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公李文忠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哈哈道:“能走出这一遭,你的废物称呼也不是那么做实嘛?”


    “所以,爹,你在开心什么?不是那么做实,但我还是败了,败了!”十一岁的李景隆气得眼眶红红,将手上的兵书甩在地上,“这兵书不看也罢。”


    画幕又在继续说着,李景隆见他爹没注意到他,又偷偷地将地上的兵书捡起来,颇为爱惜地抚了抚,小心翼翼地塞在怀里。


    【燕军左翼大宁的骑兵被打得惨败,而留守在燕军左翼的陈亨本人身负重伤。


    而燕军后军的房宽和刘才得到消息,立刻率领了后军赶来支援了。


    朝廷右翼的辽东和山西铁骑杀得正欢,一鼓作气,直接把燕军后军的房宽和刘才给打败了。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了,燕军后军防备直接空虚了,至此燕军的左军、后军连遭重创,那么朝廷的右翼军直接打通了燕军正后方前进的最短通道。


    战况到这个进程,我们来锊一锊,朝廷的前军对阵燕军的前军,朝廷的左翼军对阵燕军的右翼军,朝廷的右翼军直接将燕军的左翼军、后军打败,此刻正从燕军的正后方往前打,也就是说燕军被包抄了。


    燕军情况不妙啊!!!】


    朱元璋哈哈笑:“老四,你不妙了啊。”


    朱樉:“瓮中捉鳖!”


    朱棣:“呵,都说我是永乐大帝了。再不妙,也是被我解决了。”


    朱樉:……靠!


    这后世人好像在对老四欲抑先扬。


    【朝廷右翼军的辽东铁骑、山西边骑将燕军的后军干得溃败。


    中军朱棣得知这一消息,不得不从自己的中军预备军里抽出一部分兵马亲自去支援后军,而将中军留给里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


    总不能真的让朝廷的右翼军从正后方打到燕军前军的阵地,那才真的叫前后夹击了。


    这里插播一句,曾经有史料记载,燕王朱棣率领骑兵去支援后军时,打到身边只剩自己一人,靠着爬到山坡上假装做出招呼援军的姿势导致朝廷军这边以为有援军才一时犹豫,错过了诛杀燕王的绝好机会,而且这个一时犹豫的人是李景隆。


    这里主播诗诗要给李景隆正一下名,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李景隆直到白沟河之战失败前他都在朝廷中军的位置,他与燕军的后军处(朱棣处)相隔了十几公里地,是不可能突然就空间大挪移,直接蹦到朱棣眼前去了,然后说是因为他的犹豫错过了诛杀燕王的机会。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些史官要把白沟河之战失败的原因硬扣在李景隆头上的念头有多坚决了。


    为什么呢?因为史官不可能说建文帝朱允炆实在太废,所以这个黑锅必须得有人来背,来证明朱允炆是被奸臣所误。】


    “史书都来后来者写的,这样做并不奇怪。”朱元璋点评道。


    “哼~”朱棣冷冷哼道:“我可不想史书这般抹黑我的对手,搞得好像我赢了白河沟之战是因为对手太废,而不是我实在太强。”


    朱棣自觉身为永乐大帝,自傲点是必须的。


    朱标乐呵呵地笑了笑,“我们看看四弟接下来如何绝处逢生吧?史料的事后世人不知改动多少回,这些根本无从深究。”


    【回归正题,前面我们说到朱棣抽走了一部分中军骑兵来支援燕军后军,所以在朱棣的帮助下,被朝廷右翼的辽东铁骑和山西边骑军痛打的燕军左翼军、后军稳住了后脚。


    这个时候,留守中军的朱高煦直接将中军剩下的预备队还有蒙古骑兵一股脑地带到了燕军后军处,父子将前后军的军报做了交流。


    另外燕军的其他将领比如燕军右翼的李彬,以及截杀朝廷前军右翼的朱能,前军的张玉等人都在拼死作战,抵御着来自朝廷猛将瞿能,郭英、俞通渊等人率领的凶猛进攻。


    这个时候的燕军等于是即将被瓮中捉鳖了,四面八方都在扛。


    而对此时局面明显有胜算的朝廷军来说,此刻最佳的策略就是尽快合围燕军形成最大的交战面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数量上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使得兵力较少的燕军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简单来说,就是将燕军围起来,还要将里面被围起来的燕军打散,使他们拧不成一股劲儿。】


    “这后世女子说的确实是对的。”朱元璋继续道:“古往今来,有多少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是那少数的士兵拧成一股劲往一个缺口冲,将兵打散,分散的士兵只能各扫门前雪了。”


    “父皇说得对,这样下去,不出几个小时,燕军必定被围剿。”朱棣若有所思道。


    “四弟觉得落到此境地该如何是好,如何反败为胜?”朱标问道。


    朱棣:“最迫切的便是跳出重围,从侧边进行深纵迂回绕到朝廷军的后方,但……突出重围的燕军必定多不了,要打乱朝廷后军其实很难。”


    【白沟河之战的战场是一边平原,燕军没有什么险要的地势可以依托。若不是最开始朱棣就要兵力分散在前后左右四军,而中军只留下几千骑兵的话,很可能燕军在朝廷的第一波冲击下,就会直接折了前军和右军。


    情况很明显了,若是不求突破,再过几个小时,燕军的四面防御绝对扛不住了,到时候燕军绝对会全军覆没。


    此时此刻,就是靖难之役的真正难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大一统王朝(注意前提是大一统)的边镇藩王能够造反反杀中央朝廷的。】


    诗诗说到这里,突然想到另外一场藩王杀入中央朝廷的,便突然道:


    【这里我插播一下……】


    屏住呼吸,眼皮都不敢眨的大明众武将士兵:……(被噎得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朱元璋骂骂咧咧:“别插播了,快点说!”


    然而天上画幕还是继续道:


    【这里突然想起唐朝的“安史之乱”,因为安禄山也是一个藩镇割据势力之一,打到了中央朝廷,杀入京城,攻陷长安的。


    但他和朱棣可不一样,朱棣面对的是大明初期的强兵悍将,是明太|祖朱元璋留下来的精锐力量,而安禄山面对的仅仅只是唐玄宗时期的大唐军队。


    这安禄山要和朱棣比拟的话。起码他要打败唐太|宗李世民的唐军,那才叫有可比性,但呵呵~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朱棣听着听着脸都黑了,谁特么要和安禄山并提,“晦气。”


    【好了,让我们看看燕王朱棣如何反败为胜……】


    终于要到了这一步了,燕军究竟是如何打破“一力降十会”的,大明画幕下所有被提及的将士武官均屏住呼吸,眼皮都不敢眨。


    朱棣更是心怀期盼,胸腔热血沸腾。


    【高|潮来了,虽然朱棣从北平起兵到此次战役,每一次朱棣都是以少胜多,每一次都在赌,但这一次的战役可是决定性的一战,他能继续他的胜利吗?


    到这里,关于前面李景隆的“卧底”一说,应该也得到澄清了吧,单单就这场“白沟河之战”来说,有哪个卧底会将自己的真主压到绝境,朱棣要不是能力过硬直接就团灭了。】


    朱棣气急,“说什么李景隆,快说我!”


    朱元璋:“这后辈真是高低欠一顿打,吊尽老子的胃口,转头来说李景隆。”


    【朱棣在最初排兵布阵的时候,到底为什么把几乎所有的军队力量放在了前后左右四军,这个史料已经无从考证了,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做是不是早有预谋了?


    是不是早就预判了李景隆的预判?是不是想到了最坏的结局,并在一开始就做了能够绝地反杀的王牌?


    在这个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神风”的存在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为什么?因为朱棣等人在燕军后军的位置与李景隆在朝廷军中军的位置最短距离都相隔十几公里。


    李景隆的帅旗被风吹断了,朱棣等人除非有千里眼才能看见。而且,一营的战旗就有接近几百帆,李景隆的帅旗被风折断了,也可以直接从营里的其他旗帜拆下来,重新挂在帅杆上便是。


    所以说“神风”一说,那只是文人在抹黑朱棣的真正能力,史官总不可能在史书上记载,因为朱棣这个反贼实力强横,所以谋夺了皇位,成功了。


    这不是开天下之大例嘛?以后谁手握重兵,都能造反,所以文人就需要为朱棣的成功找一个挑不出问题的原因,所以就有了这场神风吹断李景隆帅旗之事,文人把朱棣的成功归咎于天命。】


    “呵,文人不懂兵。倒是以笔将错误的事流传千古。”


    朱棣讽刺继续道:“我能成功,岂是靠天命,若是天命定我,便无需我起兵造反了,为何不给我的父皇入个梦,只说皇位该给我坐了。”


    朱元璋闻言,嘴角一抽,但也深有同感,他是一个大老粗打下的天下,对文官的好感也不多,文人就喜欢什么天命所归、之乎者也的,要他说,直接干便是了。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 m o x i e x s com 丨 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