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 第23章 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攻打大宋。宋徽宗见形势危急,不想当亡国之君,赶紧把位置传给了自己&30340;儿子宋钦宗。】


    【结果并没有什么用,1126年,金兵打到首都,和大宋议和,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


    【金人是北方&30340;渔猎民族,打仗就是为了要钱要粮要女人。】


    【议和&30340;时候,金兵索要无数女人,如果交不起款,那就要用皇家女子来抵债。】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古往今来绝无仅有,宋钦宗偏偏答应了。】


    【他让金兵带走了妃嫔公主宫女等等三千多人,宗妇四千多人。又从民间强征数千女性送往金军大营。】


    【吏部尚书王时雍,开封府尹徐秉哲,把抢来&30340;妇女整车整车送往金营,号称“金人岳父”。】


    【百姓被逼自尽者无数。】


    【可是议和也没有什么用,这反而让金国意识到大宋真有钱。】


    【同年,金兵撕毁盟约,又南下了,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


    【第一耻是赔钱,第二耻是卖妻女,第三耻则是牵羊礼。】


    【这种礼仪是金国特有&30340;受降仪式。】


    【除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他们&30340;皇后被披了件羊皮,其他人都被剥得光溜溜&30340;。】


    【所有人脖子上被套了根绳,像羊一样被牵着,前往阿骨打庙受降。】


    【三千嫔妃赤.裸游街。】


    【皇后不堪受辱,撞柱而死。】


    【中国历史上从没有如此狼狈&30340;一幕。】


    古青青找了点影视剧中牵羊礼&30340;素材,略微讲了一下国破家亡&30340;背景,不然也没有办法还原李清照&30340;形象,有些人可能就没有办法理解李清照晚年为什么隐隐从婉约派转为了豪放派。


    当然,这些影视剧素材并不拍男女&30340;重点位置,只拍了演员手部脚部以及脖子以上&30340;部分,给大家暗示。


    不然也不可能通过广电&30340;审核。


    画面中,男女像绵羊一样被牵着,被串成一串,一眼望不到头,无数女子耻辱不已,恨不得撞柱自尽。


    而他们&30340;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看不出耻辱&30340;模样,反而一脸谄媚。


    连金人都看不下去,心里鄙夷不已,给他们一个封了昏德公,一个封了重昏公。


    古青青说得简略,画面也很短,可效果不亚于一颗原子.弹。在每个世界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无论是强盛还是衰弱&30340;朝代,都举国哗然。


    中国历史上,再没有比这更屈辱&30340;事情,一点也没有说错。


    明明是精神领袖&30340;皇帝以一种原始&30340;动物姿态被羞辱,却毫无羞耻之心。他们不再像是皇帝,甚至不再像是有底线&30340;普通人。


    他们是卑鄙无耻之人!


    .......


    宴会上,热闹高兴&30340;气氛荡然无存,只剩下浓浓&30340;死寂。


    只听咔嚓一声,霍去病活生生捏碎了酒杯,手被碎片所伤,流出丝丝血迹,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疼,因为他太震惊了,早已忽略了这微不足道&30340;疼痛。


    他震惊到甚至有些恍惚:“圣人说,人应该舍身取义,杀身成仁……他们还是皇帝,不对,还是人吗?”


    这两位皇帝&30340;表现突破了皇帝&30340;下线,甚至是人类&30340;下线,让霍去病&30340;世界观受到了大大&30340;冲击。


    怎么会有这样&30340;天子呢?天怎么会让这样&30340;人成为皇帝呢?


    太史令司马迁感情上不想看天幕这屈辱&30340;一幕,但理智告诉他,应该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


    他双目赤红地瞪着天空中&30340;宋徽宗父子两人,心中默默想:“人固有一死,有&30340;轻于鸿毛,有&30340;重于泰山。他们连毫毛都不如。”


    他承袭父亲之志,想编撰一本史书,这本书现在还没有名字,后来被称为《太史公书》,所以他也没有认出来视频中提到&30340;《史记》居然是他写&30340;。


    他了解夏商周秦无数人&30340;资料,比在场&30340;任何一个人更清楚靖康耻会带来&30340;后果。


    大宋完了。


    他&30340;骨气已经没了。


    即使这两位皇帝被救回去,也没有人会承认他们,除非他们能让时光流转,让这一切不再发生。


    天子&30340;神圣性消失殆尽,大宋&30340;威严消散一空。


    去掉那层面纱之后,大家就会发现两位天子没有什么天命,只是普通人,甚至还毫无廉耻,那为什么要尊敬他呢?


    宋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


    刘彻面色如暮霭沉沉,越来越黑,黑得像能滴出墨汁来。


    “好一个大宋,好一个大宋,我还以为他灭亡大唐,社会繁荣安定,是中原强主,结果居然成了个笑话。”


    “士可杀不可辱,倘若这两位皇帝有点骨气,就应该自杀,保存最后一点颜面!”


    “不要叫大宋了,干脆叫大送。”


    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旋即站起身来,拔出佩剑,看向北方:“蛮夷觊觎神州大地,该杀!”


    以前刘彻一提到北攻匈奴,肯定要有官员出来反对。


    但现在一个人都没有出来劝谏。


    因为他们也很愤怒。


    泱泱华夏,怎可被蛮夷亡国灭种!


    那金人也是北方&30340;民族,是否就是匈奴人&30340;后代呢?


    他们现在阻止北伐,很可能就是民族&30340;罪人。


    更何况,谁都能看到天幕,这个消息传出去,肯定是国民最愤恨蛮夷&30340;时候。


    帝国双星卫青和霍去病风华正茂,是无上&30340;利刃,可以深深插进匈奴&30340;胸膛。


    天时地利人和,再没有比这更好&30340;时机了。


    ......................


    秦始皇气不打一处来,不知道该骂谁了。


    大宋太弱才亡国&30340;,那两位宋朝皇帝已经没有正常人&30340;荣辱心了。


    反倒是金人还算是正常人,瞧不起这两位皇帝,给他们封了侮辱性&30340;封号。


    “该封,该封。”


    等到秦始皇平复好情绪,便召来王翦和蒙恬:“天幕所说一事,想必你们都看到了,如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这还不够。”


    “两位将军,可能担此大任?”


    宋朝太废了,靠山山倒,靠人人倒。


    既然未来&30340;人都没有办法灭亡北方蛮夷,那他就自己来!


    老将王翦看到那天幕之后,气得两眼血红,立刻跪地说道:“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为后世清除匈奴之祸!”


    秦始皇:“你们要多少兵?”


    老将军王翦如实说道:“陛下,匈奴狡猾,起码要五十万兵马和充足&30340;粮草,才有八成把握。”


    秦始皇合上眼眸,思索片刻便说道:“修建皇陵、行宫和长城&30340;事情暂缓,调兵遣将,出击匈奴。”


    秦朝修长城主要目&30340;是防御匈奴,如今既然要出击匈奴,那就暂时不用了。


    如果能让匈奴亡国灭种,那么就再也用不到长城了。


    ..............


    大唐李世民惊骇到眼前都有点眩晕。


    在他眼里,宋朝从“疯狂攫取他国财富&30340;霸主”硬生生急转直下,变成了“没有骨气&30340;弱国”。


    李世民:“弱国没有话语权,原来他们发展经济,是为了和蛮夷和谈!”


    他咬牙切齿,恨不得择人欲噬。


    秦汉两朝看宋朝,没有那么多代入感。


    可对大唐来说不一样,大宋夺取了大唐&30340;神器,如今却如此卑弱。


    耻辱,太耻辱了!


    这比被“强大&30340;宋国”灭亡还要耻辱一百倍。


    相当于被看不起&30340;人打败了。


    李世民越想越气,捂着胸口,胸膛剧烈起伏,心跳如擂鼓。


    百官赶忙叫太医。


    李世民吃完了太医开&30340;安神药丸,心中总算平静下来,开始冷静思考对策。


    没过多久,他就下了决定:“后世子孙不中用,竟让蛮夷踏破中原,这是他们&30340;罪过。可现在想想,也并非没有征兆。”


    “突厥、契丹、吐蕃、回纥都曾掳走无数大唐人,连广西&30340;小国也敢劫掠唐人。”


    “朕从前不将他们放在眼里,如今看来,却是为后来&30340;亡国灭种&30340;灾祸埋下了伏笔。”


    “来人,明日开朝会,商讨进攻异国之事。”


    他不要万国来朝了,他要鲸吞万国。


    ...........


    宋哲宗时期,宋哲宗硬生生地吐出一口血来,手帕上大片猩红,和眼睛是同样&30340;颜色。


    旁边&30340;宦官惊恐不已:“太医,快叫太医!”


    宋哲宗双目血红,面色阴沉沉&30340;,仿佛暴风雨前&30340;宁静:“来人啊,朕要下诏书。”


    “朕如果驾崩,立刻立简王赵似为帝。即使朕&30340;兄弟全死光了,也不能立端王赵佶,只能从宗室挑选。”


    “向太后以一己之私玩弄权柄,扶持赵佶继位,变更新法,霍乱朝纲,致使国土沦丧,实乃国之罪人,本应死罪。”


    “朕念向太后教养先帝子嗣有功,免除其死罪,入皇家寺庙为尼,永不得回宫。”


    宦官颤抖着手,记录下陛下&30340;遗诏,深深感觉到,大宋&30340;命运,都被这一份诏书深深牵动。


    此刻还是端王&30340;赵佶在家着急得像热锅上&30340;蚂蚁,反复踱步。


    妻妾都被吓得神魂无主,没有任何一刻比现在更清晰地认识到——完了,端王府要完了。


    妻子连忙说道:“王爷,如今之际,理应立刻面圣,向陛下求情,方可逃脱死罪。”


    赵佶强颜欢笑,选择自我安慰:“哥哥仁爱孝顺,怎么会对我下手?再说了,这天幕妖言惑众。”


    “第一,我绝不可能继位,第二,我也绝对不是那般昏庸无道&30340;君主!”


    他说完之后,妻妾陷入沉默,连赵佶自己都不太敢相信。


    对蛮夷奴颜婢膝,他做得出来吗?


    他默默想,人生在世,活下去是最重要&30340;。


    天幕之中,一定会有忠心&30340;大臣来救他。他只要苟一苟,就能活下来了。


    韩信胯.下之辱,尚且能忍。


    他为了活命,忍一下胯.下之辱,有什么问题吗?很正常啊。


    他天马行空地想着,这时,一群不速之客来到了王府。


    为首&30340;宦官面容有点熟悉,捧着豪华&30340;托盘,上面摆着一壶酒。


    “王爷,宫中有宴,陛下想到端王没有来,便亲自送来御酒,请端王一品。”


    如果是平常,端王赵佶可能会很高兴,可是现在,他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这酒水来得好巧不巧,偏偏是这时候来&30340;,说没有问题,都没人敢相信。


    赵佶扯起嘴角,笑得比哭得还难看:“最近身体有疾,大夫说了,不能喝酒。”


    宦官眼中精光一闪,回首给了身后人一个眼神:“这酒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


    紧接着,便有许多侍卫冲了上来,控制住赵佶,拿起酒壶,把壶嘴往他嘴里塞。


    赵佶惊恐不已,裤子都湿了,空气中一股腥臭之味,努力推开酒壶:“你们怎么敢?我是陛下&30340;弟弟,端王殿下……”


    “我知道了,肯定是陛下要杀我。”


    “父皇啊,你在天之灵,你看见了吗,陛下居然要因为还未发生&30340;事情,弑杀亲弟弟呀!”


    宦官居高临下地说:“这是陛下&30340;仁慈,这样方才能成全你&30340;体面。你知道,外面有多少人要杀你吗?”


    他来&30340;路上,已经看见很多人在端王府门前流连了。


    他们目露凶光,身上藏着兵器,自以为别人不会注意,实际上宦官看得明白。


    这群人都是来杀赵佶&30340;。


    端王赵佶以一己之力,拉动全京城&30340;仇恨。


    赵佶不是被陛下毒酒赐死,也会被百姓刺杀。


    赵佶瞪圆眼睛,不敢相信,一个恍惚之间,毒酒入喉。


    毒酒&30340;效果穿肠烂肚,仿佛有一只手在内脏里搅。


    赵佶哇哇吐出几口鲜血,倒地不起,很快没了声息。


    因为他心里悲愤,居然死不瞑目。


    宋哲宗收到赵佶已死&30340;消息,松了口气:“来人啊,宣告天下,端王赵佶自知有愧于大宋,有愧于百姓,自缢而亡。”


    他叹了口气,未曾想,他也学了祖先&30340;本领。


    宋太.宗赵光义——绝命毒师。


    ............................


    宋哲宗还活着&30340;时候,赵佶&30340;性命掌握在陛下手上。


    可在另一个李清照&30340;平行世界中,宋哲宗早已死去,宋徽宗乃是天下之主,没有什么人在地位上比他更高贵。


    百姓即使知道未来宋徽宗会让大宋灭亡,如今也敢怒不敢言。


    可偏偏算算时间,靖康耻马上就要发生了!


    他们就是首当其冲&30340;对象!


    皇帝目前杀不了,那皇帝&30340;走狗呢?


    这一天晚上,京城家家户户闭门不出。如果靠近,便能听见尖锐&30340;呲啦呲啦&30340;声音。


    如果是技艺娴熟&30340;铁匠,便能轻松地听出来,那是磨刀&30340;声音。


    大宋,起风了。


    .....


    【吏部尚书王时雍,开封府尹徐秉哲,把抢来&30340;妇女整车整车送往金营,号称“金人岳父”。】


    吏部尚书王时雍原本和家人一起看着天幕,高高兴兴,结果吃瓜吃到自己,顿时吓得六神无主。


    他连忙带着妻妾回到屋里,命令丫鬟奴仆关好大门:“你们把门看好,一只蚊子也不能放进来!”


    既是门关得严严&30340;,吏部尚书王时雍&30340;心也无法平静。


    怎么办?他该怎么办?


    倘若天幕说&30340;是真&30340;,他真&30340;是金人岳父,这种事也是让下属去做,做得非常隐蔽,没几个人知道。


    可是如今天幕广而告之,他已经拉起了全京城人&30340;仇恨。


    所有家里有女儿&30340;人,都会恨上他,恨不得杀之后快!


    他为什么清楚?因为他也有女儿。如果别人买卖他&30340;妻妾和女儿,即使那个人是大官,他也要让大官好看。


    吏部尚书王时雍拍拍胸脯,后怕不已。家宅抵挡不住外贼,等到熬过今晚,他要去面圣。


    听天幕说,自己未来是帮宋徽宗买卖女子送给金兵,陛下得帮他,不能只让他背锅啊。


    没过多久,五个侠士踏着月色,来到吏部尚书王时雍&30340;门口,腰间&30340;刀闪着锋利&30340;冷光。


    .....................


    皇宫中,宋徽宗慌得六神无主,看向文武百官:“靖康之变,还有多久?”


    宰相赵挺之说道:“据说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攻打大宋。儿媳李清照尚且还在京城,没有去山东待上十几年。按照这种纪年法,大概还有十多年。”


    宋徽宗长松了口气,还好,还来得及!


    赵挺之看到靖康耻,心中忧愤又焦虑,连忙说道:“陛下,请派人商讨抗金一事。”


    宋徽宗闻言,却觉得荒谬,挥挥袖子,惊恐万分似&30340;说道:“抗击金国?你疯了吗?”


    “你没听见未来,金国都打到大宋都成了?金国该有多强啊。”


    “如今金国得知未来会战胜大宋,信心肯定会空前膨胀,说不定马上就要打过来了。”


    “如今迅速南迁,才是大宋&30340;出路!”


    他话音落下,无数忠臣心如刀割。


    文武百官求情道:“陛下不可,大宋版图早已大不如前,如果放弃北方,那么国将不国,无言面对老祖宗。”


    “是啊,金人&30340;胃口如此之大,犹如豺狼虎豹,南迁也是没有用&30340;,他们一定会打过来&30340;。”


    可是宋徽宗武断地说:“朕心意已决,不用再说了,必须南迁。长江阻隔蛮夷,有什么可怕&30340;?”


    宋徽宗已经被那牵羊礼吓坏了,满脑子只剩下一个“逃”。


    国土丢一点没事,性命才是最重要&30340;。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更何况,长江是天险,过河很难。凭借长江,他就不会被俘虏了。


    未来金兵过河也无所谓,他死后,哪管那洪水滔天?


    这时,蔡京像是想到什么,笑着说道:“陛下,你可曾发现了一件事?”


    “什么事?”


    “那天幕称呼我们&30340;时候,一直说北宋,这说明什么?未来可能有个南宋。天幕是在告诉我们,南迁是可行&30340;!”


    宋徽宗觉得很有道理,不停点头,给文武百官打定心剂:“没错。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却让人刮目相看,大宋退一退又怎么样?只要保住根基,将来一定能北伐,灭亡蛮夷,夺回中原。”


    宰相赵挺之心中悲愤,陛下糊涂啊。


    倘若天幕未出现,大家还对大宋无比忠诚,百姓会自发护着大宋&30340;根基,保护宋朝皇室&30340;南迁之行。


    那时候,外敌当头,大家只会关注民族&30340;矛盾,并没有那么厌恶皇帝。


    可现在天幕出现了,金兵还没有打过来,靖康耻这一段类似于国家秘史&30340;事情却被广而告之。


    哪个百姓不恨?哪个百姓不气?还会保护大宋吗?


    大家怨恨金国,更怨恨皇上无能。


    为今之计,只有和金国死战,才能把大宋&30340;名声打回来。


    可天子执意要南迁,殊不知早已失去了民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宋如今失去了民心,南迁真&30340;能成功吗?


    唉,他也不用担心儿媳妇被宋徽宗觊觎&30340;事情了。


    大宋,将亡。


    赵挺之心如死灰,彻底失望,只想在即将到来&30340;乱世中,保全家人,立刻跪地说道:“陛下,臣年事已高,乞骸骨!”


    宋徽宗很想南迁,非常讨厌反对他&30340;赵挺之,赵挺之&30340;请求正中他&30340;下怀,让焦急烂额&30340;他有点高兴:“朕允了。”


    赵挺之辞官挂印而去。


    宋徽宗忙得焦头烂额,也惦记不了心心念念&30340;才女了,没什么事情比身家性命更重要。


    皇宫&30340;蜡烛彻夜未熄,一直在研究南迁&30340;事情。


    次日,便有人急急忙忙来禀报:“陛下,吏部尚书王时雍,开封府尹徐秉哲……”


    宋徽宗惊骇不已:“什么?他们居然被杀了?谁敢谋害朝廷命官!”


    “是&30340;,头颅被挂在城门口,死不瞑目,眼睛都没合上。今天早上,才有人看见。”


    “他们家&30340;侍卫呢?京城&30340;守卫呢?是干什么吃&30340;?”


    官员有些难以启齿:“昨夜家家户户闭门不出,都在看天幕。京城&30340;守卫也在护卫皇宫&30340;安全。听说是他家&30340;丫鬟和侍卫放了人进来,才让王大人……”


    宋徽宗:“这群家奴居然敢背主,谋害朝廷命官,来人啊,将他们凌迟处死。”


    官员尴尬地说:“昨夜大家都在忙着观看天幕,并没有注意到王大人家里&30340;事情。那些仆人已经全跑了。”


    宋徽宗气得不行:“派人去抓捕凶手和罪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他灵光一闪,智商占领高地:“刁民作乱,可能会妄图刺杀寡人。只派一小队去抓他们就可以了,把剩下&30340;将士都给我调来,保护皇宫。”


    两位蛮夷岳父明明都是朝廷官员,却被人杀了,这群刁民有点恐怖,说不定还想杀他。


    “臣遵旨!”


    宋徽宗心中烦闷,就因为一个靖康耻,百姓就跑去谋害朝廷官员。


    百姓们知不知道,要不是他和祖先绞尽脑汁议和,大宋早就被金朝所灭了,哪里有如今&30340;繁荣安定?


    真是一群不思感恩&30340;刁民!


    .........................


    宋朝&30340;制度决定了,宋朝&30340;起义相对于别&30340;朝代不多,因为宋朝很喜欢养兵。


    那些士兵大多几乎都是农民、游手好闲者、罪犯。加入朝廷有饭吃,那么就没什么人造反了。


    可如今&30340;宋徽宗喜欢收集奇石,建造亭台楼阁,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天幕一出,就像是导火索一样,点燃了百姓对于大宋&30340;不满。


    南方&30340;小城中,未来&30340;农民起义军首领方腊冷笑着说:“先人说得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如反了他。”


    天幕剧透了靖康耻,直接让神圣不可侵犯&30340;皇权变得支离破碎。


    百姓哭嚎,生灵涂炭,皇上卖笑,妃嫔惨死。


    ……好像换头猪,都比宋徽宗父子二人有骨气。


    皇帝这么烂,又被天幕厌弃,说明皇帝已经不得天命了。


    那他们凭什么不能做皇帝?


    多地正在疯狂酝酿着农民起义&30340;苗头,态势甚至比历史上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


    大宋&30340;开国皇帝赵匡胤对待五代十国&30340;亡国之君其实不错,没有杀了他们,甚至邀请他们来参加宴会。


    南唐李煜、后蜀孟昶、吴越钱俶……都战战兢兢、带着自己&30340;家眷前来赴宴。


    他们本来一边吃喝,一边看天幕,和谐得不得了。结果现在,气氛降到了冰点。


    开国皇帝赵匡胤咬牙切齿,几乎将牙龈都要咬碎,心如绞痛,嗓子里已经有了血味。


    “大宋,好一个大宋。”


    “皆是些怂人啊。”


    “朕&30340;子孙后代怎么会是这种怂人!”


    弟弟赵光义眼神飘忽,他一直想谋权篡位,现在看来,他有点不想了。


    这子孙简直丢了老祖宗&30340;脸,让他不想认啊,太丢脸了。被人像羊一样牵着走。


    嗯,宋徽宗肯定是哥哥&30340;后代,一定不会是他&30340;!


    未来&30340;【驴车漂移车神·绝命毒师】赵光义如此想到。


    李煜谨小慎微,心中叹气,和其他亡国之君一样安静得像只鹌鹑。


    他和李清照何其相似。


    年轻时意气风发,后来国破家亡,写&30340;词还颇为相似。


    还都姓李。


    他默默想,这李清照不会是他&30340;转世吧?


    亡国之君孟昶一脸谄媚地讨好和奉承赵匡胤,跟那天幕中&30340;宋徽宗别无二样。


    区别只不过是,卖笑&30340;对象不同罢了。


    孟昶&30340;妃子花蕊夫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她是孟昶&30340;妃子,入宫之后,极为受宠。


    君王给她打造牡丹园,每到牡丹盛开&30340;时候,花团锦簇,成都就很美,所以成都也有了别称“蓉城”。


    君王看她比牡丹花娇美,所以封她为花蕊夫人。


    谁曾想繁华成泡影,宋军大军压境,蜀军不堪一击,君王一筹莫展,直接投降。


    国破家亡,君王不死社稷,居然还委曲求全。


    她笑得眼泪都流下来:“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赵光义本来就对这些亡国之君非常不满,一直想弄死他们,防止他们闹出事情,立刻不满地说:“花蕊夫人,后蜀国已经灭亡,君王已经投降,你做这种诗,难道是想造反不成?”


    孟昶吓得屁滚尿流,连忙说没有,并且拉着花蕊夫人道歉。


    花蕊夫人丝毫不见害怕,依旧笑着:“十四万人齐解甲,哪里能造反呢,我只是耻于与夫君为伍啊。”


    孟昶哪里能忍受后妃&30340;讥讽,气得不顾场合,叫骂起来。


    赵光义恨不得现在就杀了两个人,已经拔出了剑。


    而皇帝赵匡胤拦住了他,感慨万千,胸襟广阔:“花蕊夫人是不亚于李清照&30340;才女啊,不可对花蕊夫人无礼,必须要以礼待之!”


    “这首诗写得确实好,送给大宋未来&30340;皇帝也很配。”


    赵光义只能愤愤收回刀。


    花蕊夫人心中冷笑,她之所以当面说出这首诗,就是想求死啊,结果居然没人杀她。


    李清照,你那时是否也和我现在一样无奈呢?


    ................


    靖康耻这一中国历史上&30340;奇耻大辱,在各大平行世界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视频&30340;主角李清照本人看到赵明诚未来变心,其实是有些伤心&30340;,忍不住又想写词来抒发哀思。


    她羡慕&30340;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那样一生一世一双人&30340;纯洁爱情。


    她和赵明诚举案齐眉,为何不能白头偕老?男人都会变心吗?


    好烦,她甚至有点想和离了。


    可刚拿起纸笔,就听见靖康耻。


    她差点捏断了毛笔,满心满眼都是不可思议,什么小情小爱已经消散了,只有那靖康之耻能勾动她&30340;心肠。


    无数女子被掳去金营,三千嫔妃赤.裸游街,皇后撞柱而死。能轻易掀起任何一个女人&30340;怒火。


    保家卫国&30340;男人呢?


    她突然想起了花蕊夫人&30340;名句:“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不行,士可杀不可辱!


    她一定要为那些女性、为国家做些什么,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未来能写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0340;李清照从小到大都不是什么普通&30340;后宅女子。


    她崇拜霍去病和韩信,小小年纪就写下一首《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分析安史之乱。


    她&30340;身上,有旁人很难有&30340;侠气。


    李清照垂眸沉思,发狠似&30340;看着自己&30340;毛笔。


    她和以前不同,如今有天幕给她带来&30340;人气,明显将会一种绝对性&30340;优势,成为大宋&30340;顶流。


    她&30340;笔也可以诛天下,未必比上战场差。


    她要借天幕这股东风,号召全天下&30340;人抗金!


    .....................


    天空中,天幕继续播放:【国破家亡之后,山东被金兵扫荡,李清照和赵明诚只能逃难,并且分批把这群宝贝送往今天&30340;南京。】


    【紧接着,赵明诚升任了南京&30340;知府,相当于当地&30340;最高长官。】


    【南京在当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和金国隔江对峙,相当于第一道防线。】


    【这一天,底下&30340;将领得知有驻军要叛变,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明诚,希望赵明诚平定叛乱。】


    【结果赵明诚怂得要命,不敢平定叛乱,抛下自己&30340;妻妾和一大堆&30340;宝贝,趁着夜晚,用绳子悬下城墙孤身逃跑了。】


    【叛乱被手下&30340;将领平息了,李清照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老公还是她认识&30340;老公吗?怎么如此贪生怕死?】


    【赵明诚这种临阵脱逃&30340;行为曝光之后,受到朝廷&30340;处分,丢了铁饭碗。】


    【夫妻二人离开南京,打算去没有被战火波及到&30340;地方养老。】


    【路上,一群人路过乌江,拜访项羽庙。】


    李清照看了看自己怂包蛋&30340;老公,又想了想如今苟且偷生&30340;南宋朝廷。


    他们哪里能比得上项羽一根毫毛呢?


    她愤而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被天幕展示出来,无数文人震惊不已,羞愧低头。


    这这这……真&30340;是一个女子写&30340;?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