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


    大年初一, 宋书玉醒来时,天已经大亮。


    家里安安静静的,外面只有苗秀英和刘桂芝的说话声。


    “妈, 要不要叫书玉?这都快十点了。”


    苗秀英摆手:“不用,孩子一年到头辛苦得很,就让她今天休息一会儿吧。”


    这让宋书玉赖到了中午十一点才慢悠悠地起来。


    起床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今天的饭菜也很风声, 就是桌子上的气氛有些奇怪, 奶奶跟谢铮之间好像一下子就生疏了许多。谢铮一直想讨好奶奶, 但奶奶总用那种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态度也冷淡了一些:“阿铮,你自己吃吧, 奶奶吃得差不多了。”


    不光饭桌上不对劲儿,下午, 苗秀英还跑到宋书玉的房间里问她能不能弄到回城的指标。


    凭宋书玉现在的人脉, 弄个回城的指标有什么难的。


    宋书玉好奇地问:“奶奶帮谁要的?不会是阿铮吧?我可弄不到京城的指标。”


    “京城的不行, 省城也行, 其他的也可以。”苗秀英要求没那么高, 她现在只想让谢铮回城,断了他的念想。


    明明昨晚还好好的,睡了一觉起来, 奶奶态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宋书玉心里隐隐有谱了, 她不知道该不该挑明的好, 挑明了奶奶肯定更忌惮。但是不说吧, 奶奶又催着宋书玉给谢铮弄工作指标。


    工作指标不难弄, 但宋书玉不想改变谢铮的人生轨迹, 她怕变动太大, 会影响到谢铮的高考。万一他没考上,或者只考了个大专怎么办?


    哎,重生之后,怎么还是有不少事不在她的控制之中呢。


    见宋书玉没有答应,苗秀英更着急了,催她:“要不你就给他弄个上大学的名额,阿铮学习这么好,不念大学太可惜了。”


    高考一开放,工农兵子弟大学的含金量直线下跌。


    谢铮要是没能力考大学,弄个名额一辈子也平平顺顺的,很不错。


    但他明明有这个能力,给他弄这么个上大学的名额,不是害了他吗?


    宋书玉不答应:“奶奶,这事您别管,我心里有数,该是阿铮的就是他的。你要相信,他一定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苗秀英眼神复杂地看着她,透着担忧:“你这孩子,该不会也……”


    “奶奶,您别逼书玉了,是我一直喜欢她,也是我一直在追她。您的顾虑我知道,您放心,我今天早上已经打电话告诉我爷爷了,过几天我爷爷就会过来,到时候他跟您当面谈。”谢铮推开门,挡在宋书玉面前。


    苗秀英没想到谢铮竟连老爷子也惊动了,诧异地望着他:“你……你这样,让我们怎么面对老爷子,你这孩子……不行,你快去给老爷子打电话,说没有的事,你只是开玩笑的。”


    谢铮不动:“晚了,奶奶,蒋正奇已经将我和书玉的事都告诉爷爷了。别的人爷爷可能会反对,但这个人是书玉,爷爷一定会赞同的,他一直说书玉很像宋爷爷,有责任感有担当,巾帼不让须眉,是个顶顶好的姑娘,以后谁能娶到她上辈子肯定积福了。”


    苗秀英还是不敢相信:“你别骗我,阿铮,这事……只要你爷爷有一点不乐意,我就绝对不会答应。”


    刘桂芝听到动静,跑过来就得知了这么大的消息。


    跟苗秀英的惶恐不安、愧疚相反,刘桂芝上下打量着谢铮,乐不可支:“哎呀,妈,这是好事啊。阿铮在咱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知根知底的,可比以前那些人介绍的好多了。您不是说一直将阿铮当亲孙子看吗?这下他真的成了您的亲孙子了,您该高兴才是啊。”


    本来就够烦了,她还来添乱。


    苗秀英烦躁地皱起了眉头:“你别瞎说,这事成不成还不知道呢。谢家对咱们家有恩,咱们不能恩将仇报。”


    刘桂芝不服气:“妈,咱们家书玉多能干啊,长得也漂亮。而且咱们家成分也是根正苗红的,怎么叫恩将仇报呢?这事是两个年轻人喜欢,又不是我们逼着阿铮娶书玉。您不是一直说,老一辈的少管年轻人的事吗?这个事就由着他们年轻人自己做主吧。”


    谢铮总算是得到了一个支持。


    他感动极了:“阿姨,谢谢您,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对书玉,这辈子绝不会辜负她的。”


    刘桂芝笑眯眯地说:“阿姨相信你,走,去帮阿姨择菜。”


    她故意将谢铮带走,省得婆婆又说些不中听的。


    她知道婆婆顾忌着谢家人的人情。


    但她不管,既然谢铮喜欢自己的女儿,她就要抓住这个机会。谢铮长得俊,有文化,还知根知底,而且家里条件也好,人多团结,以后有点什么事也有个帮衬的。


    而且书玉也没强烈反对,明显是喜欢的嘛。


    这样的好亲事打着灯笼都难找,干嘛要推出门外。


    苗秀英没辙,只能由着她去,最后无奈地看向宋书玉:“哎,这个事弄得,等你谢爷爷来了再说吧。”


    在宋家人不安地等待中,正月初六那天总算是收到了电报,说谢老爷子初八就到。


    宋书玉摁了摁额头,有些不知道怎么面对谢老爷子。


    谁也没想到谢铮竟然会一声不吭地惊动老爷子。


    如今事情也不受宋书玉控制了,她只能先看看老爷子的态度再说。


    老爷子不同意,自然会带走谢铮,这事就算过去了。


    要是老爷子同意,那到时候再说吧。


    火车只能到市里,还有转两次车才能到红云大队。


    宋书玉本来想跟谢铮一块儿去接老爷子的,但被谢铮拒绝了。


    谢铮先斩后奏,虽然觉得老爷子一定会同意,可免不了要训斥他一顿。他可不想自己被训得像个孙子的这一面被宋书玉看到。


    宋书玉想到他们祖孙兴许有话要说,便同意了。


    因为火车是上午到的,谢铮提前一天便出发去了市里。


    但直到初八晚上,两人都没回来。


    第二天上午,苗秀英更加不安,连工都上,直接去村口等人。


    刘桂芝也提前备好了菜。


    只有宋书玉还是像往常那样,跑去服装厂上班。


    过几天,县里的考察队就要来他们公社了,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出错。


    中午十一点,距下班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有人跑来喊宋书玉:“宋厂长,你们家来贵客了,你奶奶让你快回去。”


    忙得晕头转向的宋书玉立马想起了谢老爷子,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终于来了。


    交代了几句工作上的事,宋书玉赶紧往家里赶。


    等她到了家里发现不止谢老爷子来了,一同随行的还有三个中年人,两男一女。


    其中两个男的颇有些眼熟,一个跟谢铮长得有些相似应该是他父亲,还有一个是宋书玉上辈子见过的。


    当时他们的事业刚起步,去办手续的时候被人刁难,去了好几次,对方都找各种理由推脱,就是不肯办。后来被这位领导看到,出手帮了他们一把,手续才办了下来。


    宋书玉非常感激,过了两天带了一堆贵重的礼品去感谢对方。


    但对方只收了最便宜的水果,其他的让她带回去,还说遇到困难可以找他。


    当时宋书玉就觉得奇怪,对方实在是太和蔼,太亲善了。现在想来,天底下哪有那么多无缘无故的好啊。


    这是宋书玉事业路上遇到的第一个贵人,虽然后来她没再去找过对方,但却一直记着这份情。


    他不姓谢,跟谢家是什么关系?


    必然是很亲近的关系,不然不会陪老爷子来这里。


    果然,宋书玉的猜测很快得到了验证。


    谢铮向宋书玉介绍:“书玉,这是爷爷,这是我爸妈,这是小姑父。他今年刚调到省里,就陪奶奶一起来了,小姑姑还没来,等她也到了省城,我带你去拜访他们。”


    俨然一副已经是一家人的模样。


    宋书玉差点扶额,勉力维持住笑容,一一打招呼:“爷爷,叔叔阿姨,你们好,快请坐。”


    谢老爷子今年七十多了,身体还不错。


    他仔细打量着宋书玉,表情中带着追忆:“书玉跟你爷爷长得真像,又俊又能干,你爷爷泉下有知,肯定很高兴。”


    他的口气是长辈对晚辈的亲和。


    宋书玉也闹不准他是什么态度,笑了笑说:“爷爷过奖了。你们赶了路,累了吧,先喝点水。”


    刘桂芝第一次见这么多大人物,有些紧张,连忙跟着说:“是啊,先喝水,我给你们倒茶。”


    倒了茶,她又特意去拿点心过来。


    说是点心其实就是鸡蛋糕,还有上次谢铮买的高档饼干,奶糖之类的。


    谢老爷子摆手:“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麻烦,老嫂子,你和桂芝也坐。”


    苗秀英坐在对面,有些局促不安,眼神还充满了愧意。


    谢老爷子知道她在想什么,笑呵呵地冲儿子招了招手。


    谢爸连忙将箱子递到他手上。


    谢老爷子打开箱子,里面是新的衣服,还有一块梅花表,一台新的收音机:“来得匆忙,有些东西没准备好,电视机我把券和钱给了他姑父,回头让他姑姑帮忙买。这可是孩子一生的大事,别人家有的,咱们家孩子也不能少。”


    这话一出,宋家人都懵了。


    他们知道,基于两家的交情,谢老爷子肯定不会说什么难听的话。


    但如此支持这种事,还将结婚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也未免太让人意外了。


    苗秀英放在膝盖上的手不受控制地抖动,嘴唇哆嗦:“这……老爷子使不得。这事,这事是两个年轻人糊涂,阿铮怎么能留在乡下呢?您……您把他带回去吧,这事咱们就当没发生过。”


    谢老爷子摆手:“老嫂子,你说的什么话。我们谢家往上数几代也都是农民,乡下怎么啦?没乡下哪有咱们,没农民种地,城里人都得饿肚子……”


    “可是,阿铮这孩子留在乡下太可惜了……”苗秀英还是觉得不妥,心里也很愧疚。只是帮人照顾孙子,怎么照顾着照顾着变成了自己家的。


    谢老爷子乐呵呵地说:“这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两个年轻人喜欢就行。这事就这么说定了,谢铮他爸妈是请假过来的,还要回去上班,咱们早点把婚事办了吧。”


    于是这场两家的父母见面会直接变成了婚礼讨论会,谢铮和宋书玉这两个当事人直接被撇到了一边。


    刘桂芝热情地跟他们商量起了结婚的事,宋书玉好几次想插嘴才刚开口就被赶了出墙。


    谢老爷子不愧是打过仗的,办事雷厉风行,绝不拖沓。他不光连结婚的衣服都准备好了,而且还弄了一堆烟票、糖票、肉票。


    于是吃过午饭,谢铮就带着他爸妈去县里买结婚用的各种东西了。


    宋书玉则带着老爷子和小姑父参观他们的服装厂。


    只不过一顿饭的功夫就把婚事定下来了,是宋书玉完全没想到的。


    更让她无奈的是,参观完厂子后,谢老爷子就高兴地邀请大家:“后天是阿铮和书玉的婚礼,欢迎大家来喝喜酒。”


    于是当天下午,宋书玉跟谢铮要结婚的事就传遍了整个大队。


    其中最震惊的莫过于齐春丽。


    上辈子他们明明没在一起的,怎么会,怎么会结婚呢?


    齐春丽这才意识到,重生回来,有太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了。上辈子没有红云大队服装厂,谢铮也没有跟宋书玉结婚的。


    他以后要上大学,要离开的,他们肯定长久不了。


    可齐春丽想起宋书玉葬礼的事,又不那么确定了。


    宋书玉车祸去世后,家里只剩下年迈的刘桂芝。赵文军这个前夫挑起了大梁,跑上跑下,操持葬礼,大家都说他有情有义,哪怕离了婚,也这么重情义。


    在葬礼上,他还跪下给刘桂芝磕头,说以后他就是她的儿子,会给她养老送终的。


    但就是在这时候,谢铮来了。


    他就像那天突然出现在赵家一样,上来就给了赵文军一拳,将赵文军打倒在地。


    当时赵文军已经颇有地位了,很多人都来帮忙拦着谢铮,但就在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帮忙的人立即退了回去,震惊地看着谢铮。


    谢铮拽着赵文军的领子将他丢出了灵堂,并喝令赵家人不准踏进灵堂一步。


    那时候赵文军在眼中已经是顶顶厉害的人物了,可对上谢铮不怒自威的眼神,赵文军的气势顿时被压了下去。


    最后连赵文军这样好面子的人也什么都没说,顶着一只黑眼圈灰溜溜地走了。


    齐春丽吓得不轻,本来是想借着宋书玉的葬礼想办法接近赵文军的,见这情况,也赶紧混在人群里溜走了。


    后来,齐春丽特意打听过,谢铮高考过后就离开了红云大队,在这之后再也没回来过,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


    这么多年,大队里的老人们都快忘了这个曾经的知青。


    可宋书玉一出事,他就不远万里赶了回来,暴打了赵文军,接手了宋书玉的葬礼,最后还将刘桂芝一并接走了。


    齐春丽是个女人,她明白,若不是因为感情,哪个男人会在三十年后特意跑回来管这种闲事。


    宋书玉真的是命好,两个如此优秀的男人都心心念念着她。


    她上辈子风风光光的,没想到这辈子照样风光。


    谢铮跟当上门女婿没什么差别了,谢家还送了一堆彩礼,手表、收音机,听说电视机也准备了。


    结婚那天,鞭炮声阵阵,不但全大队的老老少少都来围观,甚至连公社的杨书记也来参加宋书玉的婚礼。


    齐春丽坐在自家门口,看着对面的热闹,听着村子里人议论今天的婚宴是多么热闹,菜色有多丰富,又来了多少大人物,心里堵得慌。


    同样是女人,宋书玉的婚礼这么隆重,可她的呢?连一桌酒席都没摆。


    落差实在是太大了,她心里很难平衡。


    齐春丽不知道哪里出了错,明明她才是重生的,她掌握了先机,可最后她过得还是不如宋书玉。


    不,有一点她肯定能将宋书玉比下去。


    她能生孩子,宋书玉不能生。


    不是人人都是赵文军,能接受妻子不能怀孕这种事。


    齐春丽决定了,他们两口子要抓紧造人,至少在生孩子这事上不能被宋书玉给比下去了。


    ***


    整场婚礼虽然赶得很,但却并不仓促。


    全程都没让宋书玉操心,谢家人连同刘桂芝就将事情给办好了。


    婚礼当天办了六桌酒席,主要是宋家这边没几个亲戚,谢家又离得远,来的多是队里跟他们家关系好的,还有大队干部、公社干部,服装厂里的职工们。


    当天,宋书玉和谢铮就只管敬酒陪笑,笑得她脸都僵了。


    等送走了客人,她也喝得有点头晕。


    刘桂芝连忙让谢铮扶她回屋休息,外面有他们收拾。


    宋书玉晕头转向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发现房间里已经大变样,床上用品全变成了新的,被套都换成了鸳鸯戏水的图案,房门、窗户上都贴着大红的喜字。旁边的柜子上还放着谢家送的彩礼。


    除了谢老爷子当天给的那些。


    谢妈妈又私底下塞给了宋书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一个玉镯子,一条珍珠项链,还有两块小黄鱼。


    真是实在又豪横。


    谢家人的这份珍视让宋书玉的顾虑少了许多。


    她睁眼看着今天格外英俊的谢铮,笑着说:“阿铮,谢谢你,不管以后怎么样今天我很开心。”


    不管以后谢铮会怎么选择,哪怕是后悔了,抛下她,她也不后悔,也不会怨怼。


    谢铮不喜欢她这种眼神,仿佛他们迟早会分开一样。


    他低头亲了亲她:“今天是咱们结婚的好日子,不要说那些不吉利的话,你说一次我亲一次。”


    ……


    骗子,明明说亲一次的,最后却亲到了床上。


    第二天起床,宋书玉都觉得不好意思面对长辈们了。


    不过谢父谢母还有工作在身,要忙着赶回去,所以一大早起来,大家就收拾行李。


    刘桂芝弄了一些地方特产给他们带上。


    宋书玉和谢铮一起将几人送到了县里,坐上去省城的车,这才返回了大队。


    新婚最大的改变就是谢铮搬到了宋家,两人同进同出,几乎天天都黏在一起,刘桂芝都直呼没眼看。


    宋书玉倒适应良好,可能是谢铮以前就爱粘着她,她早习惯了,也可能是工作压力变大了。


    因为公社那边通知她,正月十六元宵节后,县里的考察队就要来了。


    这可是关系着他们下半年有没有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宋书玉很紧张这事,先给服装厂的职工们培养了一番,又天天跟宋建国、施明等大队干部商量,考察队来的时候,队里的安排,怎样才能将他们最好的一面展示给领导们。


    这是他们红旗公社今年的头等大事,公社那边也做了一些安排,粱干事甚至也天天往他们大队跑。


    在大家紧张的期盼下,正月十六这天终于到了。


    县里领导带了二十多名公社干部到红旗公社考察。


    杨书记安排了秧歌舞欢迎他们。


    在公社简单的休息和吃了午饭后,一群人就浩浩汤汤地赶到了红云大队。


    宋书玉和宋建国负责接待这第二程,先是参观服装厂。


    服装厂规模还小,十几分钟就参观完了,但服装厂的这种群策群力,发动广大劳动群众,共同建厂这种创新得到了领导们的表扬。


    随后,宋建国带着大家去逛公社种植的棉花。


    他们公社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并没有增加,但社员们种棉花的热情更高了,不止是房前屋后,但凡哪里有块空地的,都有人把草拔了,种上了棉花。


    更有甚者,还在自家院子里用破瓷盆、坏掉的洗脚盆等容具种了一排棉花,真是做到了发扬广大群众,全民种花。


    这些都是社员的自发行为。


    由此可见,额外的收入对社员们有多大的吸引力。只要能挣钱,能让日子好过一些,广大的劳动人民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


    领导们非常满意,红云大队的种棉花的积极性实在是太高了,如果能够家家户户推广,每家一年多种个十斤八斤棉花,算下来,全县一年就能多出上百万斤棉花。


    单是原材料,就能多卖好几十万元。


    这可是没什么风险的增收好办法,确实值得全县大力推广,唯一的问题是这么多的棉花,红云大队服装厂这样规模的小厂子能吃下吗?


    面对这个问题,宋书玉很自信:“领导,您放心,说了收购我们就一定会收购的,如果各公社不放心,咱们可以签一份收购协议。不过我们人手有限,离得远的公社,我们可能会晚一些收购,但最迟不超过明年的三月。”


    人手有限什么的都是幌子,还是钱不够。他们要一边收购一边生产,然后边卖边回笼资金。


    虽然这样紧张了点,但宋书玉知道,其他公社肯定不会像他们公社的社员这么积极,所以最后的产量肯定要减掉一半左右。


    花个大半年的时间,他们厂肯定能吃下这批棉花。


    为了调动各公社的积极性,县里领导最后拍板,让大家自愿签订了认购协议。


    这份协议一签,到下半年,服装厂的肯定得扩产。


    为了应对这个情况,扩建厂房,订购新的机器迫在眉睫,尤其是机器,得提前好几个月打申请。


    送走领导们后,宋书玉就跟宋建国商量起了这事。


    厂房扩建就在原来厂房的旁边建房子就是,这事依旧由宋建国负责,他比较有经验。


    宋书玉则要考虑下半年的发展计划,首先要培养一部分人熟练的工人,纺织机、染色机这类机械由谢铮带人培训即可。这事需要的技术员并不多,不是什么难事。


    主要还是裁缝和销售人员跑提前培养起来,尤其是裁缝,没个一两个月的功夫学不会。


    宋书玉先统计了一下公社还有哪些家里有缝纫机,会做衣服又有意愿加入服装厂的,先将他们统计好,计入下一批招工的名单,然后又面向整个公社招了二十五名学徒,其中十五名学习裁缝,十名学习销售。


    学习期间,没有工资和任何补贴。


    等通过学习后,录入服装厂的人才库,下次服装厂招工,优先录用这批人。


    本以为没钱干白工能劝退一部分人,哪知道报名那天竟来了几百名。


    整个公社符合条件的男女来了一大半,整整选了两天,才筛选出了合适的人选。


    厂房在建,人手也招聘好了,设备正在审批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今就等着秋天大干一场了。


    到了八月,设备运了回来,棉花也获得了大丰收。


    源源不断的棉花运进厂里,几台机器昼夜不停地轮番转动了起来,与此同时,服装厂也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招工,这次总共招了五十名职工。


    除了先前预定的25名员工,还招了15名裁缝,10名收花工。


    服装厂的人数一下子到达了八十多,距离破百不远了,厂子的负担也一下子重了不少。


    为了快速回本,宋书玉天天不是在厂子里就是去县城找新的销路。


    现服装厂一天能生产五六百件衣服,这么大的产量,靠摆摊肯定是不够的,还得寻找更多的出路。


    她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天天一大早出门,天快黑了才会回家。


    这一忙就到了九月底,有一天晚上吃过饭,她跟谢铮在屋子里边听收音机边聊天,忽然收音机里传来了通知,说是决定恢复高考,时间就定在年底。


    正在说机器的谢铮愣住了,扭头,直愣愣地盯着收音机。


    过了好半晌,收音机里换了一条新闻,他才不敢置信地问宋书玉:“刚才收音机里说了什么?是,是我听错了吗?”


    “没有,阿铮,恢复高考了。你可以参加高考,堂堂正正地去上大学了。”宋书玉握住他的手,肯定地说。


    谢铮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外面也传来了知青们的欢呼声。这一天,他们实在是等得太久了,久到有些人都放弃了希望,认命了。


    “恢复高考了,我们可以参加高考了……”


    这声音就如同一道闪电撕开了黑暗,迎来了光明的希望。


    这一夜,知青,还有村里的高中生们都没睡着,大家凑在一起议论恢复高考的事,寻找课本,商量复习计划。


    第二天,大家纷纷向队里请假,准备脱产复习,因为时间实在是太紧迫了。


    宋建国本来就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现如今秋收已过,队里本来也没那么忙了,于是答应了大家的请求。


    作者有话说:


    推荐好基友的文《女太医的七十年代》,作者:大河东流,文章ID:5013286


    简蓁蓁任职大盛太医院,医术精湛,被皇帝赐字为大盛第一女医。


    只是遭遇乱世,她在火海中丧了命。


    一朝醒来,她借尸还魂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在遥远的未来,建立不到三十年的华国。


    她是一位刚下乡不久的女知青,十七岁。


    还来不及为捡回一条命重回少女时代高兴,就遭遇了下乡的种种困境——凹凸不平的黄泥路、漏水的茅草房、噎嗓子的野菜杂粮饭……


    简蓁蓁:捡起老本行行医吧。


    治疗感冒咳嗽发烧、小儿孕妇、缓解老人风湿疼痛……全都不在话下。


    一到卫生站当赤脚医生,不仅不用下地了,还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她的柴垛木柴永远不缺,她的水缸一直有水,乡亲们送的青菜堆满柜子!


    日子美滋滋。


    突然有个男人上门了,还口吐狂言,她下意识的一巴掌甩过去,只是抬眼一看,一惊,这不是她那镇守边疆的未婚夫——镇北大将军吗!


    *


    曲胜伯生平有一大恨,恨自己在带兵平反的时候迟了一步,京城大乱,皇室凋零,只剩三皇子力揽乾坤,只可惜他的家、未婚妻都没有等到他归来。


    这迟来一步,就是阴阳两隔。


    他守着未婚妻的牌位发誓,若是能重来,不会再让遗憾再现。


    来到新时代,曲胜伯本以为自己早就心如止水,直到看到熟悉的身影、看到那熟悉的小动作,他激动的冲了过去,拉住她的手吐露真言:“这次我会护你一世。”


    结果迎来的却是未婚妻受到惊吓反手一巴掌:“啪!”


    曲胜伯:“……”委屈.jpg


    前将军·现司机·后豪横富一代·男主vs前太医·现知青·后慈善仁心国手·女主


图片    请收藏【MOXIEXS.COM】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