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打趣了几句,盛珺还是认真告诉枣儿,这套书难度比之前的大许多,没有老师教,自己学起来会很吃力。若是哪里实在琢磨不清楚,就可以过来问她。
她自己虽说忘了很多知识,但也能帮大家转述一些名师的网课嘛!
说完这个,盛珺又叮嘱道:“想要一个人快速吃透所有内容,难度肯定很大。最好是根据你们各人的天赋与兴趣分工,各自精学一门,然后再互相交流。”
枣儿听了乖乖应下。
事情说得差不多了。
想着枣儿还有很多事要做,盛珺就准备放她离开。
不过,在开口之前,她又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
要想学好理化这两门课,就少不得与各式各样的数据打交道。
测量是理科的基础操作。
要计算各种力与速度,就离不开计量单位。
在枣儿拿到的这套理化书中,计量单位均是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单位。例如米、厘米。
“米”的长度似乎是根据地球子午线的总长得来的,取了其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
枣儿她们肯定没有测量子午线的能力……那么该如何在这个朝代,精确定下“米”的长度呢?
在穿越以前,盛珺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思索片刻后,还真叫她想出了一个法子。
她翻遍系统,发现了一份自家扫地机器人的信息资料,上面有标注出两只的直径是30cm。
有了这个,只要让枣儿比划一下两只的直径,均匀等分成三十份,就可以得到1cm的准确长度了。
想完这个点子,盛珺立马就跟枣儿说了。
枣儿是行动派,说干就干。
很快去找了几条细线和木条走进法庙,量了一下神兽的“直径”。
“一厘米……好有意思的说法,我回头按这个多做几把精细的木尺出来。”
枣儿道,“对了,还可以弄些固定长度的线尺,到时丈量土地用。”
听到线尺,盛珺很快想到了卷尺,那也是样很好用的工具。
眼下有不锈钢,一些细致的配件也可以慢慢做出来了。
不过,卷尺虽小,内部小零件还挺复杂,只用嘴解释有些难度。
盛珺便只大致描述一下,具体细节还是让枣儿学到新知识后再自己钻研。
告别了方仙儿。
枣儿收获满满,带着宝书满载而归。
得先把钉马掌的事安排好,这是急事。
然后再找人用方仙儿曾提到过的活字印刷法去翻印这些课本,回头分发到自己人手里,这样才方便学。
一系列事情很快开始动。
枣儿他们如何揪着头发艰难地学习暂且不提。
但兴和的百姓们却发现生活有了些许变化。
往常在做工休息时,方君的人都会来教大家唱歌,时不时还会讲些很有意思的故事。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与盼头。
最近,歌和故事却都停了,变成了一种新花样——戏法表演。
比如,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盛满水的瓷瓶,瓶口轻轻盖上一张薄薄的纸,然后变戏法的人就将整个瓶子倒过来,里面的水也不会流出来,纸也依然牢牢地盖着。
还有类似于“杯子倒扣在水盘里,自己会吸水”等等一系列新鲜的戏法,大伙闻所未闻,都看得津津有味。
不过,听变戏法的人说,这些其实不是戏法,而是一种名叫物理的知识。
只要掌握了,人人都能学会这些。
后面还找了几个百姓上去,亲自体验那水杯口覆纸的把戏。
说来也奇了,上去的人被手把手带着,水还真没洒出来。
城里有家底宽裕的看了眼热,回去后还私下自己拿纸和杯子来演,结果就演砸了,水带着纸泼到了地上。
不可能是杯子的问题,毕竟人变戏法的时候也换过杯子呢。
失败的那人实在想不通,悄悄找到方君那边一问,得了几句指点,掌握了其中窍门,很快又能成功了。
有人好奇问他窍门是什么,他也只神神秘秘地说:“物理果然是奇妙无穷!”
一下就成了城中津津乐道的趣闻。
类似的物化小知识,就在这些戏法下,润物细无声地钻进了大家的脑子。
一些简单的效应,也和常识课一样,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枣儿她们对此很满意。
学习嘛,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这样等后面正式教授知识时,也会顺畅许多。
与此同时,城中加固城墙的工作也在继续。
这是个大工程,得花费不少时间。
另外,兴和与眠崇间的水泥路也要开始修了。
尝过水泥路的便利后,枣儿她们自然而然就通了“要发展先修路”的道理。
这次从两个县各调了一拨人修路,修路速度也很快,人手充足的感觉就是好。
做事的时候,日子总过得飞快。眼看着天气就慢慢转暖,太阳露面也多了。
钟肆收拾一番,把自己打扮成铁柱模样,款款包袱去了成安县衙报道。
自上次谈完合作,在县令与韦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安县的榨油事业也顺利做了起来。
榨油的作坊建起来后,不少百姓都得了活,如今城中也是一片蒸蒸日上。
因为这事,韦家在县城的地位也提升不少,变得特殊起来。
韦家商队的规模也成功扩大。
在跟进完初期的榨油工作后,韦十八带着载满货物的商队再次南下。
走之前还从枣儿她们那里又弄了一些黄桃罐头。
有韦平安和钟肆留在县衙,韦家人与枣儿她们心里都很踏实。
各忙各的,暂时也不用分神去关注成安县的事。
很快又要春耕。
枣儿在做出精确的线尺后,就让人将周边村庄的田地细致丈量一遍。
土地是人的根,粮食是人的命。对于种地这事,她们一向都很重视。
这回也打算按照方仙儿给的科学方法,把种地当成一项严肃的事业来做。
种好粮、种优粮。
逃荒离开的人们留下了许多空地空屋,之前都被枣儿她们统计好,打算分出去给人种。
除了之前被整合到一处的村民们,她们还打算在城中招募一些自愿种地的百姓。
报名后被选中的人,可以分到土地和住房。
不过暂时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种出的东西,按年景情况交足份量后,剩下的就归自己所有。除此之外,还能享受到额外的补贴。
只要肯按她们的要求认真种地,通过考核,就算因为年景收成不好,也肯定不会饿肚子,甚至能过得不错。
在城里流浪的人、以及一些在城中住房条件紧张的百姓听了,全都动了心。
报名的人比枣儿她们想象中要多很多,这也是她们现在公信力较高的缘故。
每次一出新计划,百姓们下意识就觉得是福利,参与就很积极。
住房条件困难与学问较好的人,都在优先选择的范畴中。
筛出人后,房屋和土地很快分配完毕。
接着就是种地相关的准备工作。
有了不锈钢,农具不再是令人头痛的事。好用的犁、钉耙等等,家家户户基本都能供应到位。耕牛也会有租借渠道。
不过,以前吃过干旱的亏,枣儿她们倒是有些发愁灌溉的问题。
她们把这事说给方仙儿一听。
盛珺很快想到藏在山里的那股清泉,于是冒出猜测,地下说不定会有充足的水源。
她将猜想说出来,建议枣儿她们打些灌溉用的水井,再修建配套的水车等设施。
枣儿她们听完,觉得十分可行。
之前干旱时,山里的那股泉水救了她们的命,她们在山里种地也是靠着它。
脚下的土地很可能藏着更多的水。
唯一的难事就是寻找可能有水的地点。
没有先进的方法可用,枣儿她们就按盛珺指点的土法子,在一些无人打理较荒的地方寻找艾草的踪迹。
艾草喜湿,若是找到艾草,就可以用“气试法”进一步测试。
所谓气试法,就是前一天在地面扣上碗,次日来看碗壁上有没有挂水珠,若是有,地下说不定就藏着水。
不过,若是正经居住比较干燥的地方,这个法子就不行了。得改用“盘试法”。
其实两种方法很相似。
后者是在地上挖个几尺的坑,在里面支盆,上面盖好干草,再看里面能不能生出水珠。
办法虽简单,但也还算管用。
大伙齐心协力,靠这样试了很久,终于定下许多处可以打井的地方。
正好最近天气回暖,土地也没那么硬了。加把劲,争取能在春耕前打好一些井用。
打井也是一项技术活。
好在她们如今拥有两座城,可用的人很多。
很快就在眠崇那边找到了两个很有打井经验的匠人,过来协助作业。
打井采用的是绳式顿钻技术。
先在规划好的井口立好钻架,再用大型锉器锉,中途用吊桶清理提出砂石,清完再继续用铁锉冲击。
她们的运气还不错,圈出来的井大多都能出水。
打十口大概只有两口没水,比想象中的好。大伙的辛苦全都没有白费。
这也说明,她们所在的地方,地下水的确很充足。
边打水井,水车建造也没耽误。
灌溉的问题基本解决,又可以把注意力转回种地上。
除了之前备好的粮种、豆种以及少量山药,还有方仙儿那里存的优质良种。
这些种完也不够,得再收些种子来。
枣儿想了想,跟城中商部的富户们商量一番,让他们来想办法,除了粮种菜种,再弄一些棉花种子。
以前她们还在山里时,就说过种棉花的事,当时方仙儿说棉花吃水,她们就再也没提过。
今年是方仙儿心疼大家,才给了那么多棉花。棉花这东西是必需品,后面人越来越多,靠方仙儿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去外面买棉的话,又贵得要命,负担不起。
如今灌溉有条件了,不再缺水,能种还是自己种吧!
掰算一下,要做要操心的事情极多。
焦头烂额的方君团队十分庆幸有眠崇在。
分走蜂窝煤的工作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她们多了许多人用。
这回,城中富户的人被她们安排买种,眠崇县的富户也被收编进了商部,就也一起跟着去。
种子回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铁柱这边又要带队北上边疆。
收拾好东西,这次他们带的物资不多,除了口粮,就是一些药品,还有一些竹杯之类的小用品。
这回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寻找橡胶草,然后就是想办法与外族人建立联系。
说到建立联系。
买卖货物都是次要手段,铁柱从方仙儿那里得到了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如今也是充满信心。
第112章
就和发展兴和县与眠崇县是一个道理,想让对方接纳他们,还得靠实实在在的产业,给大伙创造一个稳定生存的条件。等衣食有了保障,再用文化凝聚人心。
之前,铁柱从书本上学过许多外族的知识。
回纥那边,除了长着橡胶草,气候意外地适合种植瓜果。据说早些时候还有种棉花的,不过在前朝战争之后,那里的消息就少了许多,也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至于鞑靼,养了许多牛羊马匹,方仙儿那有许多利用羊毛羊奶的方法,到时定能派上用场。
不过,那都是长远的计划,暂时不用考虑。
这趟出行,最重要的还是先寻找橡胶草。另外就是要摸清边防的情况,打听到两族目前的状态,寻找可以合作的对象,敲定需要清理的蛀虫……总之任务很重,谋求发展也得在情况稳定之后再说。
铁柱这趟出商不同寻常,枣儿拨了一支几十人的精锐护卫小队给他。
这支小队装备精良,又保持了她们一贯低调的作派。乍看毫不显山露水,但若是发生冲突,威力如同利刃出鞘。
很适合陪伴出行,很有安全感。
说到安全感。
二山叔那边研制火铳的进度不是很理想,最近打算进修完理化课程后再接再厉。
不过,造手弩的技术是越来越精良了。
如今手弩威力与轻巧程度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带在身上心里踏实极了,核心团队几乎是人手一把,短期内也很够用。
铁柱这次要带走精锐队伍,并不会影响到县城的防御力。
在接手眠崇后,县城的兵力也将得到补充,最近第二批军队选拔已在火热进行中。
另外,全民强身健体的计划,也在眠崇顺利开展。而兴和县这边,大伙早就将八段锦练得有模有样,最近还新增了太极拳的锻炼项目,整座城市的身体素质都很可观,就是老弱病残都比别处有劲。
铁柱那边正式出发。
前段时间城中派去采购粮菜种子的人也顺利归来。
除了麦种、稻种和棉种以外,他们还带回了几样菜种,分别被方仙儿叫作白菜、冬瓜和甜菜。
甜菜在其它地方被叫忝菜。滋味是甜中带苦的,药用居多,大伙以前并不将它放在心上。
但方仙儿却说,这种菜非常有价值,可以制出上好的糖。
众人一听,立刻开始重视甜菜,转头又派人出去收了一些种子。顺道再把零食往外卖卖。
甜菜制糖,这又是一项可以长期发展的产业。
这事总不能等甜菜成熟了才动作,器具和技术都要提前筹备起来。专门的小组很快成立。
这样忙活了一阵,就到了春耕的时候。
水井已经加急打好了大半,灌溉用的水车与水渠还没弄完,仍在努力赶工,目前只修了几处最要紧的地方。
但春耕的脚步不能停,农具很快被分配到村民们手中。
每个村子还有两头耕牛的配额,每家可以轮流租借使用。人牛齐上阵,费了不少劲,终于把地深耕一遍。
翻完的地会有专门的人去检查。大伙翻得都很用心,检验下来没有不合格的。
之前囤积的那些肥料也终于派上了用场,被施到土地中,与土壤融为一体。
准备工作基本结束,接着就要指导村民把棉花与粮食种下去。
为此,李婆子等几位老把式都被请出山,保持这事。
说来他们这片土地还是第一次种棉,幸好有方仙儿在后面撑腰,之前又有了科学种地的经验,才让人没那么忐忑。
先对棉种进行粒选,筛去劣种。
不少村人听到这个步骤都很心疼。
“这,这筛掉的种子虽然小了些,但也能种呀!”一位村人忍不住道。
李婆子摇头说:“这是杂色的籽,还是不要种了。”发芽率低,而且影响棉种的纯度。
等选完种粒,就要晒种。晒好后就是老样子,得用草木灰之类的配剂拌在种子里杀菌。
接着,就到了一个令村民们大开眼界的步骤——合理密植。
只见李婆子她们拿了卷线尺做示范,撅着腚蹲在田里测量下种的位置,每行每列种子间都要保持特定的距离,量完就是整整齐齐的一片。
有村民忍不住感慨道:“难怪过来种地会给那么多补贴呢,这活干得还真是细啊!我长这么大,头一次见到这样的种地法子,和那些做活的工匠也没两样了!”
大部分村民都认为,方君的人这么做,必然是有她们的道理。
还有小部分却不是很能理解这样的做法,总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不过,能被选来种地的人全都带着脑子,没谁会犯蠢出声质疑。
如今只是悄悄在心里囤了个问号,就等着看到时收获能得多少东西,一切凭事实说话。
一群人精心伺候着,把棉种和粮种慢慢下进地里,每一步都有规定的标准,偶尔还要做些计算。
难怪说,当初种地要优先招募会点学问的人呢!
这年头,肚里没点货,种地都要种不明白了。
一开始,村民们都不习惯这样的做法。
后来渐渐把活做上手了,再听那些严肃的分析与注意事项,想法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以前,无论是谁说起农人,脑中现出的都是窝在土里刨食的泥腿子。
可照现在这样,谁见了还敢说种地是泥腿子的活?
做农活也是一项有讲究的重要学问呢。
村庄里一片忙碌富有生机的景象。
县城中,枣儿她们的学习也有了一些小小的进展。
在接触理化后,所有人都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些东西实在是太有用了,唯一的缺点就是——真的好难学啊!
就说种地吧。
若是掌握了化学,能提取出书中说的这元素和那元素,配在一起。那令人头痛的病虫害、植物病都能被轻松解决掉。甚至还能治好人的病呢!
她们其实已经接触过这些东西。
像是之前做石灰,包括用蒸馏水把生石灰变熟,都用上了化学,只是当时还很懵懂。
秋娘觉得,化学与医学有些联系。
她最近痴迷于这门课,拍着胸脯说要钻研,然后再给大家教。
一听她要琢磨化学,枣儿就翻开了物理。
作为木工出身的人,她对这个也有天然的兴趣。
枣儿是个实用派,学东西都有细致的规划。
她过了一遍书,决定先细究一下滑轮组,因为这东西很有用,相关的学问也较好理解入门。
她们日常城建总要吊重物,若是有了滑轮就能轻松许多。
小小一组滑轮,竟然能省那么多的力,真是不可思议。
枣儿学得快,还亲自用木头打了样,送到铁匠那里锻造。
没过多久,就有带滑轮的吊车出现在城墙上方,城墙加固的速度都提升许多。
不仅如此,还有其它地方也用到了滑轮。
接着,枣儿又用杠杆原理改良了一下剪刀。
在这个朝代是有剪刀的,但都是很传统的交股式。
这种款式用起来很不方便,每次都得拿手按捏前端的两个刀头,费力危险不说,剪出来的东西也不平整。
枣儿改出的新剪刀是支轴式,和现代用的剪刀款式相差无几。
小小一把,通过杠杆原理放大力量,就能轻松剪切许多硬物。
从结构来说,用手捏后端开合也十分方便,可以轻松流畅地剪开东西。
做出了新剪刀后,枣儿打算在城中普及。
这次并不是直接发给大家。眼看着县城的日子慢慢稳定了,她们也打算改进管理工作,干脆就随剪刀顺势搬出了一套新的政策。
日后,在城中做工和做事,都不会直接发放实物奖励,而是会发一种名为“方仙票”的防伪纸质票据,相当于代币。
凭此票,大家可以在城中的福利铺自由换取需要的东西,包括日用品和食物等。
各种吃食、汤婆子、改良后的剪刀,以及富户商队外出采买回来的物品、肉食。日后还会有棉花,品种只会越来越多,这都是可以兑换到的东西。
说起来,这还是方仙儿法庙带来的灵感。
在新政策正式实施以前。
枣儿她们联合城中的读书人,精心编撰的一套《方君传说》故事书也成功问世。
之前,方仙儿说过暂时不用将它仙神的身份抖出来,它也无所谓那些虚名。
但枣儿她们还是希望,方仙儿能够得到该有的信仰力,不愿它的付出埋没在人看不见的地方。
后面又与它商量了好几次,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较为可行的计划。
前朝的王侯将相,多少都会有些传奇故事流传。
例如,出生当日,天现异象,龙飞凤舞啦。还有人一拳砸进地面,碎石变成了一座山什么的。
据此她们得到许多灵感,就打算给方仙儿写些小故事传播出去。
这样的做法并不打眼。
她们想让方君这个身份,以凡胎沾染一些神异的色彩,成为人们心中可靠而不荒谬的精神寄托。长久发展下去,也不会影响到方仙儿说的大局。
有了思路,故事正式开编。
在书的设定中,方君是方仙下凡历劫化的人身。
因为要历劫,所以她只有智慧,没有法术。只在背上背了一个可以容纳无限物品的木柜,里面装了食物。
在落地时,方君恰好遇到了一群面黄肌瘦的饿殍,心生不忍,便从背上的柜子里取食物发给她们吃。
等人们恢复了力气,方君又带她们学习辨别草木菌果,教授知识与技艺。
饿殍们活了下来,并且掌握了许多生存的技能,越来越强壮。
方君慈悲的眸子便看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她希望天底下不会再有饿殍出现,于是方君的队伍就建起来了!
……没错,这是根据枣儿她们的真实经历添油加醋撰写出来的,虚实结合嘛。
这故事也很好地解释了这次发行的票据为什么要叫方仙票,而不是方君票。
方仙票印制还需要一些时间。
于是在新政改革前,《方君传说》先一步在县城里传播开了。
这天。
城中百姓们惊奇地发现,休息时的戏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有趣生动的新故事。
而且,这次的故事讲的竟然是大伙最感兴趣的神秘领袖——方君!
自方君的队伍进城以来,百姓们就过上了以前想不到的好日子。
虽然方君有大事要做,至今不曾露面。可她的名字早已牢牢刻在了人们心中,是不亚于圣人般的存在。
只是,孙主事她们的嘴巴一向很严,做的事比说的话多。关于方君的来历,也没透出多少。
这还是第一次有机会了解到方君的消息,大伙的激动之情可想而知!
第113章
在听到故事里说,方君的愿望就是希望所有人不再受冷受饿时,百姓们都很动容。
若是这话由其他人来说,听着就只是漂亮话。
人们都心知肚明那大概就是说说,不一定会作数。
可这话若是出自方君之口,就显得无比真诚,很能打动人。
毕竟,方君的队伍一直都是按这样的准则行事的,所有人都看得到。
“方君待我们这样好,我们也要努力做事才行!”
不少百姓都萌生了这样的念头。
得到了大伙的热情反馈,枣儿她们也很高兴,正式推行了方仙票的政策。
方仙票是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规格。上面画着各色方仙法柜图案,还写了不一样的阿拉伯数字。最小是1,最大是100,所代表的购买力也不同。
不同的工作,每日可领到的方仙票不等。
除了管饭,最简单的工作,每日可以获得两张面值为1的方仙票。
正好能在福利铺换到一包方便面。
原先做工能领的也是面饼,待遇本质没有太大变化。
不过,如今不想换泡面的话,就可以将方仙票攒起来,去换更多有用的东西。
一个火锅块需要10元方仙票,与一兜卫生纸的价格相同。
金属剪刀是20元,汤婆子则要30元,但这都是能长期使用的家伙什,攒票换绝对很值得。
肉制品、布料等等也有。
还能换到零食和饮品,冬天的蜂窝煤也是拿票换。
总之,物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应有尽有。
另外,城中的饭馆、小食铺,在枣儿她们的规划与安排下,也可以使用方仙票。这也让县城的状态得到了进一步恢复。
百姓们十分推崇这项新政策。
从价值来讲,只是把原来的东西换成了等额的方仙票嘛,没有吃亏!
之前把各种东西发到手里是很好,但部分物品是没有常规获取渠道的。
例如汤婆子之类,只有参与了救援行动的人才能得到。
如今有了方仙票。
在吃用上,大家就能拥有更多的选择,也能换到更需要的东西。
大伙都很信任这款票。
只要有方君的人在,它就不会失去价值。用不上的时候完全可以囤着,等日后上了更合心意的物品时直接全票拿下,想想就畅快极了!
努力攒票换取更多好东西成了人们心中的动力,每日都能看见捏着方仙票去福利铺的人。
为此,城中还合并了几处商铺作为福利铺分铺,免得人挤人挤人都换不到东西。
往常,百姓们没有东西可领的话,轻易不会走进福利铺。
如今情况却不同了。
大伙手里有了票,心里就像有了底气。就是什么东西都不换,也敢进去转悠两圈,看着那货架上的宝贝给自己打鸡血。
“再过十日,我定要拿到那把剪刀,给我娘做衣服用!”
“火锅啊火锅,吸溜,勒紧裤腰带努力干活!等到了下一个节日,我们一家人就过来吃你!”
听到这些话,枣儿她们忍俊不禁,但也十分理解大伙逛店的快乐。
毕竟她们之前也常常游走于方仙儿的法庙来着。
在这种氛围下,之前出去补买种子的商队也回来了。
他们这趟出门,不仅是采买东西,还卖了一批零食给老顾客,换了许多银钱回来。
那些买零食的外城富户也不全是自己吃。
自从上次察觉到这些吃食的妙处,他们也都冒出了商业头脑,打算在兴和商人这里进货,回头倒手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兴和的商队对此没有意见,他们能去的地方有限,能多出些货正合人的心意。
这次出门带的现货很快卖光。商队也很机智,跟那些客户提前谈好生意,收了一大批定金,到时再来补送货物就行。
于是,这次也带回了比计划中更多的钱。
枣儿她们对商队进行了表彰,然后就带着这笔钱,去找方仙儿上供。
管两座城的吃喝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让人倍感压力。有这批银子补充进来,可以换到不少东西,两座县城的生活又能松快许多。
盛珺这边也挺开心,因为她又可以升上一级。
冬天已经结束,季节限定的融雪剂也下架了,汤婆子虽说没下架,最近也没太多需求。
卫生巾和卫生纸消耗量一般。
店里主要还是出售吃食,只能说,果然是民以食为天。
不过,吃食的种类已经十分丰富。盛珺很期待这次能解锁一些新的日用品。
在银子叮当碰撞的声音中,能量值迅速达标,新品解锁。
盛珺赶忙查看系统面板。
令人惊喜的是,这次竟然又一次出了好几样货品。
虽然升级所需的能量值越来越多了,但每次能多给几样东西也不错,让人觉得系统没有那么黑心……
这次解锁的商品有肥皂、香皂、牙膏,以及一些各种规格的木柄动物毛刷。
肥皂只有一种款式,就是最常见的金黄色基础款,质地清透,个头比巴掌还大,一看就是很耐用的家伙。
香皂的样式就秀气些,但有几种香味可选:茶香,兰花香,还有奶香,都是比较典型的香气。
至于木柄刷子。刷毛的质地有软有硬,小号软毛刷可以作牙刷,大号的硬刷可以刷锅碗瓢盆,甚至刷洗牛马。虽然不稀罕,但也很实用。
拿起肥皂的样品,盛珺忽然一拍脑袋,暗道以前都忘了跟枣儿她们分享肥皂配方的事。
不过她仔细一想,县城目前条件有限,肥皂还得用猪油来做,稍微有些奢侈。
植物油倒是也能做,可棕榈和橄榄似乎都是南边的植物,不好找。
花生这会儿还没听人说过。就算已经传进来了,量估计也不多……而且就算有了花生油,也要以吃为主,肥皂还得往后挪挪。
综上所述,她这里能供应肥皂就很合适了,省时省力又省心!
至于木刷,不必多说,没什么特别之处,顶多是质量好些,不过也省了枣儿她们自己制做的功夫。
还有牙膏也是这个道理。
有现成的东西用,枣儿她们就可以先做更重要的事。
反正这些小东西的做法也不难,掌握以后有余力再自己做就行,也不耽误。
盛珺边想,边将新品摆上货架。
香皂与肥皂都是一元一块,相当于两点能量值。剩下的各式刷子从小到大价格不等,但也绝对平价。
店里的东西越来越多,空荡荡的货架也被慢慢填满,这让盛珺心里有种奇妙的满足感。
说起来,这货架数量有限。等彻底摆满后,是不是就又能扩张店铺的面积了?
算了,等系统憋不住总会告诉她的。
等摆完货,盛珺便盛情邀请枣儿她们进店参观。
枣儿一听方仙儿又找来了新的东西,心中也是期待无比,很快走入法庙。
来了无数次,对法庙内的布置已经相当熟悉,枣儿一眼就看出了屋里的变化。
她很快走到摆肥皂的架子跟前,一手拿起肥皂,一手拿起香皂,念出了木架上的标签:“肥皂……这是洗头用的东西吗?”
皂这个字,很快让她想到了皂角。
想她们最初遇到方仙儿的时候,还在山中寻到了皂角树,平时就用那些皂角来清洁擦洗。每日还让杏儿打了水去擦方仙儿的法柜……如今再想起这些,好像已经过去很久了。
自从方柜变成法庙,她们再也没有帮忙擦洗过,那光荣的工作都叫方仙儿的神兽承包了。
想到这里,枣儿瞥了一眼旁边地上勤恳工作的神兽。
耳旁,方仙儿开始介绍肥皂的功效了,她很快又将注意力转回眼前。
“这肥皂的清洁力很强,能洗净多数污渍。用猪油、烧碱等物就能制作出类似的皂。”
盛珺将肥皂的配方说了,又道,“香皂的话,配方更加温和,味道也比较好闻,可以洗头洗澡用。若有余力,你们也能自己做些试试。不过还是先紧着更重要的事情做,至于这些皂,短期内可以直接从我这里拿现成的用。嗯,也可以向外售卖。”
肥皂与香皂应该不算稀罕物品,正常做买卖不成问题。
枣儿听着,将那肥皂的配方默记了几遍,点了点头。
木刷没什么好介绍的,盛珺就没多提。
不过,她顺着肥皂又想起一件东西——玻璃。
同为穿越神器,玻璃的作用还是很多的。
当窗子用十分透亮,还能做各种工艺品,发散一下又能制成清晰的镜子。玻璃耐腐蚀,最近大伙开始学化学了,玻璃制的实验器材也少不了它吧……
肥皂是可以在她这里拿,玻璃还得靠大家自己努力。
于是,盛珺就把烧玻璃的方法说了。
枣儿一听玻璃的描述,莫名觉得耳熟,然后便想起原先方仙儿法柜上那透明的盖板。
她好奇地问:“之前法柜上的那个就是玻璃吗?果然不似凡物。清透不说,还很结实。”
能直接把野猪撞晕呢!
盛珺呆了一下,很快解释道:“呃,我那个柜子上是玻璃没错,但是比较特殊。你们烧出的玻璃,质地不会那么结实,比较脆弱易碎,肯定是防不了野猪撞击啦……要想做出更结实耐用的款,估计得学更深的知识才行。”
“原来如此。”枣儿叹了口气,“我们一定努力。”
聊完这些,盛珺一时也想不到什么事了,就让她们去忙。
因为有了新东西,枣儿又调了一批人过来,很快装了肥皂与香皂,又拿了大大小小的刷子回城去。
等回去以后,试过了效果,安排一番,这些东西就全在福利铺中上架。
牙刷和牙膏都要两元的方仙票来换。肥皂五元,香皂的话则是八元。
这是第一批东西,数量有限。
城中的百姓一听福利铺有紧俏货品上新,立马攥着攒下的票子就过来了,抓耳挠腮地打探其中详情。
第114章
“平日里,吃完东西都要漱口。有条件了,就可以换些我们新上的牙刷和牙膏,回去洁牙用。也别嫌麻烦,牙不像别的,坏了目前也没法修,日后牙疼起来可有磨人的时候。”
“居家洗衣洗澡,肥皂必不可少。用肥皂洗出来的东西,可不是别的能比的,干净得让你想不到。而且买一大块能用个把月,全家老小都能用。讲卫生勤换洗也能防住许多病!”
“至于香皂,家底不厚的人家暂时不推荐换……”
一间福利铺中,名为芦花的店员正向百姓们介绍上架的新品。
能在福利铺工作,芦花十分骄傲。这份工作可是她凭着努力学习,通过艰难的考核才换来的。
之前,方君的队伍在城中开设了各式各样的课程,让大伙在空余时间过去学,为此还布置了暖棉计划相关任务。
那时为了换棉,城中多数人都去学了些基础。但等后来领完棉了,对学习就松懈下来,还是以做工为主。
然后主事们就放出了一条消息。
城中的福利铺需要新的人手。想要进入铺子,就得通过考核,达到标准才行。
因为岗位不多,能写会算都是硬性要求。但工作的待遇很不错,相对于别的活也很轻松,一天能领到四元的票,是底层苦活的两倍。
而且,进入福利铺后,离方君的核心队伍就近了一步,据说日后也会有更多的提升渠道,能实现更崇高的理想,过上更好的生活。
总之条件十分吸引人。为了争取工作,城中的学习氛围再次浓郁起来。
不过,每个人的天赋不同,体现在学习进度上也有快有慢。
而芦花就是其中学习最拔尖的人之一。凭借这次考核,她从人堆里脱颖而出,成功加入福利铺。
芦花的成功,震惊了不少认识她的人。
最惊的还要数她爹娘。
要知道芦花以前是个闷性子,手指头又有些笨拙,做什么活都不出挑。在方君她们进城后,芦花一直是给人做些打下手的工作,拿的是最低待遇,顶多够她一个人的温饱。
本来,芦花的爹娘还有些发愁她日后的生活,谁成想这丫头竟然悄摸憋了个大的。
这天,俩人一觉醒来走出门,就见所有邻居都走过来恭喜他们。
一问才知道,城里统共只招了几个人进福利铺,就有她们家芦花一个!
能被方君的核心队伍接纳,是全县人梦寐以求的事,傻子都知道那是大好的前途!
据说,主事们还当众表示,芦花在做学问上很有天赋,打算后面好好培养她呢。
这可真是家里祖坟冒青烟了!
原来芦花她不是笨拙,而是聪明劲全长到了脑子里,手才不太灵光。
不对,他们芦花的手也不笨,写字的时候漂亮极了。
只能说,芦花的手是天生用来拿笔的手,压根不是干活用的!
因为这事,芦花的爹娘再出门走路时都带着风。
他两口子在做学问上都是铁疙瘩,之前为了暖棉计划,硬着头皮绞尽脑汁才学会一些皮毛。
可两根歹竹还能出好笋,他家的闺女可是有了大出息呢!光宗耀祖!
芦花家周围邻里,但凡知道这事,就没有不羡慕的。
不过,细说起来,芦花一家人其实全都很有本事。他家的日子本就过得不错,在城里也排得上号。
如今闺女能有出息,好像也没那么稀奇。
芦花她爹会些打铁的手艺。
自方君的队伍进城后,她爹就去帮忙做铁活,以前就能拿不错的补贴。如今改用方仙票后,一日就能领到四张票。
还有她娘,也是附近有名的缝补好手。
冬日里弹棉花的铺子开张时,她娘就被招进去做活了。
后来暖棉计划结束,棉花铺子暂时转成了织补的铺子,专给军队以及城中劳动力做事。
她娘手艺极好,成了一个带小队的头目,和她爹一样能拿四张票,偶尔活多的时候还有额外补助。
芦花家有两个孩子,在她上面还有个哥。
她哥没什么特别的长处,但却很能吃苦,勤恳踏实,前阵子也进了打井的队伍做工,每天能挣三张票。
如今,又有了芦花。她是最出息的,刚进福利铺就能拿四张票,后面通过考核还会再涨。
这一家子人每天能有十几张票的收入,附近没有谁家比她们过得更好。
因为之前挨过饿,芦花一家每日都会雷打不动地换一些方便面存着,反正主事们说了,这东西能放。
无论是应急还是改善伙食都是不错的选择。
剩下的票,攒出来换别的家当也不是难事,偶尔还能换块火锅开开荤,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滋润。
作为福利铺的店员,芦花换东西也很方便。
冬天一过,汤婆子暂时不需要。但新款剪刀一上架,她立马就换回来一把给自家亲娘使用。
芦花娘的工作就是缝补,对着新剪子赞不绝口:“以前裁块补丁需要费大劲,如今捏几下很快就能剪出来。我看这小小的剪刀里也有大学问,你也要跟着主事们好好学才是!”
芦花深以为然。
之后,她还换回了布,换了木梳木盆,家里几乎每日都有新的变化……
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上。
芦花的大哥之前订过亲,只是后来城里日子过得不好,家家都吃不上饭,亲事也一直没成。
如今生活好了,这亲事也能热热闹闹地办起来。嫂子很快进门,新婚的小两口也是苦尽甘来了。
与此同时,芦花这边提亲的媒人也踏破了门槛。
只是,都被芦花她爹出面拒了。
不少人在背后嘀咕,觉得她爹娘肯定是眼劲高了,想给芦花谋个更好的人家。
但事实并非如此。
是芦花自己一时半会不打算考虑嫁人的事。
自从成了家里最出息的人,芦花在家的话语权也不同于往日。
比起嫁个好人家,她更想凭自己搏出好的前程。至于剩下的,等到后面再说吧。
芦花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她爹娘也没异议。能把日子过好,她们都也不是什么短视的人。就听闺女的吧。
就这样,芦花在福利铺工作了一段时间,每天高高兴兴工作学习,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这份好工作给她带来了自信心。
每日还要接触许许多多的人,芦花为人处事也熟练起来,由内而外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福利铺中经历了许多事,这回,她也见证了新的日用品上架,并且接下了为大家介绍东西的任务。
肥皂数量有限,在她介绍完后,很快就被兑换一空。
没过多久,香皂和牙膏也都售空了。
这让芦花颇为感慨。
看来,大伙的生活真是越过越好了,家家户户都攒了些家底,可以在吃饱肚子以后换到更多合用的东西。
在本子上做好登记,结束了一天的活,芦花算了下仓库的余量,把补货相关事项也标注到位。
做好这些,她就和其他店员打了招呼,空着手往家里去。
刚进家门,芦花她娘就问了:“花儿啊,我听说铺子里来了一批叫肥皂的东西,你咋没给家里换呢?”
芦花笑道:“娘,那东西刚进城,数量也不多,得先紧着需要的人换,咱家没有那么急。”
“说得也是。那回头等能换了,你也给咱换块回来……对了,香皂也换一块,回头给你嫂子家送礼用。这些票子给你。”
芦花娘絮絮叨叨说着,芦花就在旁边笑。
方君的队伍进城,大伙的日子重新过起来,城里办喜事的也变多了。
如今走动送礼,福利铺里的东西都是最有面的。
尤其是提亲送的礼。
女方家里一看,有福利铺的东西,就知道这家人勤劳肯干,又能攒下家当,对自家女儿也很舍得。
今天那些香皂,估计大半都被拿去添礼了吧?
县城里那些拿到第一批肥皂的人也都快活极了。
第一批总是特殊的,说出去极有面子。
因为方君的队伍规定,从福利铺换到的东西是不许倒卖的,所以大伙拿到皂都是为了自己用。
城郊,有小郎带着新换的肥皂回家,交到自家亲娘手中:“娘,你看我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他娘口中说着:“这就是肥皂吧,换这个回来做什么,咋不拿票多弄几块面饼呢?”
手上却珍惜地把肥皂分成数个小块,多余的存放起来。
又用其中一块搓洗了两件衣服,边洗边奇道:“……咦,这么大一块脏污就这么搓干净了?”
“方君的铺子,果然就没有不好的东西!”
等洗完衣服,又叫一家人轮流用着把头发给洗了。
这肥皂洗头,虽说有些涩,但洗完却十分顺滑。头上再没了那种腻歪歪的感觉,干净到心里,只剩下清爽。
条件有限,城中百姓换洗不会很频繁,用肥皂倒也合适,不会损发伤肤。
用过了肥皂的人家就没有觉得不好的。
渐渐的,用肥皂、香皂和牙膏,就变成了县城新的潮流。
谁家日子不错,从身上衣服的皂香味,以及张口时清醒的牙膏味都能看出一二。
等城中的供应也跟上,百姓们轻松就能换到肥皂了,商队就打包装了许多,与零食一起带出门去售卖。
不久后,春耕结束,其它活计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只是,在平平稳稳地过了一段时间后,城里就出了件事。
某天夜里,一位富户家中忽然起了大火。
好在枣儿她们对巡逻一向上心,城中的护卫队也来得十分及时,很快就组织附近的百姓一起救火。
这次赶过来的是女军的小分队。
因为府里还有人没逃出来,带队的柳枝就和几个力气大身手好的女兵脱了身上的甲胄,披着湿棉被冲进火场救人。
值得庆幸的是,这家富户房屋的结构简单,她们很快就在里面找到了几个灰头土脸的人,也都顺利背了出来。
只是,棉被的防护力毕竟有限,等她们出来时,身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轻伤。
随后,秋娘的医疗队也急匆匆赶到。
看见昏迷不醒的伤员,秋娘皱起眉头:
“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这里不行,赶紧把人背到更通风的地方去!侧卧位安置,都准备好心肺复苏,再取些凉水袋来给伤者敷头!”
喊完就去抓紧救人。
另一边,灭火行动仍在继续。
火势很大,富户家储水的吉祥缸也只有一口,扑火的沙土与水源都得从别处运来。
等百姓们与县军好不容易将火扑灭,富户家也没了大半。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里面的人都救出来了,暂时没有伤亡。
第115章
火情被成功扑灭,受灾群众都得到了秋娘她们的及时救助。柳枝等救火英杰也被拉到旁边处理伤势。
枣儿她们在救火途中匆匆赶过来,如今正在和勉强还算清醒的富户夫人谈话,了解具体情况,顺便计算损失,好提供一些必要的人道帮助。
富户夫人受了惊,此刻正脸色苍白地和枣儿她们道谢:“真是谢谢各位女军大人……还有邻里的帮衬。”不然家里损失都是小的,许多条命都要没了。
然后她就说了自己知道的事。
据她家一个丫头说,这次火灾是从某处存放杂物的房间烧起来的。
最后离开这间屋子的家仆忘了熄灭油灯,夜里那灯就被乱窜的耗子给碰倒了,火就燃了起来,杂物间东西又多,很快熊熊火焰就顺着屋顶的木梁蔓延到了别处。
等人发现的时候,火势已经很大了。
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有一部分住处离火源近的就被困在里面了。
具体情况,枣儿她们还要深入调查,看那家仆是否真是因为疏忽大意才会酿成此祸,中间还有没有其它隐情,比如蓄意纵火之类的。
这是一方面。
还有就是,枣儿她们也受到了新的教训。
之前城建要顾及的事还是太多,对于火情预防救灾这方面就有疏漏,以至于这次火起后,从上到下所有人都是手忙脚乱。
眼下经历了一场火灾,大伙也明显察觉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城中的防火措施远远不到位。
像这位富户家中还是安了吉祥缸的,遇灾时也显得如此无用。着火时也只能纯靠大伙齐心协力运水过来救火。
说到水,枣儿等人都很庆幸,还好前段时间规划着给县里打井时,城内也做了规划,打了数口新井,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城中。
否则今日的救援会更难展开。
救火的后续整顿工作陆续安排下去。
安排完,枣儿就和剩下的主事们一起回了县衙,连夜开会商量这事。
“咱们需要更好的防火布置,谁有好的主意都可以说。”枣儿在主位上道。
“不如去问问方仙儿吧?”大牛下意识说道。
枣儿抬眼看过去:“有方仙儿是我们的福分,可你什么时候养成了处处依赖它的习惯?”
“咱们得了这么好的课本,学了许多理化知识,难道就一点长进也没有吗?以后遇到事情一定要自己先动脑子,实在想不出能用的对策,才能去找方仙儿完善兜底。”
大牛愧疚道:“你说得对,是我错了,脑子也怠惰了。”
反思之后,大伙就开始冥思苦想起来。
“城中房屋用木头的地方太多了,在这上面可以做些改进,尽量都换成石制的。”有人提议道,“对了,我记得书上提过一种混凝土,是在水泥的基础上制成,或许我们可以用混凝土来翻修城里的建筑?”
“那也是个大工程,如今城墙的加固工作还没完成,做完才能有空翻修建筑,等翻完都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有理,我们需要想出更快更实用的方法。”
“井水……来回搬运井水救火实在是太费劲了,吉祥缸能不能通到井里去?”
“那我觉得做个什么器物更可靠,能用它从井跟前直接喷到着火的地方去。”
“这也太难做到……”
“等等,你再说一遍!”
枣儿洪亮的声音忽然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提建议的人吓了一跳,赶忙又重复了一遍:“我是说,咱可以做个器物……”
枣儿眼睛一亮,然后眯起,从旁边拽来一张纸,快速画起图来:“器物……器物摆在井跟前,要能装水,平时可以放置在附近,那么就需要在底部安几个可移动的轮子。嗯,若是想让水喷到更远的地方,利用气压或许可行,这样的话,要做个杠杆来加压吗?”
见她明显有了好主意,其他人也凑头过去看。
多数人没能看懂枣儿的思路,只有少数在物理上脑子转得快的人才能看懂一些,但也只是能看懂,顺着想就差点意思。
于是都在干瞪眼,看着枣儿写写画画,谁也帮不上忙。
“唉,枣儿的天资真是令人艳羡啊。”有人小声嘀咕道,“这才多久?”
“你才知道啊?我早就明白这一点。人家年纪轻轻就是不得了的木匠了,这就是一般人没法做到的。我只能说聪明人做什么都成!”
没敢打扰枣儿,大伙又低声讨论了几句,最后打算先给城中安排几次火灾宣传工作,教百姓们一些火灾预防以及逃生的知识。
确定完这件事,然后就先后离开县衙。
接下来几日,县城的火灾知识宣传很快开展,百姓们对此都很感兴趣。
一是大伙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活动,二就是着火那天,不少人亲眼看到了富户家的惨状。
富人家都那样了,穷人的家当更不好攒,所有人都珍惜无比,接受不了一点损失。
“记住,能救再救,见势不对就及时弄湿衣被裹在身上弯腰往外跑,人才是最重要的!”
新上任的救火主事带着救火队挨家挨户演示着,给各户人家规划定制各自的逃生路线。
这边,宣传工作轰轰烈烈开展。
另一头,枣儿耗了几日,终于也将那救火专用器具设计出来了。
样式就是一个可以推动的金属皮小车,车身有水箱,箱上设有能喷水且可以控制方向的管道,以及可压抬的木杆等。
若是发生火情,就将救火车推到井旁装水,然后依次推到火源附近,通过操作木杆就能喷水救火。
使用这样的装置,可以最大化利用水源救灾。毕竟靠人力泼水只能一股脑泼出去,还要反复跑,用水管就节省精准很多,车的水箱也很能装。
救火车上水管的喷射距离最长可达四五十米,离井较近的火源很轻松就能顾及到。
每处水井跟前都可以放置两辆,这样发生火情后,就能及时救火,还能争取时间等其它救火车赶过来。
这救火车一出,就激起了大伙的惊叹。
“我发誓日后要好好学知识。”大牛忍不住道。
以前学小学课本时还不明显,如今接触了中学课本,枣儿便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学习的好榜样。
这才学了多久?
她已经做出好几样惠及众人的好东西了。
也难怪方仙儿最看重的就是枣儿呢!
反复确认了图纸可行,救火车就很快投入制作。
在制出第一台成品后,试用的效果令人赞不绝口。
短期内,就是城中房子没有翻新好,大伙也不会那么忧心起火的事了。
第一台有了,剩下的数台也很快制出来,安排到城中各处井前待命。
眠崇那边也会陆陆续续安排到位。
能做出这样的宝贝,枣儿自己也很骄傲。
没两天,她就忍不住跑回山里向方仙儿抖羽毛了。
“唉,前段时间,城里起火了。”枣儿语气沉重地说道。
盛珺一听,拍拍脑袋就要开始寻找能救火的方法。
最好用的肯定是干粉。
除了灭火器,她记得现代还有一种很神奇的干粉灭火球。放在家中或者丢入火里,球体感应到火源就会自动爆出干粉扑灭火势。
不过,干粉的成分似乎有些复杂来着,也不知道枣儿她们的化学钻研得如何了?能配得出来吗?
正想着,盛珺就听枣儿咳嗽两声,说起了自己研制救火车的事。
听那救火车的构造有些熟悉。
盛珺查了一下,很快就找出了一样类似的东西——杠杆式唧筒。
唧筒作为古代救火神器,分水铳式和杠杆式两种。基础款是水铳式,构造有点水枪,把水抽进筒里然后喷出去灭火。
而枣儿做的这种杠杆式就比较先进了,毕竟杠杆嘛,又是个大块头,射程和使用的方便程度都不是水铳式能比的。
只靠自学物理书就能一步到位钻研出杠杆式唧筒,这也太厉害了吧!
盛珺十分羡慕枣儿富有创造力的聪明脑袋。
要是枣儿能够穿到现代,一定也能成为杰出的科学家。
等等,好像也不用穿,她目前已经是本朝代顶尖的研究人才了!
盛珺毫不吝啬地大大夸奖了枣儿一番,并对她的未来寄予厚望。
枣儿的态度谦虚极了,但不知为何头上还是翘起了一撮得意的毛。
盛珺移开目光,忍住心里给她压毛的冲动。
咳咳,话说枣儿好久没有说她像妈妈了来着,但她养女儿的感觉越来越强了是怎么回事……她女鹅真是太有出息啦!
正想着,系统就很识相地解锁了一项新成就。
正是这杠杆式唧筒带来的。
也就是说,枣儿在整个朝代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者。而且这次,她可是完全没有帮枣儿作弊,全靠她自己学习钻研。
与有荣焉!
赞叹完毕,盛珺很快把转盘摆到枣儿跟前道:“好了,按咱们以往的规矩,这是新的奖励。”
虽说枣儿做这些也不是为了方仙儿的奖赏,但她看见转盘后,还是把高兴写在了脸上。
按方仙儿的风格,这次得来的肯定还是惠及大众的东西。
但,这可是她第一次纯靠自己个人的力量,帮大家谋来的福利啊!
枣儿笑眯眯地抽了转盘。
转盘慢悠悠停下。
盛珺一看,这次得到的东西是张标注着石英砂岩方位的图纸。
等等,石英砂岩?
盛珺忽然想到什么:“之前我和你说了玻璃的制法,还记得吗?”
枣儿点头道:“记得很牢,最近我们也在尝试做了。不过,亮白色的沙子有些难找,我们就先拿棕色的沙子试了试,烧出了一种绿色透亮的东西……让它冷却的度还没掌握好,还有‘吹制法’也在尝试中,还需要一些时间才会有成品。”
烧玻璃需要很旺的火。
之前,她们在山中就已经掌握了更先进的铸炉和鼓风技术。
后面又从方仙儿那里得来了几条利用碱和生石灰降低硅熔点的好方法,熔炼沙子里的硅不成问题。
所以做玻璃的事也有了不错的进展。
啊,说起来这生石灰可真是一样万能的材料。
盛珺听着她的话点了点头。
为了给大家讲清楚东西,解答困惑,她自己已经把那制玻璃的教学反复观看了许多遍。
要想烧制出透明的玻璃,就得用纯度高的硅石,白沙就是一种理想的材料。
枣儿她们用的棕沙里,包含氧化铁和其它杂质,烧出来的就是绿玻璃。
想把绿玻璃处理成透明的也有办法,可以利用二氧化锰,只是这就需要更先进的化学技术了。
好在,白色的石英砂岩也能达到白沙的效果。系统给的这份奖品,正好方便了枣儿她们做透明玻璃。
盛珺很快将图送给枣儿,又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
枣儿如获至宝,很快就待不住了,告辞后匆匆赶回城里。
第116章
有了图纸,寻找东西变得十分容易。很快,枣儿她们就让人陆续运回了一批石英砂岩,制作清透的玻璃。
之前做的那批绿玻璃被用来精进技术。
熔化的玻璃是种奇特的流态。
控制好温度,匠人们坚持不懈,用金属管吹制法将其做成不同的形状,期间还摸索着做出了许多配套的模具。
出品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渐渐就能做出各样的小玻璃制品,例如小玻璃瓶子和杯子。
虽然不是大家想要的颜色,但这些玻璃器具都很漂亮。质地也匀称,没有太多杂质。
县城的商队见状,立马嗅到了商机,殷勤地赶来想定一批玻璃瓶杯去卖。
可惜因为产能有限,匠人们还要研制透明玻璃,这笔订单只能推后,等后面空闲时间多了再说。
通过练习掌握了较为纯熟的技艺,又得了合用的石英砂。
纯透明的玻璃制品很快就被制作出来。
匠人们最先做的就是凸透镜与凹透镜。
凸透镜可以直接用吹制法,凹透镜就得利用专门的模具。过程有些艰辛,但成果喜人,本朝第一对透镜成功在小小的兴和县诞生。
秋娘她们拿着两个透镜去钻研书中说的放大镜和望远镜等物。然后又请匠人们帮忙吹制一些化学实验用的瓶瓶管管。
在有模具的前提下,这些东西都不算难做,很快就出了不少。
只是,在秋娘兴高采烈地用它们做了两次实验后,就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这玻璃瓶不太耐热,用起来并不如书上描写的有安全感,拿来做化学实验会有许多隐患。
肯定是有哪里没做好。
冥思苦想了两天,实在不得其解,秋娘便回山请教方仙儿去了。
这几日,盛珺正在钻研自己获取的一项新功能。
在纯透明的玻璃制品问世时,她这边就解锁了一项名为“玻璃革命”的新成就。
这次,系统没给抽奖机会,而是帮她升级了一下扫地机器人。还是一次超大规模的升级。
先是将机器人的电池替换成了高效太阳能的款式。
这意味着日后派遣两只出门时,它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飞行。
耗光电量关机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也不用再频繁返回她这里充电了。
另外,蓝牙连接的距离也得到了质的提升,覆盖本朝国土完全没问题。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
在盛珺的空间内,多出了一个选项,她可以选择与两只互换身体,以扫地机器人的形态去外边自由活动!
往常,盛珺虽然可以连接两只的蓝牙,共享它的视野,但这与交换身体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这意味着,只要盛珺愿意,她就可以顶着两只的壳子,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长途旅行。
当然啦,她暂时不会这么做的。大家还需要她,而且这会儿单独出远门还是有风险的,哪怕是作为扫地机器人。
这次的升级如此声势浩大,不知道有没有到达上限。
盛珺已经有些想不到,若后面两只再升级的话,会从哪个部分加强。
对于交换身体这事,盛珺没有任何不满。
毕竟她以前是售货机,现在是便利店,对这种非人类的躯体已经接受良好。
不说别的,扫地机器人至少还能跑动呢!
除了性能上的升级,盛珺发现自己与两只的联系似乎也密切许多。
只要连上蓝牙,她就能感知到两只断断续续的自我意识。
多数时候,它的想法都很简单。就算没有指令,两只偶尔也会冒出一两个思绪片段……这让盛珺对它的智能程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之前她还以为,两只是类似于现代某爱同学那样的存在,如今看来有很大差别。
也不知它究竟是高科技下更先进的AI产物,还是像她一样拥有人类的灵魂?
若是前者,那估计与系统的结构差不多。
如果是后者,两只就比她可怜多了。它更像是被整体格式化了,完全没有记忆,而且还绑定了她这个“主人”。
这么想的话,还是前一项猜测更合理吧?
一时半会琢磨不清这些事,盛珺又将注意力转回这次的新功能上。
她打算与两只交换一下身体。
盛珺跟两只说了这事,感知到对方模模糊糊传达出的顺从后,就按下切换按钮。
下一秒,她整个人就换到了扫地机器人的壳子里。
盛珺不是第一次共享两只的视野,但这却是她第一回 控制它的壳。
她小心翼翼地动起来,先是左右来回挪挪,然后就试着飞了几厘米。
没控制好度,她很快摔了下来。好在飞得不高。
或许是变成房子扎根在地上久了,如今换了可以行动的身体,盛珺只觉神清气爽,万物可爱。
但她很快发现,用这副躯壳活动一段时间后,她就会感觉到累。
这是很久没有出现过的感受。
大概只有待在自己原装的壳中,她才能永远精力充沛。
看来日后与两只交换完身体,她必须时常切回来休息才行……好吧,需要充电的人似乎变成她了。
“两只,你能听到吗?”盛珺尝试发声。
她听见自己说出口的话,变作一道机械电子音在耳旁响起。
以前两只从未开口过。
她连上两只的蓝牙,共享其视线时,也是无法说话的。
还以为它没有安装语音系统呢。如今一试才发现,它是有说话条件的,只是一直没说过。
这次,听到她的问话,两只依然没出声,仍是用意识回应她,示意它在。
盛珺放下心来。
往后使用互换功能时,店铺的运行还是由她来把控。
两只做好看守工作就行,遇到麻烦的问题直接联系她,她随时能切换回来解决。
将这些安排告诉两只,后者欢快地答应。
从开始到现在,两只从未拒绝过她的请求,完全是尽职尽责的员工一枚。
嗯,盛珺怀疑它压根就没有拒绝她的功能。
适应了一下机器人的壳子,盛珺又在店里兜了几圈。
她打算等运输队进山后跟着一起进城去。
然后就等来了秋娘。
听了秋娘的来意,原来她是要求助玻璃的事。
这事不难解决,盛珺很快就想到了耐热玻璃。在普通玻璃中添加氧化硼,就能提升它的耐热性了。
盛珺切回自己的身体,和秋娘说了解决方案,然后就让秋娘将两只的壳子带进城里去。
“最近我的法力得到了大幅恢复,可以将意识附在它的身上,这段时间都会在城里待着。后面若是有什么问题,你们也无需来回跑,直接来问就好。”盛珺说道。
秋娘一听,面露喜色。
一是为方仙儿法力恢复感到高兴。
二就是她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进山确实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将扫地机器人虔诚捧回城中,秋娘她们就去忙着处理玻璃的事。
盛珺也很快切换躯壳,自顾自在城中晃悠起来。
这回她并非漫无目的地闲逛,而是打算靠观察找出城中可以改进的细小问题。
随着县城的发展,盛珺发现,虽然她空间内储存了无数知识,但往常总是在被人求助找上门时,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这样总觉得很被动。
而且古人与她能想到、顾及到的事都有限。像是上次消防安全那件事,她们都没能提前考虑到。
如今有这个机会,不如就在城里转一圈,看到什么可以改进的点,就可以直接指出来。
这般想着,盛珺移动到了织补的地方。
屋内,钟月恒正领着一群手巧的人们做活。
她手里拿着剪刀,利落地裁了几块布,嘴上与其他人闲谈说道:“今早出门的时候,我在路上见到有个男人裤带松了,裤子也险些掉了,实在是惊险得很。好在他及时捉住了裤腰,不然日后都不好意思出门了罢。”
“唉,裤子裙子都一样,我现在出门都是打个死结,就怕发生这样的事。”
“外裙倒也罢了,里面穿的裤子也绑死,净手实在不方便……”
县城的氛围确实开放了。
往常人们遮遮掩掩的事,如今工作时拿来说也很正常。
听到这里,盛珺也生出了灵感。
衣服系带的设计在古代很常见,但这种系带的确不牢靠,走路、做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时,都很容易变松。哪怕打死结也不甚保险。
盛珺很快就想到了扣子的设计。
这玩意虽说简单,但的确是个有用的发明。现代服饰也一直在用。
不管是裤腰还是斜襟的衣服,用纽扣固定都很方便,而且不容易开。
说到扣子,就想起了拉链,不过那东西要求高些,还是先用上扣子再说吧!
盛珺很快挪进店里,溜到钟月恒腿边。
钟月恒见状,蹲下身笑道:“神兽大人今天竟然有空过来玩了?”
盛珺凑过来碰了碰她的手。
钟月恒一愣,很快意会,捧起她带进内里无人的小房间。
然后就听到了那番扣子的想法。
钟月恒先是吃惊神兽开口说话的事,但很快就顾不上这个,被它说的扣子设计给吸引了。
她不由得用手比划起来。
木质的圆扣中间打孔缝在衣服上,另一边留出穿孔的地方……她以前怎么从没想过呢!
“我这就去做来试试!”她激动道。
一个小目标完成。
盛珺得意地飞出了织补处,又去别处发光发热。
与此同时。
枣儿她们也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中眼冒金星。
“玻璃的问题解决以后,要做些气象瓶出来,否则吃不准时候,会耽误地里的事。”
“还有望远镜也得抓紧,打仗出门都得用!”
“唉,我发现了,一旦开始研究东西,要做的事只会越来越多。这样下去人又要不够用了。”
枣儿叹了口气,开始翻物理书。
这是她最近养出的习惯,一头痛就去翻书。
物理中有许多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枣儿也并非样样都一点就透。
比如书中说到的“磁”和“电”这两样,她就有些吃力,很难想出一个具体的概念。
她翻了几页,将目光停留在蒸汽上。
“书上说,有这种蒸汽机帮人做活,就能省出人力去做更复杂的事了。”
枣儿点了点额头,“但愿我们能快些做出来吧。”
在忙碌不停的氛围中,春天悄声无息过去了大半。
铁柱带着商队仍在路上奔波。
在县里走惯了平整的水泥路,如今在外走官道都觉得处处别扭,哪里都不舒服。
真是被惯坏了。
好在临走之前,所有马匹都钉了掌,车马上的损耗减轻许多。这让人感到了一些宽慰。
越往北走,地界越冷清。
本以为他们的县城人已经很少了,可其它地方竟然更加稀疏。
不仅如此,他们在行路途中还遇到了不少匪人。
“识相的话,就把车马留下,人全都滚!”
瞧,眼前这又来了一拨。
护卫车队的便衣县军们面无表情抄起一旁伪装成扁担的长枪,抖了抖腕上藏的手弩,蓄势待发。
第117章
一路走来,他们消灭的匪徒已经数不清了。朝廷要是知道这事,都该给他们发放剿匪的奖赏。
最开始,从未经历过实战的县军们动起手来还有些生疏,后面就越发老练。
他们并非不讲理之人,不会直接下死手。而是会俘虏擒住对方,再据其行事风格,以及审讯后得到的情报,来判断对方究竟是大凶大恶之人,还是有改邪归正的余地。
遇到的拦路虎多数都是可以直接剿灭的恶棍。只有少部分是真的走投无路,心中还存着良知的。
他们将那些人吸纳进了队伍里,消化变成自己人用。
见识的人多了,就连同行的小木其尔都练出了锐利的慧眼。
瞧上一眼,就能大致分辨出对方的善恶了。
此时,她看向眼前拦住他们的这批人马,这群人与之前遇过的都不一样。
大约几十号人,个个都是彪悍魁梧的身型。手持各种成色的武器,总体配置一般。从气势来看并不是软茬子,身上倒是没什么杀气。
穿着也没什么稀奇的地方,不过样貌却有些特点。
木其尔悄声对铁柱道:“他们应该是与我一样的人。”也就是鞑靼。
可鞑靼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铁柱闻言拧起眉,又很快松开。
对方刚说让他们留下东西,人可以离开,说明做事还留有余地,并非不讲理的恶人。
他示意身边的护卫们亮出精良的装备,高声道:“各位好汉,我们并不想与你们起冲突……”
话还没说完,就见对方领头的人眼神一凝,吹了声音调奇怪的哨子,一群人就飞快撤进了旁边的山里。
大概是看到了铁柱等人的装备,并不打算硬碰硬。
行动子迅速让人措手不及。
“倒是很识相。”铁柱无奈道。
他抬眼望去,这片地界上的山头多是荒的,不似南边山林那般好藏人。
他们这次北上任务很多。
其中一项就是探寻外族的消息。边域那里还不知是什么情况,若能从这帮人嘴里得些什么,那再好不过。
铁柱想了想,抽出一张油纸写写画画了一会儿,然后就示意护卫分出一小支,与他一起进入荒山外围。
队伍里的其他人就先原地修整。
“他们的驻地应该就藏在山中,附近肯定会设置防护用的机关,咱们不必犯险找到那里去。”铁柱道,“只需要找一处足够显眼,能让对方留意到的地方,留下信号,看他们愿不愿意出来谈话就好。”
那群人缩回山里的动作那么快。他们不离开的话,对方肯定也不会再主动出来,除非是熬到走投无路、弹尽粮绝的境地。
可他们也没有结仇的打算,就想和对方友好沟通一下。
在外围找了一处活动痕迹较多的地方,铁柱在低矮的枯树上绑了几根布条,又将刚才写画的东西系在布条上。
“好了,放在这里应该能被看到吧。我们先出去,最多等他们一天,若是不肯来就算了。”
一行人很快又离开荒山。
在他们走后,附近石块遮掩的地方很快冒出两个人来。
打量着四周真没人了,两人才小心翼翼过去取走了布条和纸片,很快离开。
山外,铁柱返回驻扎地点后,大伙已经开始煮东西吃了。
这次他们的出行准备还算充分。
沿路过来虽说有些荒,但也能在大大小小的城中补充到足够的干粮。
有了方仙儿出品的帐篷,野外留宿也不再是大问题,而且还能睡得很舒服。
罐中食物的香气冉冉升起,今天也是吃压缩饼干糊。
刚端起碗,就听荒山那边传来了动静。
这速度比铁柱想象中的还要快,那群拦路虎很快又从山里冒头。
看着他们吃东西的样子,闻着空气中的香味,对方忍不住吞咽着口水,露出渴望的神情,但却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警惕地站在远处。
之前那位疑似领头人的壮汉,单枪匹马朝他们近了两步。
见他这样,铁柱他们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只是出于警惕调整了一下手腕。
那领头人抿唇在不远处站定,面色复杂地开口问铁柱:“你……那句阿爸,是在喊我?”
他说的是官话,咬字有些别扭,但总体还算流利。
铁柱这边的人都听呆了。
木其尔刚吃进去一口东西,这会儿转头喷到了铁柱的袖子上。
“咳咳,我说,你到底在纸上写了什么啊!”她低声问道。
铁柱也咳嗽两声,抠了下脸:“就,就写了几句《吉祥三宝》的鞑靼语歌词啊。那都不重要,我还画了一张简笔画说想和他们聊聊,那才是主要内容。”
铁柱会的鞑靼语不多,就只有这几句歌词。画完画后,他就想到了这个,写上去的话,说不定能和对方拉近一下距离。
本来铁柱只想写“阿爸”后面的句子,结果写得太顺手就忘了,就连着阿爸一起写了。
接着便闹出了这样的乌龙,被人给误会了。
怎么说呢,两边人的距离确实近了不少,但完全不是铁柱想象中的情况。
突然就一步到位变成认亲大会了。
事已至此,铁柱只能把那首歌尬唱几句,然后甩锅给木其尔:“在我旁边的这位小娘子出身草原,我就是跟她学的这首歌谣,觉得很动听,才想分享给你,好证明我们并不是敌人。那句阿爸什么的也只是歌词而已。”
木其尔也不好揭短,只能附和道:“啊哈哈……他说得不错,这是我阿妈唱给我的童谣。”
然后又用鞑靼语问候了对方两句。
领头的壮汉听了,脸色柔和两分:“好吧,我信你们的话。”
虽然他没听过这首歌,歌的调调也比较软,没有太多草原上的气势。
但若是小孩子唱的童谣就没什么问题了,很好听。
“好了,说正事吧。你费这么大功夫,找我们过来是要做什么?”壮汉问。
铁柱没答,先举起饭碗招呼他道:“大哥,要带兄弟们一起过来吃些东西吗?”
壮汉很快摇头:“吃人嘴软,你还是先说目的吧。对了,叫我拉克申就好。”
木其尔悄声告诉铁柱,拉克申是魁梧的意思,倒也人如其名。
这确实是草原上的名字,可从对方的说话习惯来看,不像是久居于草原的人。
“拉克申大哥。”铁柱点头,“我只是想问问,你们可知道边城现在是什么情况?我愿意用一些食物,换取边城的情报。”
“边城,你说的是哪边?”拉克申想了想,“如果是说冬城,劝你们还是别过去比较好。”
冬城就是最靠近草原的城池。
“为什么?”铁柱追问着,再次邀请对方坐下同食。
这次拉克申他们没再拒绝,在不远处留了些人,他便带着几人坐过来,接过食物。
捧着饼干糊,拉克申先低头闻了闻,嗅到了十分诱人的甜香。
见铁柱他们吃得欢快,拉克申试探着啄了一口,惊讶道:“无上的美味!这是……上天赐下的食物么?”
见铁柱他们没有解惑的意思,他只好遗憾地耸耸肩:“不管如何,都感谢款待。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么棒的东西了。”
“至于你的问题。你们虽然有不错的武器,但也无法与城军对抗。那里的人要做什么,你们完全没有办法。你们驾着车马,进城时肯定能得到热情的款待,接着就会被从头到尾扒光,人也不一定能再出来。你相信我,他们才是最厉害的匪徒。”
“像这样美味的食物,只要进了城,你们很快就会失去它的。”拉克申举了举碗。
“不瞒你说,我们就是从那边过来的。也回不去草原,就只能逃出来另谋生路。在这附近的城池有些排外,我们就是找苦力活也没人敢收,只能出来劫道糊口。”
拉克申原先是草原上一个小小部族的族长。
草原上的争斗很厉害,为了谋生,他们避开事端迁出了草原,进入冬城生活。
冬城很包容,有不少和他们一样的人。在这里生活还算安稳舒适,有手有脚就能养家糊口。
期间,拉克申他们还受过不少冬城百姓的帮助。
这也是他很快接受铁柱等人的原因。
可惜,草原上的争斗愈演愈烈。某个部落的首领似乎是与冬城的管理者达成了协议,具体如何,拉克申也不清楚。
只知道城里的日子越发难过起来。
再后来,那位首领想让他们重新卷进争斗之中,拉克申一行人便在友人的帮助下逃跑出城。
没人想要变成其他人争斗中牺牲的棋子。
出来后的日子难熬,但他们也保住了所有的亲人。
劫道并不光彩,但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毕竟还要养家。
他们唯一能守住的原则,就是只抢物资充足的人。
而且也不会把东西抢光。
听到这些话,铁柱一行人都露出凝重的表情。
“局势竟然如此紧张吗?那靠近回纥的边域呢,玉城那里的情况如何?”铁柱又问。
“玉城啊……冯平,你来说吧。”拉克申转头招呼了一个人过来。
来人很年轻,并非异族长相,身形也不像拉克申那般魁梧,看起来与铁柱他们没什么不同。
“玉城的情况还好,守军并不多事。至于牙地,内部目前不太平稳,但也只局限于西部与北部。南部很正常,可以去。”冯平说道。
牙地就是回纥地盘的统称。
见铁柱他们打量自己,冯平主动开口解释:“许多年前,我祖上被派遣到了牙地做使节……后来前朝打仗,我们就彻底留在那里了。”
铁柱等人一听,觉得自己十分走运。
他们竟然遇到了这样一帮人,一口气摸清了鞑靼与回纥两地的情况,可以提前做些打算了。
再往北走,就会出现岔路,分别通向玉城与冬城。
暂时不好往鞑靼的地盘去,就先去牙地寻找橡胶草吧。
从地理书上的地图来看,橡胶草正好生长在牙地北部与南部相交偏南的山脉中,那里应该还算安全。
铁柱问冯平:“对了,你又是如何加入了拉克申大哥的队伍呢?”
不等冯平回答,拉克申便插嘴道:“有次我们抢东西遇到一群人,全是恶徒,车上装着不少赃物,冯平就是其中之一。解决掉坏人以后,他就暂时留下来了。”
“他很厉害,会种菜,还知道许多事情。帮了我们不少忙呢。”
听到那“赃物”的称呼,冯平抽了抽嘴角,也没跟拉克申计较。
他无奈道:“我们也是互惠互利。不留下来,我无处可去,多亏拉克申他们肯收留我。”
“不过,若是你们有去玉城的打算,可以带我同行吗?”
第118章
在铁柱他们乘风破浪的时候,兴和县这边仍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安稳景象。
研制蒸汽机需要花费很多功夫,一时半会看不到成品。
但在玻璃制造技术日渐纯熟后,望远镜与玻璃罩的沙漏陆续被做了出来。
望远镜是最基础的款式,匠人们并不满足于此,还在不断改进调整。
——只因为他们无意中听说,最远的望远镜能把天上的星星看得清清楚楚。
虽说是基础款,但根据县军们的使用反馈来看,效果似乎还不错。
至于沙漏。
在它出现之前,现有的计时工具仍是日晷等物,稍微精细一些的就是滴漏。
但滴漏需要用水,冬夏会受到气候影响,冰冻或是蒸发,产生误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问题。
相比之下,沙漏就稳定许多。
而且它很小巧,透明的壳子也便于人们观察。漏完又可以翻转接着用,比滴漏方便许多。
当然,在盛珺看来,最合适的计时工具肯定还是钟表类,像是机械钟什么的。
但在穿越过来后,她也知道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实现起来非常艰难。
想做机械钟需要许多前提条件。相应的知识,以及较为精细的零件。
精细二字就意味着准确的数据。
想要量产齿轮、螺丝等特定规格形状的小零件,大概还得先把车床弄出来。
要做车床,至少也得等枣儿把蒸汽机琢磨明白再说……这都要一步接一步完成,一时半会急不得。
暂时抛开重工业上的问题。
这段时间,城墙的改造工程终于接近尾声。
接下来,枣儿她们本打算翻新建筑。但盛珺在城里转悠几圈后,建议她们可以先升级城市的下水措施。
做好下水,环境卫生就会更有保障,粪肥也可以集中处理。雨天的积水情况能够得到改善,同时,城中也能储存利用更多的水源。还有,如今工业发展也提上了日程,产生的废水也能得到妥善处理。
总之好处多多,下水是件很值得重视的事。
管道可以用水泥管或是混凝土管,以目前的技术应该没有问题。只需要在规划上费点心。
对于盛珺的提议,枣儿她们都很重视。城中的下水工作立马提上日程。
除了硬件外,其它方面也有了不错的进展。
比如酒精。
酒精和青霉素都是很重要的东西,若是没了它们,一个小小的伤口都会让人忐忑不已。在此之前,枣儿她们处理伤势都是采用盛珺教的热水消毒法。
自从有了对外买卖的商队,枣儿她们就让人采购了一些酒曲回来,打算在此基础上酿些酒来研制酒精。
还找到不少发霉的食物,为青霉素做准备。
如今有了玻璃器具,研究这些更加得心应手。
近期,秋娘她们已经成功用谷物和酒曲发酵数月的美酒,以及除水的生石灰等,蒸馏出了75%左右的酒精。
这种浓度已经足够用来给伤口消毒。
但若是想给环境和物品消毒,还得有更高纯度的才行。
从外面购置粮食的开销大。短时间内,酒精注定不可能大批量生产。
秋娘专门跑来找盛珺,怀揣着希望询问速食粥和压缩饼干等等能不能拿来酿酒。
虽然这个想法很有创造力,但盛珺还是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这下,酒精就彻底变得了金贵东西。
好在它目前除了医用,不会用到别的地方,所以暂时够用。
但需求推动生产。
掌握了酒精提纯技术的秋娘她们开动脑筋,制出了一款不错的烧酒。
然后定了一个黑心的价格,打算卖到外边去。好实行鸡生蛋,蛋生鸡的酒精产业链,实现自给自足。
还别说,这款烧酒有不少富人买账,反响出乎意料地不错。
又过了一段日子。
这天,盛珺又在城中闲逛。
因为消毒技术的升级,她便想着来医馆看看情况。
医馆里人不算少,来看什么病的都有。
盛珺仗着敏捷小巧的身型飞快绕过了治病的地方,来到了治伤的区域。
虽说城中安稳,但仍然会有倒霉蛋因为各种缘故受伤。
有被开水烫伤的,还有做工时出现意外伤到的。
如今的情况已经有进步。
以前城里道路没修好时,还常有走路摔跤受伤的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此时,医疗队正在诊治的是个中年男人。
男人高大壮硕的身躯发出了与之不符的可怜喊叫:“哎哟,嘶,麻烦郎中轻点儿碰!”
他婆娘则是站在旁边讲述他受伤的来龙去脉。
盛珺听了几句,大致知晓了情况。
这个男人在家修房梁时,不小心摔了下来,筋骨倒是没什么大碍,但胳膊被刮了一道口子。
来到医馆之后,医疗队便用盛珺教过的清创方法帮他处理伤口。
“你这口子有些严重,恢复起来会很慢。中途还有可能出现其它状况,需要长期观察。”清理完,医疗人员仔细观察片刻,皱眉说道。
伤口皮肉外翻。
也多亏现在处理伤口的手段进步了,要是放到以前,小命能否保住都不好说。
中年男人听了,这会儿也不喊疼了,苦着脸问道:“那,那我还得多久才能回去做活啊?少了我,家里就缺了一半的劳力呢。”
他婆娘也站在一旁唉声叹气。
医疗人员犹豫道:“保守估计也得数月。”
夫妻俩闻言更是沮丧。
虽说城中有不错医疗政策,治病不需要太多花销。但男人是自己在家受的伤,不好上报工伤,就不会有额外的方仙票补贴。
短期内还好说,若是缺工太久,家里的吃饭会很紧巴。只让他婆娘一人撑起整个家庭,压力也很大。
“如果你能写会算的话,可以去登记一下,调到别的小组做脑力活。”医疗人员提议道。
“多谢,我回去再想想办法吧。”男人迟疑地应道。
他对此事并不乐观,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是块读书的料。
盛珺默默听完了两人的对话,忽然想起一件事。
如今有了酒精,消毒是没什么顾虑了。
但她之前一直没见过这么严重的伤口,忘了跟秋娘她们分享伤口缝合的技术。
像这样的口子,若是能用线来缝合,恢复就不会那么慢了,还很安全。对他们生活上的影响也会变小。
想到这里,盛珺很快去找秋娘,和她说了这件事。
“用线缝合伤口?”秋娘听了诧异道。
针线这种东西,在人看来都只能往布上用。拿来缝人皮的话,听着还蛮惊悚的。
盛珺道:“不错。缝合皮肤的话一般是用丝线,那东西不容易断,还有拉力,刺激性也小,就是后面需要拆线……”
“至于体内的缝合工作,就需要用到羊肠线了,不用拆线好吸收。”
“体内缝合?”秋娘再次发出了诧异的声音。
虽说已经学了生物课,书中有讲到人体构造。但毕竟那只是中学课本,对于医学方面提到的内容不算太深。
目前,秋娘她们诊病,还是以中医的手段为主。不过也会用到酒精这样的化学产物。但现代的医学手段,暂时还没用到多少。
盛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生物书里是有人体结构,但想要更好地了解人体,还得亲自动手。”
眼下条件不足,做大手术什么的暂时先不考虑。
但作为中医,了解人体也没有坏处。解剖学是门很有必要的课程。
被方仙儿一点,秋娘也能很快想通这个道理。
只是,这个朝代的人讲究入土为安,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样的做法。
“短期内大概只能用死掉的囚犯来做解剖了。”秋娘无奈道,“缝合技术估计也要拿他们练手。”
后面再慢慢召集愿意捐献遗体的志愿者。
结束话题,秋娘很快让人去找丝线,打算研究一下如何用线缝合皮肤。
另外,缝合用的针也有特定的样式,铁匠铺那边得到指令后很快开工制针。还有一些盛珺提到的医疗器械也被一起制作出来。
例如止血钳、手术刀之类。
有些东西虽然暂时派不上用场,但做出来没有坏处,拿在手里都能涨涨见识。
有了手术刀,解剖练习也提上日程。
因为医疗队里有人干过仵作,还有许多见多识广的妇女,之前就做过接生的活。
大伙见多了血,如今很快就能调整心态上手。
在死囚尸体的助力下,缝合技术很快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但活人和死人毕竟有些差别。
正好,高纯度的酒精也提炼出来了。这东西容易挥发,幸好做出了玻璃,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
消毒过器具,医疗人员先在受伤的兔子身上实验,成功拆线后才为城中的伤员缝合。
目前来看,效果十分不错,恢复速度的确喜人。
之前受伤的男人一家也没那么发愁了。
除了在缝合上取得成效。
自从有了新的医用器具,城中待产的妇人们心中也很有安全感。
在新做出的东西中,最快派上用场的就是产钳。
方君的队伍颁布了许多惠民举措。对于怀孕的妇人们也有一套相关的政策。
为了增加人口提高生产力,孕期补贴十分到位。产后的孕妇也能很快回归工作岗位,让人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眼看日子安稳下来,人们便重新开始考虑结亲与生育的事。
目前,城中新生儿还不多。
多数产妇都是在枣儿她们接手县城后的日子才有了生育的打算。
只有个别妇人,恰好是在她们进城前怀的身孕。
也多亏枣儿她们来了,这些妇人才能拥有足够的孕期营养,如今也陆续到了待产期。
医馆内设有专门的产室。
眼下有了酒精,内部消毒工作也做得十分到位。
产室很快迎来了产妇。
产钳的出现也拯救了两位难产的妇人,以及她们的孩子。
其中,有个孩子是早产儿,身板十分羸弱。
能保住性命,一半是产钳的功劳,还有一半就是盛珺提议制作的保温箱的功劳。
这种婴儿保温箱构造很简单,是在人工控制恒温的热水之上,架起一个耐热玻璃箱,箱底下方垫了隔热的棉层,使箱中保持合适的温度与湿度。
这样的保温箱给脆弱的新生儿提供了很大帮助,让她成功度过了最艰难的降生期。
得知自家孩子是被方君制出的宝贝救下的,那位母亲不住地落泪:“谢谢方君,有方君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一位产后安抚员很快走过来宽慰她:“好了,快吃些东西恢复气力吧。若是还有什么想法就和我说,什么事都可以。”
这个产后安抚工作也是盛珺提议的。
在现代,产妇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重视,产后抑郁可不是小事。
在看护室外,团在机器人壳子里的盛珺听着新生儿有力的哭声,心中由衷地散发出喜悦之情。
对她来说,能帮上这样的忙,比做出蒸汽机还要高兴。
第119章
在医馆待了一段时间,盛珺又解决了不少问题。
有了酒精,再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碱,刺激性更小的碘伏就也可以安排上了。
再就是帮百姓们处理掉了肚子里的蛔虫。
在枣儿她们进城之前,城中百姓们并没有喝凉开水的习惯。毕竟热水需要烧,烧就得耗木材,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的条件,一般就是舀了凉水直接喝。
而枣儿一行人因为盛珺的缘故,都很注意卫生,在山里就养出了烧水喝的习惯。
进城之后,自然也将这样的做法普及开来。
又有了蜂窝煤和煤炉,百姓们都很愿意喝热水。
不过,因为之前长期喝生水的经历,多数人肚里还是有蛔虫。
某日,盛珺无意中看到医馆接待了一个腹痛消瘦,又找不到病因的小患者,就猛地想到了蛔虫的可能性。
于是,她拿出了一份现代的中医驱虫方子,让秋娘她们配药,很快安排城中所有百姓驱虫。
喝药毕竟是苦事。
城中个别身体强健的百姓对此有些抵触,总觉得自己身上没问题,肯定不会有虫,完全不需要喝这样的药。
响应行动时,动作就拖拖拉拉的。
恰好工匠那边做出了两架简单的光学显微镜。
取了薄玻璃片,滴上几滴生水摆在显微镜下,很明显就能看到那水滴里有活物在动。
虽说那也不是蛔虫,但成功把那些抵触喝药的百姓吓到了。之后再也没人磨蹭,抢着来喝打虫药。
后面,大家果然发现肚里藏了蛔虫,对方君彻底信服。
这两台立功的光学显微镜也有几分说头。
之前做出望远镜后,工匠们一直在着力于改进它的功能,期间也在试做其它物品,比如可以照的镜子。
想把玻璃变成镜子,一是可以利用银镜反应,但相关操作目前有些为难匠人们。
于是他们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用水银和铝矿石为原料制作铝底镜。
没过多久,就成功做出一小面成品镜子。
虽然已经提前知晓了这种镜子的清晰度惊人,但在看到实物的那一刻,匠人还是呆住了。
这种玻璃镜比想象中的还要清晰百倍,如今人们常用的铜镜,完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不同于以前在铜镜以及水面上倒映出的模糊身影,大伙这是第一次看清自己的真实样貌。
甚至连脸上长的小痣、颊上泛起的红丝,都能瞧得一清二楚。
很快,这件能看清自己面容的宝贝的消息,就在城中传开。
其效果被吹得天上有地上无,如同仙迹。还有人说那是方君下凡时带出来的技艺,天上神仙用的都是这样的镜子。
不少百姓听了风,下工后都来铁匠铺跟前探头探脑,想要一探究竟。
枣儿她们见大伙好奇,干脆托匠人们赶制了两面半身立镜,镶嵌石框,加了石檐,摆放在城中作装饰品。
很快,两块镜石跟前就人满为患,大伙都想照照自己的脸。一有空就去石镜跟前排队。
“原来我长得这么好看!”
“咦,我鼻尖上怎么会有这么多小黑点呢?”
“嘶,完了,我两个眼睛为啥是一大一小?这还有治吗!”
“哼,以前我和你说的时候你不相信,这下亲眼看见了吧!对了,你照完了没啊?该换人了!”
热闹非凡,这里很快成了城军近期重点关注的地方,得仔细维持纪律才行。
镜子出世后,光学显微镜上的反光镜便也有了基础。
因为车床还没着落,显微镜要用的细零件都是匠人们纯手工挨个制出来的。在调试了无数次后,他们终于得到了两台能用的光学显微镜。
短期内大概也只能做这两台。
大伙宝贝极了,专门找了一处采光好的房间放置它,要用也只能在这里用。
秋娘和枣儿她们近期的爱好,就是空闲时四处捡东西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例如沙粒、树叶等等。
凡是能找到的东西,几乎都被她们看了一遍。
这些随处可见的东西,真实模样完全超出想象,大伙彻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边观察,一边创造。
眼看着天气一天天热起来。
虽说已经有了气象瓶用,可也只能观察,无法改变,气候仍是令人捉摸不定的东西。
明明冬日里下过大雪,到了入夏时节,天却变得干燥炎热,隐隐又有旱起来的迹象。
好在兴和与眠崇都打了井,在灌溉方面也做了许多措施,充足的地下水让人们不用再对着青天摇尾乞怜。
这天,眠崇的县令程顺突然跑来找枣儿话事。
盛珺刚好也在,就扫过来跟着一起旁听。
“在雪灾来临之前,我曾像向邻近的平泽等县求助,可惜无人应我。”
程顺道,“三日前,平泽县令单春差人来了封信,一是想要打探眠崇的现状,二就是想要我们的援助……第一件事不是问题,城中的情况被我遮掩得很好,不该泄露的绝对没有泄出去。可这第二件我就不敢拿主意了,于是过来请示你。”
这片地方都干,平泽那边旱得更早,似乎有些撑不住了,再拖下去连饮水都成问题。
平泽县令想到眠崇下过大雪,又记起他们那里有汪湖水,就觉得眠崇肯定不会缺水,于是派人过来打探情况,想请他们帮衬,运些水过去储在城中,以备不时之需。
“单春的想法实在天真。什么叫遭过雪灾就不会缺水,这都是哪来的歪理?莫非冬天下的雪还能留到现在不成?再说那湖水,眼下的确没干。但照这个情况下去也是迟早的事,好在还有地下的井水救命,不然今年谁都别想好过。”程顺叹了口气。
盛珺听了简直哭笑不得。
遭了雪灾的地方不缺水,真是好一个地狱的说法啊!
枣儿爷静静听着,点了下头:“单春,是吗?他确实很有想象力。就两城之间的路况来看,就算眠崇有足够的水调,一路颠簸过去也该洒光了,费时费力不讨好。况且,城里那么多的人,得调多少水存着才够用啊?想必他心里也没谱。”
程顺叹气:“是这个理。”
枣儿看他:“那你觉得这事该怎么办?帮,还是不帮?”
程顺迟疑道:“如果我们有余力,自然还是要帮的。虽然单春是个谨小慎微又有些自私的人,但他平泽的百姓却很无辜。”
他笑道:“那迟早都是方君的百姓,帮了并没有坏处。”
自从归顺于方君,程顺简直像是找到了人生中的光。
他从未见过与自己这般契合的领袖。
方君的大同理念,先进的知识,还有说得少,做得多的态度,方方面面都令他心悦诚服。
看着眠崇在这样的管理下越变越好,程顺的感激也难以言表。
而且,方君还很信任他,放心让他继续管理县城。
总之,程顺觉得,有生之年若是能看到大同盛景,他就是死了,也会安详又幸福。
如今唯一的憾事,就是方君要在其它地方筹谋大事,他一直没能见到她的真容。
因此,程顺也十分羡慕枣儿她们,能早早与方君相遇,少走无数弯路。
想到这些事。
程顺忍不住跑题吹捧起方君来,摆出了愿为其掏心掏肺的真诚架势。
盛珺正想事情,猝不及防听到了这些话,实在不好意思听他继续说下去。
毕竟两人都没见过几面,压根就不熟嘛!
她很快飞到了门外。
枣儿看着她溜走的背影,也忍不住笑起来,转头将程顺掰回正事上:“嗯,你刚说的都很对。平泽那边的话,打井的队伍正好闲下来了,援助任务就交给你吧。”
“主要就是协助他们打井和寻找水源。等得差不多了就往回走,沿路看看还有哪些地方缺水,都可以教教。”
这事由程顺牵头是最合适的。
他作为县令,与其他人打了不少交道,不少人都知道他老好人般的作派。这大概也是单春腆着脸来求助的原因。
知道他就是淋了雨也会给别人撑伞。
接到重要任务,程顺干劲十足道。“放心吧孙主事,等打了井,我就有借口时常过去烦他们了。看看他们有没有关心百姓的存亡。”
表完决心,他很快告辞离开,走的时候把打井小分队也一并带走了。
枣儿也走出门,很快找到盛珺所在位置。
她走到跟前,与以前一样汇报工作进展:“方仙儿,打井的事刚才已经安排出去。我听二山叔说,新型的火铳与火炮已经有了新进展,不用多久就能看到样品了。等批量做出来,铁柱他们那里也有了消息,我想,我们就可以多做些事情,更主动一些。”
盛珺对此自然没有意见。
不过,还有一件事。
她犹豫片刻道:“城中似乎有些签死契的家奴。”
据她观察,目前城里的工作制度,与那些家奴格格不入。
枣儿几乎是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一拍脑袋说道:“这是我们的疏忽,有些想法一时还没扭过来,下意识就漏了这件事。”
盛珺笑道:“没关系,这些也急不得。已经存在那么久的东西忽然消失,双方都会不适应,还容易惹出麻烦。不如先将奴隶的死契改为受到保护的用工契约,至于后面的,等学识足够了,自然就有变化了。”
至少保证在她们的地盘上,没人会被轻易打杀发卖,日后也不会再产生新的奴隶。
大同不是口中喊着人人平等就可以实现。
事实上,枣儿她们也从未在明面上对百姓们说过类似的话。
她们只是和驾驶马车一样,将人拉到车上,然后控制着马蹄踏上盛珺指引的方向。
等到达了目的地,大家自然就会看到曙光。
聊完这些,盛珺便感到精力不济。
她又要切回去充电了。
与枣儿打了声招呼,又碰了碰两只的意识,她很快就把身体换回去休息。
被换过来的两只迷茫片刻,很快就让自个儿扫地出门。
枣儿看着它的身影捏了捏下巴。
嗯,其实方仙儿的意识有没有附在神兽身上,还是很好辨别的。
一般只有神兽才会这样一言不发地闷头吸灰,方仙儿不干这事。
想方仙儿曾经曰过,两只是一种以灰土为食的兽,可以从大地中汲取到力量。
对于她们来说,地面也会因此变得十分干净……真是大大的益兽啊。
收起乱七八糟的想法,枣儿很快出门忙活正事去了。
回到山里的盛珺则是点开系统面板,整理近期的情况。
这段时间,在她的提议下,县城里诞生了许多小小的发明创造。像是纽扣啊,保温箱什么的,都有她的一份功劳。
可让盛珺疑惑的是,在玻璃之后诞生的这些物品,都没有解锁成就。
她一度怀疑是系统坏掉了。
直到城里创新的东西达到十种时,系统才发布了一项成就任务。
【创新成就蓄力中,达成目标可解锁超市系统新功能(10/66)】
66……是要做出六十六种东西吗?
天啊,别看她从头到尾只出一张嘴,但也知道做出可以用的实物有多么不容易!
系统是真敢狮子大开口啊!
第120章
十点成就已经耗了很长时间,不用想也知道,短期内是看不到系统升级了。
顺其自然吧!
盛珺暂时将成就任务抛到脑后。
回到山中闭目养神了一整日,她再次满血复活。
正要继续切到城里去,就听见李婆子她们跑来说,收到了钟肆那头的传信。
许久没听到这个名字,盛珺反应了一阵才想起她们还派了钟肆去成安县当探子。
城里太忙了,不止是她,枣儿她们估计也快把钟肆淡忘了吧……
正想着,李婆子就捏着传信,给盛珺转述上面的内容:“近期,奉王在暗地里征粮又征兵……或许是要做大事了。”
“前阵子城中榨油所得收益也被剥削了不少,榨油的法子也上交了。那位代县令无法违抗奉王的指示。”
李婆子念着,皱起眉头。
她们起初同意与县令合作榨油,就是希望让成安的百姓过上更舒适的生活。
虽然也做足了会被人摘去一部分桃子的准备,但听到奉王这事还是让人很不爽。
“哼,最好能跟人斗个两败俱伤,换我们来坐收渔翁之利一次。”
李婆子忍不住哼了两声,继续看下去:“咦,钟小子说,那位代县令的身体每况愈下,最近病得更严重了。据说是不治之症,神仙难医。恐怕他是命不久矣。”
“代县令孑然一身,未曾婚娶。钟肆说他有个大胆的想法,若是县令真的撑不住了,他就打算易容取而代之。这样的话,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成安,还能想办法朝奉王哭穷了,反抗一下剥削……当然,等事情了结,他会为代县令安排好后事。”
盛珺听着,觉得这想法确实大胆。
在古代,钟肆这个神奇的易容技能十分好用。
虽说亲近的人能瞧出差别。
但钟肆已与那位县令相处了那么久,应该也知道了不少秘密,在神态处事上也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吧。
而且,代县令也没什么亲人,只应付他家仆和衙役的话,被看穿的可能性又小了许多。
这么一想,若是给钟肆一个机会,说不定他连奉王都能冒名顶替一下。
可惜,奉王不是那么好接近的。而且也不像代县令是个孤家寡人。
那么重要的人物,做事肯定也格外谨慎。就是钟肆真混进去了,大概率也会被识破的。
唉,算了,重要的事还是脚踏实地慢慢去做吧。
想是这样想的,盛珺在嘴上并未发表什么意见。
这样的事还是让枣儿她们自己商量更好。
对面,李婆子这边嘴还没停,已经念到了信尾:“除了刚才那些,钟小子最后还说了一个消息。近期,有几批匪寇在朝廷的追赶下离开南地,正一路向北逃亡。朝廷正焦头烂额应付别的事,也没继续往北清剿匪寇。他们还不知会往哪里去,我们得警惕起来。”
虽说如今城里的城墙已经加固过,武器也很精良,寇匪来袭肯定讨不了好。但城中还有进进出出的车马与商队,沿路被劫道也是巨大的损失。
眼下得了消息,就可以提前加强戒备。
聊完信件的内容,李婆子就放走飞奴。
消息很快被送到兴和县城。
恰好县城的商队也回来了,枣儿她们得了信,很快安排起来,加强了商队的护卫。同时也加大了县城周边的巡查力度。
恰好火铳等新装备都成型了,如今正在测试中,没有问题的话后面就能派上用场。
有盛珺的支持,商队货品的质量自不用说。这次出商也毫不意外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肥皂与香皂是这次出行新添的货物,果然受到了外界的喜爱。
有不少好货,又赚了巨额的银钱,商队被人盯上也是很正常的事。
之前就有人明里暗里想法子打探货源,试图顺着商队摸出商品的渠道或是配方。甚至还有跟踪的。好在都被妥善解决掉了。
但到后面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探子出现。
为了防止疏漏,枣儿她们商讨片刻,打算把货源的来历引到眠崇去,让商队回程时拐去眠崇歇一道。
如今以她们的实力,并不忌惮北方周边几个地区的势力。
但占据兴和县这事总不能拿到明面去说。
眠崇正好可以当盾牌。以它的名义做什么都合理,之前也没多少人关注它,对其真实情况不甚了解。为了恢复城中经济,搞些创新产品自救也说得过去吧。
反正也是些日常的小东西,只是想象力丰富些而已。至于赚到的银钱也都用到发展上了,花掉了就别再眼馋。
安排完这些。
这次的收益留一部分,剩下的又可以拿去上供。
恰好方仙儿这会儿附在神兽上,枣儿她们就提前和她打了声招呼。
上供这事没法搬到县城进行,还是要回山里。明日起床后,就让人带着钱和运输的车马一起回去。
这次是荷花自告奋勇接下了这项任务。
最近枣儿她们都忙得头晕脑胀,只有她相对清闲一些。
盛珺本来切到了县城,听到消息干脆又切回去,在山里再歇一天,等着处理这件事。
次日。
荷花很快随着运输队的车马进山,来到盛珺面前。
“多亏有了肥皂和香皂,这次收获颇丰。这么多的钱,我想,就是没得到寇匪北逃的消息,商队的护卫也该加强了。”她笑着开口。
盛珺已经提前知道了她们这次带来的钱数,的确不少,但投进来以后,距她升级还差那么一点点。
这次估计是没法上新货品了。
“城中要发展,用钱的地方只会更多,好在大家很争气。”盛珺回应道。
“说起来,除了糖与盐之外的调料应该也可以出售?”
荷花点头:“枣儿她们说过这事。”
她犹豫片刻又道,“只是,有些调料新奇,要想销量好,还得让外边的人真切感受到那些东西的好处才是。”
“我最近也在琢磨这个,已经在着手培养一批厨子。我打算借着卖调料的机会,让商队把厨子们介绍到各个地方的酒楼工作。贩卖调料是次要的,主要是能打听一些情报。我们目前的情报来源还是太少了。”
“我想你可以做到的。”盛珺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
县城里,多数人都找到了事情做。荷花大概是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清闲了,所以就主动闷声干大事。
在山里的时候,她就很擅长烹饪,如今也算是发挥特长。
没太多能帮她的,这次店里也没有上新。盛珺想了想,打算给荷花说些现代流行的菜谱。
“对了,我记得,枣儿她们之前从眠崇那边接来了一批鸡鸭?”盛珺问。
荷花一愣:“啊,没错。那些鸡鸭被分配到了各个村里。通过科学喂养,鸡鸭都长得不错,如今正在勤奋地产蛋出肉,毛也收过一批,打算留到冬日里做羽绒服用。”
“那就好。鸡鸭都是很好的食材,从头到脚都能做出美味的菜。你去找纸笔来,我跟你说些菜谱好了。”盛珺道。
荷花很快取了纸笔来,认真记下她说的东西。
这一记,就记到了太阳都要落山的时候。
盛珺慢慢止住话头:“天色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剩下还没说完的,等你回去也能慢慢说。”
反正她现在可以随时切到县城里了。
听到这话,记完最后一个字的荷花才猛地回神。
不得不说,方仙儿就是世上最大的宝库。
只鸡鸭两种家禽,就能做出几十上百道不重样的菜品。小到鸡鸭舌,大到全鸡全鸭,各有五花八门的吃法。
有了这些菜谱,她们培养的厨子就也有了不可替代的手艺,回头安插到别处会更容易。
再就是对县城也有影响。
城中百姓的日常伙食都是以方仙儿法庙的东西为主,那些食物的性价比很高,又有营养。
虽然主食种类不算多,但对于以前常常吃不饱饭的百姓们来说,就是吃上一百遍,也不会考虑它腻不腻的问题。
不过,方仙儿的食物中没有像烧鸡那类肉制品。
火锅块里的肉量也有限,想把肉吃够,大伙一般是自己换活鸡回家或是出门下馆子。
用方仙票换活鸡很划算,唯一的遗憾就是,普通人家做不出好味来。
至于城中的餐馆,虽然已经被她们整编成了公办的产业,用方仙票就能在里面用餐。
可考虑到成本问题,餐馆内的餐食相对也会贵一些。
普通百姓很少下馆子吃。
光顾餐馆的常客,还是以条件较好,家底本身就厚的人为主。
餐馆的部分问题,要等日后情况好了再慢慢调整。
但如今有了方仙儿给的食谱,情况也会改善许多。
鸡鸭身上的肉是金贵,但鸡杂鸭杂混着别的菜也能做些卤味。
杂碎的价格会低些,许多讲究的人都不爱吃那些,但荷花知道,百姓们并不会在乎这种事。
一些简单的家常食谱,她也打算教给大家,让百姓们买回去的活鸡也能得到更妥善的处理。
真是皆大欢喜。
拜别盛珺,荷花欢欢喜喜地捧着菜谱回城去了。
闭关研制了一段时间,卤鸡杂、鸡爪、鸭脖等卤味就正式在县城登场。
城中百姓对于城里的动向格外敏感,一听到有新消息,很快就开始打听其中详细。
“喂,驴蛋子,你听说了没?城里的馆子多了一种卤鸡杂,那味道真是绝了!我今个从门口路过,走出好远,都能闻到那股香味儿!”
“嗐,在馆子里卖的吃食,再香咱也舍不得吃啊。有那个票,还是换成火锅更实在点,一家人都能吃满足。”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次鸡杂卖的可是福利价,换的话还能拿到一份图画版的烹鸡食谱,里面会教一些做鸡菜的方法。逢年过节若是能换到活鸡,自家也能做出馆子里的味了!”
福利这词如今在城中十分流行,一般就是经济实惠,惠民利民活动的代词。
甭管什么,一说是福利,大伙去了准不会出错。
卤鸡杂不贵的消息很快传开,百姓们纷纷到跟前询价。
“鸡杂鸭杂都是按袋出售,两票一袋,附赠食谱一份,是方君的独家秘方哦。”
荷花站在一家饭馆门口说道,“对了,还有虎皮鸡脚,一张票可以买两个。”
百姓们一听,鸡杂怎么说也是肉菜,两票一袋的确在人承受范围之内,更别说还送食谱。
能用上笔墨的东西,价值还用多说吗?
至于鸡脚,虽然没多少肉吃,但那虎皮的叫法听着新鲜,一票两个好像也可以接受。
这也是生活变好了,最近因为活的种类变多,工资又涨了。百姓们通过努力,就可以拿到更多的方仙票。
日用品买一次能用很久,花销不算高。
大伙就有余力花费一些票来满足口腹之欲。
下馆子舍不得,但和家里人吃一次鸡杂鸡脚过过瘾,开个小荤,并不会影响生活,还能学菜谱。大伙还是挺乐意的。
“我来一袋鸡杂!”
“我要两根鸡脚……算了,还是四根吧,难得有机会,家里一人吃一个尝尝鲜!”
百姓们排着队争先恐后换吃食,热情远比想象中要高。
好在荷花安排周到,城中餐馆全都备上了卤味,这才满足了大伙的需求。
第一批换到鸡杂的人,已经拎着东西往家去了。
城郊。
一个男人喜滋滋晃着两个特制的油纸包进了家门,他婆娘已经下了工,比他先一步到家。
“回来了,你手里提的这是啥?”他婆娘好奇问道。
“阿白,你今个下工没去城里凑热闹么?我带回来的可是好东西呢!”他回道。
屋里萦绕着米香味,不用多闻也知道是方君那边特有的粥香。
“没去。今儿活费脑子,做完有些乏了,下工就早早回来歇息,顺手把粥煮上了。你回来的刚好,咱们这就能吃。”阿白笑道,“听你这样说,莫非我错过了什么喜事?”
家里就他们小两口,也没有旁人。
“等我一下。”
男人很快去把锅里的粥盛到碗里端过来。把其中一个纸包撕开摆在桌上,露出里面的卤鸡杂。
很快,他又将另一个纸包递给阿白,里面装的是两只虎皮鸡脚。
“这么多肉食?”阿白吃了一惊。
“是吧?方君那里又有新福利了,这些吃食加起来也没用完我一日拿的票。”
男人有些骄傲地说道,眼睛亮亮地看着她,“这卤味闻起来香极了,一路走回来我都忍不住想尝尝,最后是拼了命才憋住。你快吃吃看,到底有没有那样香?”
“辛苦你了,还是一块吃罢。”阿白摇头笑道。
夫妻俩在桌边落座,开始共进晚餐。
“咕咚。”
虽说托了方君的福吃过不少好东西,但这么多的肉食还是让两人齐刷刷吞了几下口水,听见对方的动静后便相视一笑。
说是鸡杂,其实也有鸭杂。但卖相都是一样的好。闻起来很特别。
阿白喝了一口粥,夹起一片鸡胗放进口中,舌尖很快就尝到了香香脆脆的滋味。
这便是卤味吗?又是一种没吃过的味道。
“好像比闻起来还要香!”她细细品着,低头又啜了一口粥。
“唔唔!”
她男人哼了两句以示回应,说不出字,嘴里连粥带鸡杂已经填得满满当当。
两人难得没在吃饭时叙话,分享一天的经历,只埋头苦吃着。
眨眼袋子里的鸡杂就消失了小半碗。
就着卤味,粥也见底。两人强忍着才停了筷子。
卤味能放好几天呢,还是等明日再接着吃吧。
“虎皮鸡脚也要留到明天吃吗?”
“算了,不至于,这会儿咱就吃了它吧!”
洗了碗,坐回桌旁。
两人又一人手捏着一只鸡爪慢慢啃起来。
之前在城里也见过虎皮,和这鸡脚的模样可以说是毫不相干,也不知为何要取这么个名字。
不知它是怎样做的,颜色是很有食欲的酱红色,外皮看上去却皱巴巴,有些丑。
但是小咬一口之后,就能吃到那种酥酥的筋脆感。皮也吸饱了汁,那卤汁格外的有滋有味。
吃掉皮,再嚼肉。
接着再从鸡爪尖一路啃到掌中最厚实的肉块。
阿白着迷地嘬完碎骨,然后一块块吐出来,最后空荡荡的鸡爪架上就只剩了爪腕上的两丝肉。
实在有些舍不得吃掉。
但犹豫许久,还是没忍住吃光了。
饭后吃鸡爪,不用考虑吃饱的事,只纯粹地品食美味。
似乎有种别样自在的满足感。
阿白她男人意犹未尽道:“以前大伙总说鸡脚肉少,没啥吃头。如今看来,都是咱们没有吃对嘛!”
【请收藏【魔蝎小说】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