,还是留着卖钱用吧。到时有需要,他们也可以买上一些。
“不肯收就算了,过两日请你们吃我们这里的羊肉宴。这次可不能再推了!”冯平说。
铁柱笑道:“好,那我们可就等着吃大餐了!”
大餐先不提,这次回来铁柱还要待几日。
他打算再做些事情,比如说教大家制奶粉、酸奶还有奶酪等乳制品。
铁柱从冯平那里得知,他们自己也会做些奶制品吃,主要就是奶皮子。
煮好的牛奶晾置后就能得到厚厚的一层奶皮,风干了就很好吃。
除此之外,就没有太多的花样了。
若是要做奶粉,因为条件所限,成品肯定与方仙儿说过的有差别。
没有机器帮忙,就只能用比较基础的操作,将牛羊奶加点盐放在锅里煮,搅拌凝固后晒到脆干,之后再磨成细细的奶粉。
这样做的奶粉要比牛奶储存的时日长,出门路上也方便携带,随时都能冲泡喝。
这里的居民们对于这种奶粉很有兴趣,把奶制成干燥的粉状,想想的确是更容易储存。
至于剩下的两样,酸奶和奶酪,大伙就很陌生了。
铁柱简单说了一下做法。
酸奶和奶酪都需要发酵,因为没有现成的菌用,这个发酵的度就需要人自行摸索,估计得费点功夫。
中间肯定得耗掉许多奶,最好是在有储备的情况下做实验。
铁柱正琢磨着,就听冯平问道:“酸奶,它叫这个名字,喝起来会很酸吗?”
“没经过处理的酸奶自然是很酸的,不过只要加了糖,口感就会好很多,或者还可以加些水果进去……”铁柱很自然地说道。
说完,他忽然一愣,才想起这里不是兴和县,糖应该算是稀缺品。
“你们平日是在沃土镇里买糖?”他问。
冯平点头:“每隔一段日子,我们就会拿东西去跟别人换糖。”
铁柱又问了两句,得知他们换来的是粮食做的那种黏黏的饴糖。
说起饴糖。
之前他们兴和得了甜菜时,方仙儿就鼓励他们多种些。说可以从甜菜里得到上好的糖,那种糖就和饴糖质地相似。
在本朝多数糖都是那样黏稠的糖浆,方仙儿给的白糖可以说是独一份的漂亮。
据她说,甜菜其实也可以变成白糖,只是工序比较复杂,纯手工制作极为困难。
不过,如果不追求品相的话,处理前的糖浆就够大家吃了。
在南边还有一种名为甘蔗的特殊作物也能弄出糖来,可惜他们暂时去不得那里。
还是得靠甜菜。
想到这些,铁柱记起牙地的甜菜应该不少,便随口问了一句。
就听冯平说:“你说忝菜啊,我们并不常种。你也看到了,这里能种东西的土地不多,几乎都拿来种粮食吃了。”
可以种植的土地紧缺……
一个问题引出来总是牵着新的问题,让铁柱有些哭笑不得。
谁还记得他们最开始是在讨论做酸奶的事呢?
收起想法,他朝四周看了看。
冯平他们种粮的地方靠近湖泊,占地的确不大。而这跟前最大的地方都是干秃的戈壁,上面几乎寸草不生。
“我知道一种东西,或许可以帮上忙,名叫坎儿井。”
铁柱指了指远处的雪山,“戈壁虽荒,但靠近雪山的话,地下定有丰富的储水,只要用坎儿井储水,戈壁灌溉便不再是难事,这样就有更多的土地种东西了。”
“有了地方,你们就可以把忝菜种起来,回头我教你们用它弄糖吃的方法。还有如果我能找到橡胶草,也想请你们帮我种上一些来着。”
冯平闻言一惊,对铁柱的来历又高看几分。
这几句话里的要紧消息太多,他一时都不知该从哪一点细细问起。
铁柱明明才是第一次来牙地,却怀揣着无数宝贵的知识,还肯这样轻易地告诉他们。
这真是……
冯平上下嘴唇来回碰了许久,本想再说些感激的话,想了半天还是先没说,问起正事:“这坎儿井是个什么样式,竟有那般神奇?”
铁柱就干脆拿纸笔出来给他画了示意图。
这是件大活,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工具都得提前筹备。而且冯平他们这里没人有打井的经验,那就需要更多的时间规划。
交流完修井的注意事项。
冯平忽然说道:“对了,有个事我本想等会儿和你说的,但既然这会儿提到了坎儿井,我干脆就现在说吧!”
铁柱疑惑地看向他。
“之前,你不是让我帮忙打听牙地的消息吗?目前我已打听到一些。”冯平道。
牙地西部和北部虽然都乱,但具体情况还是有分别。
北部的乱,主要是对外的斗争。牙地再往北走有个名为莫却的地方,对侵占这里很有想法,北部的人就是在和他们打。
而西部的乱,则是内部的争斗,各个势力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不过,据说莫却的长手也伸到了西部,内乱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在搅浑水。冯平猜测,西部估计已经有人向莫却投诚了。
“西部还得再打探一下。北部的话,有几个大部族,也是目前对抗莫却的主战力,分别是斯结、拔野、同罗……”
“说起来,上次我们路过的那个村庄,村长就和斯结那边有些联系。”
“我也只能帮你打听消息,若是想做更多的事,估计还得找她才行。虽说我们不太对付,但如果你带着像坎儿井这样的技艺过去,想来她不会傻到拒绝你。”
冯平他们毕竟不算牙地的原住民,能做的有限。
铁柱自知要做的事情不小,看来还是得去找那位村长谈谈。
仔细想想,到目前为止,他们这一路上都很顺利。
先是遇到拉克申,然后又通过冯平来到牙地,引来阿青作为神山的向导。
如今又能搭上一条新的人脉。
铁柱莫名想到了方仙儿曾经曰过的一句话:通过几个人,说不定就能结识世上所有的人了。
实在很有道理。
他对冯平道:“那就劳烦你帮我牵线了。对了,咱们还是再说回做酸奶和奶粉的事情吧!”-
这天,盛珺切回山里时,突然解锁了几个成就点。
“咦,毛衣和酸奶,是铁柱那边传来的好消息吗?动作还真是快啊!”她忍不住感叹道。
自从铁柱北上,因为路途遥远,传回来的信就少了许多。
如今能解锁这个成就,说明他在那边过得还不错,有心思研究酸奶,意味着处境也比较安全。
真没想到成就系统还能当报信的东西用。
“真好,有铁柱那边一起发力,这个成就任务又能加快不少。”盛珺高兴极了。
这段时间她仍在忙活这件事。
前阵子,荷花她们培育好了第一批厨子,已经带着菜谱和调料一起出城去了。比计划的时间提前许多。
大概是城里的百姓们被拉克申他们激励出了干劲吧,学东西做事都认真得吓人。
继续说回厨子。
在展示过非凡的厨艺后,没有一家酒楼舍得拒绝他们,厨子们很快就顺利上岗。
那些调料也跟着抢手起来。
昨日,商队送回了一大笔银钱,今天被枣儿她们带进山了,这会儿正在给盛珺投币。
这次终于又能提升一级。
投银钱还得忙一阵,盛珺就将铁柱那的动静说了说。
倒没说是怎么得来的消息,反正不会有人逼问她。
枣儿听完笑道:“做得不错,这小子真是越来越有本事了。”
她默默记下这事,打算等回去就转述给发宗叔。
又过了一会儿,银钱终于投完了,盛珺也升级完毕,成功看到了新的货品。
这次也是好几样日用品。
医用口罩和手套、劳保手套、纸尿裤还有……安全套??
倒都挺实用的。全都是安全卫生可靠,把控自己人生的必备好物。
盛珺忍不住搓了搓脸。
说起来,安全套和医用手套好像都是橡胶制品吧?也不知道能不能像不锈钢盆那样回收融化再利用。
如果可行,那铁柱那边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还能省不少路费,橡胶的产能也可以提上去。
盛珺飞快查了一下,发现橡胶制品还真可以变成再生胶回收利用。
虽然性能比起没二次加工过的天然橡胶差一些,但也绝对可以应付她们现在的情况了!
第126章
盛珺查看了一下商品详情。
医用口罩和纸尿裤规格没什么特殊之处,不必多说。
劳保手套则有两种,一种是常见的白色棉纱手套,是针脚细密的13针款式,防护力度很不错。
还有一种则是升级款全牛皮质地,拿去做焊接的工作也很安全。
还有让人寄托希望的医用手套,也是两款,材料分别是乳胶和□□胶。
前者是天然材料,质地柔韧。后者算是合成材料,十分耐磨。各有各的用途。
这两种都是盒装,每盒都有100只。
安全套是用天然橡胶做的,各方面特性大概位于乳胶和□□之间,可塑性比较强,可以通过加工达到更多的效果。
这个也是盒装,每盒是十只。
不过,这东西个头还是小了点,规格也少,再利用去做别的东西得耗费不少数量。
不出意外的话,提取橡胶的主力还得是医用手套。
能有这些可以直接利用的橡胶制品也好。
找橡胶草虽说是很必要的事。
可橡胶这东西提取出来后,想要制成轮胎那样好用的成品,需要添加许多别的成分,还得再掌握一门硫化技术才行。
更别说边疆离这里很远,还要花费许多时间在运输上。
眼下有这些成品就方便很多,可以先做些东西用着,推动一下相关产业发展后,再慢慢细化中间的各种技术。
正掰算着,盛珺就听枣儿说道:
“对了,今日我们走之前,铁匠铺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说是做出了一种简易的蒸汽车床,已经测试成功了!虽然也要人来上手操作,但车一些零件果然方便很多,后面做别的小机器应该就能省力许多。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再做别的机器也会简单不少。”
这真是个好消息。
盛珺是知道枣儿她们一直在研究这些的。
虽说有理论知识,但按部就班做出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枣儿她们的速度已经相当快了。
“不过,机器虽然好用,耗费的燃料也比想象的多得多。本来是想省些人力的,但如今我们似乎还养不起太多,只能挑最关键的工作去用它。”枣儿无奈道。
接下来她们就打算做些能在矿山使用的机器。
至于之前筹备办起来的纺织厂等,还是用珍妮纺织机这种方便的手动工具最合适。
聊完这些事,盛珺就准备将新品上架。
上架前依然要先设价格。
这次的东西都是重要物资。
像是医用手套,不管是作为橡胶原料还是医疗用品,消耗都不会很小。别看每盒有一百只,照样是用不了多久。
作为医用品的话,还不好二次回收,基本只能销毁。
盛珺琢磨半天,最终定下了五点能量值一盒。
安全套和纸尿裤什么的则会便宜些。
至于劳保手套,质量好又耐用,棉纱的价位适中,纯牛皮的那款就可以相对贵那么一点点。
有理有据地定价以后,盛珺就将货品摆上店铺的架子。
随着商品越来越多,货架也填得越来越满,起初空荡荡的小卖店终于拥有了琳琅满目的货品,看着像模像样起来。
摆好东西,盛珺就将有新货的消息告诉枣儿,又挨个介绍了一下它们的基础用途,从头到尾面不改色,非常之专业。
枣儿脸上也十分淡定,认真记下她的每句话。
咳咳,安全套既可以防护疾病,还可以控制生育,的确是件好物。
之前县里也开展过多次性教育工作,从人类发育讲到产后护理,效果还算不错。如今百姓们对这类事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并不像早些时候那样谈性色变。
回头就将这安全套的科普合并在性教育工作中,给已有婚育的家庭定期发放好了。
除了这个,这次还有一种名为纸尿裤的好物,可以让照顾婴幼儿这件事轻松不少,等幼儿园开办后应该也能用上它。
而且纸尿裤的原材料与卫生巾类似,把使用过的集中回收处理,就又可以当肥料用了。
还有医用口罩那几样东西,秋娘她们知道肯定会很高兴。
最后就是劳保手套了……
如今城中百姓们做些各种各样的活计,自然也包括粗活,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比如说搬运石块、水泥管等,不仅很重,而且还可能伤手。
愿意做这类工作的百姓都能领到额外的补贴。
她们还会给做这些活计的百姓发放布条,用来缠手,包住手掌和五根指头。这样搬东西之类的就不容易磨破皮肤了。不小心被尖锐的东西划到,也不容易受伤。
但布条这东西,防护力度还是差些,自己缠出来的样式也很笨重,多少都会影响到做活速度。磨损很快,常常需要更换。
而这劳保手套就不一样了,棉纱的款式模样轻巧,戴上也很舒适,还很耐用。皮质的更不用说。
实在是做活人必备的好帮手。
见枣儿她们对货物了解的差不多了,盛珺就说了医用手套等物可以融回橡胶使用的事。
“橡胶?”
枣儿没想到铁柱那里还没动静,方仙儿这边就解决掉了橡胶的问题。
反应过来以后就是高兴。
有了橡胶,不仅可以尝试做她一直念叨的自行车,还能升级一下车马的轮子,再做些其它合用的东西出来。
当然,铁柱那边的寻胶工作也不必停下。
这些东西,只有她们自己掌握了来源才是最实在的,不能养成依赖方仙儿的习惯。
该交代的事都说完,再没什么要说了。接下来就是让枣儿通知运输队多跑几趟搬货。
近几天,车马频繁地出入兴和县。
有经验的百姓们已经知道,这样的情况就意味着福利铺又要上新了。
没过两天,铺子里果然多了不少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城中的福利也随着更新了好几条。
像是家里刚生了小孩儿的,就可以凭着孩子的出生证明去铺里领取纸尿裤。
这纸尿裤可是个好东西,就和卫生巾一样方便,省去了换洗的功夫,用完换下来就行,每日有人挨家挨户收走,从头到尾都不用人操什么心。
往常有婴孩儿的人家,每天吭哧吭哧换洗尿布很是辛苦,如今全都解放了双手。
方君连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考虑到,实在是令大家感动不已。
这事在百姓中传开之后,生过孩子的,都抱着小孩直说她们生在了一个好时候,才能得到这样的照护。
还有一些打算要孩子的,心里就更少了几分后顾之忧。
孩子从生下来就有县里帮着一起养,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当然,城里也有一些人家暂时不打算要小孩。
这些百姓有神奇的安全套当后盾,就可以放心在工作上打拼,养好身体,或者是精心养好自家已经生了的小孩。不用再忧心意外中的孩子到来打破现有的生活。
除了孩子相关,城里还多了一种名为“口罩”的东西。
主事们说,之后与石灰沙土接触的工作,就会定期定量发放口罩,上工的时候佩戴,可以有效防止吸入灰尘等有害物质。
等到了疾病活跃的季节,全城都会发口罩,戴上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
如今,医馆的郎中们也都戴上了口罩,不仅如此,她们还会戴一种特制的手套,头发也用头巾包起来,那全副武装的模样看起来莫名很可靠。
进入医馆诊病的患者也能领到口罩,不分季节,进门就得戴上。
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在医馆从酒精到口罩慢慢完善起来以后,病人们似乎真好得快些了。
除了领口罩的新福利,一些做辛苦工作的,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种领到不同的劳保手套。
那劳保手套可是好东西,就是不干活,日常也可以戴。
最耐用的款式竟然是皮子制成的,看着就让人眼馋。
普通的款虽说是棉纱制成,但比起缠布条来说,美观又轻便,做常规工作肯定没什么问题。
不做特定工作的人无法免费领取手套,但若是想要,可以拿方仙票去福利铺里换,价位不算贵。
这东西不仅能护手还很保暖,冬日里若是戴着做活一定很舒坦。有条件的人家都很愿意去换两双。
因此,最便宜的棉纱手套很快就被抢光了,这种雪白镶嵌蓝边的配件也很快成为了县里新的流行品。
如今,兴和与眠崇的街头,四处都能看到带着棉纱手套行走的人。
还有一些拥有皮手套的人,大热的天也一定要戴出来晃上一晃。等没人了才悄悄把手脱出来扇扇凉。
哪怕城周的村庄也是如此。
种地的百姓们发现戴这种手套做农活也很方便,抡锄头拔草的速度都能快些。
有了新的好物,县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没过多久,这阵新品的风还没吹过去。
枣儿她们就拿回路重造后的橡胶做出了一些简单的制品,又给城里带来了新的变化。
比如说用乳胶制成的松紧带。
这件弹性十足的小东西看着不起眼,却给百姓们的生活增添了极大的便利。
大号的松紧带可以缝在裤腰里。
可以换了松紧自己回去做,也能直接拿着裤子到城中铺子里改。
给裤腰上加个松紧,就再也不用绑麻烦的裤带了。
这种裤子穿上后可以恰到好处地圈在腰上,如厕时稍微一扯,又能很轻松地脱掉。让净手这件事缩短了不少时间。
早上穿衣服的速度也变得更快了,再加上之前城里改良出的扣子设计,每天一扣一提就轻松出门,人能因此多睡好几会儿呢。
除了给裤子上用,松紧用来绑东西也很好使。
小号的松紧被缠上彩色的线,做成发绳圈的样式,拿来绑头□□亮又方便。把头发随便一卷,就能用松紧绳固定结实,干活时爽利极了。
城里流行的搭配很快就变成了棉纱手套加松紧发绳。
还有穿的上衣必须得是系扣子的款,下边还要配条松紧腰的裤子。
这一套行头配全,走在街上简直是步步生风!
第127章
县城的百姓们本以为,松紧带会为这次福利铺上新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可谁知这竟然只是一个开始。
方君的队伍这段日子简直是显出了各种神仙手段,把新鲜合用的东西一件又一件地往外搬。
据说,是采到了一种名为橡胶的材料,近期的宝贝大多都是用它制成的。
很少人知道那橡胶具体长什么样,可它带来的好处却是实打实的。让所有百姓将这神奇的两个字牢记于心。
松紧带之后冒出来的橡胶制品就是雨衣和雨鞋。
雨衣,顾名思义就是下雨天穿的衣服,穿上一点也不会透水。
据主事们揭秘说,是因为在衣服布的表面覆了一层橡胶做的东西。
雨衣的样式像是带帽的斗篷,颜色有很多,看起来鲜亮又美观。面料摸着比平时穿的布衣服硬挺些,但穿着也不会影响人们行动。
这种雨衣是一体式的,没有系扣子一说,得从头上套着穿。雨天把它往身上一套,雨水就会顺着雨衣表面流下去,里面穿的布衣完全不会湿,可真是神了!
雨衣的长度能从头顶一直垂到膝盖,身上该遮雨的地方基本都能护到。藏在雨衣下的手还能提点东西,东西也会被保护得很好。
平日里下雨,只要在外面套这么一件雨衣就行。除非是遇到往人脸上乱拍的大雨,才需要额外撑把伞挡挡风。
这种雨衣最开始上福利铺时,听到效果,大伙都有些不敢置信。
倒不是怀疑方君她们的能力,而是觉得这东西太过神奇,没人能想象到衣服不会被雨打湿的样子。
后来,县里下了一场小雨,不少换了雨衣的人就穿着它出来走动。
在雨里逛了一圈,果真是一点没淋湿,这些人就立刻激动地找旁人展示效果。
于是雨衣的口碑就这么传开了,很快成为家家户户的常备用品之一。
尤其是那些风雨兼程赶车的车夫,对它简直是赞不绝口。
下雨时车马赶路打伞是没用的,以前车夫们都是穿蓑衣带斗笠。可这些东西的防护力也有限,总会弄湿里面穿的衣服。
如今有了雨衣,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制造雨衣的基础上,纺织厂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奇思妙想。
最近,厂里正好从养殖基地那边收获了一批鸡鸭毛,再一想地里的棉花也快到丰收的时候了,就合计着用这些东西做一批菱格羽绒服出来。
羽绒服之前在眠崇表现良好,保暖又轻薄。多做一些,可以供百姓们穿,还能往外售卖。
正好这天下起小雨,纺织厂里一个娘子穿着雨衣来上工,在进门换衣时恰好看到了菱格羽绒服的样品,灵机一动,就提出可以做一款防雨水的羽绒服来。
这样的话,冬天下雨下雪都不用怕,衣服暖和还不会淋湿,简直是完美至极。
其他人一听,都觉得是个好点子。
说干就干,防水款羽绒服正式立项,等棉花到位就正式启动。
最近,纺织厂已经安排上了珍妮机,是专门织布的款式,布料产出量极高。
不止是布,做成衣也有了新的工具用——脚踏的缝纫机。
这种缝纫机操作简单,用脚来回踩踏板就行。
而且它做出来的东西也很精致,走线针脚整齐,缝纫速度还奇快无比,再也不用费劲拿手一针一针地缝补衣服了。
有了这些神兵利器加持,大批量的防水款羽绒服估计在入冬前就能进入福利铺与百姓们见面。
再说回雨衣。
新出的雨衣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与之配套的雨鞋自然也是一样。
雨鞋就和筒靴似的,鞋筒很高,可以包住小腿。
不管是下雨还是下地里忙灌溉的事,穿了雨鞋的脚都不会弄湿,而且它鞋面质地十分光滑,非常好打理。
就是踩了泥巴,洗一洗擦一擦就又能光亮如新。
要不是天热的时候穿它有些闷,不透气,不少人都恨不得时时刻刻踩着雨鞋出行。
这种雨鞋是不好一直穿在脚上,但另一种橡胶底的布鞋却可以。
城中百姓可以去纺织厂下的铺子里测量出脚的尺码,换到相配的橡胶鞋底,再提供一些布料或是皮子,就能请铺子做出耐穿的鞋。
橡胶的鞋底有些弧度,走起路来轻便舒适,脚面也不会紧绷,走路久了还不会累。
而且,这种橡胶底还有一定的厚度,比原来大伙自己纳的鞋底安全许多。
就是踩到了尖锐的异物也很少伤到脚。
橡胶鞋底并没有专门的称呼,于是百姓们自发给它取名叫劳保鞋底。
这样的鞋很适合工作穿,大伙也是参考了劳保手套的称呼才会这么叫。
新鞋子很快也加入了县城的时髦套餐。
在兴和与眠崇的百姓配齐雨衣雨鞋和劳保鞋底后,福利铺就又上新了。
先是一种瓶口带吸嘴的小玻璃瓶,福利铺说这东西叫奶瓶。
这种瓶子十分神奇。
往瓶中装水的话,倒过来完全不会洒,但用盖上的吸嘴却能将里面的水吸出来。
家里有小孩的,几乎人手都要备上一个。当娘的不用时刻等着喂娃了,提前给瓶子灌些奶就行,谁都能拿着喂。
总之是方便得很。
枣儿她们还做了一些橡胶垫圈,用在需要封口的瓶罐里,这样可以让容器的密封性变得更好,储存吃食都能存得久一点。
还有就是乳胶小枕头。
以前人们睡的多是布枕,整体偏硬,里面填的是草籽之类东西。
这还是县里条件好了,大伙才有布枕睡。以前不好的时候,许多人睡的就是石枕、木枕,因为比较耐用。甚至还有压根不枕的。
乳胶枕虽说价格适中,但也没便宜到随便就能换取的地步。一些百姓觉得它可有可无,都处于一个观望状态。
但也有人直接将新枕头拿下了,钱宁就是其中之一。
钱宁家里不算阔绰,但日子过得精细,能干活的人多,就也攒下了一些方仙票。
钱宁总觉得自己每晚睡得并不好,第二天起床经常脖子痛,还很疲累,但也找不到原因。
如今听说有了更好的枕头,就想试试看能否改善一下睡眠。
在一众羡慕的眼光中,钱宁从柜台小心翼翼接过了包着蓝布套小巧精致的枕头。
刚拿到手,她就发现这枕头似乎很轻,内部似乎没有填充什么东西,但也不是空的。枕面上并不平整,有凸起和凹陷的设计。
听铺里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是为了贴合人的脑袋特意这么做的。
观察一番,布套侧边靠下的地方还有两颗小扣子,解开后就能卸下来换洗。这会儿打开扣子,可以看到里面是乳白色的枕芯。
是得套个布套,否则很容易脏。不过白乎乎的倒是很漂亮。
摸着新枕头,钱宁心里涌出期盼,迫不及待想要回去枕着它睡觉。
掰算一下,如果她用得好,还能再给家里其他人换上两个呢。
用手默默戳了一下枕芯,钱宁长大了嘴巴:“我的仙啊,这东西怎么会这么舒服呢!”
不能说枕头有多柔软,但它很有弹性,各方面都可谓是刚刚好,摸着格外舒服。
工作人员冲她笑道:“是很软。用这种料子做的枕头,枕着头部的地方会陷下去,脖子后面却又正好可以撑住,这样对身体也好。”
一些暂时不打算换枕头的围观百姓们都听进去了这句话,打算回去就把自家的枕头改造一番,至少睡觉的时候,脖子能不再悬空。
准备离开了。
临走之前,钱宁大方地让周围几个手比较干净的人捏了捏枕头边,感受一下枕头的特殊材质,然后就昂首挺胸回家去。
看到她带回的枕头,家里人也跟着稀罕了一阵,把枕头传看了一番。
大伙都知道钱宁睡不好的事,倒也没人说她拿票专门换枕头这事,反而很期待枕头的效果。
毕竟,兴和人都知道,从最初到现在,方君的福利铺里绝对没有差劲的东西,全部都是超值。
哪怕看起来最普通的刷子,也比寻常的耐用许多,材料也更上乘。
夜里。
钱宁迫不及待地躺在枕头上。
头慢慢陷下去了一部分,这种被枕头包裹住安抚的感觉有些新奇,钱宁闭上眼睛感受着,本来还说试试脖颈的真实支撑效果,结果不知不觉就给睡了过去。
一夜好眠,清早钱宁精神抖擞地睁开眼,有种不想离开床铺的冲动。
但她必须要去上工了,不上工就没票拿。
昨日福利铺的员工可是说了,等后面条件能跟上了,还会做一种床垫出来,到时整个床都会变得和皇帝龙床一般舒适!
没票是万万不行的,不能第一时间换到床垫。如果少用一天,这辈子就会少睡一天好觉,而且永远都补不回来损失。
想着想着,钱宁就利落地爬起身,跑去洗漱。
家里人见她醒了,就好奇问她昨晚睡得如何。
钱宁摸着脖子感受着说道:“我敢说,我从来没有睡过这么香的觉。有了支撑,脖子真的不会再难受。今日我打算再去福利铺一趟,把咱家里的枕头全换成这种乳胶的!”
像钱宁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她们跑去福利铺补货,就是对乳胶枕最大的肯定。
有了这些使用者的反馈,不少还在迟疑的百姓都下定了换枕头的决心。
换!必须得换!
如果有条件,谁不愿意睡个好觉?
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有精力去做更多的事情嘛!
换了枕头的人,就没有一个后悔的,于是就有更多的人跑去换了。
还有一些没买枕头,在铺子里听了消息,回去后改了自家枕头样式的人,睡眠质量也都提升不少。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枕头改革!
在百姓们睡上舒适安稳觉的时候,枣儿她们也做了好些不显山漏水的大事。
首先是给做工程用的水泥里添了一些胶乳,这样可以让水泥变得更加结实耐用,不会轻易开裂。
然后就是升级了县城中所有马车的轮胎,同时开始研制自行车。
如今她们材料齐全,有不锈钢和橡胶用,制作自行车就不再是难题。
之前,自行车的构造图就被铁匠们反复琢磨过了,这会儿也是直接开始动手。
做雨衣和乳胶枕之类的东西,为利用橡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会儿做轮胎等复杂些的配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铁匠铺如今可谓是县里最春风得意的存在。
城中许多不得了的新玩意,都是从这里产出。
为了提升产能,最初小小的铁匠铺如今已经扩过许多次,规模基本等同小厂,完全可以改名为铁厂了。
再加上有蒸汽车床帮忙,如今铁厂生产物品的速度已经相当惊艳。
在这样的效率之下,第一辆自行车很快就在兴和县诞生。
因为有盛珺的缘故,车型也是跳过了复古的款式,整体看起来比较现代化。
车前面加了一个实用的车筐,后面还有个能载人的铁圈后座。出行时可以携带不少东西。
作为第一辆自行车的特殊待遇,铁匠们给车身上了一层彩色的涂料。
车身是漂亮的鹅黄色,还特意请了城中最精书法的人在车杠上题了行字——方仙一号自行车。
车子装改完毕的那天,盛珺看了几眼,觉得那行飘逸的书法搭配文字内容莫名有些幽默。
但其他人似乎都很满意,觉得这样的设计惊艳至极。
这辆方仙一号由枣儿亲自试骑。
这东西才刚做出来,谁也没有骑乘的经验,初学者要稳当保持两轮的平衡也需要练习一阵。
暗地里下功夫练了几日后,枣儿很快就把车子骑熟了。
这天,她骑上车,车筐还载着扫地机器人版的盛珺,一路顺畅地从兴和骑到了眠崇。
沿路看到她车的人无一不露出呆若木鸡的表情,想不通这是什么样的神物。
这辆自行车用料扎实,质量也很好。
在平坦的路面行车毫不颠簸,速度快起来几乎能赶上牛车。不着急的话也可以慢慢骑,要比走路轻松快捷许多。
最重要的是,骑它并不用再借牲畜的力,不需要喂养洗护,更不会有任何异味。扁扁的车型,摆在屋内屋外都不占地方。
在盛珺离开车筐后,枣儿还自己试着骑了一段没修过的土路。
路面虽不平整,但骑着竟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是屁股有些受罪而已。
好在短期内,这东西就是在兴和与眠崇两地使用,两边的路都修过,自行车的减震升级不是刚需,可以后续慢慢改进完善。
测试成功后,方仙一号就被枣儿她们细心地珍藏起来,觉得很有纪念意义。
后续做的自行车,为了保证制作速度,暂时就不会上涂料了。除了轮胎,剩下的部分都是很基础的金属色,不过看起来也很漂亮。
当然,若是真喜欢彩色自行车的话,城里也会提供涂料服务。如果购车者有需要,可以自己带上方仙票去换。
在试用过一大批自行车,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后,福利铺再次迎来了上新。
铁匠铺再怎么厉害,每日能产出的自行车也有限。
好在这宝贝不便宜,不会出现百姓疯抢的情况,目前的产出的车子供应城里也不算很吃力。
那天枣儿试骑车子的时候,有不少百姓都看到了,在城里念叨吹嘘了好几天,然后就是各处询问打探这东西的相关情况。
如今得知这名为自行车的东西已在福利铺里上新,自然是激动极了。
上新当天,所有铺子就被围得水泄不通,都想近距离瞧瞧这神车的模样。
等铺子开门后,大伙一问价,不少人都叹了口气。
虽说不是遥不可及的天价,但福利铺一直在出好东西,都把大伙掏空了,最近囊中实在羞涩,需要攒上好一阵子票才能换得起车了。
在此之前就只能眼馋。
心中有些遗憾,但人们依旧没有离开,想看看换到车的人到底是怎么骑的。
等了一会儿,有个默默积攒方仙票许久,在无数好物前都忍着没动票的年轻小郎冲进铺子,全票拿下了这间铺子的第一辆自行车。
换完就准备离开。
得了铺里工作人员的叮嘱后,小郎知道骑车还需要练习,又不甘心只推着车回去。于是就谨慎地坐到了车座上,两脚在旁边撑着地,然后和鸭掌划水一样,左右脚轮流划着地面往回遛。
这套动作其实有些狼狈,但围观的百姓们却还是发出了惊叹声。
不少人都跟在车后面走着,只想多看几眼自行车转起来的模样。
在这一声声惊叹里,小郎似乎有些迷失了自我,昂首挺胸决定尝试蹬车了。
只见他歪歪扭扭骑了两下,车子忽然就失衡朝一边倒去。
幸好小郎惊慌失措间用脚踹住了地面,不然城中第一桩自行车摔人惨案就要在此处上演了。
围观的百姓们刚都有人尖叫出声了,此刻也是拍着胸脯替他后怕道:“还好还好,你人摔个狗吃屎都不要紧,别把宝贝自行车给弄坏了啊!”
小郎:“……”
有了这位小郎带来的自行车风波,后面所有自行车的买家都谨慎许多。
一定要稳重地把车推回家去,等小心翼翼学会了再骑着上路。
城中的自行车一天天多了起来。
目前来换自行车的,多是家与做工地点有些距离的百姓,或者是在周边村子和县城、兴和与眠崇间来回奔波的人。
工作的地方离家不远的话,暂时就没有购车的必要。
当然有条件的人家也可以换,骑着出门换东西逛街什么的也很方便,还可以运送孩子上学。
除了百姓,还有就是富户的家仆……现在应该是叫家佣,也对自行车十分推崇。
平日里家佣们要做许多采买跑腿的事,有自行车用就十分方便。
富户们自己不习惯骑车,毕竟不好带东西和人手。但都换了几辆摆在家中,专门让家佣们使用,谁出门谁骑就行。
说到家佣,之前盛珺和枣儿提过后,城中的奴隶制就彻底消失了,全被转换成了特殊的雇佣制。
家佣们的权益开始受到保障,身份也从伺候主子的下人,变成了用服务换取收益的普通劳动者。
他们的后代不再受到牵制,人生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
这都是方君的要求,富户们自然不会提出异议。
只是,在一开始实施时仍是有些不习惯。但渐渐地,富户就发现家佣们的工作热情高涨许多,做活也更加尽心尽力了,于是也慢慢习惯起来。
城中所有人都在朝着满意的生活行进。
就在自行车充满大街小巷的时候,枣儿她们也把近期除自行车以外的新品,连着吃食和信件一并装车了,打算给铁柱那边送去。
安排好送东西的事。
兴和与眠崇也迎来了大规模科学种地后的第一次大丰收。
小麦、棉花、甜菜、板栗……
数不清的农作物陆陆续续都到了成熟期,一部分沉甸甸地扎在地里,另一部分坠满树上。
看着就让人欢喜!
第128章
说是大丰收,那真是一点也没吹牛。
每个见到田中盛况的人都激动坏了,直说这次的粮食和作物都像是来报恩的。
不少住在城里的百姓知道这事后,还专门骑着车慕名去地里看那粮食满满的景象。
兴和人对吃食都有种特殊的执念,这是因为方君到来之前,曾经城里闹过的那场可怕饥荒。
那生不如死的日子,曾在人们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如今,大伙能每天乐呵呵的,都是被城里的幸福生活给慢慢治愈了。
这回能够亲眼看到地里的粮食丰收,也让人们获得了许多情绪价值。
看着以前那些贫瘠难产的土地重获新生,结出一簇簇优质饱满的麦穗。
就好像她们这些人从面黄肌瘦,变成了现在满面红光的模样。
人和土地,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在村里种地的百姓,除了之前各个村中遗留的村民外,许多都是通过层层选拔才被分过来的。
能被选过来的人,肚里有些学问不说,多数都有务农经验,对往年地里作物的情况十分清楚。
要是赶上了年景差的时候,地里只长那仨瓜俩枣的东西,糊口都不够。
就算是运道不错,种地期间顺顺当当的,迎来了丰收,那收成也远远够不到这次的两三成。
不仅量少,庄稼的品相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因为清楚情况,所以在见到这样的粮食后,所有村人都对那科学种地法彻底信服。
有人忍不住道:“看来这粮食就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喜好呢!而方君教的科学法子,就是对上庄稼的胃口了!”
作物已经成熟,接下来就是收获。
这次收小麦,不需要人再拿着镰刀辛苦巴拉地收割了。
枣儿她们造出了许多架用木头和金属制成的“马拉式收割机”。
这种收割机,机身就像是带矮厢的木车,在厢内安着简单的机械装置。
车身侧边有轮大水车模样的东西,上面配着特制的割刀。
只要将它套在牛马身上,让人控制着拖动前进,割轮转动经过的地方就能快速收割小麦,送进车厢里,再从另外一侧传输出来,落到空地上。
人们只要把地上割好的麦子整理起来就行,省去了一下下弯腰割麦子的辛劳活计。
等麦子收完,还有手摇的脱壳机可以使用,脱壳速度快,也是一样很省力的工具。
本来百姓们都做好了农忙期苦累的打算,如今用上了这些工具,简直要比设想中的情况轻松无数倍。
据说,主事们还在研究一种用蒸汽驱动的收割机,人坐上面操控着,连牲畜都不需要了,一人一机就可以连收割带脱粒一步到位。
不仅收获,还有耕种,也会陆续安排上更好用的工具。
县里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科技改变生活,这话可真不是在唬人!
经过县里宣传,百姓们都知道,这些实用物件全都是用学到的知识钻研出来的成果。
县里不少孩子都得到了激励,誓要好好读书识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制出这样神奇的东西。
县里风风火火收完小麦,晾晒处理过后就要送去新建的磨坊里加工变成麦粉。
这回的麦粉也不一般。
因为秋娘她们掌握了一种从小麦中提取谷朊粉的方法,和普通面粉配比掺在一起,就可以制出高筋、中筋和低筋面粉来。
有了高低筋面粉,再从山药等果实里提出酵母,就可以用特制的窑炉烤出面包等各种软硬度的点心,或是用蒸锅做出格外松软的馒头。
今年的小麦种植还没彻底铺开,产量也没达到完美状态,各种面粉就暂时没有进入福利铺,而是送到了县城的饭馆中,制作成品吃食供大家兑换。
做出来的大白馒头价格便宜,一张票就能换好多个。
还有一种简单的基础款面包,也是很有性价比,不比馒头贵多少。
饭馆上新的第一天,不少喜欢尝鲜的闻着味儿就来了。
馒头果然最为畅销,刚出蒸锅的没多久就被抢光了。
不少人觉得它实惠,打算多买些回去配菜当主食吃,或是直接当午饭。
热乎乎的一袋馒头捧在手里,闻着就讨人馋,换回去一家人都能吃个满足。
馒头这东西,以前各家各户都吃过,基本是杂粮面制成的,咬起来硬而瓷实,面也是黑乎乎的。
像这么白软的馒头,大伙还是头一回见。
趁热掰开来咬上一大口,那感觉真是美上天了。
走在路上尝馒头的人,吃过一口,齐刷刷就又将它重新包好了,加快脚步往家赶。
这么好吃的馒头,不配口菜简直就是浪费,就是夹个最简单的咸菜吃肯定也香啊!
赶紧回家去!
没换到馒头的,不少人就换了面包。
这种面包和方君那里特供的紫米面包不同,夹心没那个丰富,只在面粉里加了些鸡蛋和糖,有股淡淡的甜香。
不过,面包的表皮带着一股烤到焦香的脆感,还很有韧性,越吃越上头。很快就受到了百姓们的欢迎。
比起馒头,面包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凉了也不怎么影响口味。
只是它也没有馒头好配菜,夹些果酱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当早食或夜宵吃倒很合适。
丰收的小麦都有了好的归宿。
甜菜、棉花等等农作物也被陆续收摘完毕。
很早之前,县里对于棉花就有了安排。
摘完后做过简单的处理,就拉去纺织厂纺成棉布棉线,羽绒服等衣物的制作正式提上日程。
甜菜的情况也差不多,收获后就被送到制糖坊里制糖用。
县里目前还是以吃方仙儿的白糖为主,这些甜菜制的糖浆可以运到外面售卖。
再就是眠崇那边种植的板栗,也为两县百姓们的餐桌增添了不少新鲜滋味。
糖炒栗子、板栗饼、板栗鸡……板栗能吃的花样可真不少。
糖炒栗子近来成了县里最受欢迎的小食。
只要在路边小馆打包一份,捧着纸袋就能边走边吃。从早到晚,学习中途吃一颗,做活间隙来一颗,茶余饭后剥一颗,什么时候吃都很适合。
要说这栗子有哪里不好,那就是剥壳有些麻烦。
不过,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这居然算个优点。
栗子连剥壳带吃能折腾很久,很长一段时间手里都能有个吃食捏着,偶尔盘玩两下,心里那叫一个充实。
当然,自然也有不爱剥壳的人。
觉得剥栗子麻烦但又想吃,就可以选择在福利铺买到一种剥栗子的小工具,对于栗子爱好者来说性价比很高。
这种工具是一个带可按压柄把手的夹子。
夹头像是一个小铁笼,大小正好能把栗子包住。把栗子放进去轻轻一捏夹柄,壳就裂开了,不会伤到里面的栗子肉,拿出来就能畅享栗子的美味。
说来奇妙,这件小工具还不是盛珺提的点子,而是城里一位爱吃栗子学习又好的小娘自己灵机一动造出来的。
盛珺得知后十分感慨。
只能说吃货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文化的吃货就更能耐了。
栗子连带一系列食谱很快被送出城外,送入之前那批在各地酒楼就职的厨子们手中。
糖炒栗子等食物也开始出现在各地,眠崇的板栗因此在周边小小扬名了一把。
说到厨子。
之前培育的那批厨子都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如今已能陆续传回一些有用的情报。
荷花觉得很有成就感,对于厨子的培养工作也更加上心。
厨子们不仅需要培训厨艺,还要做一些间谍工作相关的训练。
有了这一系列正规的培训流程,就是一个正式的机构了,应该取个响亮的名头。
荷花在参考过盛珺的意见后,将这个特殊的厨师学堂起名为“兴东方”。
兴是兴和县的兴,也是振兴的兴。
东蕴含着太阳东升的意思,日出东方,蒸蒸日上,算是一个好兆头。
而方,就是方仙儿的那个方。
组合在一起,简直是非常完美,恰到好处的三个字。
拥有了讲究的好名字,荷花也是干劲满满,立誓要带领兴东方闯出一片天。
在城里的秋收大业即将收尾时。
拉克申也带着一大群人风尘仆仆抵达了县城。
在距离眠崇还有一段距离时,他们就引起了巡逻县军的警戒。
县军当即带着武器列队迎了过去,那浩荡的气势吓了拉克申他们一大跳。
好在逼近以后,确认过是熟人,且身份全都没有问题,县军就收起气势换了一副热情的面孔,派出几人引着拉克申他们往一处村庄去了。
不得不说,如今兴和县各方面工作效率已经高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自上次拉克申说要举家搬来落户,县里就为他安排好了地方。
像是屋子连带基础的家具,桌椅和床什么的,都已经安排到位了。
等拉克申拖家带口一来,立刻就能拎包入住。
次日即可办完所有的手续,全部成为光荣的兴和人。
甚至,只要他们不累,第三日就能上工干活领方仙票了。
一听住处已经打点安排好,拉克申也是感动不已,他边走边偏头和身旁的亲人们说道:
“哎,我就说吧,咱们来兴和肯定没错,这里简直比草原还要热情舒服!等会儿我就带你们去城里好好逛逛……喂!你们有在听我说吗?”
发现同伴没人认真听他讲话,拉克申有些不满。
一旁,他的妻子从目瞪口呆中回过神,戳了戳他的手臂,指着不远处震惊道:
“呃,是的,你刚才那些话我们都很认同,毕竟一路过来你已经说了许多遍。可那边跑的东西,你好像从来没有提过!”
“不可能,还有什么是我没提过的?”
拉克申疑惑地转过头,朝她指的地方望过去,然后也张大了嘴巴。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
一个人坐在一架只有两个轮子的怪东西上,前面明明没有牛马牵引,竟然也能飞速移动!
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难道是他眼睛花了吗?
或者说,这是什么新的杂技节目?
拉克申结结巴巴地碰了碰旁边县军的胳膊:“那,那个是……?”
县军扫了一眼,表情自然道:“哦,你是说自行车啊。那是在你走之后做出来的新鲜东西,看到那个脚踏板了吗?踩着来回蹬车就能前进了。”
“这种车很适合走咱们平整的水泥路,县里不少人都换了一辆骑。你们若是喜欢,之后有了方仙票也可以在福利铺里换到。”
接着,好心的县军又给拉克申简单介绍了一下城里的新变化。
因为橡胶制品的出现,再加上丰收,这几个月城里简直就如翻天覆地一样。
听完他的话,拉克申的疑惑解决不少,但他仍是震惊无比:“等等,我是只走了几个月没错对吧?”
“是啊。”县军肯定道。
“可我怎么觉得简直就是像过了好几年?”拉克申捂着脑袋叫道。
唉,亏他在来时路上信誓旦旦地和家人们说,自己已经十分熟悉兴和的一切,等来了就能带他们畅游县城。
结果现在,他就走了那么一段时日,再返回来时又和外来者完全没有差别了,还得请县里派人带他们重新了解兴和。
早知道就不吹牛说大话了!
看到拉克申沮丧的模样,县军开口安慰道:
“没关系,城里虽然有了不少新变化,但都是让我们生活更好的变化,很快你们就能适应过来。”
“对了,之前你走的时候,县里的幼儿园和小学还没有完善好,如今已经可以正常入学了,你们的孩子很快就能读书识字。”
“还有村里的村医也已经就位,住在这里有不舒服随时都能问诊哦。”
听到这些消息,拉克申他们高兴极了。
对他们来说,过日子安稳就是最重要的。
在此基础上,除了吃喝,就是健康,再就是孩子们的前程。
在这里,一切都能得到满足。
一行人说着话,很快就到达了他们要居住的村落。
村里又清静又干净,据说是为了防治疾病,对环境卫生也很有要求。
迎路遇到的村民也都很好相处。
枣儿她们选的这个村子,住民都是从各处迁来的,这样拉克申他们融入进去会更快。
这会儿知道他们到了,其他村民一个通知一个,陆续跑过来帮忙。
相处没多久,一群人就打成了一片,热热闹闹的全是欢声笑语。
看过屋子以后,拉克申一行人更是满意的不得了。
他们分到了好几处带院的小屋,离得都不远,来回串门很方便。
屋内基本的桌椅板凳都已备齐,灶炉也砌好,直接就能烧饭。剩下的家当就要靠自己的双手慢慢添置。
此刻他们的生活才刚起步,就比起之前的山居生活好出无数倍。不夸张的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搬来这里,简直就是有生之年做出的最棒的决定!
住处没有问题了,接着就是生计。
不过,对于这方面,拉克申他们在来时的路上已经做了初步的规划。
一部分人打算去养殖场,一部分人要去田里做农活,还有少部分人想要去城里务工闯荡。
既然有种地的想法,一行人放好东西,就跟着左邻右舍去田里看了看情况。
如今秋收已经落下尾声,地里正在进行一些善后工作,不过村民还是给拉克申他们展示了一下新的收割机。
“没想到收获改能这样轻松!”拉克申惊道。
“是呀!虽然现在咱们村里的牛马都是农忙时跟县里借来的,但养殖场那边除了鸡鸭,也已经开始科学养牲畜了,到时说不定家家户户都能分到牛马用!”一个村民充满憧憬地说道。
“太好了,等我们去了养殖场一定会好好干的!”
本来,能搬来兴和已经是一件幸运的事,有这样好的生活环境,拉克申他们也不觉得种地养殖这些事很辛苦。
但谁不愿意有更好用的农具呢?
轻松不说还能提升许多效率,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见过了村民,又去一趟福利铺,把这些日子上的种种新品挨个认识一遍。
什么雨鞋雨衣,每样都像是神在上边落了法术般神奇。
这会儿没有下雨,但拉克申他们也试穿了一下村民热情相借的雨衣。
往身上浇了两瓢水,果然一点也没淋湿,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试完东西就到吃饭的时候。
拉克申带着家人们吃了一顿火锅,这可是他尝过的美食,回去的路上每日都在回味,来的路上时刻都在吹嘘。
好在火锅对得起任何人的期待,拉克申的亲人们吃过,全都是赞不绝口。
饭后,还有村民端来一份糖炒栗子。
用架子夹开壳,品尝着香甜的板栗仁,一群人吃完,休息整顿了一阵,然后就迫不及待前往县城。
为满足拉克申他们的好奇心,村民们特意凑出了一批自行车,又从周边村子借来了好多辆,打算载着他们进城去。
这会儿已是傍晚,坐在自行车的后座兜风也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拉克申他们彻底被自行车的魅力迷住了,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拥有一辆才行。
骑车进了城。
这个点不少人都已经下工,城里正是热热闹闹的时候。
县里最近做了一些亮化工作,道路两边吊起多了许多漂亮的灯,天色虽然还没完全黑下来,但灯已经全部亮起来,这会儿看着漂亮极了。
拉克申他们拿着小吃,在街道上悠闲地漫步,参观了修缮好的幼儿园和小学,心中满是期盼。
真好啊,等到明天办完手续,他们就是正经的兴和人了!-
这段时间,铁柱这边已经找到了橡胶草,顺利出山。
摸清了橡胶草生长的地方,后面再进山过来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可以存下草种,源源不断运出去。
这东西长得快,等冯平他们造好坎儿井,来年就可以正式投入种植。
等种植有了一定规模,橡胶基地就可以办起来了。
说起来,枣儿她们之前送来的东西,铁柱已经收到。
随着东西而来的还有一封信,内容都是拼音写的,也不怕中途有谁看了去,泄露机密。
展信一读,原来是方仙儿那边发力了,弄到了不少橡胶,缓解了县里用胶的燃眉之急,还做出许多合用的东西。
看完信,铁柱就松了口气。
这样也好,兴和有橡胶用,他这边也能少些紧促感,按部就班做发展。
不过,有一件事不能再拖了。
铁柱捏着笔,很快写起回信。
前些日子,他带着坎儿井等技术去和那位女村长交涉,过程很顺利,还有了一些意外的收获。
现在,他也需要兴和那边提供一些武装和战术上的支援进行下一步计划。
第129章
铁柱希望得到支援的武器,主要就是些火枪。
这东西不仅得有配方,还得依赖兴和那边的好钢材和成熟的技术。
同时他也想询问一下县里最近有没有琢磨出更先进的战术与阵法,如果有,就可以先送过来,在这边实战应用一下。
对于回纥的情况,大致思路就是先与北边的部落结盟,一起对抗外敌。然后再用现有的资源与技术友好合作,彻底将北部团结成为自己人,然后再去解决西部的混乱困境。
等到回纥的情况彻底稳定,搞一搞发展,再去鞑靼那边。
然后按照枣儿的设想向南推进就好。
当然,这些只是设想,具体情况还得结合实际不断调整。
虽说枣儿她们升级了马车,但从回纥到兴和两地往来间的道路运输仍不便利,两边传信运东西也只能等待很长时间。
铁柱把信传回去后,自然不可能闲着干等下去。
回纥最近也刚过收获季。
铁柱他们到来的时候,春播早就过了,作物也已经扎根在地里,所以他们只能在半途提出一些种地的改进措施,有些效果,但作用不大。
于是这次,冯平他们的收获就也就只是常规水平好上那么一点点。
包括之前冯平找到的鹰嘴豆,去寻找种植方法的时候他还被人掳走了,没能好好种,收获时也是十分惨淡。
铁柱等人对此束手无策,只能从秋收后努力,明年春天再指导大家精耕细作。
对于地里的情况,这里的人们似乎早就习以为常。甚至因为铁柱他们的中途提点,最终收获比想象中还要多,就已经觉得十分满足感激。
不过,那些通过羊毛衣和新鲜奶制品带来的额外收入却是让大伙欣喜不已。
这份收入一部分是铁柱他们带来的。
铁柱他们有药材,后面又用车马运来了肥皂、雨鞋等实用物品,大家可以用毛衣和毛线去换。
奶制品收的少,主要是因为不好保存太久。不过做出的奶粉可以放得稍微久一些,铁柱就也收了一部分。
收到的东西一并寄回兴和去。
这样的交换算是互惠互利,不过冯平他们总觉得是自己这边更占便宜些。
铁柱等人教会他们做东西,又自掏腰包换走他们做的东西,完全就是为了帮扶他们嘛!
两边的情谊越发深厚,牙地的住民们对此也很是感激。
不仅是他们这边。
铁柱之前去找邻村那位女村长谈合作时,同样也会和她们村里做这样的交换。
有了铁柱这层关系,冯平他们与那边村子的关系都缓和不少。
不能说见面时双方有多热切,但至少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冷言冷语地互相挤兑。
除了铁柱这边换来的东西,还有部分奶制品和毛衣是去沃土镇里卖掉的。
一位阿婆喜滋滋地给铁柱他们展示自己的收入:“你们瞧,这些东西还有钱都是用毛衣和奶酪换来的,今年收获多多,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
铁柱看着她手中的钱数有些吃惊:“那么多东西,只换了这么些钱吗?”
这钱远比他想象中的少,按说毛衣的价值应该不止这个数。
阿婆笑道:“是因为你们最好心,才会拿那些价值不菲的宝物来交换,贴补我们。在镇上做买卖可就遇不到这样的事了!”
若不是兜里攒些钱比较踏实,还要在沃土镇采买一些铁柱他们没有的日用品,阿婆也不愿意去镇上换东西的。
不过,镇上的交易其实并没有铁柱想的那么黑。
阿婆她们如今手头只剩下这些钱,是因为还拿钱去做了其它的事。
“喏,这个送给你们,是我们这些人的一点小心意。”
阿婆说着,递过来一个盖着布头的小篮子。
铁柱接过篮子掀开布盖,就看到里面盛满了玉石。
他吃了一惊,赶忙推拒道:“不行,我不能收,这些东西实在太贵重了!”
“啊呀,也没你想的那么贵重啦!只是我们在这边待久了,挑石头很有心得而已,所以品相看起来才很不错。你们一定要收下,没了你们教的那些,也不会有这些东西啊!而且,你们来了这么久,连牙地的特产玉石都没摸过,说出去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的!”
阿婆絮絮叨叨地说着,说完就矫健地跑掉了。
铁柱哭笑不得,只能收下。
这里玉石的确有名,寄回去给方仙儿也是好的,就当是一种回馈吧!
毕竟,追根溯源,还是因为有方仙儿,才能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不得不说,铁柱是真有些想家了。
在外面生活就能发现,无论衣食住行的开销都很大。
而在兴和,方仙儿却为人们打造了一个生活成本低廉,生活品质又高的世外桃源。
想了一会儿,铁柱便收起心思,打算化思念为动力。
要早点把回纥以及北地各处建设起来,争取让所有地方都变成兴和那样的桃源才行。
建设,就先从集中力量开凿坎儿井做起吧!
坎儿井不比普通的打井,需要用到一件名为辘轳的重要工具去造。
冯平他们和邻村难得达成共识,打算合力在入冬前先建出一处可用的坎儿井,这样来年就不影响戈壁开荒了。
时间比较紧迫,等到天再冷一点,土地冻硬了,就什么也做不了。
说起入冬,铁柱已经经历了好几个不同的冬天。
回纥这边的冬日应该会更加寒冷。
御寒可以穿棉衣和皮袄,弹棉花的技术又能派上用场了。
屋里取暖就用木柴。
冯平他们比较幸运,居住地不远处就有树林,可以捡柴囤柴。
牙地还有一些树木稀缺的地方,就只能靠烧牛粪取暖了。
因为有木柴用,铁柱便教大家造了个小木炭窑。
再做上一架鼓风机,搭着木炭一起用就能烧制许多东西。
比如说制泡菜的陶坛子。
回纥这边的矿产很丰富,制陶的土并不怎么稀罕。
这边这有菘菜,比较耐寒耐放,不过吃久了也会觉得单调。
拿一部分制作泡菜正好,吃起来有滋有味。
泡菜坛子的制法也是以前方仙儿教的。
烧制它的温度越高,硬度就会越高。
这样烧出的坛子耐用,不易被腌菜里的盐与酸腐蚀坏,生出有害的东西。
这东西样式特别,坛盖像一个碗,中间有一圈水槽,盛水后就可以让坛子密封住,还不影响里面往外排气。
他们在兴和做过这个。
之前县里公布了一批食方,这泡菜的做法就在其中。不少百姓都买了坛子回去做,好给冬日里添菜吃。
有了泡菜坛的做法,冯平他们两边村子就能自己做泡菜吃,还能用炭烧制更多结实的陶器,也算是又添一个进项。
铁柱一行人忙忙碌碌,筹备打井,囤食过冬。
没有了蜂窝煤和煤炉,其实也可以造火墙取暖,不过那需要大动作改造房屋,还得烧制许多砖块。
不仅费功夫,还费料。
不提时间有限,现有的木炭也只够人们取暖生活,顶多再烧些陶器,要拿来大量烧砖估计还得有煤。
铁柱知道,作为拥有矿藏的回纥宝地,自然也是藏着煤矿的。
不过,这地方实在太大,也只能慢慢寻找……
唉,总之今年冬天还是先凑合过去吧-
在铁柱卖力的时候,兴和县这边又鼓捣出了新的玩意。
一直以来,县里有什么新动向,百姓很快就能知道,于是近两天的就又有了新谈资。
“听说了吗?咱们县这两天正陆续给两边的路上安一种煤气灯呢,据说要比寻常点的那种灯亮堂百倍!”
“居然这么亮,只有外边能安吗?能不能安到咱们自家来啊?”
“一时半会估计还不行,听说得再琢磨一下技术呢……”
兴和与眠崇有煤矿,用煤量都不小。
在烧煤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废料”,比如焦油。
虽说看着像废料,但有盛珺在,大家就能知道这些东西能够变废为宝,在烧煤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储存它。
不过,以前条件不足,学识不够,事情也多,存下来的废料一时半会还真没用上。
现在慢慢把发展搞起来了,县里就开始琢磨着将这些东西利用起来,最近也在计划通煤气管道的事。
新管道肯定不是一两天就能完工的,但简易的煤气灯却可以安排上。
虽说叫煤气灯,但也需要用到煤油。
没通管道,这种灯还得人工来充气上油,而且因为技术仍在完善,怕有安全隐患,暂时也不好在屋内使用。
为了方便后期连通管道,铁匠们还给灯柱做了独特的造型,既美观独特,后面再加工升级也更方便。
虽然每日派专人补充燃料有些麻烦,但煤气灯使用的是玻璃外罩,灯芯又亮,能照明的范围大得惊人,这点麻烦就也值当了。
总之,在第一条安装煤气灯的街道于夜里亮起时,所有人都被那灯火通明的景象震撼到了。
这条街本是城里一条很普通的街道,甚至没个正经名字,往常人流并不算大。
如今安完煤气灯后,街道就被正式更名为福灯街,整条街顿时成了城中有名的旺街。
在这条街上,再平平无奇的小摊位被莹亮的灯火一照,都能显露出几分不平凡来。
兴和县的夜市彻底兴盛起来。
往常在城中四散摆夜摊的人都有了统一的去处,到福灯街来摆。
因为县里想要发展城中的夜市,短期内,在夜市摆设摊位暂时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只需要登记开好健康证明就行。
无论是做小吃,还是小的手工艺品,都可以来到这边摆摊。
有了亮堂的煤气灯,一条街的摊位很好逛,天天都有过年过节的感觉。
在福灯街后,其它街道也陆续装上了煤气灯,
虽然没有夜市,但人们逛完福灯街回家时,一路也是亮亮的,很有幸福感。
除了煤气灯,还有一个产业也吃到了利用焦油的福利开始兴起,那就是染料厂。
新的染料厂就开在纺织厂附近,是专门给线和布料甚至成衣染色的地方。
往常,人们给布料染色,多用的是天然染料,例如茜草之类的植物。
在县里开始种植棉花后,拥有新技术的纺织厂也跟着建起来,之前的天然染料供应就越发吃力。
如今,借助焦油和相关的化学技术,可以提炼出多种多样的人工染料,这可比天然染料产量高出许多。
染料厂目前正在不断探索尝试合出更多的颜色。
除了染县里的布,厂子还打算从外城接一些染色的活帮人染布,又能给兴和增加不少收入,可以说是很有前景。
各类产业蒸蒸日上令人喜悦。
可枣儿她们最近却又开始发愁,因为城里的人似乎又有些不够用了。
“这样下去不行,咱们得再弄些人来。要不先四下收拢救助一些难民吧?”
第130章
说要收拢难民,实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北地之前遭了几次灾,过不下去日子的百姓能跑的都往南跑了。
不能跑的,最困难的那批人,几乎都没熬到现在。以前各处都散落着不少流民,当下也都看不到了。
如今还留在各个城镇村庄里的人,无论生活质量如何,都是些正经有根基的百姓,并不是能直接收拢回来的难民。
所以,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打消。
想要更多人手,还得另寻他法,这就是件难题。
虽说目前兴和与眠崇的发展不错,但在边疆那边传来好消息之前,枣儿她们仍不打算做出太大的动作。短期内的发展策略还是以悄悄发育为主。
只要真刀真枪地对其它地方出兵,动静就不可能小。不管是引起北地大面积的警惕,还是惊动南边的人,都很有风险。
唉,真是难办啊。
只能加强情报系统,密切关注北地各城的动向,寻找合适的时机,看有没有地方能让她们拉拢或趁虚而入了。
在枣儿她们等待机会的时候,成安县那边,钟肆也传来了一封信。
信里又叮嘱了让她们留心南边来的匪寇。
然后就说成安的代县令情况彻底不好了,恐是挺不过这个冬天。
钟肆已经彻底做好取而代之的准备,并拉拢了韦平安助他成事,到时和他一起打配合。
因为怕节外生枝,目前韦家也只有韦十八和韦平安知道这事,其他人暂时没让参与进来。
信的最后,钟肆说奉王的人疑似在南边发现了一种新奇的作物,来年春天可能会运种子回来尝试种植。
他听那东西的描述,怀疑可能是方仙儿提过的甘薯。
如果是的话,他到时就想方设法弄上一些送回来。
信中内容大致就是这些。
兴和到成安传信还算方便,枣儿她们就回信说让钟肆小心行事。
想了想,怕他那边人不够用,又送了几个新培训好的厨子过去帮忙。
再有什么需要,钟肆及时送信告诉她们就行。
送走回信,枣儿她们就说起了那队匪寇。
之前钟肆来信就有提过这事,大伙当时戒备了许久,后来发现匪寇一直没动静,大家又忙,就暂时将这事抛到了一边。
不过,兴和这边的防守和侦查工作一直做得很好,无需刻意安排,也不用时刻因为匪寇而揪心,正常生活就行。
只有外出的商队需要多多注意。
兴和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创新与生产。
说起来,托橡胶的福,前阵子做出了一大批可用的新鲜物件,也让盛珺的那个成就任务圆满达标。
这速度可比她想象中的快了不少。
完成任务后,盛珺十分期待系统那个所谓的新功能。
它居然还得花些时间解锁。
经过几小时升级,新功能终于展露出庐山真面目。
【恭喜您解锁[售货机投放]功能!】
【您可以通过系统操作,在空间地图上的指定地点投放售货机。】
【当前可投放机器为[2]台,后续您可以通过积累成就点数,增加可投放机器的数量,或是升级售货机的容量。】
【注意:售货机一经投放,不能二次改动位置。您可以随时取消投放,取消后,该售货机将永久消失,请您在深思熟虑后进行各项操作。】
投放售货机?
盛珺有些惊讶。
虽然后面的种种限制听起来有点坑,但这仍然是个很不错的功能。
别说,在现代的时候,盛珺看着路边的售货机还真动心想要加盟过呢,只是因为种种顾虑一直没做。
没想到这个念头居然在古代给落实了。
盛珺很快打开系统,查看了一下操作面板。
在她的系统空间里多了一张本朝地图,地图上的平面图线条简略,但内容十分精细。放大来看,甚至可以看到边疆沃土镇街道上的店铺名称。
她挪动地图,放大兴和县,试着戳了下城内她比较熟悉的福利铺。
系统立刻弹出提示,询问她是否要在所选地点投放一台售货机。
盛珺点了否,大概摸清了这个投放的流程。
看完地图,她又点开了售货机当前属性。
可投放的售货机与她刚落地时的款式大小类似,内部置物架展示的商品也有数量限制。
这款售货机的质地也如她之前的躯壳一般坚硬,不会有被人□□烧的风险。
为方便远程管控,盛珺还可以选择给机器上锁,并在系统内添加管理员。
管理员只能是与她亲密度较高的人,像枣儿她们这些人都在其中,但普通兴和百姓就不行了。
每台机器只能设置一位管理员,但可以随时变更。
上锁的机器无法直接使用,需要管理员在机器的指定位置指纹发送申请。
盛珺这边收到消息,可以通过售货机查看对方的实景状况,确认无误后,就能开启售货机正常功能。
售货机的支付系统,比她原先那种纯投币式的高级。
机身上带着块儿电子屏幕,支持触屏,还可以刷购物卡。
选择货品和数量后刷卡扣款出货,倒是省了人不停按按钮选物的功夫。
当然,没有购物卡也可以真金白银投币付款,最基础投币口也是保留着的。
上新的货品与价格都可以由盛珺自己设置。
不过,只有大小合适的东西才能摆进机器里。
像是常规的食品、饮料,还有小规格的日用品,如卫生巾、肥皂等都是可以上架的。
但像袋装卫生纸这样的大号货品就塞不进去了。
好在盛珺目前店里的东西多为小件,影响不算很大。
她只要勤快一些,时常更换机里售卖的物品,售货机就能提供多种多样的货物。
盛珺盘算完,打算与枣儿她们好好商量一下投放售货机的地点。
目前能投放两台,她觉得边疆那边可以来上一台。
把铁柱设成管理员操作机器,这样就不用再来回运输东西了,用售货机出货就行。还能利用那个实时验证功能,快速接收到铁柱那边的消息。
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摸索完新鲜的功能,盛珺很快切换了两只的身体跑去找枣儿说话。
枣儿这会儿正在染料厂里忙活,见盛珺来找自己,猜着是有要事,便收起手头的工作,找了个清净的地方与她叙话。
盛珺直接进入主题道:“近期我法力又恢复了一截,可以在地图上选特定的地方,变出两台法柜……就是你们最早时见过的那种。”
她简单解释了一下,又说了售货机可上架的货品类型。
枣儿听后十分吃惊,然后就很为盛珺高兴。
看来方仙儿的法力是真的恢复不少。
最开始她只能变出一台法柜,如今竟然可以在变出一座法庙的基础上,多变两台法柜出来。
等后续法力再恢复一些,还可以变出更多。
而且,连边疆那么远的地方都可以顾及到,方仙儿的法力实在无边!
高兴过后,枣儿又仔细琢磨一下这事,心里冒出了更多的喜悦来。
她最先想到的也是铁柱那边的问题。
若能有方仙儿的法柜帮衬,铁柱行事也会简单不少。
不过,得给他那边安排一些更加精良的武器防具了。
最近研制出的新品多给他运些过去吧,不然没法守护好方仙儿的法柜。
还剩一台法柜,枣儿召人探讨后,就想放在兴和。
兴和目前是她们的大本营,也是所有物品的始发地。
每日运输队的车马往来山与城中,也是先将东西运到兴和,再送到眠崇。
后面再扩大地盘,估计也是这样的模式。
若是兴和能有一台法柜,基础的物资就不用再来回运输,只运一些大件物品就行,能省许多力气。
兴和的防守也是最严的,城防全都加固过,可以说是目前最安全的地方,放在这里人心也踏实。
盛珺听了,自然没有意见,按照她们的想法操作了一下系统。
兴和的售货机很快投放到城中最大的福利铺仓库里,管理员暂时是枣儿。
看着熟悉的方柜再次现世,所有方家村的原住民都感慨万千。
就连盛珺自己也觉得很新奇,毕竟以前她作为售货机都是第一视角。
每日,枣儿前去激活机器后,原先采购东西的队伍就可以拿购物卡从机子里取货。
盛珺也会根据大家反馈的需求,随时更换货品类型。
虽说她要做的事情多了一些,但城中福利铺补货速度很快突破新高。
不过,上架调整货品是件很有意思的事,盛珺也没觉得麻烦,反而乐在其中。
兴和的售货机正常运行起来,铁柱那边就麻烦不少。
还得先跟他通个气儿,再选好投放地点才能操作。
为了避免来回传信两次耗费太多时间,能让售货机快点落地,盛珺就想了个法子,将铁柱直接登记为管理员。
管理员会在她的系统地图上显示实时的小红点,到时铁柱收到信,选好了投放地点,就在那处地方来回走动画三角形,盛珺就可以投放售货机了。
准备工作做好,枣儿她们就收拾东西,装了一批精良的武器,两张充值过的大额方仙卡,以及一封口信,打算给铁柱送去。
大伙并不知道,铁柱还有一封请求火力支援的信在路上奔波,还没送到兴和来呢。
不过,这也算是阴差阳错满足了他的诉求吧。
去往边疆的运输队很快启程。
兴和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继续努力搞发展,认真生活。
有了之前打下的好基础,今年入冬后的取暖御寒不再是问题。
新一批染色的羽绒服也陆续生产出来,进入了各大福利铺中。
忙碌辛苦了一整年,今年县里取得了不少令人骄傲的成就。
枣儿她们就打算等过年时大办一场活动。
不仅是为了犒劳鼓励百姓,这也是兴和与眠崇获得新生后第一个安稳的新年,必须要重视起来。
“我觉得可以举办一场灯会,过年时福灯街的集市也做些特色出来,从装饰和福利活动上入手。除了这方面还有什么好点子吗?”
“不如咱们也办一次春晚?不过有个问题,冬日里室外温度很低,不可能让大家一直待在外面看节目……”
“还是先在各个厂和铺子里举办小型的联欢会开心一下吧!”
商量好了,县里就把活动预告公布下去。
百姓们得了信期待极了,虽说离过年还有一阵子,但也立马跟着准备起来。
近几日,城中各处都能看见人们排演节目的身影。
不过,就在县里热火朝天时,派到平泽那边的卧底厨子忽然传来一条消息。
【请收藏【魔蝎小说】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