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 第20章 宋哲宗:宋徽宗应该不会亡国吧?【感谢gb不标文案都被我创
    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看着那集市&30340;画面,有些心神荡漾。


    汴京城中,李清照出了家门,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方才来到集市。


    卖酒&30340;地方青帘高扬,卖茶&30340;人红炭满炉。


    店铺繁多,商贾云集,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活脱脱&30340;《清明上河图》。


    到了宋神宗时期,手工业一共有六千四百多户,鱼行肉行牛行马行米行……到了晚上,甚至还有灯火通明&30340;夜市,万家灯火,照出一幅不亚于贞观&30340;盛世!*


    李世民心中又向往,又感慨,面向文武百官说道:“人人都说贞观年间是盛世,可是这京城&30340;繁华比不上大宋一半啊。”


    宰相房玄龄立刻说道:“陛下,隋末战争百姓死伤无数,社会凋敝,大唐接手了这个烂摊子,如今能发展出这幅光景,已经算不错&30340;了。”


    李世民面对奉承话,面色未改,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轻声叹息:“怪不得这大宋能灭掉大唐,夺走大唐&30340;神器,确实强大。”


    神器,就是国家权柄&30340;意思。


    《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


    他话音落下,文武百官皆是垂眸,心中悲戚。


    那大宋&30340;情景,就像是当头一棒,让普通百姓茫然失措,让文武百官感慨万千。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人们行走在大唐,像是行走在神&30340;国度。


    可是繁华成泡影,居然被大宋所灭,这让人如何不伤心?


    李世民见百官这副作态,大概猜到了他们&30340;想法,很快收拾好心情,安抚道:“你们哭做什么?”


    “后来&30340;诗人看得比你们都清楚,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王权更替,再正常不过。”


    “与其哭哭啼啼,不如以史为鉴、方能知兴替。”


    “大宋能灭亡大唐,一定有长处,我们从它身上学来东西,就能让大唐继续延续了。这不就是天幕降临在大唐&30340;意义吗?”


    李世民话音落下,犹如一针强心剂,很多人抛弃了悲伤&30340;情绪,转而以一种学习&30340;心态,观察大宋。


    这时,正好播放到李清照在店铺买首饰&30340;画面。


    房玄龄像是看到什么,灵光一闪:“陛下,秦朝有半两,汉朝有五铢,我们唐人还是使用通宝。”


    “他们交易用&30340;是花纹颇多&30340;纸,估计是将这些东西当银子来用。用纸张好处颇多,可以促进贸易繁华。”


    李世民微微颔首:“没错,有道理。大唐能做到吗?”


    房玄龄不敢打包票:“他们那里&30340;造纸行业看来非常发达,防伪技术也很厉害,臣需要让工匠多多研究。”


    李世民颇为高兴:“那就辛苦你了,若是纸币能研究出来,定是一件利国利民&30340;好事情啊,百姓们互市就能更方便了。”


    房玄龄天资聪慧,没过多久,就想到了纸币另一项重大&30340;意义:“陛下,大宋有这种纸币,要想人们愿意使用,肯定是需要国家信誉&30340;。”


    “对于强国来说,这纸币用处太多了,周边那么多小国都在和大唐贸易。倘若大唐规定,那些来朝贡&30340;小国必须用我们国家&30340;纸币才能和我们交易呢?”


    李世民还有些茫然:“那有什么区别呢?更方便了?”


    房玄龄摆摆手,含笑说道:“这必定会导致我们&30340;纸币流入小&30340;国家,他们送来了无数货物,而我们给了他们什么?”


    “只不过是一堆纸罢了。”


    电光石火之间,李世民突然明白过来,面色变得凝重,隐隐感觉自己打开了潘多拉&30340;魔盒。


    到时候怎么印、印多少,还不是大唐说了算?


    隐隐之间,他们已经触碰到了未来&30340;元霸权。


    李世民喉结微动,吞咽口水,有些焦躁:“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是没用&30340;纸,为什么大家还要用呢?”


    房玄龄露出笑容:“只要大唐一日威风还在,他们就需要、并且必须用这个纸。”


    李世民听到自己心跳如擂鼓。


    军事是政治&30340;外延,战争肉眼可见&30340;劳民伤财。如今大唐吞并很多国土,对外扩张&30340;速度减缓,国民需要休养生息。


    一场润物细无声&30340;经济战可以让大唐兵不血刃加强对所有地方&30340;掌控。


    李世民舔了舔干燥&30340;唇瓣,挥手说道:“兹事体大,日后再议。”


    他已经被房玄龄画&30340;大饼香疯了,只是这难度非常大,还需仔细琢磨。


    想到此,他情不自禁感慨:“大宋能想出纸币这种点子,一定是疯狂攫取他国财富&30340;霸主啊!”


    ..............


    无数世界&30340;人瞅见那类似清明上河图&30340;场景,都心生动容,对那大宋无比向往,连帝王将相都不例外。


    他们心心念念&30340;宋朝皇帝宋徽宗带着宦官,微服私访,踏着微凉&30340;夜风,来到一处小楼。


    到了门口之后,他轻轻敲门,低声说道:“师师,我来了。”


    屋子内&30340;李师师:“???”


    李师师身旁&30340;男人周邦彦顿时六神无主,压低声音,用气声说道:“你不是说,皇上不会来吗?”


    李师师也焦躁难安:“他最近身体不舒服,我哪知道他会来。”


    “他现在堵着门口,我怎么办?”


    李师师头皮发麻,素手指着床底:“来不及了,你去那躲躲。”


    周邦彦眼前一黑,不想要躲床底,可又没有办法,如果被皇帝撞个正着,自己恐怕出不了这个房门了。


    他收拾衣裳,连滚带爬,躲进了床底。


    李师师整理了一下衣服,笑意盈盈:“陛下,你进来吧。”


    宋徽宗闻言立刻推开门,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你在屋里干什么呢?怎么这么慢?”


    李师师假装平静地说:“嗯……刚刚在睡觉,衣衫不整,怎能面圣?所以就收拾了一下。”


    灯下看美人,越看越动人,宋徽宗面对李师师&30340;温柔小意,非常受用,让宦官把东西放了下来。


    “这是江南新进贡&30340;橙子,我知道你喜欢橙子,所以特意拿来给你尝尝。”


    李师师一副受宠若惊&30340;模样:“多谢陛下。”


    两人坐在桌子旁,宋徽宗还给李师师剥了个橘子,亲手喂她吃,一副柔情蜜意&30340;模样。


    这时,天幕出现异动,评选&30340;居然是千古第一才女。


    宋徽宗有些惊讶,扭头看向李师师:“唐宋两朝,没有比师师更合我心意&30340;,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千古第一才女应该是师师吧。”


    李师师连忙说道:“哪里能比得上陛下呢?陛下&30340;瘦金体,真是令人击节赞叹。若不是只盘点诗人,陛下定会上榜。”


    宋徽宗很是受用,脸上绽放笑容。


    是啊,怎么说,他也是皇帝里最会搞艺术&30340;,说是千古第一才子皇帝不为过吧。


    哦不对,那南唐皇帝李煜诗写得确实好,恐怕要压了他一头。


    还好这人早就被他&30340;祖先、宋□□赵光义一杯毒酒赐死,无法跟他抢这个称号。


    在他思索&30340;时候,天幕还在播放,很快播放到了李清照&30340;片段。


    宋徽宗看着画面中人比花娇&30340;演员,心神触动,默默念叨:“李清照……原来是李格非&30340;女儿啊。”


    李师师见他这副模样,知道他心动了,于是提醒道:“陛下,我也听说过易安居士&30340;才名,她已经成婚了。”


    宋徽宗顿时有些不满:“是吗?和谁?”


    “宰相赵挺之&30340;儿子,赵明诚。”


    宋徽宗心里暗戳戳给这两父子记了一笔,他们居然截胡了千古第一才女!


    可惜这千古第一才女,没有遇上他这个千古第一才子皇帝呀!


    若是这李清照早点见到他,一定会被他&30340;才学和霸气所折服。


    床底&30340;周邦彦死死咬着衣服,生怕自己发出声音惊动到陛下。


    他还以为陛下送完橙子要走了,结果居然坐下来跟李师师谈天说地,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走?


    他哭丧着脸,一点儿也不想听,一点儿也不想看,可是眼睛和耳朵非要逼着他看,感官比平常敏锐多了,他们说什么话都逃不了自己&30340;耳朵。


    周邦彦也是个才子,悲痛心酸之后文思泉涌,在心里勾勒出这幅画卷,默默想出来一首《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明明是三个人&30340;电影,他却不配有姓名。


    ..................


    【侍女并不关心李清照&30340;海棠花,就像她不懂李清照细腻过人&30340;情思。】


    【这一首《如梦令》充满闺阁少女&30340;情趣,绿肥红瘦&30340;用法也非常有画面感。很快,诗词传了出去。】


    【据说,文人无不赞叹。】


    【“文章落纸,人争传之。”】


    【大家都知道李格非家里有一位文采斐然&30340;可爱少女。】


    【宰相之子赵明诚也读到了这份《如梦令》,顿时春心萌动。】


    【这等才女,他心悦之。】


    【赵明诚想要去看看这位大才女长什么样。】


    【这天,他盛装打扮,来到李格非&30340;府上。】


    与此同时,天幕中出现新&30340;画面。


    庭院中,女子正在荡秋千,自娱自乐,不久,汗珠渗出,衣服有些湿了。


    她懒懒地整理衣服,谁曾想,门外突然传来响动,有客人来了!


    她如今衣衫不整,怎么好意思面见客人,连忙从秋千上下来,慌乱地躲进屋子里,头顶&30340;金钗都掉到地上了。


    余光之间,她瞥见来客&30340;模样。


    哎呀,好像是个大帅哥!


    她回到屋子里,站在门旁边,假装嗅着梅花,余光悄悄看着那位正在跟家中长辈交谈&30340;少年。


    客人走后,她怅然若失,随后含羞带怯回到屋子中,写下一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画面&30340;另一边,赵明诚也有些害羞,李清照这位才女真是才貌俱全!


    《诗经》有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一天,他找到自己&30340;父亲,装模作样地说:“我今天中午睡觉&30340;时候,做了一个梦,读了一本很神奇&30340;书,醒来之后什么都忘掉了,只记得里面有三句话。”


    赵挺之将眼神从书上移开,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什么话?”


    赵明诚挺直腰杆,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赵挺之有些狐疑,也有些摸不着头脑,思索片刻,突然觉得有些不对。


    言与司合,等于“词”。


    安上已脱,等于“女”。


    芝芙草拔,等于“之夫。”


    赵挺之有些恍然,好啊,儿子这是思春了!


    至于思&30340;是谁,除了京城里炙手可热&30340;女词人李清照,还能有谁呢?


    赵明诚和父亲玩起了文字游戏,既是期待又是忐忑,父亲会支持他吗?1


    【赵家和李家都是山东老乡,门当户对,怎么看都是天作之合。】


    【可是大家都知道北宋时期朋党竞争激烈,宋神宗运用王安石变法,是个激烈&30340;变法派。朝廷自然而然分为两档,一派支持旧法,一派支持新法。】


    【可怕&30340;是,赵明诚&30340;父亲赵挺之属于新党,而李格非跟苏轼等人极好,属于守旧党。】


    【如果宋神宗没有驾崩&30340;话,可能这两家一辈子也不会联姻。】


    【不过紧接着,宋神宗驾崩了,宋哲宗继位。宋哲宗支持新法,可惜宋哲宗二十多岁就驾崩了。这是北宋&30340;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间,颇有建树。】


    【很多后人还觉得如果宋哲宗这位猛男如果不早死,那么大宋可能就不会那样了。】


    【可惜他早逝了,官方说是因为风寒死&30340;,民间也有传言说他是夜夜笙歌精力透支死&30340;。】


    【宋哲宗死后,宋哲宗&30340;弟弟宋徽宗赵佶继位。】


    【宋徽宗当时才十八岁,向太后垂帘听政。】


    【向太后和宋哲宗截然相反,她坚决反对新法,支持旧党,启用了一批因为之前反对新法被贬&30340;官员。】


    【当时&30340;政坛,颇为动荡,时局混乱。】


    【赵挺之可能觉察到了这股气息,感觉自己需要洗掉新党&30340;标签,这样才能继续在政坛混下去,所以他就向着李格非家里提亲了。】


    【长辈们之间&30340;盘算影响不到两位风华正茂&30340;小年轻。】


    【一个愿意娶,一个愿意嫁。】


    【于是,赵明诚终于如愿成了“词女之夫”。】


    【李清照十八岁,赵明诚二十一岁。】


    ...............


    另一个大宋&30340;世界里,宋哲宗赵煦躺在病床上,轻声咳嗽,面色苍白,眼前闪回自己&30340;一生。


    他是父亲宋神宗&30340;忠诚粉丝,十岁继位之后,坚决执行父亲&30340;新法。


    祖宗之法不可变?


    他非要变!


    可是新党之间也颇为分裂,最终政策无法落地,反倒让党争越来越激烈。


    他看在眼里,愁在心里,本来就不好&30340;身体愈发雪上加霜。


    更重要&30340;是,从宋仁宗开始,大宋&30340;皇帝生育方面好像有什么问题。


    宋哲宗自己本来毫无继位&30340;可能,是前五个哥哥全死了,他才上位&30340;。


    宋哲宗自己继位多年,还没有孩子,这又成了他一块心病。


    他扩充后宫,努力传宗接代。


    不久前,他迎来了自己唯一&30340;儿子赵茂。还没等他高兴多久,这个孩子才活了三个月就夭折了。


    儿子&30340;去世成了压倒他身体&30340;最后一根稻草。


    一场风寒下来,他病倒在床上,奄奄一息,看向床旁边&30340;宦官:“朕看来是熬不过去了。”


    宦官泪眼朦胧:“陛下龙体一定会好起来&30340;。”


    “朕自己清楚。”宋哲宗捂着胸口,万念俱灰,对死亡并不恐惧,反而有种终于来了&30340;感觉。


    在位期间,他让西夏臣服,也有脸去见列祖列宗,没什么好留恋&30340;。


    他没有儿子,死了之后,兄终弟及,应该是自己&30340;弟弟继位。


    就是不知道是哪个弟弟了,到时候宰相和向太后会商议决定&30340;。


    同母弟弟简王赵似以仁孝出名,是个好苗子,他们应该会选他。


    只要不是端王赵佶就好。


    端王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可是非常轻佻,经常和姑父王诜逛花楼,不是明君&30340;料子。


    弥留之际&30340;宋哲宗像是想到什么,扯起苍白&30340;笑容:“对了,那天幕又说起什么新鲜事了?说给我听听。”


    旁边&30340;宦官如实相报。


    宋哲宗赵煦:“哦,不说唐朝,变成说大宋朝了?而且说&30340;还是才女。”


    他这一辈子,再没有看过比天幕更新鲜&30340;东西了,虽然已经在等死了,却也有点好奇:“扶我出去看看。”


    “陛下,外面风大……”


    “没事。”


    宦官们将宋哲宗抬到步辇上,来到外面,刚好听见那句。


    【宋哲宗支持新法,可惜宋哲宗二十多岁就驾崩了。这是北宋&30340;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间,颇有建树。】


    宋哲宗赵煦心情复杂极了,果然,他要死了。


    宦官立刻跪倒在地:“陛下,天幕妖言惑众,万万不可相信呀。”


    “没事,朕都清楚。”宋哲宗赵煦韩笑说道:“天幕夸朕多有建树呢,父皇九泉之下想必也会高兴。”


    可就在这时,天幕又说:【很多后人还觉得如果宋哲宗这位猛男如果不早死,那么大宋可能就不会那样了。】


    此话落下,宋哲宗面色逐渐变得凝重,这什么意思?


    未来&30340;皇帝不行?为什么?


    同母弟弟简王赵似为人颇为稳重,是个明君&30340;料子,他应该不会让大宋走下坡路吧。


    紧接着,他便听见了:【宋哲宗死后,宋哲宗&30340;弟弟宋徽宗赵佶继位。】


    宋哲宗眼前一黑,什么玩意?端王继位?为什么会让端王继位?


    等到他听见向太后,顿时了然。


    他并不是向太后&30340;亲生儿子,他和简王赵似都是德妃所生,德妃如今还在人世。如果同母弟弟依旧上位,那么德妃一定会被加封,直接威胁到向太后&30340;位置。


    糊涂!端王不可以君天下!


    端王从来没有接受过一天&30340;帝王培训,而且名声极差,如何能够当皇帝?


    宋哲宗赵煦心神大震,脸色苍白如纸,剧烈咳嗽起来,绢布上面绽放点点红梅。


    “陛下,太医熬&30340;药来了,快喝药!”


    宋哲宗赵煦猛然接过温热&30340;药汤,像几天没吃过饭一样往下喝,每个细胞都在叫嚣着求生欲望。


    他要活下来,看看宋徽宗到底做了什么!


    听天幕&30340;意思,这位宋徽宗估计做得不好,应该让宋朝走下坡路了。


    不过他和父亲强力变法,给宋徽宗留下&30340;是强大&30340;大宋。


    即使宋徽宗做得再差,总不可能亡国吧!


    .................


    宴会上,酒桌全被掀翻,杯盘狼藉,酒水洒落一地。


    刚刚口出狂言&30340;文人皆被痛打一顿,鼻青脸肿,捂着腮帮子,敢怒不敢言。


    差点忘了,这位辛弃疾可不是普通&30340;文人,他二十几岁&30340;时候,就拉起了两千人&30340;队伍,参加抗金起义军。


    一身燕赵奇士&30340;侠义之气。


    辛弃疾哪里受得了他们逼逼赖赖?直接就动手了。


    不过没打死,还是留了条命。


    “如今朝廷风雨飘摇,你们不去抗金,反倒不思进取,醉生梦死,还在这里对先贤评头论足。你们还有脸吗?”


    刚刚叫得最欢&30340;文人腮帮子肿得老高,门牙都好像被打掉了一颗,含含糊糊地说:“你又不是这天幕,又不是你来排名,不论是谁,总归不是那晚节不保&30340;李清照!”


    谁知紧接着,天幕就开始播放李清照&30340;画面。


    那些文人&30340;脸唰地一下变白。


    名声对于文人来说是最重要&30340;。


    大家都是有鼻子有脸&30340;人,结果当场被辛弃疾打了一顿,又被天幕当场打脸,这一下自尊心受到了重创。


    他们顿时没了嚣张&30340;气焰,如同丧家之犬,掩面而去。


    辛弃疾冷笑着说道:“杜工部说得好,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是杜甫&30340;诗句——你们这些人死了,名字也被人遗忘,也不会影响李清照&30340;声名像江河一样万古流淌!


    李清照十几岁就名满天下,粉丝众多,多少少男少女是看着李清照&30340;词长大&30340;,辛弃疾也是其中之一。


    结果她二婚出了问题,导致风评急转直下。如今佳人已逝,还是绕不过那一句“晚节流荡无归。”


    李清照&30340;粉丝非常不满,可面对大环境,实在没有办法抗争。


    粉丝们松了口气,如今天幕评选她为十大诗人之一,和唐朝先贤并列,可算是沉冤得雪。


    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了——易安居士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是伟大&30340;诗人!


    天幕下,很多闲置落灰&30340;《易安居士诗集》一下子成为书店畅销品,人人都想买一份,很快就卖空了。


    店家不得不赶紧进货,才能满足这群疯狂&30340;客人。


    店家痛苦并快乐着,自己只是因为个人喜好而进了这么多易安居士&30340;诗,谁能想到易安居士&30340;诗集会再一次变得这么紧俏!


    甚至有人远道而来,就是想买一本放在家里收藏。


    一本诗集居然能炒到天价。


    可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把自己那本收藏&30340;诗集给卖了。因为按这个情况,以后可能就买不到了,他自己还要看呢。


    在她死后,再一次出现了年轻时候&30340;“文章落纸,人相传之”&30340;场景。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天幕无处不在,只要抬头看,就能听见易安居士&30340;诗句。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