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野心勃勃女性政治家[直播] > 78. 武则天(捉虫) 造谣抹黑,他宋的基本……
    第七十八章


    【高宗李治在感业寺里宠幸了武皇。】


    【此时的李治大概也没有想到,他宠幸的这个人即将开启自己波澜壮阔而又充满传奇的一生。】


    天幕之上,小宫人会心一笑,“原来是先帝的武才人。”


    “圣人这是......”


    尼姑往院子里瞧了一眼,又飞快收回视线。


    小宫人瞧了一眼尼姑,“圣人的事情,也是咱们能置喙的?”


    说完话,他一挥拂尘,身后宫人立刻上前,将院门关得严严实实,禁卫军按剑而立,守在院外。


    ·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看得津津有味。


    ——高深的朝堂斗争他们看不懂,但是这个他们看得懂啊!


    虽然他们对太宗皇帝是发自内心的推崇,可依旧不影响他们看太宗皇帝的乐子啊!


    ·


    而此时偏殿内的朝臣宗室,慢慢品过来不对劲——


    这种事情无论放在哪种时代都是一桩丑事,但听天幕这意思,她半点不觉得这件事是丑事,而且言谈之中还有一种隐隐为天后骄傲的态度是个什么情况?!


    天幕所处的时代,道德感这么低的吗!


    ·


    天后也发觉天幕对自己的宽容。


    不仅仅是宽容,她的野心勃勃,她的不择手段,在天幕看来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什么礼仪道德,什么宗法体制,在天幕面前不值一提,她在这个时代当上了皇帝,天幕在为她而骄傲。


    而她与李治的这段往事,她甚至并不是以批判的角度来描述,而是以一种本该如此的口吻在诉说。


    ——她与李治的情/事,不是偷情,更不是有悖人伦,而是你情我愿,而是兜兜转转终于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人。


    所以,哪怕她被后世的史书妖魔化,哪怕她被描绘成心狠手辣的窃国大盗,但在天幕的时代,她却被受推崇?


    是因为她在这个时代当了皇帝?做到了女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做到的事情?是华夏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天后微眯眼。


    片刻后,她吩咐上官婉儿,“召武三思。”


    “是。”


    上官婉儿眼皮微抬,瞬间明白天后的用意。


    ——培养只忠于自己的势力。


    天后与两位兄长的关系并不好,得封皇后时,虽给了两位兄长官职,但又很快将其贬黜外放,两位兄长皆死于外地,只有几个儿子苟延残喘。


    若是在以前,天后定然不会把这几个侄子放在眼里,但李唐宗室的势力着实大,且朝臣心向李唐,哪怕是天后提拔上来的寒门,支持天后夺位登基的人只怕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一把只忠于自己的刀便显得尤为可贵了。


    上官婉儿听命而去。


    ·


    “天后要见我?”


    武三思喜不自禁,“容我洗漱收拾一番,便与您一同入宫面见天后。”


    他见过父亲的死,更知道自己的父亲死在谁手上,正是他的好姑母,高高在上的天后,正是因为如此,他对天后畏如蛇蝎,生怕自己赴了父亲的后尘。


    可不知为什么,天后却迟迟没有对他下手,反而在一月前将他从千里之外的流放之地召回来,他不笨,从随行官员对他的态度里,多多少少能猜得出天后的想法。


    ——天后需要一把刀。


    或许是年龄上来了,天后知晓只有自家人才会向着她。


    又或许是圣人过世了,现在的她无需再压制本性,所以他被召回来,成为她未来搅弄朝堂的一颗棋子。


    而他的这种想法,在天幕出现的那一刻无比确信。


    天后到底是天后,她的野心非一般人能比拟,在李唐鼎盛太平之际篡夺李唐江山,这件事情只有武家人才会支持她。


    所以,他封侯拜相乃至更上一层楼指日可待。


    ·


    韦香儿眼巴巴看着天幕,对后面发生即将发生的事情又期待,又忐忑。


    一是想看天后是如何把先帝牢牢握在手心的,她想学着点。


    二是因为天后登基之后的事情她着实放心不下,天后登基,三郎必会被废为皇嗣,待天后崩逝,她与三郎才会再度掌权,但这个时间到底是多久,是三五年,还是十年八年?她要熬多久才能熬出头?


    【虽然获得了高宗李治的宠幸,但这个时候的武皇并没有熬出头。】


    【李治的皇后是太宗皇帝亲自为李治娶的,高门贵女,端庄贤淑,颇受朝臣拥戴。】


    【哪怕他不喜欢这个皇后,还有一个解语花萧淑妃等着他宠爱,同样是高门贵女,极受朝臣推崇。】


    天幕之上,出现王皇后与萧淑妃的身影。


    像是怕世人不知道她们似的,她们的画像旁边,以小字写着两人的家世与膝下皇子。


    【我们的武皇想在这种情况下杀出重围,得到李治的宠爱,以先帝废妃的身份重返皇宫,其难度差不多是地狱级别。】


    【哪怕李治对她一见倾心,非她不可,但她的身份是定时炸/弹,有幸重回皇宫,也只能夹着尾巴生存,跟有人有钱有势力的王皇后萧淑妃斗就是一个死。】


    【我们的武皇仍在感业寺熬日子,也正是在感业寺里,武皇写出流传千古的《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天幕之上,就着微弱烛光,武才人写下缠绵悱恻的情书。


    这封信很快被信使飞马送给皇宫里的李治,李治看完书信,抬手掐了下眉心,整个人都透着焦躁不安。


    ·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为之惊叹。


    会还是天后会啊!一封信便让先帝寝食难安!


    ·


    偏殿里的朝臣宗室长长叹气。


    ——色字头上一把刀,先帝怎么就不明白呢!


    ·


    天色渐晚,李治的灵柩旁只留几个守夜之人,其他人各自回各自的宫殿,洗漱休息,以待明日的守灵。


    作为李治的儿媳,如今的皇后,旁人可以走,但韦香儿与李显却不能走,夫妻俩略吃了些东西垫肚子,便又回到灵堂,给先帝守夜。


    一连熬了几日,李显昏昏欲睡,没什么精神,但韦香儿两眼一亮,被天幕之上天后的书信而惊叹。


    到底是天后,哪怕远在宫外,也能轻易拿捏先帝的心思。


    但这种手段只能看,她学是学不来的。


    ——似这种情诗,她是一个字都写不来。


    【要不人家是华夏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呢,这文学素养,这把握人心之精准,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她写信的目的不止是告诉李治她想李治了,作为一个天生政治家,她写信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让宫里的人注意到她。】


    天幕之上,出现王皇后的身影。


    珠翠满头的皇后揽镜自照,手指轻抚着鬂间的赤金簪子,“哦,是先帝的武才人?”


    “圣人很喜欢她?”


    “以奴婢来看,似乎是非常喜欢的。”


    小宫人小心翼翼道,“圣人是为她才去感业寺,每次去感业寺都会宠幸她。”


    “圣人若长久不去感业寺,她便会给圣人写信,圣人每次看完信,都茶饭不思魂不守舍的。”


    王皇后笑了一下,“咱们的圣人也会茶饭不思魂不守舍?”


    “看来这位武才人比萧淑妃那个贱人在圣人心里的分量更重。”


    “将她接进宫。”


    王皇后长眉微挑,骄矜又自负,“借她之宠,来分萧淑妃那个贱人的宠爱。”


    “一个年龄大又侍奉过先帝的人,可比萧淑妃好拿捏多了。”


    【咱就是说,这绝对是王皇后有生以来做的最错的一件事。】


    【本来想驱虎吞狼,没想到却是引狼入室,之后无论是她,还是萧淑妃,都成了武皇的手下败将。】


    天幕之上,武才人在小宫人搀扶下了马车,此时她的小腹已微微隆起,她轻抚着的肚子,抬头看着阔别已久的皇城。


    ·


    天幕之下,武三思来到同样阔别已经的宫殿。


    早在天后与他的父亲还未彻底撕破脸皮时,他也曾跟随父亲进宫,拜会已经成为皇后的天后。


    但那已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久到他的记忆都有些模糊,而今得幸再入宫,让他有种别世经年的恍惚感。


    他束手束脚走进殿,尚未看清殿内高坐在主位上的人,便对上面的人行三叩九拜的大礼,“拜见天后。”


    待他行完大礼,他又微微欠身,“侄儿三思拜见姑母。”


    ——先君臣,再论亲。


    在他之后,其他武家儿郎也有样学样,向天后行跪拜之礼。


    天后眉梢微挑。


    这些侄子们比她的两位好兄长聪明,善于迎奉,也善于钻营,略微调/教,便能成为她掌心的一把尖刀。


    “难得你们还认我这个姑母。”


    天后缓缓开口。


    武三思打了个激灵,“姑母此言侄儿如何担得起?”


    “只有姑母不认我们,哪有侄儿不认姑母之理?”


    说话间,砰砰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


    寻常会客会有软垫或者小秤,哪怕不赐座,跪在软垫上也能保护膝盖不受伤,但因为他们父亲的缘故,天后对他们连半点脸面情都没有,小秤有,但他们不配坐,至于保护膝盖又彰显身份的锦毯,则是没有铺在殿里,他就这么跪在冰冷地板上,几个头磕下来,额头一片殷红。


    “姑母大人有大量,将侄儿从千里之外召回,已是侄儿几世修来的福气,侄儿哪敢不认姑母?”


    武三思忙不迭表忠心,“侄子只求姑母不计前嫌,让侄儿在姑母面前尽孝,以弥补阿耶曾经犯下的滔天大错。”


    【但此时的王皇后并不知道自己招惹了一个怎样厉害的人物,仍在自己的宫里沾沾自喜,得意自己终于有了帮手,有人能替她制住萧淑妃。】


    【被她寄予厚望的武皇,的确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很快打败萧淑妃。】


    【但在打败萧淑妃的同时,把她一块打败,让她这个皇后娘娘的位置彻底做到头。】


    天幕之上,李治焦急在产房外走来走去。


    “生了吗?”


    李治不停问从产房里快步走出来的小宫人,“媚娘可还好?”


    【永徽二年五月,武皇生下长子李弘。】


    【次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为二品昭仪。】


    【永徽六年,李治废王立武,武皇叱咤后宫威慑前朝的时代彻底到来。】


    天幕之上,封后大典。


    武皇后盛装华服,与李治一同接受朝臣命妇们的朝拜。


    【但在这期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up主觉得可以聊一下。】


    【在生下长子李弘之后,武皇又很快生下自己的长女,安定思公主。】


    【根据《新唐书》与《资治通鉴》记载,武皇为了能扳倒王皇后,自己亲手掐死了长女,用来嫁祸给王皇后,最终导致王皇后被盛怒之下的李治废弃。】


    天幕之上,王皇后一脸慈爱,逗弄着襁褓中的小公主。


    小公主年龄太小,玩闹一会儿便打起瞌睡,她只好恋恋不舍把小公主放回摇篮,回了自己宫殿。


    王皇后离开之后,武昭仪蹑手蹑脚走进来,睡梦中的小公主天真可爱,她看了一眼,便忍着眼泪别开眼,然后将被褥蒙在小公主脸上,狠狠掐了过去。


    ·


    天幕之下,九州为之一惊。


    ——竟能亲手扼杀自己的女儿???


    天后的心也太狠了些!


    ·


    在宫里被折腾得够呛的朝臣宗室们回到家,忠于李唐皇室的人洗漱之后便连忙来到丞相裴炎的府邸,商议着怎么才能避免天后篡夺李唐江山,还未商议出个一二三,便被苍穹之上的景象所震惊。


    ——天后亲手杀女?!


    他们这帮臣子怎么不知道!


    ·


    李显瞬间不困了。


    不仅不困了,还结结巴巴说不出来话,“阿、阿娘竟能做出这种事?”


    “三郎,阿娘与寻常女子不同,你不能将阿娘当成普通女人来对待。”


    韦香儿虽然也震惊,但同时觉得这是一个劝说李显的好机会,听李显声音发颤,她便牵着李显的手,温声劝道,“阿娘能为扳倒王皇后而扼杀亲女,日后便能为皇位毒杀你这个儿子。”


    “三郎,你千万不要与阿娘争锋,否则你我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


    太平脸色微微一变,“不,阿娘断然做不出这般狠辣的事情来。”


    “二娘,天后心有大志。”


    上官婉儿叹了一声,“你若将她当做普通母亲,那才是看轻了她。”


    太平眼皮狠狠一跳,突然想起阿耶在世时的事情。


    阿耶身子骨一直不好,不是在养病,便是在养病的路上。


    阿耶如此,朝政大事自然全部落在阿娘肩上,那些难缠的朝臣,那些心怀鬼胎的宗室,在阿娘的手段下无不乖乖俯首,是以,科举得以推行,底层士子终于有了改变人生的命运。


    ——这样的阿娘,怎会是一个普通的母亲?


    ·


    “这、这不可能。”


    李旦惊了一瞬,“这定然是旁人对阿娘的污蔑。”


    【up主觉得这件事多少有点扯淡,是《新唐书》与《资治通鉴》对武皇的抹黑。】


    【这两本书成书于宋朝,宋朝的执政者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某些文人是什么货色不用我多说,宝宝们懂得都懂。】


    【如果武皇真做了这件事,离唐朝更近的《旧唐书》与《唐会要》不可能不记载。】


    【再者,我觉得宝宝们可以相信一下骆宾王的节操,那可是连“杀姊屠兄,弑君鸩母”这种脏水都敢往武皇身上泼的人,要是小公主的死跟武皇脱不了干系,他高低得给武皇整个百字小作文昭告天下。】


    【正是因为《旧唐书》与《唐会要》都没有记载,疯狂黑武皇的骆宾王都对这件事只字不提,可见在当时那个时代,小公主的确死于暴卒,而不是被武皇所扼杀。】


    天幕之上,定格在被褥上的武皇的手被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红叉旁边,是一行红字——


    造谣抹黑,他宋的基本操作。


    【能让高宗李治下定决心废黜王皇后的,除了他真爱武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武皇是他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更是他手里的一把好刀,让他借着武皇之力,推行科举,打压世家门阀。】


    天幕之下,天后静静看着对她不断表忠心的武家儿郎。


    女官递来茶水,她轻啜一口,随手把茶水搁在案几,对着武三思懒懒开口,“天幕之言,你们如何看待?”


    ——她懒得邀买人心,开门见山问出自己的问题。


    武三思心脏砰砰狂跳,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说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姑母当顺承天命,登基为皇!”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