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清照(四)


    苏轼一向是有什么说什么,在朝堂上如是,在私下里亦如是。


    见两个学生都惊异地看向自己,苏轼继续道:“那赵挺之当年做官时搜刮民脂民膏,表面上附庸新法积极办事,实际上为的都是自己的私人利益,活脱脱一个聚敛小人!”


    见老师话语里的憎恶之情溢于言表,李格非陷入沉思,这样的一个人,未来的自己真的会和他做儿女亲家吗?


    天幕上,明意对这段婚姻关系作出了分析:【李家与赵家结亲时,正是元祐旧臣主政,而赵挺之当年追随王安石推举新法,这个时候自然受到了排挤,和李格非成为亲家,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他在朝中的尴尬处境,这对于圆滑的赵挺之来说是有利的一门亲事。但李格非为人光明磊落,能够将宝贝女儿嫁给赵家,很大程度应当是看中了赵明诚个人的品行。】


    【据史料记载,赵明诚这个人自小仰慕苏轼黄庭坚的文章,沉迷于金石古籍,并不像他的父亲一样在官场汲汲营营追求权力,也正是因为他这个淡薄的性子,他父亲私下对他并不是很满意。】


    “啧”,苏轼不好再说什么了,凡事不能一棒槌打死,虽然他还是很想让这个清照娃娃当自己孙媳妇,但也不能手伸得太长讨嫌不是?


    天幕上,李家偏院欢声笑语,少女清照坐在秋千上,在侍女的一声声叫好中随秋千飞起。


    明媚的春光、高高的秋千、裙裾飞扬笑容明媚的少女,满是青春活力的画面让不少天幕外的人受到感染,纷纷抬头观望。


    玩到一半,有婢女来报,说是赵府的三公子前来拜访,正与老爷一道去书房探讨学问。


    李清照双颊微红,说不清是剧烈运动的原因还是其他。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不管心中作何想,李清照面上皆不显,依旧像往常一般慵懒地整理了一下自己一双葱白玉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在少女细微的观察里,花儿正带着饱满的露珠,而自己因为刚刚运动,细汗浸湿了薄薄的罗衣,此刻的自己就像那较弱的花朵带着露珠一般动人。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是生动的、鲜活的,见到忽然闯入的客人来不及登上鞋袜,匆忙回避时袜子掉落金钗坠下,原本是稍显狼狈的画面,却被她写的滑稽可爱,处处是少女的跳脱。但这首词的下两句才更是点睛之笔。】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原本带着娇羞离开,偏偏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只能倚门偷偷地看上一眼,被发现时又迅速将视线移开,装作去闻青梅的香气。一时之间,少女的娇羞、含蓄、好奇、故作遮掩各种情绪跃然纸上,堪称是李清照闺阁情态的真实写照。】


    受大环境影响,汴京城凡是富贵人家的女儿都是要从小读书认字的。此刻闺中的小姐们看到了这首妙语连珠的小词,不禁打心里佩服这位素未蒙面的女子。


    “不愧是才女!”司马光家,一凭栏少女拍手称叹。


    然而程颢家却是另一番景象。


    程大人眉头紧皱,手背在身后,烦躁地在厅堂内踱来踱去,皱眉看向底下的一众女眷。


    “天幕上这女子,行为放浪,不顾礼义廉耻,所作诗文露骨下流,你们万不能效仿,知道吗?”


    程家的女儿们嗫嚅着称是,心中却并不认同父亲这套说法:害,如果她们也有一个像天幕上李大人那样开明的父亲就好了!


    天幕上,李格非和赵明诚几番交谈下来,心中对这个年轻人多有赞赏,一来二去,欢欢喜喜地答应了赵家的提亲。


    门当户对,志趣相投,李清照告别了无忧无虑的闺阁生涯,满心欢喜地享受着新婚的甜蜜。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种拉着丈夫非要他说一说花好看还是自己好看的事,乍一看真不像我们清高傲物的才女干出来的,可李清照之所以是李清照,便是她从来不会在诗词里伪装自己,新婚燕尔,由一枝花萌生许多小女儿情态,足以证明那个时候的李清照是真心喜欢和珍惜这段婚姻的。】


    【123:这个男人,有些不值得】


    【丐帮帮主:他确实配不上李清照,不过宋朝也没几个配得上她的哈哈!】


    天幕外,李格非嚯地一下站起,他就说吧!他就说这姓赵的小子有问题!


    【在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不久,宋哲宗亲政,这意味着属于元祐大臣的好日子也走到头了。在李清照十九岁这年,朝中划定了“元祐党人碑”,苏轼的名字赫然在列,李格非作为苏轼的学生,自然也不会被排除在外。】


    天幕外,两个学生惊讶地看向自己老师。


    苏轼老神在在,拿叉子拨了拨茶炉中的炭火,叹息道:“朝中近来波诡云谲,你争我斗从未停歇,官家自己也对目前朝局诸多不满,我等被排挤出朝堂之外这不是迟早的嘛!看开点,还有将近二十年呢,到时候有没有老师我都不好说!”


    李格非、秦观:


    天幕上,元祐党人被革职降罪,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却是一路高升,位居尚书右丞。


    时下对女子多有要求,譬如新妇嫁人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是不能与公公说话的,李清照情急之下顾不得这些繁文缛节,直接闯入赵挺之的书房请求他救一救自己的父亲。


    然而赵挺之却态度冷漠,话里话外都是李清照既然已经嫁作赵家妇,就应当一切为赵家的前途着想,至于元祐奸臣,赵家决计不会冒着忤逆圣意的风险去替他们说话的。


    李清照冷笑:“堂堂副相,竟称呼自己的亲家为奸臣,实在是闻所未闻。”


    朝中规定,凡是元祐党人的子女皆不得留在京城,李清照收拾了包裹跟从自己父母一道离开。


    离开前,她给不近人情的公公留了一首诗:“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


    别看您现在权势滔天炙手可热,但我越看越觉得心寒。权力自古害人,遇到亲友我都要尽力帮扶的,何况是父子亲情?


    【这个时候的赵明诚也在京中做官,其实这时他懦弱的性格已经体现出来了,且不论他到底有没有替岳父说话,但李清照跟着父母离开汴京的时候,赵明诚是在升官的】


    然而天幕上的李清照显然还是对丈夫依依不舍。


    李格非的处境在同僚中还算不错,可以回到山东老家居住。


    回到幼时闺阁,李清照却全然没有了当初无忧无虑泛舟溪亭的心境。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荷花凋谢,香气不再,同样的场景,当初看是误入藕花深处,如今却硬生生看出了一股凄凉的意味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天幕上的李清照傻傻地伫立在窗前,盼望着能收到一封丈夫的来信,以至于月影下移,何时洒满西楼都未曾察觉。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的许多名句都是在和赵明诚分别的状态下写出来的,且不说这份思念后来是否值得,这首《一剪梅》里面的思念之情放到今天至今让人感动。而且因为李清照写词时注意音律的缘故,这首词改编的曲目也是十分动听。】


    【123:懂了,这就把赵明诚当成工具人来看】


    【这段新婚后的暂别让李清照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句,像“酒意诗情谁与共?”“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都是这时候写的,但最著名的恐怕还是中学时代需要诸位全文背诵的那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天幕中,这首表达思念的词寄到赵明诚手中时,他在书房挑灯一读再读。


    妻子才女的名头不是盖的!这个“瘦”字实在是绝妙!


    赵明诚一边赞叹不绝,一边闭门谢客,吩咐下人未来的这三五日都不要来打扰他。


    于是,接下里的三日里,赵明诚埋首书案废寝忘食,一股脑写了四十多首词,待收笔,把妻子的那首《醉花阴》混入其中邀请友人来评价。


    友人细细琢磨,一股脑看下去,挑出李清照的那首,真诚赞叹:“所有词中,唯有这句‘人比黄花瘦’最妙!”


    天幕外的苏轼不解道:“四十多首词,竟没一首突出的吗?”


    不能理解,反正他一般写四首就要火一首。


    李格非黑着脸,半天不语:“这门亲事,以后必须再议!”


    第42章 李清照(五)


    【北宋朝廷的一大特色便是臣子们喜欢为了自己的利益斗来斗去,当初李格非的名字被刻上元祐党人碑时赵挺之袖手旁观,可当蔡京复相以后,赵挺之又不得不为了躲避蔡京的嫉恨自请罢官致仕。在李清照二十四岁这年,公公赵挺之去世,在蔡京的诬陷下赵挺之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皆被捕入狱,李清照毫无怨言跟着赵明诚一起回到了青州老家。】


    【李清照夫妇此次在青州居住了十年左右,这段时光也是夫妻二人长久团聚、一门心思致力于金石研究的时光。】


    天幕上,李清照再度从繁华的汴京搬到了相对偏远落后的青州,但面上却一派坦然从容。青州住所里,她参考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为书房取名为“归来堂”,又从“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中摘取“易安”二字作为自己的号,自诩可随处而安,即便是在青州终老也未尝不可。


    赵明诚被革职罢官,这骤然得来的空闲却为他的兴趣创造了极大的条件,在青州的这段岁月里,夫妇二人网罗金石字画,赵明诚着笔写下了《金石录》,从夏商周到隋唐五代,凡刻录于青铜器上的文字,皆可在这本书上窥见端倪。


    白日里,赵明诚在友人处得到一份古籍,第一反应居然是打马归家,兴冲冲地拿到妻子面前一同品鉴欣赏。因为在他看来,论金石造诣、论志趣相投,这世间找不出除了妻子以外的知己。


    李清照擅长煮茶,夜间闲暇时,二人便支起小火炉,一边饮茶一边赌书。所谓赌书,便是对着满室书卷,随意说出一个典故,谁最先说出这个典故的出处便获胜。


    李清照自幼博闻强记,在这一游戏当中往往获胜良多。天幕上的她举着茶盏得意忘形,炫耀之时竟失手将大半杯的茶水洒在了衣服上,引得赵明诚一同放声大笑。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这首著名的诗句便是化用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想必这个时候的李清照也是将赌书泼茶视作了无甚值得留念的日常,但好景不长,这段婚姻后来并未像她期待的那般圆满。】


    【在清照三十五岁这年,赵明诚被起复,这个时候的赵明诚已经三十八岁了,但膝下仍然没有一个子嗣,无论是拿子嗣当借口还是赵明诚已然变心,这个时候的李清照都无法阻止丈夫纳妾,甚至在这段赴任的经历中,赵明诚丢下李清照独留青州老家,带着小妾一同前往了。】


    【123:咱就是说,纳妾也纳了,最后到死也没生出来一儿半女,这是我们清照的问题吗?】


    【丐帮帮主:楼上直说了吧,赵明诚不行。】


    天幕外的赵挺之:是不是要从现在开始给三郎就医?


    李格非黑着脸冷哼一声,一个生不出儿子的男人,竟还好意思冷落他的宝贝女儿,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天幕上的李清照独自一人趴在栏杆上百无聊赖,岁月从不败美人,即便已经距闺中时光过去了多年,此刻的她依旧带着不同于流俗的气质风韵。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她不否认先前和丈夫的甜蜜时光,也能接受他的变心,但道理都想通以后,仍然会为这段感情感到悲凉。


    然而现实容不下她的悲凉,就在她随赵明诚奔赴淄州后不久,金军南下,北宋亡了。


    汴京,一个容纳了李清照无数欢乐回忆的地方,当她听到满城百姓和皇室的屈辱遭遇,内心的怒火与伤痛交织,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亲自上阵手刃仇敌。


    【在这种动乱的时刻,李清照夫妇最难放下的是在老家青州的一大批文物。青州十年夫妇俩人积攒了多少文物呢,据说是能够放满十多间屋子,装整整十五车,其中包括各种青铜文字、杜甫的真迹、唐代诗人笔录,放在如今是可以直接包揽一个省博物馆的程度。然而不幸的是这些文物在青州兵变中大多付之一炬。李清照孤身前往青州抢救时,也只带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为了让后来的观众熟悉这段历史,明意再次放出了靖康之难的历史。


    北宋正在看天幕的所有臣民:???


    天幕上,李清照带着残存的文物赶到江宁与丈夫汇合,然而此时城中发生了叛乱,身为长官的赵明诚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平乱,而是如何弃城出逃。


    李清照不肯走,赵明诚好说歹说没办法,只好拿出调任的皇命来压她。


    途经乌江,李清照胸中悲愤异常,提笔写下了一首《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做人活着的时候要做人杰,死了也应当做鬼中豪雄。人活一世要活出个样子来,宁可像项羽一般做个悲剧英雄,也绝不丧失人格尊严苟且偷生!


    赵明诚气急,指责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是在耻笑我没有死在江宁是吗?”


    李清照冷笑:“不,我不单单是在耻笑你一个,我是在耻笑所有望风而逃的君主和臣子。”


    【123:哈哈哈清照表示我不是在针对某一个,我只是平等地鄙视你们所有人!】


    【丐帮帮主:请把完颜构拉出来看看,一个女儿家在这种时刻怎么用气节吊打他的】


    【在李清照四十六岁这年,赵明诚再次起复,把李清照留在了随时可能沦陷的池阳。临走之时李清照问他如果军情紧急这么多文物怎么处理,赵明诚怎么回的呢,“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重点来了,他嘱咐李清照所有物品都可以丢,先丢能让妻子存活的,后丢金石,至于宗庙祭祀的物品,必要时候要与之俱存亡。】


    【123:赵先生这话真是,丝毫没有做人的良心。】


    【流溪:别说了,这个男人不值得】


    天幕外的李格非大怒:都这种时候了,你身为一个男人不护好妻子的安危,还拖累她为你保护金石,难不成我女儿还比那些没有生命的器具重要?还“与身俱存亡”,你自己怎么不俱存亡?!


    虽然彼此都还未从北宋灭亡的事实中回过神来,但看到李格非这么大动肝火苏轼还是先安慰自己学生:“没事的文叔,现在一切都来得及,这小子咱以后绝不让他踏进李家半步!”


    天幕上,冒着大暑赶路的赵明诚病危,李清照一日夜行三百里前去探病,赵明诚不治身亡。


    李清照强撑着精神为丈夫料理了后事,不久后便大病一场。


    明意的声音在天幕上响起:【其实李清照和赵明诚的这段婚姻归根究底也是一段普通的婚姻,其中有甜蜜温馨的时刻,但最终在时代的考验下还是分崩离析,宋朝对于男子的约束太过于宽松了,在这种氛围下,赵明诚最后也不过是一个随大流的俗人,李清照有不输于男儿的骨气和才华,怎么看在这段感情里都是委屈了。】


    天幕上,病中的李清照骨瘦嶙峋,整个人已经昏迷良久。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名为张汝舟的男人对病中的李清照大献殷勤,并不断地巧言令色诉说自己对李清照的仰慕之情。


    李清照的弟弟李迒性子惯来憨厚老实,此刻见张汝舟这般做派,以为姐姐跟了他便不至于晚景孤苦,便允诺了李清照和张汝舟的婚事。


    谁知李清照病愈后,短短数日便看出了张汝舟的小人行径,什么呵护备至,最终目的不过是惦记她手中残留的金石文物!


    “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我一生清清白白,怎么会忍心在晚年嫁给一个这么卑劣无耻的市侩之徒!


    李清照宁死不肯交出自己当初以命相互的文物,张汝舟恼羞成怒,对着她便是一阵拳打脚踢。


    天幕外,看到此处的人都有些不忍细看下去。


    李格非作为父亲,看到女儿这般遭遇,在气急之余,只能偷偷地以手揩泪。


    与此同时,经天幕点化,所有女子都隐约意识到,这世道对女子委实有些不公!即便是出身名门,饱读诗书的才女,都逃不开要被男人管束的命运,凭什么?


    然而天幕上的李清照,并未像众人以为的那样逆来顺受。


    她提出要与张汝舟和离。


    彼时二人的婚姻才堪堪维系了三个月,时人常见休妻,却从未听过女子主动提出和离。张汝舟哪里肯丢这个面子,当即驳回了李清照的要求。


    和离不成,便另寻他法,和这个卑劣小人多做一日夫妻都让她觉得如鲠在喉。


    李清照以一纸状书将张汝舟告到了官府,她要状告张汝舟伪造考试次数骗取官职。


    二嫁女子将自己的亲夫告上官府,这种闻所未闻的奇事当即在整个建康城传开,民间传的沸沸扬扬,以至于惊动了宋高宗,亲自派人对张汝舟进行审问。


    升堂的前一天,弟弟和亲眷来牢中探望李清照:“阿姐,即便你此次告成,此后的名声恐怕也要毁于一旦,且按照宋律,妻子状告丈夫,和离之后也要坐两年牢,你何苦蹚两年牢狱之灾呢?”


    李清照身着囚服,面不改色:“若能和这小人和离,即便是坐两年牢,我也愿意!”


    事实上,自幼熟读律法,她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第43章 李清照(六)


    公堂之上,李清照褪尽钗环配饰,带着脚铐手铐,穿着粗布囚服,面容沉静凛然而立。


    反观一旁的张汝舟,自李清照进场后便一个劲儿地对她进行谩骂,所用之词污秽不堪,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从一个读书人嘴里吐出来的话语。


    “肃静!”


    府尹拍响了惊堂木,高升喝止住在底下撒泼喊冤的张汝舟,看向一旁身形瘦削却站的笔直的李清照:“张李氏,你告发张汝舟瞒报考试次数,你可有证据?”


    李清照从容开口,将自己掌握的证据条分缕析、一一言明。


    听到最后,原本还在喊冤的张汝舟已经是面如土灰,俨然有绝望之色。


    “你这娼妇!老子被抓了你也别想好过!两年牢饭你好好吃吧,可千万别死在牢中!”即便已经是秋后的蚂蚱,张汝舟被拉下去前还是扯着嗓子对李清照大肆谩骂诅咒。


    李清照无畏无惧,连半分眼神都未曾分给丑态毕露的张汝舟,给主持这场官司的大人行了一礼,便在狱卒的引导下迈步离开了公堂。


    这场对峙,李清照做好了玉石俱焚的打算。是以她全程心平气和,静静等待将要面对的牢狱生活。


    然而生活有时候总有些柳暗花明。李格非当年为人清正,待人处世磊落耿直,因此结交了不少好友。当听闻友人的爱女锒铛入狱后,不少人伸出了援手,李清照两年的牢狱之灾得以幸免,最终在牢中度过了九日便被释放。


    看到此处,不少天幕外的人都看出了其中的偏颇之处。凭什么女子遇人不淑,秉持正义告发丈夫,最后还要落得一个两年牢狱的下场?


    “仅仅是因为‘以夫为天’,告发丈夫的女子掀翻了这个所谓的‘天’?好生不讲理!”


    “这世上不是所有的女子都能像李易安那般刚觉果断的,这法度本就有问题,包庇奸邪之人,连坐无辜妇孺!”


    此刻,无论是在文人阶层还是在普通百姓百姓之间,都掀起了一场关于法度的讨论,以至于惊动了朝中主修法度的官员,和执掌大权的司马光与高太后。


    “不若放开了让大家伙儿议上一议,也好选出一个万全的法子。”高太后向来宽和,并不去阻止众人的言论。


    司马光颔首称是,先前在天幕上看到北宋国亡的惨状,他已经饮食难安许久了,他不得不反思自己的主张亦或是朝堂大局哪里出了问题,才让大宋走到了亡国的地步!


    天幕上,李清照换上自己的衣裙,迎着稀薄的天光,从牢房后角门走了出来。


    前来迎接她的弟弟李迒喜极而泣,激动之余,看到了阿姐手中紧紧攥着的一纸和离书。


    便是为了这张和离书,姐姐将自己陷入了一个近乎狼狈的处境,尽管有少数有识之士赞她勇气过人,但更多的人则是在抨击她不守妇道、惊世骇俗、任性妄为。唾沫星子是能淹死人的,想到这点,李迒面露苦涩,有些担忧地看向自己阿姐。


    “我大概能料到世人会说些什么,但我问心无愧,随他们怎么说。”


    李清照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折腾了这么久,牢狱里走一遭,她觉得自己看淡了很多事。


    【这一年的李清照五十岁,一边在杭州整理赵明诚的《金石录》,一边关注着朝堂时局的动向。然而宋朝实在是不争气,李清照对统治者和大臣们的期待一次次落空,更多时候只能借酒消愁派遣愁思。】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云气与晓雾相接,云雾翻滚,星河斗转,仿佛是千万只船的风帆在空中舞动。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这首词写的豪放不羁,想象大胆又夸张,她自述平生写诗写了那么多惊人的句子也没什么用处,只能以恢宏的想象抒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这个时候的李清照不再是那个在闺中将北宋词坛批个遍的小姑娘了,也许经历了亡国丧夫的曲折,她会在某个时刻突然读懂前人词句里的复杂情感。】


    【这一年,韩肖胄、胡松年作为南宋使臣出使金国,李清照得知以后当即为二人写诗赠言。在这两首诗当中,李清照首先勉励了二位担当重任的使臣,接着又提醒两人要重点关注一下金人的动向,查探金人是否还对中原城池重兵把守、老百姓在金人统治下过着怎样的生活。】


    【而在诗的最后,李清照以一名寡妇的身份向两位使臣表达自己的心愿:“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我只是一个丧夫的普通女子,但我依旧渴望把我的血泪洒在齐鲁大地上,用我的血汗告慰我的故土!】


    天幕外,苏轼原本还是以长辈的身份看待学生家的这个女娃娃,听到此处却不禁肃然起敬。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即便是自己,也不能说出比这个女娃娃更有骨气的话来!宋朝子弟若是皆像李格非家的女儿一样有血性,又何至于沦落至此!


    天幕上,又是一年春至。论理来说,江南的春要比北方的春天更多些看头,但画面中的李清照却是披头散发,懒得打理自己的形容,更没心思去与游春的人同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每到春天,她总是止不住地怀念起汴京的春景来,江南的春色确实醉人,却平白无故地看得她心惊。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王国维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有了许多坎坷经历的李清照确实怀着对故园亡夫的思念,一个人在江南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天幕上,独居的李清照一个人看着四季变迁,手里时常拎着一把小酒壶,一边听着山河岌岌可危的消息,一边时常把回忆反刍咀嚼。


    江南初雪,几株红梅在白皑皑的世界里凌霜绽放。


    同样是梅花,李清照想起当年在闺中,自己遍寻了好词佳句来咏赞梅的高洁: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当年,自己笔下的梅花如同一个娇俏美好的少女,换上了新妆在玲珑剔透的世界里傲视群花。


    如今风烛残年,山河破碎,自己独老江南,再看雪中寒梅却是另一番光景。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过往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精心插梅花赏玩饮酒。而今年拿着梅花在手中把玩,却没有任何好的心情,只留下了满身的泪痕。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如今身在异乡,两鬓早已斑白。看这风势,明天梅花恐怕要变成满地残红,想看梅花也难了。


    【这个时候,李清照在担忧山河,在为自己的凄凉处境感伤,但南宋那些读了几本书、略认得几个字的文人们却要么沉湎歌舞,要么苟且偷安,提起李清照,也大多以戏谑的口吻笑她二嫁反目、晚年失节。】


    明意顿了顿,继续道:【不过以李清照洒脱又敢作敢当的个性,到了晚年也未必会在乎流俗对她的评价。在江南漂泊的这些岁月里,李清照默默整理完了《金石录》进献给朝廷,她所作的词也被整理为了“易安词”“漱玉词”流传后世。李清照早期的词坦率天真,后期的词却带着时代的忧愁,实际上,她的词之所以能够流传,是因为她的字句超越了当时闺阁女子应有的见识,独创了属于自己的风韵与风骨。】


    【李清照个人的经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和宋朝一致的,曾有过辉煌灿烂的时光,最终却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漂泊孤苦。她是一代才女,却也是那个时代的女子受封建礼教迫害的一个代表;她是字字珠玑的词人,却也是南渡中渴望归家、为山河破碎伤感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子民。】


    天幕上,时年七十四岁的李清照在江南的一处小院里缓缓阖上了自己的双眼。


    名为清照的花,在经历了绚烂盛放、风疏雨骤之后,只余满地残红,然满园留香。


    第44章 辛弃疾(一)


    一代才女溘然长逝,天幕外的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唏嘘,然而还未等他们来得及讨论,天上的景色如风云骤变,原本属于江南的景致尽数被取代。


    明意的声音在天幕中响起。


    【这一年是南宋绍兴十年,这一年,抗金名将岳飞挥师北伐,接连收复郑州、洛阳,而后拿下朱仙镇,金军闻岳家军至无不闻风丧胆,北地的百姓箪食壶浆奔走相告,皆在盼望岳家军一举收复失地,结束金人统治下暗无天日的生活。】


    天幕上,在听闻岳家军屡次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后,北地的人群里爆发出阵阵欢呼,这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许多百姓眼含热泪,面上却挂着久违的笑容,非亲历者,无法体会他们这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狂喜。


    不少青壮年为了响应岳家军北伐,纷纷加入了当地的义军,如此一来,岳家军与民间力量里呼外应、前后夹击,一时之间,抗金的力量呈现一种势不可挡的态势。


    这一年,岳飞以五百骑兵大破十万金兵,完颜兀术弃城遁逃,北宋都城开封眼看就要被收回。


    这一年,远在江南的宋高宗赵构在秦桧的挑拨下,连发十二道金字牌催岳飞班师,随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定下死罪。


    天幕上,接到消息的岳飞最初觉得荒唐到不可置信,待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最愤慨的不是自己要枉死,而是整个岳家军的拼死战绩都将化为泡影。


    “臣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已逝,军中将士、北地百姓皆哭声如雷,直言抗金无望。


    南宋复国的希望在短短两年之内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跌宕,像一束流星,随着岳飞被冤死而逐渐销声匿迹。当气壮山河的岳家军失去了天才将领,主和派粉墨登场,一时之间再次占据了朝堂上风。


    在这样的情况下,齐鲁大地,济南幸府,辛赞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孙儿。


    这是辛赞在金朝为官的第十个年头,亦是他忍辱负重忍气吞声的第十个年头。当初靖康之难,他因为家中人口众多来不及南渡,为了保全府中上下的性命只好屈辱地成为金朝的官员。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有朝一日王师北上,破碎的金瓯能回归完整。


    他把自己的一腔夙愿寄托到了这个刚出生的孙儿身上。


    这个小儿哭声震天,体格强健,背部骨骼状若青牛,辛赞想到历史上骁勇善战的名将霍去病,他期待自己的孙儿有朝一日也能金戈铁马收复故土,像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故而为这个孩子取名为“弃疾”。


    【“去病”、“弃疾”,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辛赞对这个孙子的重视了。辛弃疾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辛弃疾可以说是他祖父亲手抚养长大的。辛赞骨子里带着复国的志向,在教育辛弃疾上也不仅仅局限于诗书,是以辛弃疾从小便文武兼修,小小年纪便学了一身卓绝的武艺和剑术。】


    天幕外,看到此处的士大夫都有些意外,修习剑术乃侠客之举,如今的上流人家都认为武学粗鲁,他们还从未见过哪家的孩子从小这么教育的,不过天幕上说国快亡了,他们是不是从明天开始也让子弟们学个武以备不时之需?


    于苏宅端坐的李格非还未从女儿悲惨的遭遇中缓过神来,便又看到了山河破碎的惨状,一连串的冲击让他太阳穴跳个不停,谁说预知未来是好事?差点愁死知情人。


    苏轼的关注点还停留在岳飞被处死这件事上,还未发表意见,便听闻宫中太后急诏。苏轼摆摆手招呼学生一起去,路上一边走还不忘嘀咕:怎会有君主冤死替自己打仗的将领呢?脑袋被驴踢了?


    天幕上,辛府后院。


    一少年手持银剑利落挥出,而后果断劈落、横扫,一系列招式似行云流水,三五个回旋下来,如风的剑气震起了院内的落叶,于低空飘摇起伏。


    “好剑法!”辛赞在院中立了片刻,并未打断孙子每日的晨练。


    “祖父。”辛弃疾抱剑而立,板正的身姿如庭下青松。


    祖孙都是性格直率之人,彼此之间说话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辛赞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来意:“乡举之后,论理当去燕京考试,燕京乃金人心腹之地,你当真决定要去?”


    少年辛弃疾双目炯炯,语气坚定:“此去燕京,并不为考取功名,孙儿想借着此次机会勘察燕京的地势和金人的军事情况,以便为而后抗金做准备。”


    天幕中的辛赞哈哈大笑,并不觉得孙子小小年纪有如此想法过于危险,反而亲切地拍着孙儿还显青涩的肩膀嘱咐道:“好小子!那你定要多加小心,祖父在家等你的好消息!”


    明意适时插了一嘴:【补充一下,这一年的辛弃疾十四岁,因为他从小关注军事理论,此次去燕京勘察敌军情况记下了自己的许多见解,在二十五岁那年结合自己几次燕京之行,辛弃疾写了著名的军事论著《美芹十论》,虽然赵构有眼无珠不喜欢他这本论著,后人却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将“美芹”作为了爱国忧民、感伤山河破碎的代名词。】


    【123:又到了熟悉的环节,你的十四岁我的十四岁好像不一样】


    【喵呜:霍去病十八岁封侯,老辛你加油!】


    【丐帮帮主:楼上,赵构那蠢东西又不是汉武帝,老辛再怎么加油也不会封侯的!】


    天幕外,高太后替自己捏了一把汗:造孽啊,这是作了多大孽才会被后人骂成这样,如今天幕把这些事吐露出来,她一介妇人,真的能改变大宋的命运吗?


    天幕上,少年辛弃疾一路北上,亲自目睹了被金人占领的大好山河。


    听祖父说,开封汴京原本是这世上最富贵繁盛的去处,可他如今来看,传说中的烟柳画桥市井烟火全部不复存在,金军南下不过二十余载,开封府已经是一派荒芜,触目所及断壁颓垣,让人心生凄凉。


    然而最刺痛他的是那些来不及南渡的老百姓。


    金人简直是在像对待牲畜一般对待大宋的遗民!沿路的百姓大多衣不蔽体,终日承受着饥寒交迫的折磨,稍有逃跑意图,又会被捉回来一通毒打。


    辛弃疾暗中攥紧了拳头,总有一天,他要亲手结束这一切


    天幕外,汴京城的百姓们傻眼了,如果他们没看错的话,天上的那些破败屋宇是自己家没错吧?那照这么算来,那些跪在地上乞食的是自己的子孙后代?


    这还能忍?!


    【自靖康之难以后,北方的民众发现南宋朝廷指望不上,便陆陆续续组织了民间的起义军用来抵抗金人的侵略。辛赞在辛弃疾二十一岁这一年去世,临死也未曾看到山河一统,这一遗憾深深刺激到了辛弃疾,在祖父死后,辛弃疾率领两千人组建义军,正式举起了抗金的大旗。】


    天幕上,青年辛弃疾登上高台振臂高呼,言语之间慷慨激昂,在场的听众纷纷云集响应,立志要追随他杀敌报国。


    初出茅庐的辛弃疾率领两千义士加入到了耿京麾下,耿京的起义军在当时颇有威慑力,然而作为一军统帅,耿京却十分欣赏偏爱这个名叫辛弃疾的后辈,当即任命他为掌书令,负责掌管印信。


    然而这差事还未做上几天辛弃疾便被好友狠狠背刺,一名叫义端的和尚仗着和辛弃疾交好偷走了印信,耿京大怒,要将辛弃疾按军法处置。


    “给我三日,若不能将印信追回,提头来见!”


    说罢,辛弃疾走出营帐,利落地翻身上马,在众人的视线中打马追了出去。


    月黑风高,灯火如豆,烈烈西风在地上卷起尘埃又抛下,四野一派寂静。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番宁静。


    只见不远处有一人单枪匹马提剑奔来,身上的黑袍与夜色融为一体,坐下的银鞍却露着清冷的寒光。


    飒沓的剑法如同流星洒落,义端几乎还未来得及反应,整个人已经便被辛弃疾生擒在手。


    “辛兄!别杀我别杀我!我知道你的原形,你是大青牛转化来的是不是!饶我一命,而后定当为你做牛做马!”


    “你倒会编。”辛弃疾冷笑一声,从义端身上搜出印信,干脆利落地斩下了他的首级,又提着一颗血淋淋的头打马往营帐的方向赶去。


    【正是因为这次千里追印章,耿京越发觉得辛弃疾英勇过人,是以当耿京的义军想要和南方朝廷取得联络时,首先便选了辛弃疾做使者。】


    【123:还联络啥啊,直接反了赵家的江山做皇帝不比啥都强?】


    【喵呜:楼上巧了不是,赵家皇帝也是这么揣度起义军的。】


    天幕外,刚赶到皇宫的苏轼差点被这天幕上的两条评论吓得绊倒。


    坐在高太后旁的宋哲宗小脸迷茫,看向祖母:“皇祖母,这天幕怎知晓赵家皇帝在想啥的,他们真的会推翻赵家的江山吗?”


    作者有话要说:


    辛弃疾追义端,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


    第45章 辛弃疾(二)


    天幕上,绍兴三十一年,金军首领完颜亮率军大举南下,只是还未等露上两手,便被耿京和辛弃疾的义军拦住打了个落花流水。


    然而北地的百姓在长久的熏陶中始终心属大宋,在取得了不菲的战绩后,耿京便任命辛弃疾作为使者前往南方觐见宋高宗赵构,表达投靠归降的意图。


    【这一年的辛弃疾二十三岁,一想到能够完成祖父的遗愿回到南宋朝廷效力,整个人便热血沸腾干劲十足,宋高宗赵构也是个会演戏的,这时候对耿京辛弃疾的归顺也是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且大手一挥慷慨地授予了耿京和辛弃疾不小的官职,活脱脱一副我要倚仗你打江山的态度。】


    【123:稼轩英勇,却实在糊涂!】


    【丐帮帮主:被招安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你看宋江那厮,气煞我李逵!】


    【喵呜:楼上你醒醒,这俩义军不是一个性质啊,而且这个是投靠回朝廷不是被招安!】


    【九九:大差不差了,总而言之就是不要跟赵家皇室混,岳飞血淋淋的例子都摆在那里了,辛弃疾这个时候还是太年轻!害!】


    天幕上,被说年轻的辛弃疾勒住马鞍轻巧跃下,被临安的烟柳繁华晃得愣了愣。


    在祖父几十年如一日哀婉叹息的描述里,辛弃疾以为,南宋即便偏安江南,百姓也应当不忘靖康之耻,在他的想象里,南宋的百姓军队当时刻厉兵秣马,准备复国强兵。


    但如今亲眼所见,临安歌舞升平,烟柳画桥参差不绝,走在街上,满街是身着罗琦言笑晏晏的人,甚至不远处还飘着几缕若有若无的秦淮名曲,哪里看得出半分山河破碎之悲?


    而他的来处,他的故乡山东,在金人的铁蹄下却是满目疮痍,遗民日夜以泪洗面盼望着王师北还,在纷乱的战火动荡中挣扎着生存。


    一北一南,原是一国臣民,如今却过着天差地别的生活,这样的反差辛弃疾看在眼里,心里也有几分说不上的苦涩。


    不过此次是来投靠朝廷劝宋高宗北伐的,只要他和耿大哥齐心协力,联结南宋抗金的力量,何愁不能救百姓于水火?他也正是怀着这样的目的才会来到这里的,甚至为了表明心中志向,临行前他还专门把字从“坦夫”换成了“幼安”。


    坦夫,长辈祝愿他一生平坦。可生逢乱世,谁能平坦?


    不若“幼安”,幼时可安,与霍去病的“去病”相照应,也愿我大宋子民幼有所安。


    收拾好心绪,辛弃疾拴马整理衣着,压抑住自己迫不及待的心绪,迈着阔步踏入了南宋的朝廷。


    天幕外,一众臣子看着眉头紧锁的高太后和一旁年少不知事的小皇帝赵煦,心中愁肠百结、忧思惴惴。


    司马光:江山都剩半个了,这天幕上的人怎么看着还很幸福快乐的样子。


    苏轼有话直接说,此刻也不顾忌众人心情,畅所欲言道:“既然国快亡了,就说明我们现在奉行的法子有问题,司马君实你一回来就把王安石的法子废除了个干净,我都说了法不可尽废,你好歹留着点啊,以后抗敌也能多点钱多点底气不是?”


    司马光先前病了一场,此时也是看到天幕后强撑着到宫中议事,他还未开口,身后的学生们便火气上头:“苏学士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老师为国鞠躬尽瘁难道还有错了不成?这亡国之责再怎么论也论不到老师身上,要我说,反正有多少钱那靖康年间的皇帝都要送出去,攒多攒少都白搭!”


    这是在骂赵家的皇帝误国了,在场的众人先前都看过天幕上关于靖康之难的描述,都知道这北宋基业有一大半是葬送在了赵家那两个蠢材上,只是没人当着太后的面说出来罢了。


    如今被清清楚楚地指出来,再也无法回避这个事实。


    苏轼嘿嘿一笑,看向那个和他争辩的后生:“你说的是,是君主的责任,但咱现在知晓未来了,富国强兵总需要国库有钱不是?”


    上首的高太后咳了咳,她一向温和保守,到老了更是奉行黄老无为的思想,是以才会在垂帘之初把守旧的这些臣子召回来,可如今看大宋的结局,真的是她错了不成?


    “诸位爱卿,变法要不要继续奉行这件事我们随后再论,眼下哀家召诸位前来,是想商议如何处置端王?”


    端王赵佶,天幕上称之为宋徽宗,看了他后面的所作所为,高太后实在难以想象这是那个每日来给自己问安、乖巧伶俐的小十一。


    “回禀太后,眼下民怨沸腾,康王今后决不能登上宝座。”苏辙说的很含蓄,其实看了天幕后京中哪里是民怨沸腾,简直恨不得把那宋徽宗生吞活剥。


    司马光顿了顿:“端王如今还是个七岁小儿,派人送去岭南终生不得回朝,一生自然便无缘宝座。眼下最要紧的是怎么看顾好官家龙体,以及怎么提升我大宋军队御敌打仗的能力。”


    司马光话只说了一半,他还想说,千万别把端王送去富贵地界,他那爱好实在太烧钱了!


    苏轼听了不假思索道:“提升武力这还不好办,裁减文官职位,科举重视武举,大宋子民不出十年必定骁勇善战。”


    提升武举?让文官给武将腾位置,这从大宋开朝以来简直闻所未闻!苏轼这话犹如一道惊雷,炸的在场之人没一个人说得出话来。


    与此同时,天幕上,出使南宋的辛弃疾收到了一道噩耗。


    就在他准备接受南宋诰命与耿京一同投靠朝廷时,军中传来急报,军中叛徒张安国杀掉了耿京投靠金朝,原本声势浩大的起义军一时间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乍闻突变,辛弃疾又悲又怒,悲的是自己和耿京共事良久,能够有一位如此赏识自己的将帅是何等的幸运,多少个夜晚二人在营帐里把酒言欢共同商量抗金大计,没想到创业未半耿大哥便被小人杀害!


    一代英雄、国之栋梁就这般死于小人之手,何其令人愤怒!


    然而情绪跌宕之余,辛弃疾还感到一丝棘手。原本和宋高宗赵构说的是耿京会率军投靠朝廷,如今耿京被陷害,起义军人心涣散,他该如何向南宋的朝廷交代?


    辛弃疾思索了片刻,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心中成形。


    “我欲夜探敌营,生擒张氏叛贼,尔等可愿追随?”辛弃疾看向周围的一众手下,漆黑坚毅的双眸表明了他不是在说笑。


    在场的人最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他们长官是疯了不成?那可是金军大营,敌军的老巢,无异于龙潭虎穴!哪是让你说闯就闯的!


    辛弃疾又补了一句:“人数不必多,五十骑兵足以。”


    在场的人原本还是惊讶,再听完这句后,皆露出了一副被雷劈了的表情。


    “主帅,你可知金军营帐有多少人?”耿京身死,他们自然将二把手辛弃疾奉为主帅。


    辛弃疾肯定地回道:“金军营帐有五万金兵驻守,但我等此次前去并不恋战,主要是为了捉拿张安国给朝廷复命。我已得到消息,张安国今夜组织了宴会痛饮,我们可趁其不备闯入将其生擒。这几个月搜集情报,金军大营的布防我也有一定了解,届时便选防守最弱的一路突围,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说罢,辛弃疾又道:“从加入耿帅麾下的那天起,我便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今张国安这等苟且小人暗害耿大哥,便是为了告慰耿大哥在天之灵,我也要夜闯金军营帐把那无耻小人捉回来!”


    辛弃疾一番话说的字字铿锵,直把在场之人听的义愤填膺、怒火中烧:“主帅所言甚是!我等绝不让耿大哥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即便此去有来无回,我等也愿誓死追随!刀山火海,走一走又何妨!”


    辛弃疾点头,果真如先前所言,只利索地抽调了五十精锐,喝酒摔碗,往金军的方向行去。


    夜半时分,困倦袭来,金军大营的边角守卫昏昏欲睡,这处远离大营核心,往常也没什么需要留心的。


    不远处的营帐里传来一阵管弦声,夹杂着女子的娇语和男子得意的憨笑。


    辛弃疾率领五十个身披黑裘的骑兵,清一色躬身伏在马背上,双眸一动不动地紧盯着不远处的金军营帐,像是夜间伺机捕食的兽,等待时机到来,便可一击扼住猎物的咽喉。


    终于,在金军守卫打了第三个哈欠后,辛弃疾抬手打出暗号,身后的箭矢便如雨点一般飞向了金军营帐。


    在刷刷的箭羽声中,辛弃疾抬臂蓄力挥动马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在了最前方。


    “有敌军冲进来了!”


    瞌睡被吓得一干二净,守卫的金兵话才喊出半句,就被毫不留情地一剑封喉,剩下半句堪堪卡在喉咙里。


    五十骑兵犹如天神飞渡,在金人还未回过神时便挺进营帐一大节,刀光剑影间只见来者招式狠厉招招毙命,让刚从酣睡中醒来的金军一时慌了神,连忙四处逃窜着寻找武器。


    再看为首之人,早已提刀闯入了正在轻歌曼舞的营帐,锋利的刀刃往案上一拍,酒水四溅、瓜果滚落,木案应声断裂。


    喝的醉醺醺的张安国差点以为是阎罗王要来勾自己的魂,待看清那提刀之人面孔,霎时心如死灰,完蛋了,这人可不就是来勾自己魂的铁面阎罗!


    辛弃疾不与张安国废话,直接掏出绳索将人绑了,像平日里提死猪一般轻巧将之甩上马背,而后下达号令,带着伤损颇少的部下,又像一阵风似地打马离开了敌军大营。


    第46章 辛弃疾(三)


    南宋临安,朝堂之上,赵构看了眼被五花大绑出气多进气少的张安国,又看了眼腰背直挺面沉如水的辛弃疾,再次不可置信地确认了一遍:“你带了多少人?”


    辛弃疾答:“五十。”


    赵构沉默半晌,又再次问道:“五十人入金军营帐?你不仅活着回来了,还抓了叛军首领?”


    辛弃疾点头,显然面前这个君主是不太懂军事的样子,略加思索,辛弃疾补充:“是带了五十精锐,放到战场上皆可以以一敌百的那种精锐。”


    即便辛弃疾如此解释,赵构内心还是大惊:那可是有五万金兵驻扎的大营啊!带了区区五十人就敢生闯,他一时不知道该赞眼前这青年人英勇无畏还是叹一句初生牛犊不怕虎


    【123:怂构,被你辛爷爷惊呆了吧,要我说你就把皇位让出来吧,让给有能力的人来做!】


    【丐帮帮主:收起你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吧完颜构,简直没眼看!】


    【喵呜:楼上实话说,这种世面我也没见过】


    明意的声音此刻在天幕上响起:【“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后来曾写过一首《鹧鸪天》来描写当年的战场盛况,“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两句写的就是自己带兵对着敌军万箭齐发时的壮观景象,但辛弃疾此时年少气盛,恐怕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戎马生涯也就止步于此了,这次夜袭敌军营帐也变成了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


    天幕外,听到这个消息的朝臣们又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他们还以为辛弃疾还朝,接下来便是重整旗鼓,带着大宋兵马杀回去光复盛世,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武学奇才也未能救得了大宋可悲!可叹!


    天幕上,辛弃疾押回了叛军张安国,按照原本和宋高宗的商定,应当由他领一批军队与朝中有识之士共同筹谋抗金大计。


    但北归的辛弃疾从小学的是侠义正道,并不懂南宋朝廷的弯弯绕绕,也不懂宋高宗赵构那养鱼都不够的度量。


    自南宋创建以来,不乏有北地的臣子陆续回归,辛弃疾原先不知道的是,这些北归的臣子们清一色地被朝中的士大夫们排挤,私下里被编排曾经侍奉二主,并不会被同僚真心接待。


    即便是刚刚打了一场震惊四座的漂亮仗,辛弃疾也没有逃脱“北归客”被冷落排挤的命运。虽然不理解,但辛弃疾一开始并不当做一回事,他的目标是收复故土击退金朝,梦想着有朝一日待江山一统后便与冲锋陷阵的弟兄们一道回到老家饮酒舞剑快意人生,他并无心于朝堂仕宦生活,自然不在意这些朝臣对自己的冷待。


    但令辛弃疾万万没想到的是,原本还对抗金事业表示支持的宋高宗却好像一夜之间换了一副脸色。当他以为自己下一步会被任命杀回北方时,赵构轻飘飘地封了他一个江阴签判的小官,绝口不提原先的抗金大计。


    辛弃疾像是被当头泼了盆冷水,一时间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


    辛弃疾不懂,天幕外的这帮官场老油条可是心里跟明镜似的。赵家的江山是怎么来的众人心里都有数,自本朝创立以来,每一个手中掌握兵权的武将都无一幸免受君主忌惮,那天幕上的辛弃疾少年英武,在义军当中威望颇高,赵构在南宋皇位坐的本就不稳,怎会安心容下这样一匹猛虎?


    【赵构忌惮武将比起他的祖宗们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何况这个时候朝中乃主和派占上风,赵构本人也倾向于议和,所以即便知道辛弃疾在领兵打仗方面才华过人,赵构还是封了他个毫无职权的小官将人远远地冷落在一旁。】


    天幕上,赴江阴任职的青年辛弃疾虽然觉得憋屈,但还是忍了忍咽下了这口气。思来想去,南宋的朝廷有自己的一套处事规则,既然风气如此,辛弃疾决定要顺应这种规则,等到自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再重整旗鼓施展抱负。


    南宋人重视词赋,他又不是不会写?辛弃疾提笔,以词为投名状,接连写下多首出色的词呈给自己的上司们。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青山想要同高雅的人交谈,像万马奔腾一样朝着您的方向赶来。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然而烟雾笼罩,它们始终不能到达您的跟前。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上司叶衡升任宰相的时候为他作的,词的上阙将叶衡赞为高人,而自己是青山中的一座。青山始终来不到高人面前,恰如自己这么多年始终无处施展抱负,一句“望来终不来”,多少殷切报国的志向、多少无奈心酸尽藏于其中。】


    天幕外苏辙最先出声:“这句‘青山欲共高人语’用的是家兄的典故,当年兄长在越州,有‘青山偃蹇如高人’的字句留下。”


    沧海桑田不过弹指一瞬,到了辛弃疾的时代,昔日名动京华的苏子瞻恐怕早就成一抔黄土了,但其诗文却依旧能供后人借鉴抒怀,这是一种幸福,亦是对人不能长生最大的慰藉。


    苏轼本人亦是受到触动,毫不吝啬对后辈的夸奖:“这位姓辛的小子不仅武艺过人,在文采上也非同一般!”


    【就在辛弃疾任江阴签判的时候,宋高宗赵构退了位,坊间传闻当年金兵入侵赵构被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于是宋朝的皇位在历经了十次变迁后,终于又回到了赵匡胤的后人手里。此次继位的宋孝宗赵昚就是赵匡胤的第七世孙。赵昚即位第二个月便召回了主战派的老臣,并且下诏为岳飞平反,积极备战准备北伐。】


    高太后:我赵家到底是怎么生出这么个玩意儿的这么不禁吓?


    一旁的大臣们抹了抹额上的细汗,噤声不言,思索着现在全天下都知道赵家皇帝被敌军吓得不举了,以后可怎么去挽回皇室的威严和颜面?


    【赵昚总体来说还是个有抱负的君主,从他执政初期大肆任用主战派官员、重视提拔武将可以看出一开始他还是有抗金的理想的,只是他即位初便急匆匆地召回老将张浚商讨北伐,军事上过于仓促,宋朝的将领到了战场上还在争权闹不和,隆兴北伐不出所料以失败收场。】


    天幕上,北伐准备之初,辛弃疾曾多次上书请求张浚的召见,并对抗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张浚并未将一个小小的签判放在眼里,遂将此人置之不理。


    辛弃疾屡次碰壁,像一只本该翱翔的雄鹰硬生生地被关在了笼子里套上枷锁,然而这并不能阻挡他抗金的热情。二十六岁这年,辛弃疾将《美芹十论》呈上朝廷,这部惊艳世人的兵书让宋孝宗发现了这个原本被忽视的人才。


    辛弃疾在书中否定了主和派“南宋地势无法北攻”的论断,提出抗金非一日之计,必须先厉兵秣马做好完全的准备,待金人懈怠放松,出其不意直捣黄龙。


    也是因为这样这封兵书,辛弃疾受到了宋孝宗的召见。


    延和殿上,时年三十一岁的辛弃疾面色坦然、字字铿锵,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南宋这么多年来存在的弊端,也将自己心中的抗金主张一口气倒了个干净。不去管天子心中到底作何主张,也不去管朝堂众臣五彩纷呈的表情,只是一股脑说个痛快,说尽这么多年的不平气!


    宋孝宗不是个昏庸的君主,他有心重用这个人才,只是隆兴北伐以后朝中内外政策都转向平稳,一时之间断不足以支持辛弃疾大张旗鼓发动第二次练兵,便只好给辛弃疾升官,让他到建康、临安这样的政治核心做官。


    建康赏心亭,举目四望烟柳繁华,商旅行人不绝如缕,一派安宁景象里,辛弃疾觉得自己像个异类。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秋色茫茫,水天一色,无边无际。极目远眺,那群山好似女人头上的玉簪螺髻,只会勾起我对山河破碎的忧愁与哀伤。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夕阳西下,孤雁哀鸣。辛弃疾取出宝刀看了又看,却只能失落地将其收起。而后,把赏心亭的栏杆拍遍,也无人知道他此刻的心绪。


    许是天幕上的人过于失意,也或许是那人吟诵出的字句过于伤感无奈,天幕外的文人都不禁为之轻叹。


    “这人称自己为江南游子,是不是此刻在思乡啊?”


    “‘栏杆拍遍’此句甚妙,此人文采可与东坡并肩!”


    “我还是第一次见有人将吴钩这种宝刀写的这么悲凉。”


    “即便是宝刀又如何,将一把宝刀放在匣子里当摆样,这刀再珍贵也会泯然于世。”


    第47章 辛弃疾(四)


    无论在汴京还是在临安,元宵节都是一年一度的盛事。辛弃疾生在战火中的山东,平生第一次亲眼目睹临安的上元灯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千树万树灯盏高悬,火树银花铺满街巷,在早来的东风里,一朵朵烟花绽放,如雨下落。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动人的是随风送来的箫声,流转的是玉壶般皎洁的明月,鱼龙形的花灯随着人群的移动起舞不歇。


    一位头戴花饰的姑娘轻笑着从人群里掠过,待辛弃疾回头去寻时,却只余一阵暗香。越过攒动的人群四处寻找千百次,转头却发现姑娘就站在灯火零落、人烟稀少的角落。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放在现在几乎所有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词句,有人说是在形容觅得佳人时一眼万年的悲喜交织,亦有人说这位佳人本身就是辛弃疾自身的写照,当所有人都沉醉在节日狂欢时,唯有他清醒地站在灯火冷落的地方格格不入。然而诗词的意义本就是人赋予的,如果读者在某个时刻觉得能够与一句词同频共振,这首词的价值便实现了。】


    “这后生能金戈铁马刀尖舔血,也能写出这么婉转巧妙的词句,真乃奇人也!”


    北宋的一众大臣都要惊呆了,本朝自来好词共赏,他们此刻无不为这首词中的蕴味与境界陶醉,只恨不能与之生在同一个朝代当面结交!


    天幕上的辛弃疾并未在江南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多加流连,当他再次写了一封见识卓绝的论述《九议》呈给宰相虞允文时,虞允文命他知任滁州一把手,这一次,他的抱负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


    滁州,是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环滁皆山也”的滁州,亦是南宋与中原接壤的地理要冲。


    经过靖康之难的洗礼,滁州不再是欧阳修诗文里“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的无忧之景,此处常常有大量的流民涌入,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农业军事双双废弛。


    若要别的官员看,滁州真是个费力不讨好的烂摊子,可辛弃疾却不这样想。


    流民在他眼里都是可以用来发展为抗金军备的力量,且流民大多来自被金人占领的北地,在与他们的交谈中,辛弃疾往往能利用自己敏锐的军事嗅觉探查出金人的动向。


    “经臣连月查探,金人已日渐腐朽,不出二十载金人必将自取灭亡,倒是更北方的蒙古一族崛起的势头颇为迅猛,蒙古有朝一日必将成为宋朝更大的敌人。”


    书房中,辛弃疾忧心忡忡地写下这封奏报,虽然已经预料到朝中不会当回事,但他还是要写。


    【123:神预言啊,忽必烈听了都得吓一跳!】


    【丐帮帮主:咱就是说,大宋你放着这样的军事天才不用真是活该你灭亡!】


    【辛弃疾在滁州推行屯田制,轻徭薄赋招揽流民,农闲时就组织这些人练兵,像当年范仲淹夸滕子京那样,不出几年,滁州便呈现出一种“政通人和”的盛景。】


    天幕上,就在辛弃疾要升官走的时候,江西出现了茶商叛乱,众多贩卖私茶的头目聚集起来占山为王,宋军屡战屡败,这个时候才一拍脑门想起来辛弃疾:乖乖!我们好像还放着一个领兵的天才没用!


    藏于匣中多年的宝剑终于再次有了用武之地,辛弃疾二话不说清点人马,率兵围住了茶军的山头。


    兵者,诡道也。


    辛弃疾绝不是什么只会一股脑冲锋陷阵的莽夫,更何况在他看来,宋军的力量要留着上前线对抗金军,决不能放在镇压起义这种类似于自相残杀的事情上。


    于是辛弃疾仗着粮草充足,切断了茶军的外援,就这么淡定地搞围困,主打一个将对方耗死的战略,而后再派精锐时不时入内打击下,让对方更加虚弱。


    果真不出他所料,茶军经不起这种折磨,堪堪有崩溃之势。此时的辛弃疾又故作宽容,派人劝茶军投降。


    然而在叛军投降的当晚,辛弃疾便果断下令将叛军头目一律斩首示众,他要用这种强硬的手腕震慑周围蠢蠢欲动的茶商,让他们看到背叛朝廷的下场。


    天幕外,一干文臣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诱降的手段,是否有违儒家圣贤教导?”


    “过于残忍了,简直心冷如铁,肆意杀生!”


    “可那是叛军,若不是辛弃疾此次震住了他们,要死的有可能就是像你我这样的大臣!”


    明意的声音打断了北宋朝堂的争吵:【此次镇压茶军,辛弃疾按理说是立了大功,宋孝宗终于找到了理由给他升官,但却受到了朝中大臣的阻挠。无奈之下,宋孝宗只好将辛弃疾放到湖南任职,而辛弃疾也不负所望,在湖南当地创立了“飞虎军”,抵抗着众人的非议大肆操练军队人马,在后来的抗金中,这支飞虎军表现出色,还在金人心中形成了不小的震慑。】


    【这一系列成果,让宋孝宗直接将辛弃疾提任为了提点刑狱,而后又升任大理寺少卿,但是,按照常理来讲,当一个武官出身的臣子在宋朝的朝堂上大放异彩时,即便皇帝有心重用,其他文官也该忌惮眼热,于是辛弃疾在高升的这段时间内大受非议,诸多读书人抨击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不仅如此,还从他往日的诗文中找出一些字句牵强附会,硬说他有不臣之心。】


    天幕外的苏轼摸了摸鼻子:这套路,我熟啊!


    【辛弃疾的处事方法其实是和宋朝的主流格格不入的,譬如当初江西闹粮荒,诸多富户挟粮居奇,底下流民闹事抢粮,辛弃疾直接出了八个字的方针:“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有粮食不卖给百姓的直接发配,不按规矩闹事抢粮食的直接斩首,此方针一出,一下子把闹哄哄的市场给震慑住了,而后才能有众人配合辛弃疾调度粮食将粮价恢复正常的后话。】


    【喵呜:好霸气的管理方式,很适合在动乱中应用!】


    【123:害,恐怕这后来也成了那些文官攻击他的理由,真是,燕雀不可与鸿鹄共语!】


    明意也跟着叹了口气:【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宋孝宗不是宋神宗,当辛弃疾被满朝诽谤针对时,宋孝宗极力保下了这个欣赏有加的臣子,并没有让辛弃疾落得和苏轼乌台诗案一样的下场,他让辛弃疾暂时退出朝堂避避风头,于是辛弃疾就从高位上退下来,去带湖亲近自然了。】


    苏轼:


    天幕上,江西上饶,带湖水清风静,四面皆是鸟语蝉鸣。


    四十六岁的辛弃疾奔波了大半生,在宦海沉沉浮浮,到如今也未曾实现抗金的抱负。不过他倒是对眼前的自然风光甚是满意,躬耕农事,提笔写诗,暂时忘却江山旧事,也不妨乐得逍遥自在。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在小溪东头锄豆的大儿子,织鸡笼的中儿,躺着剥莲蓬的调皮小儿,都是他乡居生活的乐趣。


    白日里到田间劳作,晚间一家人团座,在温暖的灯火下为妻子庆祝生辰。


    喝上几口美酒,行走在乡间道路,闻着稻花阵阵飘香,感受着清风缕缕拂过脸庞。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天幕外的苏轼再次抬起头,心生羡慕:这个我也熟!我真想回我的东坡继续种地啊!


    作者有话要说:


    辛弃疾探听金人情报,得知蒙古崛起,参考郭瑞祥《辛弃疾传》


图片    请收藏【MOXIEXS.COM】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