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 第72章 盐政
    黄寄北恭敬的等候在殿外, 在这期间他把自己来到京城后所做的事反复琢磨了好几遍,确认并没有不妥之处。这种等待是难熬的,从正午等到天黑, 黄寄北终于等到了传召。


    殿内安静的可怕,只听得到纸张翻动的声音,黄寄北诚惶诚恐地行礼下跪,好一会儿才听到了喊他起身的声音。


    “户部郎中黄寄北, 这份奏折可是你写的?”永安帝抬起头说动。


    黄寄北双手接过大监递过来的奏折,翻开。


    “启奏圣上, 这的确是我写的,是由微臣在翻阅了进十来年来的档案后汇总而成。”


    “据此份奏折所言,这十年来,官方所产的盐量逐年递减,盐价逐年上升,百姓负担愈发沉重, 官府收入却并无增加, 你可知其中缘由?”


    黄寄北闻言愈发把头埋的更低了, 古往今来, 盐政就是高风险区域,他不该过多参与,是以在接到尚书大人布置的任务后也只是作客观回复。


    “微臣只是据实以报,并不知其中道理。”


    “是不知,还是不敢呀?你黄寄北可不是那些酒囊饭袋之徒, 这么明显的事你会看不出来?莫非是不想帮朕分忧?”


    黄寄北扑通一声双膝下跪, 以额抵地。


    “微臣惶恐!愿为圣上效力, 臣万死不辞!”


    “别动不动就跪,起来说话吧, 赐座。”


    黄寄北战战兢兢地坐到了一旁。


    “说说吧。”


    黄寄北稍加思索,开口说道:


    “盐业官营自古有之,盐业一直是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可发展至今,它的弊端也是越发明显了。”


    “哦,有何弊端?”永和帝饶有兴味的问道。


    黄寄北接着说道:


    “由于官营一家独大,多年以来盐业司制盐的方法沿用的还是几百年前的老法子,出盐率低、浪费大,加上贪污腐败等问题,才会导致盐的产量逐年递减,盐价居高不下,导致民间私盐泛滥,国库空虚。”


    永安帝点了点头,对上述言论表示认可。


    “爱卿言之有理,不知爱卿可愿为我分忧。”永安帝一双锐利的眼睛看向了黄寄北。


    黄寄北知道,此时已经由不得他置身事外了,他本只想做个数据统计,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没想到还是没能逃过。


    “微臣愿为圣上效犬马之力,肝脑涂地,万死不辞!”黄寄北起身跪下磕头道。


    “嗯,今天你就先回去吧,想想后面该怎么做,重新写个折子递上来。”


    黄寄北回去后想了很久。


    永安帝想动盐政不是一天两天了,那场打了三年的战争几乎将国库耗尽,如今已经到了官员们的俸禄都快发不出来的地步了,他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藏拙,恐怕会引起帝王的不满,他家可没有纪家那么深的底蕴。


    想通这些后黄寄北便开始撰写奏折。


    他建议永安帝放弃官方垄断食盐买卖的做法,改为“承包责任制”,即由官方向盐业承包商收取税收赚取利润。


    具体做法就是,将全年所需的食盐份额分为十份,编制十个册子,一个册子被称为一纲,交由商人承包。


    奏折写好后黄寄北并没有急着递上去,他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十日后,发薪日,不出意外,钱尚书没有来。


    没有人比他们户部更清楚了,库房里根本发不出银子来,这个摊子谁接谁倒霉。


    但不发也不行,大渊官员俸禄每季度发一次,大家已经盼了三个月了。


    钱尚书虽然人没有到,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法子,这个点子着实不太厚道,是以一向厚脸皮的他也不好意思出现了。


    钱进益想到的办法就是:胡椒苏木折俸。


    钱进益是这么想的,国库里面虽然银子不够,但是却有很多贵重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当中就有胡椒苏木。


    原本这两件东西一个是佐料,一个是中药,在库房里面放久了是要发霉的,正好可以提前发给官员折抵俸禄。钱进益想出这么个办法可以说是能够暂时缓解国库空虚的困境的。


    前来领取俸禄的官员们看到一屋子的胡椒苏木都傻眼了,这两样东西虽然说贵重,但也不能填饱肚子呀,但户部官员也说了,要么领走,要么没有,大家也只好认了。


    还好,现在市面上这两样东西还能卖个好价钱,不至于过不下去。


    发薪日后,黄寄北把自己写好的奏章递了上去,意料之中,并没有回音,事关重大,永安帝一时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三个月后,发薪日又到了,这次发的还是胡椒苏木。


    在民间,胡椒苏木都是非常珍贵紧俏的物品,很多有钱人想买都找不着地。但是朝廷一下子折抵出了数万斤胡椒苏木,价格马上就给压下来了。上次还没这么明显,这次发薪后,市面上的胡椒苏木太多,供给过剩,已经到了降价也没人买的地步了。


    高级官员还好点,即使卖不出去,也不靠那点钱过日子。中低级官员可就惨了,每月就靠那点俸禄过日子,变不了现,只能到处赊借。


    悲剧还是发生了,工部主事尚大人是一名清贫的官员,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领了胡椒苏木回来卖不出去,又拉不下脸面出去赊借,无法面对饿得奄奄一息的家人,找根布条悬梁自尽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站起来反对用胡椒苏木折俸,一时间钱进益成了众矢之的。这位历经三朝的老尚书终于也要支撑不住了,递了折子请求致仕。


    永安帝当然不会准许,他暂时还没有换户部尚书的想法,这个摊子还得让钱进益继续顶着。


    散朝后,永安帝留下了钱进益和黄寄北。黄寄北猜想,永安帝这是要行动了。


    永安三年,盐政改革正式开始了。


    在黄寄北的建议下,此次改革采用的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盐政事关国计民生,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动乱,是以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永安帝选择在北地先行开始改革,那里是他登基前的封地,对那,他有足够的把控能力。北地官府先是让出了十分之一的盐引,再将其分为十份,由商人竞标获得。


    经过一年的试验,这个比例已经提高到了二分之一,永安帝决定开始向南方推广。


    为了配合改革的推进,永安帝设立了巡盐御史这个职位,


    巡盐御史,说来简单,主要是收缴盐税,监督盐商的专卖,不过正五品而已,可却是很多人抢破头的存在。


    只要沾上了盐,那可是暴利的存在呀!


    永和四年,永安帝任命郭乐风为两江巡盐御史,负责监督江宁省和江安省的盐政。


    虽然君臣之间存在疙瘩,但永安帝还是信得过郭乐风的,郭乐风不是眼皮子浅的人,两江是全大渊最为富庶的地方,换个人去,还真抵不住这诱惑,而郭乐风,那是再大的富贵也见识过了。


    太子亲自为郭乐风送行,郭乐风出发在即,却是感到无比轻松,他终于可以放下那些沉重的负担重新开始了。


    两江虽是富庶之地,但未必风平浪静,郭乐风和黄四娘出发前把八岁的郭小白寄放在了黄寄北家,这个小子目前正是人憎狗嫌的年纪,太难管教了,就让黄寄北去头疼吧!


    放下郭小白后,夫妻俩头也不回的就走了,真是绝情的很呀!


    黄寄北头都炸了,家里已经有两个小魔王了,宁雨肚子里还怀着一个,他们家是要开幼儿园了吗?


    黄寄北决定,是时候给这些小家伙立点规矩了,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盐务新政实施后,国库日渐充裕起来,总算是能按时按量发放官员的俸禄了,北地驻军的粮草也有保证了。


    随着改革的深入,黄寄北他们遇到的阻力也越发强大,纵观历史,改革者是没有好下场的,黄寄北愈发觉得心惊胆战,不敢走错一步。


    永和六年,黄寄北升任为户部侍郎,从钱尚书手里接过了大部分事务,如今钱尚书已经六十多岁了,早就该致仕了,可这个平时笑面虎般的人物确是最有责任心不过的,他为这个王朝承担太多了。


    如今盐政改革尚未完成,他得在上面顶着呀,不然天雷批下来了,他手下的这些小崽子们该怎么办呀!他一个糟老头子死不足惜,但他手下的这些,都是将来国家的栋梁呀!


    永和八年,永安帝大赦天下,赦免了一大批前朝旧臣。


    黄寄北今天要去接一个人,一个多年前的故人。


    顾砚舟没有想到,在这古老的城墙外,还有人等着自己。


    夕阳下,黄寄北牵着马,顾砚舟骑着驴,两人四目相对,久久无言。


    “这次回来,可有想法?”不聊往事,黄寄北问起了顾砚舟的打算。


    “还能有什么想法,不过是把家人的骨灰带回故乡罢了。”顾砚舟自嘲的说道。


    黄寄北这才注意到顾砚舟那只瘦弱的毛驴身上挂了七八个包袱。


    “纪二小姐她?”


    “都没了,就剩我一个了。”顾砚舟转过身抬起头,不想让黄寄北看到自己的脆弱,他顾砚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了。


    “走吧,城门快关了。”黄寄北拍了拍顾砚舟的肩膀说道。


    官场沉浮,从来不是只有对错的分别,若说十几年前,黄寄北对顾砚舟是不服气的,毕竟他占据了太多的先天优势,但现在,他佩服顾砚舟这个人,他佩服顾家为这个国家做的牺牲。


    当年的顾太傅,未必不知道这条路的艰辛,但纪次辅他可以退,顾太傅却不行。若是永和帝能多活几年,若是太子没有坠马而亡,明德帝和顾家不会这么辛苦。


    永和帝既舍不得自己的孙子,也不想伤自己的儿子,他替顾家选了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顾家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走到如今,已经只剩顾砚舟一个人,孤苦伶仃。


    可他顾砚舟,从来不是这么容易就被打倒的人。


图片    请收藏【MOXIEXS.COM】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