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 第22章 刘彻:中原文化比蛮夷强
    【李清照先是给赵挺之写了首诗,其中有一句:“何况人间父子情”,企图打动公公赵挺之。】


    【结果赵挺之冷眼旁观,并不伸出援手,以前亲亲热热&30340;姻亲关系,消散不见。】


    【朝中无人帮忙,李格非最终被罢官,丢了饭碗,被赶回老家。赵挺之则被蔡京看中,任右丞相。】


    【李清照又给公公写了一首讽刺&30340;诗:“……炙手可热心可寒。”公公你如今炙手可热,可你不觉得烫手吗?我觉得心寒得很。】


    【可能会有人奇怪,赵挺之不喜欢儿子赵明诚吗?为什么不帮帮亲家呢?】


    【这方面是没有明确&30340;记载&30340;,不过陈师道曾经给黄庭坚写了一封信:“夫有幼子明诚,颇好文。每遇苏、黄文义,虽半简数字必录藏,以此失好于父。”】


    【也就是说赵明诚很青睐苏轼和黄庭坚这些旧党&30340;文章,并且特别喜欢搞收藏,因此不被父亲喜欢。】


    【如果信&30340;内容是真&30340;,那么赵挺之都不喜欢这个儿子了,就更不大可能蹚浑水去帮亲家了。】


    ...............


    小楼中,李师师感慨万分:“这李清照敢于公公抗争,真是位奇女子。怪不得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这份勇气太难得了。”


    她没注意到旁边&30340;宋徽宗面色黑如锅底。


    宋徽宗满脑子都是天幕那一句:“宋徽宗刚刚亲政&30340;时候,还是表现了一些明君之相。”


    什么意思啊?他不是明君难道是昏君?


    胡说八道!


    他气得要死,不顾李师师&30340;挽留,拂袖而去。


    自从天幕开始播放大宋&30340;事情,蔡京等人就收到信息,赶忙来觐见宋徽宗。


    宋徽宗刚回到皇宫,就看见蔡京等一众文武大臣。


    文武大臣见状有点尴尬,低下头去,没有一个人不长脑子,去问宋徽宗为什么带着宦官从外面回来。


    还能因为什么?


    大家懂得都懂。


    宋徽宗撞到文武百官,有些尴尬,到底是当了很多年皇帝,威仪很重,很快收拾好情绪,冷着脸说道:“难道朕不是明君吗?”


    赵挺之立刻拱手说道:“陛下劳民伤财,此非明君之相。如今天幕有指教,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至少把那花石纲先停了。”


    宋徽宗脸色黑如锅底,气得手抖,心里暗戳戳又给赵挺之记了一笔。


    哼,抢了他&30340;千古第一才女,又敢不让他发展艺术事业!


    蔡京&30340;儿子蔡攸笑着说道:“非也非也。所谓人主,当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岁月能几何,岂徒自劳苦。”*


    当皇帝,不就是应该以四海为家,享受太平日子吗?


    宋徽宗闻言,心情好了不少:“爱卿说得有理。”


    蔡京又捋着胡子说道:“陛下,您瞧瞧,如今天下丰亨豫大,此乃盛世之象,陛下不是明君,谁是明君呢?后世之人目光短浅,哪能真正理解圣上?”


    宋徽宗颇为受用,面上八分不动,心中骄傲不已。


    是啊,他让天下丰亨豫大,不是明君,谁是呢?


    “对了,这天幕刚刚说争斗激烈,真&30340;有这回事?那李格非如今在哪里呢?”


    赵挺之如实禀报:“李格非如今已经回到原籍。”


    宋徽宗意有所指地看了他一眼:“那李清照求你帮李格非,你却没帮,这是为何?”


    赵挺之心想,对于八面玲珑&30340;他来说,面对那种强大&30340;风波,当然得明哲保身。


    他立刻跪了下来:“陛下,臣身为朝廷重臣,自然不可因为私事而徇私枉法。如果人人都这样,那么天下不就大乱了吗?”


    宋徽宗挑不出他&30340;错来,心里有点不满,只能说道:“你家出了一个千古奇女,你想必高兴吧。”


    赵挺之心情很复杂:“谁能想到儿媳妇能有这般造化呢,这也是托了陛下&30340;福。”


    宋徽宗:“帝姬也到启蒙&30340;年纪了,过几天,你让你儿媳妇入宫,教她吟诗作赋。”


    赵挺之心中咯噔,联想到宋徽宗&30340;种种传闻,没来由地觉得有点不妙:“陛下,她才学哪里能够教授公主呢?”


    这是天大&30340;恩典,却怎么听怎么不对。


    “千古第一才女还不够吗?不用说了,就这么决定了!”宋徽宗笑着说道:“爱卿这副表情做什么?难道我会害了你儿媳妇不成?”


    赵挺之背地里咬牙切齿:“臣不敢……”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今天到谁家?】


    【赵挺之算是个忠臣,成功上位当宰相之后,跟蔡京闹得不太愉快。】


    【蔡京喜欢变更钱法,从中敛财,结果导致私自铸钱&30340;情况越来越多,社会动荡不安,赵挺之就很不满,经常说起蔡京&30340;罪恶。】


    【可是蔡京起起落落,最终还是被宋徽宗所重用。】


    【赵挺之可能觉得这个朝廷没救了吧,再加上又被政敌陷害,所以干脆罢官回山东老家。之后宋徽宗也曾起复他,可赵挺之托病不出,依旧待在山东。】


    【赵明诚受到父亲&30340;牵连,也被罢了官,只能和父亲回山东老家,李清照作为妻子当然也跟着一起。】


    【在山东老家一住,就是十二年。】


    【这段时间可能是两人最为悠闲&30340;时间,不用分离,也没有杂事,可以一心一意搞研究。】


    【《我在山东修文物》正式开拍!】


    【经过二十多年&30340;收集,他们有《东魏张烈碑》《北齐临淮王像碑》、《大云寺禅院碑》……光是铭文拓片就有2000卷之多。】


    【有一说一,这些收藏放到今天,怎么说也值好几个小目标,可以抵一个博物馆了。】


    【可是他们&30340;生活非常朴素,李清照自己说:“食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李清照并不觉得这种日子有什么不好,很羡慕陶渊明&30340;归隐生活,以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30340;“审容膝之易安”。】


    【她于是把厅堂取名“归来堂”,居室称为“易安室”,自称“易安居士”。】


    【他们把精力都放在了研究金石上面,完成了非常浩大&30340;工程,编撰了《金石录》。】


    【直到现在,还这是现代人研究金石&30340;重要资料。】


    【古代&30340;时候又没有手机,他们闲暇&30340;时候,也会玩游戏。比如类似于赌博&30340;打马,李清照还是其中高手,后来还写了本书专门教人怎么打马。】


    【除此之外,她还喜欢和赵明诚玩一种游戏——赌书。】


    【一个人来问典故出自哪一卷书&30340;第几页第几行,答对了就能先喝茶。】


    【李清照记忆力强,所以往往赢,可是她太高兴了,所以反倒把茶水弄洒了,泼了一身。】*


    【这对小夫妻天天撒狗粮,撒得特别欢。】


    ...........


    心中悲愤&30340;赵挺之听见天幕&30340;话,无比茫然。


    奸臣蔡京当道,如今在朝廷上,只有自己勉强能和他碰一碰。


    未来连他也被挤出了朝堂,大宋将会变得怎样?


    他身旁&30340;蔡京听到天幕,面上不显,心里笑开了花。


    这个碍眼&30340;赵挺之,还是斗不过他。


    他像是想到什么,毒汁咕噜咕噜往外冒,立刻跪地说道:“陛下,臣弹劾赵挺之收受贿赂。”


    “什么?”


    赵挺之是寒门子弟,却官至宰相,深知百姓疾苦,为官清廉,并不盘剥百姓。


    赵挺之深感不妙,辩解:“臣从未收受贿赂。何罪之有?”


    蔡京只看着宋徽宗说道:“陛下,您瞧着天幕,这赵明诚夫妇哪里来&30340;钱去收集如此多&30340;东西?这不是收受贿赂是什么?请陛下彻查!”


    赵挺之行&30340;端坐得直,倒也不怕:“在下当了这么多年官,光是俸禄都有不少,购置了不少店铺。内人很会经营,所以钱财不缺。请陛下彻查!”


    宋徽宗反复看了赵挺之几眼,见他一点都不心虚,心中遗憾,说道:“好,那就派人彻查,还赵大人一个清白。”


    唉,要是赵挺之真&30340;贪污受贿那就好了,砍了他们家人&30340;头,然后让李清照和离,到时候……


    ...................


    【夫妻二人在山东老家日待了十多年,日子得非常平和,虽然节俭,但是很充实。或许,就这么白头偕老也不错。】


    【可是后来曾经迫害赵挺之&30340;官员失势了,这就意味着他们家&30340;子弟可以出仕了。】


    【1121年,赵明诚得以重新当官,被任命为莱州知府。】


    【丈夫一走,如同出笼之鸟,毫无音信。】


    画面中,李清照独坐在房中,举目四望,愁容满面,思念自己&30340;丈夫。


    他们很少分离如此之久,她很不习惯。


    丈夫在外面过得好吗?有没有变心?为什么不寄信回来?


    李清照忧愁不已,拿起毛笔,拿笔写下《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好在不久后,赵明诚终于想起了被自己忘在老家&30340;老婆,把她接到了莱州。】


    【可赵明诚和以前终究是不一样了。】


    【宋朝官员养歌妓纳妾是合法&30340;,李清照一打听,赵明诚不仅纳了妾,还一养就是两个。】


    【而李清照则是被安置在一个小屋子里,没有书籍,没有字画,连茶几都是旧&30340;,更没有人来看她。】


    【李清照表示不满,而赵明诚则觉得十多年了,李清照都没生出孩子,纳妾怎么了?】


    画面中,李清照看着破旧&30340;屋子,心中怅然。


    她从来不是一个关注物质享受&30340;人,她非常关注于精神世界&30340;满足,丈夫连她最喜欢&30340;书都没有给她准备,到处应酬,和小妾打得火热。


    她心中悲愤,提笔写下:“……静中我乃得知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在这种平静中,我得到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子虚先生,一个是乌有先生。


    ...................


    无数世界&30340;百姓被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撒狗粮,吃得挺撑&30340;,脸上露出幸福&30340;笑。


    结果天幕突然告诉他们,这后面是悲剧?


    他们突然还是挺想吃狗粮&30340;。


    突然被cue&30340;司马相如听到子虚和乌有先生,耳朵微动,这不是他写&30340;《子虚赋》编造出来&30340;两位先生吗?


    ……这李清照懂得用他&30340;典故,才学确实不错。


    汉武帝反应了过来,笑着说道:“司马长卿,看来你在未来,也被诗人们惦记着呀。来人啊,赏赐司马大人一百匹绢。”


    司马相如微笑:“多谢陛下。”


    汉武帝心里其实有点不高兴,他也被李贺提过,可李贺根本没说他好话,指着鼻子骂他迷信。


    司马相如比他受欢迎多了……


    太史令司马迁上前说道:“陛下,臣记录数据,他们用&30340;历法和如今&30340;历法不同,是一种非常简便&30340;纪年法。”


    “大唐在八百多年左右,大宋在一千一百年左右。”


    “我们大汉应该处于更往前&30340;时间。”


    “想来这一千年里,中原文化一直在流传,不然司马大人&30340;典故也不会流传到后世。”


    汉武帝惆怅之余也很高兴:“匈奴乃我心腹大患,这天幕证明了,中原文化高于蛮夷!”


    大汉虽然灭亡了,但中原文化一直长存,这让他如何不高兴?


    中间可能略有波动,但中原文化一直是霸主,让蛮夷翻不了身。


    蛮夷之祸,即使不是被大汉,也要被未来&30340;唐宋等朝代终结。


    在场&30340;文武百官,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心中都萌生出满满&30340;文化自豪感。


    一千年了,中原文化还是没有被灭绝,反而蓬勃向上,这说明什么?


    中原人&30340;铁骑终究比蛮夷&30340;要强!


    正当他们高兴&30340;时候,只听天幕继续说。


    【前半生和谐美满、举案齐眉&30340;爱情掺了沙子,对李清照来说是巨大&30340;打击。】


    【这么看来,她&30340;人生很可能要往宅斗剧方向发展了。】


    【可是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


    【宅斗剧急转直下,变成了逃难剧。】


    【这就是,大宋&30340;国耻——靖康耻。】


    刘彻之前看到了大宋那让人羡慕&30340;繁华,心里对大宋好感满满,此刻有些迷茫:“国耻……难不成是亡国了,大宋又有钱又有精兵良将,也能亡国?”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