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十一次直播④


    天幕上,萧兰兰那张可爱的笑脸看起来就像一只狡猾的小狐狸。


    【大家可能没有留意到兰兰提问时说的:谁是红楼里最懂医术的,兰兰可没有限定一定要是红楼人物哦!】


    天幕上还是有好多“哈哈哈”、“兰兰耍赖”之类的字样不停向上迅速滚动。


    【还记得咱们上次前往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吗?那里据考证是曹雪芹晚年著书居住的地方。那里迄今还流传着曹雪芹为黄叶村父老看病治病的传说。他虽然不是大夫,却能以自己所掌握的医药常识帮助当地百姓摆脱病痛。】


    【此外,他还将这么多医学药理知识都写进了《红楼梦》里。他笔下那么多的丸药方剂,大部分都沿用至今。】


    【所以兰兰觉得,不给他评个最佳,曹公棺材板就真要压不住了。】


    【曹公棺材板压不住了:那可不咋地?】


    【花开彼岸:兰兰犯规,二次元和三次元难道没有壁吗?】


    【嘻嘻,我还是把决定权交给大家,现在大家来投票吧!】


    一听见“投票”两个字,院儿里众女眷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上一次天幕出现的时候也搞过“投票”,探春很清楚宝玉当时是怎么操作的。但是宝玉现在不在,探春也就不便建议其他人也去戳戳天幕上那个红点。


    过了片刻,红点消失。


    【投票结果揭晓:大家评选曹雪芹为红楼里最懂医术的行家。】


    【看来大家的想法和兰兰是一样的,《红楼梦》因为有这样一位深谙医理的作者,才有了这么丰富而又真实的生活故事。】????


    【花开彼岸:兰兰啊,如果宝玉的原型就是曹雪芹本尊,那我回答宝玉是不是也没有答错?】


    【“花开彼岸”,你说的完全没错!但很可惜,咱们这一次是投票评选而不是竞猜抢答,所以兰兰不能给你奖品,请下一次再接再厉哦!】


    【好了,兰兰来看看下一个要讨论的是什么……】


    就在这时,天幕上又出现一行文字:


    【后三十回到底在哪:兰兰啊,我记得晴雯生病那一回,宝玉还给晴霎用了西药,曹雪芹的那个时代,真的已经有人用西药了吗?】


    萧兰兰便在天幕上笑: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而且本来就在兰兰的计划之中,这下咱们不用担心兰兰又会跑题了。!


    【我们先顺着“后三十回”童鞋所提及的,回顾一下晴霎用西药治疗风寒的过程。】


    【当时宝玉没让睛霎用那胡庸医开的“虎狼药”,而是用了王太医的药,“夜间虽有些汗,还未见效,仍是发烧,头疼鼻塞声重。①"第二天,王太医又来看了一次,调整方剂,让晴霎退了烧,但还是头疼。】


    【宝玉便让麝月去拿了一些“真正汪恰洋烟”,是一种鼻烟。关于这种烟,脂砚斋有一条批注,“汪恰,西洋一等宝烟也。”】


    【至于“汪恰”是什么意思,一种说法说这是从美国弗吉尼亚进口的鼻烟,“弗吉尼亚”在清代的音译是“汪恰”;另一种说法说这“汪恰”在当时已经是一种上等鼻烟品牌。】


    【鼻烟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代,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人利玛窦带入中国,到了清代康雍乾三朝,鼻烟已经成为一种很流行的奢侈品,甚至连鼻烟壶都已成为一种价格昂贵的艺术品,我们今天还能在很多博物馆中见到。】


    【当时宝玉给睛霎用鼻烟,主要是为了治疗晴雯的鼻塞,她闻了鼻烟之后,就打了五六个喷嚏,鼻子就通了。但还是头疼。宝玉就说:“越性尽用西洋药治一治,只怕就好了。”他就让麝月去寻凤姐,要一种“西洋贴头疼的膏子药,叫做‘依弗哪’”①。】


    【关于“依弗哪”,有学者考证认为是清人对拉丁文”cephala”的音译,清人音译时习惯将第一个字母的发音掠去,"cephala"就成了"依弗哪"。"cephala"是头疼的意思,这种药以此为名,大概就是表明药效:“俺是治头疼滴”。②】


    贾母听了这一段,连忙问凤姐:“家里有这种药没有?”


    凤姐点点头:“是有!”


    贾母忙说:“回头给每家亲戚都送一点儿去,天幕上点名而的药,必定是有效的。”


    凤姐心想:这别家亲戚也没谁有个头疼脑热的,巴巴地送头疼药做甚?


    她连忙赔笑着说:"老太太,咱们听天幕上说完,到时候咱家有的,就都备成礼盒,给各位亲戚们送去。”


    贾母这时已经明白过来,顿时笑自己:“瞧我,这心急的。不过是


    一点儿西洋药品,没的让亲戚们都笑话。”


    薛姨妈封氏等人闻言连忙赶紧夸贾母慈爱怜小,若有需要,一定来府上求助云云。


    【刚才“后三十回”童鞋问的是《红楼梦》成书时期,西药在民间的使用情况。兰兰的回答是:当时西药在民间几乎没有应用,但是皇家的应用却不少。】


    【以康熙皇帝为例,康熙三十二年,这位皇帝曾经得过疟疾,药石无效。刚好有几位法国传教士在京,向康熙皇帝献上了"金鸡纳霜",也就是"奎宁"。皇帝服药之后就立即恢复了健康。这让清廷首次看到了西药的作用。】


    贾母朝探春一使眼色,探春立即提笔,记下“金吉那”字样。


    【这“金鸡纳霜”也和曹雪芹曹家关系重大——曹雪芹的祖父,江宁织造曹寅,在康熙五十一年也得了疟疾,而且久治不愈,无奈只得上书请求皇帝次要。】


    【曹寅那是什么人?他是康熙的发小呵。于是康熙当即安排人快马加鞭将金鸡纳霜送往南京,还亲笔写了一段使用说明:兰兰记得康熙皇帝在那条上谕上还特别写了"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需要认真,万嘱万嘱!"这些文字全都被记档,我们今天还是能看见的。】


    【然而曹寅运气实在不好,在金鸡纳霜送到之前,就已经病重去世了。曹家失去了这么一位与天子关系及其密切的顶梁柱,在朝中失势、家事开始走下坡路,便不奇怪。】


    贾母听见着天幕上这么说,眼中缓缓浮上雾气,似乎又忆起了什么不愿回想的过往。


    【可见在当时的中国,西药并没有普及,只有天潢贵胃才有资格使用,就连曹寅这样的重臣也无法常备这些药物在身边……】


    贾母这时一吸鼻子,众人听见贾母的鼻音,这才察觉贾母的情绪不大对。


    凤姐惊问一声:“老太太!”


    其她亲戚们纷纷将身体前倾,关切地望着这位头发已全白了的老封君。


    终于有人依稀记起:似乎天幕上说过,那位"康熙"皇帝,便是当今太上皇的原型,而太上皇与老国公,就是发小……大小一起长大的君臣交情。


    贾母连忙接了凤姐递过来的帕子去擦眼泪,道:“教各位见笑了,想起了些旧事……”


    她望着天幕又说:“太上皇昔年隆恩,阖府感佩,是我们国公爷自己没福……”


    至此,众人方才都明白,原来天幕上刚才所说的,以金鸡纳霜治疟疾之事,竟是千真万确。


    天幕竟能将人间之事说得如此之准,令人不禁心生敬意,却又偶尔觉得脊背发凉。


    贾家、当今……曹家、清廷……


    对于他们这些坐在荣禧堂中的人物来说,究竟什么是假的,是么才是真的?


    【关于清代康雍乾三朝,西洋药物的用法,小伙伴们还有问题吗?】


    【后三十回到底在哪:没有了,感谢主播!】


    【干万别客气。让兰兰看一下今天的直播计划,嗯“舶来的药品”这一项,我们已经借“后三十回”童鞋的问题讲过了,现在我们进行下一项。】


    【红楼里危害最大的药物————这道题应该不难?说明一下,我们首先排除胡肃医开给尤二姐的那一剂堕胎药物哈,虽然这间接导致了尤二姐的死亡,但是它只是一种药物,原本的作用是疏通淤血。真正存了恶意的,是人。】


    宝钗闻言便点头:“萧仙说得没错,药材俱是无知无识,乃是人将之调配出来。若是人心怀恶念,药物便也善不到哪里去。”


    天幕上总是说尤二之死凤姐的嫌疑最大。因而此刻凤姐心中有鬼,讪讪地低下头,缩在贾母身边。


    “所以那最最要紧的便是改过向善——”


    贾母斜眼瞥着凤姐,道:“这大概便是天幕说这些的用意。”


    谁知这时天幕上萧兰兰竟连连点头。у???


    【这位童鞋说得很对,在红楼里,主动去炼药吃药,最后还把自己给吃死了的,就是东府的当家人,贾敬。】


    天幕上那行字迹刚刚滚过,尚未消失。


    【23333:难不成是……贾敬?】


    【“23333”童鞋,恭喜你,答对了,之后兰兰会给你寄送一份小礼品,请记得查阅平台爸爸推送的消息哦。】


    荣府里全都变了脸色————贾敬竟会自己吃药吃死?


    自从上次天幕上讲秦可卿,“东府”二字几乎成为这边府里的一个禁忌,谁都不敢谈论。直到前几次天幕,天上仙子将东府谈得少了,人们心里这才渐渐放松。


    谁曾想就在刚才,天


    幕上又谈起秦可卿曾得张友士开了一副药方,还有什么"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的说法,众人都是疑心重重,但是谁都不敢去深想。


    然而现在,天幕上竟然预言了贾敬会服药而死?


    探春突然“啊”了一声,道:“上次天幕提到珍大嫂子……”


    她话刚开口,就涨红了脸,以手掩口,不敢再说下去。y??У


    众人却顺着她的话回想:的确,上次天幕点评荣府诸人谁最擅当家的时候,就曾提到过东府尤氏。


    当时并不是人人都曾留意曾在天幕滚动的一行字迹。但是探春这么一说,宝钗和黛玉都想起来了,两人对视一眼,都是轻声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当时确实曾经提到尤氏独力为贾敬治丧,然而谁也没有留意到前面那"死金丹"三个字。


    原来贾敬竟然是服食金丹而死的?


    【书中是怎样说贾敬之死的?是说他“如今虽死,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③”这个死法,看起来就是典型的重金属中毒的状态嘛!】


    大


    城外玄真观,贾敬原本正背着手望着天幕。


    这天幕刚出来的时候,贾敬意识到自己见人所不能见,原本还挺得意。但后来他见那天幕上总是萧兰兰这位“女仙”晃来晃去,贾敬便不乐意了。


    “没想到如今天上竟也是牝鸡司晨,小小女仙,便得冒昧点评江山社稷。”


    所幸萧兰兰点评的大多都是二门之内的故事,贾敬也就渐渐舒服了:"女子嘛,原就只该点评些花儿粉儿、针滞女红。”


    谁知今天萧兰兰在天幕上预言了贾敬将服丹药而亡。


    贾敬:……?


    我不服!我不信!


    第62章 第十一次直播⑤


    【炼丹术主要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仙人传说和道家学说。古代先民在无法用科学理论解释自然现象的时候,发展出对“仙”的盲目崇拜……】


    贾敬一时竟听呆了:天上那位侃侃而谈的……不就是“仙”吗?既然是“仙”,为什么会说凡人对他们是盲目崇拜呢?


    难不成,仙与仙之间还有流派,此仙非彼仙,所以天上这位小小女仙,是要借此机会开口攻讦其他仙人的吗?


    贾敬心想:是的,一定是这个原因。唯女子……唯女仙与小仙难养也。


    【自秦皇汉武开始,历代帝王都热衷于炼丹,而且有趣的一点是,皇帝越有魄力,越是雄才武略,就越是倾向于借助“仙药”来获得长生。据兰兰想,这大概就是“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执念吧!】


    萧兰兰说了“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之后,屏幕上开始滚动“哈哈哈哈”的字样,也有些其他“留言”。


    【……:还真是,秦皇汉武、李世民、还有谁?】


    【天青色等烟雨:嘉靖……不过这位没什么雄才武略吧!】


    贾敬看得眉毛眼睛直跳,心道:不愧是天上仙人,对前朝帝王,竟然没有半点敬畏之心,竟能随意点评。


    但有一点是真的,这些帝王……都没能获得长生,一个都没活到今天。


    【然而古代的炼丹术的主要用料,全都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铅、汞、铬……】


    【上次我们说到在化妆品里不宜加入朱砂,朱砂又叫丹砂,主要成分硫化汞。红色的丹砂加热之后会分解成银白色的金属汞和硫黄,金属汞又叫水银,水银的蒸汽有剧毒。然而丹砂却照样是最受追捧的炼丹材料。】


    【除此之外,炼丹的重要成分还包括:硫化物、砷化物。兰兰再举个桑子:在魏晋时期一度非常流行的“五石散”,是一种由五种矿物:丹砂、磁石、曾青、雄黄、白矾炼制而成的丹药①。一度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可这五石散内所含的药效成分什么?————砷制剂,也就是砒霜啊!】


    【服用五石散就相当于主动服毒,随着服用五石散的剂量加大,服用者会出现明显砷中毒的症状,皮肤会干燥起疹、生疮溃烂,精神恍惚、心跳悸动、知觉失常……】


    “不可能,不可能,这绝不可能!”贾敬背着手,仰望着天幕喃自语。


    【若非如此,唐代名医孙思邈就不会在《千金方》中痛斥其祸了。】


    贾敬:…


    他虽然热衷炼丹修道,但常识还在。若是那"五石散"真是好东西,为何不曾世代相传,一直传到今世呢?想必就是因为毒性太过的缘故。


    “不,不会,吾所炼之丹,早已不是五石散之流可比的。”


    贾敬一面回想自己的“丹方”,一面给自己打气,告诫自己不要被那天幕上那炎炎大言的“小仙”所蛊惑,


    【《红楼梦》中,贾敬服用丹药而亡是反映了一定社会背景的。因为“康雍乾”三朝只中,夹在中间的雍正皇帝,本人就是一位炼丹爱好者。】


    【为免无故跑题,兰兰问问大家,需要就这个话题再多说一点吗?和《红楼梦》确实有一丢丢关系。】


    贾敬听着天幕上总说那些不中听的,正在气头上,也顾不上看天幕上都是个什么情况,一转身-拂袖,就要回到玄真观里去。


    谁知天幕上的声音紧接着响起来:


    【那好,兰兰就这个话题再多说一些。大家都知道,雍正皇帝是暴舅而亡,而且死因从未公开……】


    贾敬忍不住一阵心惊肉跳,又停下了脚步。


    他虽然不喜欢这天幕,但也亲耳听说过,这位"雍正"乃是当今皇帝的"原型"之一,天幕说“雍正”,很可能是在影射当今。


    【……民间关于雍正死因的说法,至少有暗杀、过劳死、中毒这三种。】


    【先说暗杀说,吕四娘入宫,开展"斩首"行动,斩下雍正的头颅,这样的说法太像是武侠小说风格的民间传说,不具备真实性与可行性。】


    贾敬听得面如土色:这位兼姓仙子竟敢用这样随意而戏谑的口吻评说人间帝王的驾崩?


    他现在竟然有点相信了:这位一定是在天庭中地位超然的仙子,至少她这番话说出口之后,还好端端地待在天幕上,也没个天雷劈下什么的。


    【第二个可能的死因是过劳死。雍正是清朝各位帝王中最为勤政的一个,用工作狂来形容可能并无过之。考虑到雍正皇帝连续十三年连轴转处理政务,从


    未好好休息过,这个原因听起来可能性相当高。】


    【第三个可能的死因,就是因为服用丹药,中毒而亡。理由是雍正皇帝在年轻时就崇好佛道,并且延请道士,为他炼制丹药。


    【雍正执政的后期,因为雍正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因此,从雍正八年起,雍正便命地方官员秘密寻访养生之士,将这些人召集起来,秘密炼丹,并曾多次将这些炼成的药物赐给臣下。】


    【按照清廷的记载,雍正是在雍正十三年的八月二十二日,在圆明园忙碌办公时突然猝死的,张廷玉记载他二十二日晚间被叫到圆明园,"太医进药罔效,至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矣。②"】


    【事发突然,而清言档案中关于雍正的死因没有任何更详细的记载。但史学家结合雍正服食丹药养生的习惯,可以合理推测———注意,是合理推测,而不是断定,雍正死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引起的身体衰弱,以及服用丹药引起的急性重金属及矿物质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即位之后,立即遣散了雍正身边的方士,且自己终身不曾炼丹修道,因此活到了九十岁的高龄,不晓得是不是借鉴了雍正暴亡的“前车之鉴”的缘故……】


    “仙长……”


    一个极其谄媚的声音在贾敬耳边响起。贾敬正满心思索着“雍正”的死因,扭过头来,却见是在玄真观出家的一个道士,名曰陆子石,已在此修炼多年,却一直未“飞升”。贾敬近日新制丹砂所用的“秘法”,就是陆子石提供的。


    “贾仙长,用最新秘法炼制的丹砂已成,仙长何日服用?我等也好及早做准备。”????


    “啊哈哈,陆仙长啊!”贾敬一面留神着天幕上的动静,一面转头注视陆子石,打着哈哈问道:“陆仙长,我观你福缘深厚,这新炼制的丹砂,你也一并服用如何?”


    “这个……”


    陆子石脸上依旧都是谄媚的笑,言语里现出几分的迟疑。


    “此次炼丹,所用丹砂、黄丹、铅丹、各种矾……所费不菲,俱是贾仙长所给,这怎么好意思?”


    贾敬见到陆子石推脱,原本从未生出过怀疑的,此刻竟也生出些怀疑。


    天幕上,那位萧仙子的声音依旧在继续。贾敬偶尔偏偏头,向天空中望过去,那陆子石好奇望望:“贾仙长,您在……看什么?”


    贾敬越发明白这又是唯独他一人能见的天幕,心中对那小小女仙又多出几分敬畏,于是便故作宽和地笑了笑,道:“也不必如此客气,大家都是一起修道的道友,要飞升,自然也该一起飞升。”


    陆子石脸上的笑容便更僵了。贾敬当然故意逗他,笑问道:“要不要,将这一批炼出的丹砂,分与全观之人,大家一起共享,一起飞升?”


    这边陆子石还未回答,就听玄真观另一头惊慌叫喊起来:“不得了了……”


    惊惶的叫声瞬间被人捂住,支支吾吾了一阵,过了一会儿换了个人,欣喜地大叫:“汤员外飞升啦!"


    汤员外和贾敬差不多,也是沉迷修仙向道,住在这玄真观里的。只是他来的时日不久,没人觉得他道行到了足够飞升的地步。


    贾敬也暂时顾不上天幕了,急忙与陆子石一起,过去看那汤员外,只见对方睁圆了双眼,口鼻眼角隐隐约约有血迹渗出,外加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这般情形,与天幕上说的一模一样。


    贾敬见到汤员外如此形貌,便心头发凉,再细问,才晓得汤员外误将自己刚刚用秘法炼制出的丹药服用,一次服用很多。服下丹药之后,这汤员外便开始胡言乱语,说他自觉身轻如燕,飘飘欲仙,有升仙之兆,但转眼间人的脸色就变了,眼角开始渗血,四肢抽搐,没多时便真的"升仙"了。


    陆子石手忙脚乱地命人去向汤员外家报丧……报喜,也没忘了来安慰贾敬:"贾仙长道行高深,绝非汤员外可比,如今汤员外都能一副丹砂飞升,待到贾仙长时,那必是天降花雨、仙乐齐鸣,天上老君,亲来接引……”


    贾敬抿着嘴,随意冲陆子石挥了挥,示意让他自去忙去。


    陆子石如蒙大赦,赶紧离开,只留贾敬一人,站在玄真观众,望着那一方天幕怔出神。


    【炼丹这件事,说白了是一种荒诞不经的封建迷信,是古代帝王们无止境追求权势与享受的一种体现。兰兰有时候想想:那些炼丹术士们将炼丹的器具、工艺发展得那般先进,为什么就是没能发展出现代化学来呢?要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单只是炼丹的副产品,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汉代刘安,想要炼个丹,结果发明了豆腐。】


    贾敬听了忍不住有些想笑:果然是无甚见识的小小女仙,大约只是觉得豆腐美味


    罢了,竟拿这当是一回事。这小小一方豆腐,与帝王将相所虑之军政大事又如何能相提并论?


    【唐代方士,研究“伏硫磺”和“伏硝石”,结果发明了火药。】


    贾敬听到这里不免再次感到震惊,满面俱是不敢相信。火药到底有多厉害,于军政之事又有何益处?———贾敬好歹是个进士,而宁国公当年又是靠军功挣下的身家,这点见识贾敬还是有的。


    【如果方士们没有沉迷于个人的长生之术,而是能够将古代炼丹术发展为现代化学,简单粗景的阴阳学说能够进化至元素周期,那中华科技史,是不是立即会被改写?】


    【……】


    贾敬听着听着,已经呆了。


    他万万没想到,天幕竟然会这样点评方士们的功绩:肯定其确有功绩,但又感到异常惋惜?


    同样的,贾敬曾经对天幕对于自己的点评不屑一顾,什么"箕裘颓堕皆从敬",自己不就是炼了个丹,又怎么对不起先人后辈了?


    但是刚才贾敬亲眼看到了那汤员外的死状,心知那所谓的“秘法”恐怕只是一个骗局,陆子石之辈恐怕只是想着将自己这种人能够带来的财富榨干。


    贾敬不由得又想起若干年前的自己——他究竟是为什么会来到这玄真观避世,还不是厌恶言场的勾心斗角,认为成日沉浸在那迎来送往的官样文章中,着实浪费了自己一身才气?


    而如今在玄真观里?贾敬心想——这哪里还是浪费才气?这是要把一条小命搭进去啊!


    想到这里,贾敬心头一凛,就想立即赶回宁府去。然而他又想起,自己在出家修道之前,将府里的事全都交给了那个不成器的贾珍。而听天幕上说起,贾珍将府里搞得乌烟瘴气不像样子,还偏偏沾惹那些万万不该沾惹的,皇家之事。


    贾敬心念一动,一时竟觉得玄真观是个不错的地方,一来他可以从旁冷眼观察那宁府里的情形,二来就算他着实不懂那天幕上说的什么“化学”,也该试着让“炼丹术”有用,而不是让那些剧毒的“丹药”继续荼毒世人。


    第63章 第十一次直播⑥


    玄真观中贾敬对天沉思的时候,荣府里女眷们都有点慌神。


    凤姐在小声问贾母:“要不要往东府去个信儿?”


    贾母想了想却道:"东府想必也能看见这天幕,若是就这么去大喇喇地告知,那边脸上恐怕会觉得没面子。你明天去请珍哥儿媳妇喝茶,探探她的口风便是。"


    凤姐听了点头:“还是老祖宗想得周全。”


    这时就见天幕上滚动一行字迹:


    【天青色等烟雨:兰兰,你说的“雍正之死”与《红楼梦》也有关系,是什么意思啊?】


    贾母听见“雍正之死”四字,立即向探春一时眼色。探春立即知道是“不当落笔但须记住”的意思,微微点了点头。


    【兰兰这么说,是想提醒大家注意《红楼梦》文本中的一个细节。】


    【红楼梦中,第五十五回 的开头,曾经解释过那一年元春没能回家省亲的原因。说是“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①】


    【但是到了第五十八回 的开头,文中便说“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②】


    宝钗闻言微微点头:“那便是’国丧’了。”


    众人听见宝钗这么说,大多心头一松:原来这国丧并非为了太上皇伉俪,又或者是今上及后妃中任何一人。只是一位太妃啊!


    可是再略——咀嚼刚刚天幕上所述的两行文字,旁人还好,贾母在口中细细念了两遍,顿时唬得目瞪口呆。其余人等,就连宝钗这样的“百事通”在内,也还没悟过来,老太太因何惊骇。


    【梦里九重天:这……有什么特别的吗?】


    【二锅头不是二踢脚:一会儿“太妃”一会儿“老太妃”的,这作者有没有写错啊?】


    这时凤姐也渐渐悟过来了:“难道是……难道是……”


    她连续重复两句,但愣是不敢再往下说。


    可凤姐不敢,天幕却敢,而且敢得很。


    【在第五十五回 还是太妃,但到了第五十八回,已经成了"老太妃"了。《红楼梦》里给出的人物是“太妃”,我们换一个例子,如果在第五十五回欠安的是“太后”,那么她


    到了第五十八回 便是……】


    贾母和身边众人全都听傻了:……这也能随便换的吗?


    【23333:……太皇太后!】


    【恭喜我们的"23333"童鞋,你又答对了,不过这次没奖。】


    【23333:!】


    这时哪怕是再木讷脑子转不过来的,也足够想明白了,这位欠安的时候还是“太妃”,但莞逝的时候就成了“老太妃”,这两个称谓变换之间,还隐藏了一件天大的隐情,就是天子驾崩,新帝临朝啊!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前一段时间欠安的太妃,因何突然变成了“老太妃”。


    【兰兰之前曾经说过,《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叙性写作的小说,作者在很多方面非常写实。因此很可能他在写第五十五回 情节的时候,那位确实是太妃,但写到第五十八回情节的时候,那位也确实升格为老太妃了。而作者就这么非常忠实地记了下来。】


    【但同时,《红楼梦》也并不是一部纪实之作,它是经过作者精心构思的一部虚构作品,所以里面的人物并不是现实的简单对应。就像兰兰曾经说过的那样,故事里的皇帝,可能是真实历史上雍正与乾隆两人的共同映射,因此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完全没有留意到"雍正驾崩"这件历史事件的存在,然而“太妃”胯嚓一声,就变成“老太妃”了。③】


    “原来如此!”凤姐等人终于听懂了,脸色却都十分凝重。


    【而"雍正驾崩"也确实非常突然,有史学家怀疑这与雍正服食丹药养生有关。这个历史背景,也许就反应在贾敬服用金丹暴亡的这个情节上。所以兰兰觉得,将封建帝王和炼丹修道之人所服食的“丹药”评为“危害最大”的药物,是比较恰当的。】


    【红楼吃货大全:恭喜兰兰,虽然有点小跑题,但最后还是拉回来了!】


    【过奖过奖!我早就知道自己说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会如脱了缰的野马一样,所以我事先征求了大家的意见,是大家先同意我跑题的。】


    萧兰兰在天幕上狡黠地眨着眼睛。


    【二踢脚不是二锅头:!】


    【贾宝玉拳打镇关西:哈哈哈!】


    【好了,让我们抓紧时间,来谈一谈今天直播的最后一个话题————】


    刚听到这里,就听二门那里一阵响动,贾母等人循声看去,见是王夫人回来了,此刻兀自穿着入言时穿的诰命服饰,戴着繁复的头冠,快步走进荣禧堂贾母的院子,一见到满院的人,顿时吃了一惊。


    贾母见王夫人那副神情,便知肯定有事,便冲王夫人点点头,示意对方到自己这边来。


    王夫人忙快步上前,凑在贾母耳边,小声道:“言里陪娘娘只说了几句话,那天幕就又出现了。娘娘说要择那紧要的为天子抄录,便命人将媳妇送出宫来。】


    贾母"哦"了一声,微微点头,并不觉得太过诧异。


    元春要为天子抄录天幕上所说的内容,这在情理之中。只不过,今日天幕上说的这些,元春抄录起来,可就要费斟酌了。


    王夫人将宫中的实情说给婆母听。贾母听完了,见到王夫人那声气神情,就觉还有隐情,便沉下声音道:“言中还发生了什么事?你先别慌,亲戚们都在,你别让她们看了笑话去。”


    王夫人听见贾母训斥,这才定了定神,转目看向凤姐。凤姐见状忙凑上来。


    王夫人方道: "府里在外头的脂粉生意,应当是被什么人告到了御前。皇上如今什么都知道了……"


    贾母闻言便冷笑:"那些人,肯为了咱家的生意告到御前,想必是他们自己在这门营生上受了损。”


    王夫人: "话是如此不错,但是皇上重衣桑,听说琏儿两口子搞了那么多地种花,捣腾那些女眷们妆扮用的胭脂香粉,便不大高兴。"


    贾母忍不住捂住心口,小声问:“娘娘又怎么说?”


    “娘娘说,向皇上解释过了,那里本就是花田,还有好些是多少年未曾垦过的野花田,从未侵占过一分一毫农桑之地。另外咱家这么做,也是为了响应天幕上仙人说的那《铅粉有害”,想要天下妇人用上无毒无害的妆粉。”


    贾母点头:“娘娘说得很是得体啊!”


    王夫人却道:“皇上的原话,贾琏一个五品的同知,竟只晓得折腾这些小道……朕原本对他期望甚高的……”


    贾母连连拍着心口道:“守拙也不是什么坏事。”


    但凑在一起的三人都知道,贾琏和贾府,这次未能表现得尽如人意,也算不得什么好事。


    "老二媳妇辛苦了,"贾母想了想,先让王夫人去换下那累累赘熬?一身,"待会儿再过来。天幕上还有最后一段,我和凤丫头先看着。"


    王夫人连忙应了,眼神热切地看了看宝钗,没敢搭理林黛玉,连忙先去换衣服去了。


    贾母忙问探春:“天幕上说的什么?”


    就见探春脸色有些古怪:“说的是前阵子大姐儿出花儿时候的情形。”


    凤姐一听:啊这……


    【这里的“痘疹”是指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对于免疫力不高的巧姐,危险系数是相当高的。】


    【那么,针对巧姐的痘疹,凤姐做了那些预防和诊疗措施呢?让我们一项一项来看一看。】


    【首先是那大夫说预备桑虫猪尾,"桑虫"的学名叫做桑蠹虫,是一种生长在桑树表皮和木质之间的一种蠹虫。清代名医张璐的《本草逢原》中曾经记载:“桑蠹虫治痘疮毒盥白陷不能起发者,用以搅汁和白酒酿服之。”大概意思是说,桑虫是一种发物,能让患者体内的毒性发出来,排出体外。】


    【至于这猪尾,如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猪尾草,它本身是一种药物;二说就是猪尾巴,毕竟猪尾有比较多的胶原蛋白,可弥补患者因为脸部痘疮结疤而造成的麻脸。这大概就和我们今天吃猪蹄养颜美容是一个道理吧。】


    【当然,这猪尾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好口采,毕竟"猪短尾,不久长",寓意疾病如猪尾巴一样短小,能速战速决。】


    【除了桑虫猪尾以外,凤姐还供奉了痘疹娘娘,也就是天花娘娘。清代即便是在宫廷中,也多又供奉痘疹娘娘的庙坛。凤姐在家中供奉痘疹娘娘,一来表示虔诚,二来应该也能起到一种心理作用,令家人感觉到有痘疹娘娘保佑,使病魔不致肆虐。】


    凤姐听天幕上说了这么大一串,自己也晕乎乎的,心想为什么自己只是循规蹈矩做的那些寻常小事,到了天幕上,一桩桩一件件,就连背后深意都能说得这么清楚?


    【另外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夫妻分居,凤姐将贾琏搬出去挪到外书房,主要是避免夫妻行周公之礼会亵渎痘疹娘娘……】


    听到天幕上年纪轻轻的仙子口没遮拦地说这话,凤姐忍不住羞红了脸,片刻后才后知后觉地想起:咦,不对呀?实


    情是,贾琏没搬出去,和她一起照顾巧姐。当然夫妻两人忧急之下倒真没什么心思想别的……


    【……所以贾琏就给大家上演了整部红楼里最不堪的婚外情镜头,开的百二十迈的高速车,少儿版里会被打码删掉的那种……】


    虽然凤姐听不懂天幕上说的“高速车”究竟是什么意思,但她大致是听明白了————按天幕上的说法,贾琏搬出去之后大约又与不知道哪里的女子"偷吃"去了。


    这时凤姐却觉得有必要向天幕分说明白,她心头热血一涌,便向前迈了一步,大声道:"仙人,贾琏没有,贾琏和我一道衣不解带地照料巧儿……贾琏已是与过去不一样了……”


    她话都出口了,才突然想起:这是他们夫妻的私房事啊!天幕上讲讲也就罢了,她竟然也什么都不顾地这么讲了出来,而身边这些亲戚妹妹们,全都是云英未嫁的黄花大闺女啊!


    “哎呀——”


    凤姐只觉得脸面上腾腾地烧着,几乎想要找个地洞钻下去。


    却忽然见宝钗冲她眨眨眼睛,然后点头微笑。


    而黛玉则睁大了眼望着她,眼中颇多钦佩。


    探春、迎春与惜春三位妹妹,相互看了看,也都怯怯地望着天幕,看天幕上并未有什么异动,便一起笑着向凤姐转过脸来。


    凤姐心想:这是……家里的姐姐妹妹们竟然在支持她,称赞她敢向天幕叫板的勇气?


    王夫人这时刚好换了身在家见客的衣裳出来,见到凤姐如此,也不问情由,眉头一锁,便要呵斥: "琏儿媳妇……"


    却见天幕上萧兰兰完全不在乎人间是个什么反应,依旧笑眯眯地往下说——


    【然而我们都知道,天花病毒,也就是引起痘疹的罪魁祸首,是历史上唯一被人类用疫苗彻底消灭了的病毒。】


    第64章 第十一次直播⑦


    贾母院里的女眷们一下子都不淡定了。


    痘疹之害,此间每个人都晓得。此病一旦肆虐,不管你是天潢贵胄,还是富贵娇儿,只要染上,统统要在鬼门关前走一遭。就算是宫中贵戚,也难免受此病茶毒——当今太上皇,年幼时出花,还曾被送出宫外……


    更何况,荣府里还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巧姐。也就琏凤夫妇两个,十数日衣不解带地照顾,另有荣府财大气粗,直接将两个大夫关在府里,随时开方抓药,才将巧姐这一条小命抢救回来。


    然而现在天幕上说,痘疹是一种叫“病毒”的东西引起的,而且这“病毒”竟然能被彻底消灭?


    这是在说……天花可以被彻底根除,世间的孩童能再不受痘疹之害吗?


    探春原本一直提笔在记,但听到"历史上唯一被人类用"疫苗''彻底消灭"时候,不知道"疫苗”二字应当如何写,连忙抬头望着天幕。


    就见天幕上字迹正在滚动。


    【皮里阳秋空黑黄:兰兰,《红楼梦》成书的年代,是不是已经有疫苗了?】


    探春终于了解了是“疫苗”这两个字,赶紧记下。


    【已经有了。按照清代医家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中的说法,“种痘法起于明代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


    【隆庆是明穆宗的年号,大概年代是十六世纪,1570年左右。】


    【23333: 哇!这么早就有疫苗了呀!】


    【天青色等烟雨:可是不对……兰兰不是说过的吗,康熙小时候也得过天花。】


    【二踢脚不是二锅头:好像康熙的爹顺治皇帝也是得天花死的。】


    贾母见到这几条字迹立即想起:这康熙是太上皇的“原型”,这位皇帝年轻时出花,曾得老国公夫人的原型曹孙氏亲自照顾,因而对这位太夫人感激无比。


    然而按照天幕的说法,明代先于清朝,那明代已有的“种痘法”,为何到了清代,皇帝皇子依旧受痘疹之害呢?


    【哈哈,清代的皇帝们不止是顺治和康熙得过天花,后来的同治,据史料记载也是得了天花死掉的。】


    贾母连忙别过脸,心道:不愧是天上仙子,皇帝


    驾崩也敢直接用个"死"字。y??y


    她一掉脸,就见到宝钗凤姐等人面上都是一片迷茫之色。


    宝钗正仰头望天,道: "种痘之术……可咱们这些人都不曾听说啊?"


    凤姐则喃喃自语:"回头问问宝玉。他不是咱们这些人里最懂医术的吗?"


    贾母却想:回头派人去太医院问问去。


    但片刻后,天幕就自己给出了答案。


    【这个问题在于,当时种的是"人痘"而不是"牛痘"。】


    【疫苗的原理大家都很清楚吧?————用较低剂量的病毒,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此病毒的终身免疫。】


    探春一听见这个便奋笔疾书,难得天幕竟在自问自答,解答她们心中的疑问。


    【所谓“人痘”就是从病愈的人身上提取天花病毒,将其种入未得过天花的健康人体内。】


    这下听得贾母院中人人色变,开始议论纷纷:这不就是主动去感染痘疹吗?染了这病症的人,即使痊愈,也要将之前用过的,沾染了痘浆的衣物全都烧掉,哪里还能将这东西再“种”到旁人身上呢?


    【当然啦,这"种人痘"也是一种非常危险而且难以精确控制的医疗行为,它的推广非常缓慢。直到1678年,这"人痘"之术被清廷所接受。】


    【那是康熙十七年,皇太子胤四周岁的时候得了天花。】


    贾母轻轻嘘了一声,示意大家稍安勿躁——天幕上又讲到义忠亲王老干岁的"原型"了。


    【康熙之父顺治,据传是因天花而死的。康熙自己幼年时便得了天花,九死一生地活下来,留了一脸的麻子。如今他见到结发之妻留下的唯一子嗣竟然得了痘疹,这老父亲怎么能不忧心?于是,他为了救爱子的性命,网罗天下名医,最后找到了武昌府通判博为格。傅为格医术高超,最终令胤扔成功获救。康熙便将傅为格召入太医院。】


    【傅为格借此机会,便在朝中推行“种痘之术”,并在太医院中设立痘医,给龙子凤孙们接种人痘。因为皇室起到了表率作用,京中不少高官与贵族,也相继种痘,以抵抗这种足以致命的可怕病症。】


    【但是这种“人痘”最


    大的问题是,它其实就是让人得一遍轻症天花。这种做法的致死率也是很高的。轻症天花的致死率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之间,一百个人之中就有可能会死一个。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接种“人痘”的致死率在百分之四左右,这在现代医学看来,是非常可怕的一个死亡率。】


    【据传这傅为格曾在康熙面前用言女做这人痘试验,三十名做试验的言人,一下死了四个。也就是封建社会中的帝王,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若是到了我们今天,如此这般草管人命的医学试验,也是不为社会伦理道德所容的。】


    天幕上这般言论一时引起了荣府女眷的不同意见。


    土天人无念了一声傍,才道:“那四位自人,乃是为了验证权命的种不,死得好,死得男所,死后定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贾母却轻轻摇头:“天幕说是不妥,便是不妥,即便是人间帝王,亦无随意夺去人性命的权力。这些女儿家家的,也都是父母生养的……若是换成死囚也比这强啊!"


    王夫人偷瞄一眼贾母,觉得老太太不过是讨好天幕,顺着天幕说罢了。却见贾母神情隶穆,毫无谄媚之态,眼中俱是悲悯。王夫人一时突然想起自己的女儿元春来——若是元春不曾机缘巧合,在天幕出现时入了皇帝的眼,现在也不过是一个身份平凡的女史。


    如果元春也被拖去做这“人痘”的实验,王夫人一时心痛得如被针扎一般,总算觉出了“将心比心"这四字究竟是什么感觉。


    但她先前的话已出口,再改也无用,只能打肿脸充胖子,只惶惶地应了一声"老太太说的是",便退在贾母身后。


    【红楼吃货大全:懂了!这不是种疫苗,这是随机送死呢!】


    【对,兰兰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疫苗本身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即使这措施有效,但也是一种风险极大的措施。】


    【除了致死率比较高之外,这“人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剂量难以掌握,如果剂量过低,难以激发人体的免疫,即使走过一遍这种痘的过场,也未必能得到对天花的终身免疫。】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同治皇帝。他年幼时也种过人痘,但是在十九岁时照样感染了天花,最终不治身亡。①】


    “唉——”


    贾母院中,叹息之声四起。


    好不容易听说


    了一种预防痘疹的法子,然而在天幕上说来,竟是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妙。


    突然,探春咦了一声。


    就见天幕上一行字迹一顿一顿地向上滚动。


    【一心一意贾二舍:敢问主播,牛痘又是什么?】


    【咦,这位小伙伴的ID有点别致哦!】天幕上的萧兰兰显然也被这一条“留言”吸引了。


    院中能看得懂天幕的女眷们纷纷发出疑问之声,将视线转向凤姐。


    凤姐脸有些发热,这……这贾二舍,不就是贾琏吗?


    【说实话,兰兰这个直播间有些日子了,见过"林黛玉倒拔垂杨柳"""贾宝玉拳打镇关西",却还具没有见过以贾琏作为lD的。而且你这也不符合贾琏的人设啊?】


    评论区的讨论一时间很热烈。


    【后三十回到底在哪:贾二舍为啥就是贾琏?】


    【……:这个我知道,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后三十回到底在哪:我也知道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可他为啥叫贾二舍?】


    【一心一意贾二舍:我从来没有偷娶尤二姨。】


    【23333:哈哈哈,这个同学读书很代入啊!】


    【一心一意贾二舍:真的没有……】


    【好了好了!】天幕上萧兰兰出来打圆场。


    【称呼贾琏为“贾二舍”,应该是“贾二舍人”的简略叫法。贾琏在贾赦一房行二,所以被称为“贾二舍人”,缩略一下就是“贾二舍”。不过这位同学真的很代入。我原以为代入贾琏的读者可能会给自己一个"风流倜傥贾二舍"的ID,谁知竟来了个"一心一意?】


    【好吧!如果贾琏真的能转了性子,待凤姐一心一意,额……我真心希望这一心一意是对凤姐而不是别人哈,那在兰兰看来,就真是凤姐之福,贾家之福了。"贾二舍",请代我向王熙凤问好。】


    【一心一意贾二舍:好的。】


    【23333:哈哈哈哈!】


    【……:竟然还能这么玩儿?】


    【花开彼岸:我笑得肚子都痛了。】


    【言归正传,兰兰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下牛痘"。这"牛痘"和"人痘"的区别,就在于不是将人得痘疹之后取得的痘浆种入人体,而是将牛得痘疹之后从牛痘脓包里提取的浆液种在人身上……】


    天幕上话音未落,荣府里女眷们齐齐色变————


    这竟然是,让人去得牛得的痘疹?反而能令人从此避免出痘疹?


    这人……和牛……


    林黛玉伸出一对粉拳,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再将两只小拳头交叠在一起,看了片刻,马上将双拳分开,抬起头,求援似的望着宝钗。


    宝钗却也皱着眉,似乎觉得天幕上说的混不可解——宝钗是与座之人中所知所见最渊博的“百事通",连她都觉不可接受,旁人自然都认为匪夷所思。


    【这是18世纪末,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从挤奶女工身上得到的灵感。他发现这些女工会从牛身上传染痘疹,但是症状都很轻微,很快便痊愈了。而且这些女工终身都不会再感染天花。】


    "英……英国?"凤姐惊问——这实在是超出她的认知范围了。


    黛玉却还真的知道:“这英国大约是指‘英吉利’,京中现有一两名传教士来自那里。”


    "英……吉利?"凤姐更加迷糊,但听着这个名字十分吉利,赶紧记在心里。


    【这就令大夫想到,是不是牛身上所携带的天花病毒,也能够激发人对于天花疾病的免疫力,而且更加安全有效呢? 】


    【他做了一系列实验,最终得出牛痘有效的结论,并着手推广此术。到了19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已开始大范围接种“牛痘”。】


    【但是在中国,牛痘的推广普及很是缓慢,主要原因是太过保守———毕竟要让人体承受牛身上来的“痘种”,听起来就很可怕是不是?有些人宁可求神拜佛,也不愿意接受这种由“科学”验证过的诊疗方法。】


    【因此在中国,牛痘到了19世纪中后期才在沿海地区逐渐普及。到了一百年之后的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最后一个天花患者出院,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消灭天花。】


    “这……这竟是真的吗?还是天上仙人在讲他们那边的事?”


    对于痘疹之害,凤姐刚刚经过一遭,现在依旧心有余悸,心想若


    真有此法,能救天下小儿,解父母之忧,那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却见天幕上忽而滚过一条一本正经的"留言"。


    【一心一意贾二舍:多谢主播解答!】


    第65章 第十一次直播③


    【不用客气,贾琏先生。】


    天幕上萧兰兰也一本正经地回复了“一心一意贾二舍”。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这一番对话要告一段落的时候,就见"贾二舍"又发出一条留言。


    【一心一意贾二舍:敢问主播,这"人痘"或是"牛痘"的"接种",究竟是怎么做的?】


    【看来我们这位贾二舍童鞋非常关心细节问题啊!但兰兰——向是一个关注所有细节的up主,所以你这个问题也难不倒我。】


    【咱们之前说到傅为格在清宫中首倡的接种“人痘”之术,是将痘疹患者发病之后的痘痂取20至3 0粒,研磨成粉,吹入被接种者鼻孔中。后来改成将痘痂粉末加水三五滴调匀,裹在棉花里,塞入鼻孔中,十二个小时之后取出。①】


    【而后来爱德华詹纳所发明的“牛痘”术,刚开始时用柳叶刀在孩童胳膊上划非常浅薄的创口,然后接种牛痘桨。】


    【到了现代,我们接种疫苗当然是用皮下注射的方法,护士姐姐们会用注射器将疫苗注射到我们的身体里,一般是胳膊上三角肌的位置。但是晚清时期各地开办牛痘局,都是用刀的。比如1828年设在北京米市胡同南海会馆的京都种痘公局,就曾经在局章中申明:"有愿学者,按期到局,以便指点部位,用刀之法,局中送书一本,刀一把。"②】


    【二分无赖: 乖乖隆地咚!兰兰连这都记得。】


    那天幕上的萧兰兰便是一派洋洋自得的表情。


    【那是当然!贾琏童鞋,你还满意吗?】


    也不晓得是不是那“一心一意贾二舍”有没有反应过来那”贾琏童鞋”就是在说他,那边迟迟没反应。倒是其他人的留言十分踊跃。


    【23333:兰兰,我胳膊上好像也种过牛痘!】


    【……:瞎,你没听主播说过吗?八零后天花就灭绝啦,八零后就不用种牛痘啦!】


    【23333:那我胳膊上那个"井"字是干嘛使的?】


    【后三十回到底在哪:我也有!】


    【红楼吃货大全:我的不是井字,但有好几个小疙瘩……】


    唯道干上仙子也旦更种


    贾母笑人越看越早送湖终于贾母实在早刃不住


    难道大上仙子,也是要种……


    员马寺人烟着他走还的,终了员马头在是怎个吐了,同山一种痘的吗?”


    随即院里一声惊呼,就见天幕上的兼兰兰将她那件半袖上衣的袖子一直向上鲁,露出洁白浑圆的左肩肩头。


    王夫人看了几乎要昏过去,捧着帕子捂着双眼:“都已经是天上仙子了,都还这般不知羞耻的吗?女儿家的臂膀,岂是能随随便便给外人看的。”


    旁边薛宝钗见了姨母如此,动了动嘴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忍了回去。


    林黛玉却笑着对王夫人道:“姑母可千万别这么说,要想着,您将萧仙当成是外人,兼仙却未必将您当外人,当您是''内人''也说不定呢?"


    “对哦!林姑娘说的极是。”王夫人猛然惊醒过来,虽然还是觉得哪里不妥,但总是不敢再指摘天幕上仙子的不是了。


    宝钗坐在巢玉身边,差点没憋住笑出声来,只得哭笑不得地看了黛玉一眼,黛玉也已经用帕子遮住笑盈盈的小脸,只留一对眼神狡黠无比的美目在外边。


    【花开彼岸:还真是个井字!兰兰难道是八零后吗?】


    萧兰兰哗地一下又将袖子拉回去,笑着回应。


    【还真不是八零后,兰兰生在九零之后,零零之前,想必各地接种疫苗的规定略有不同,虽然听说这个“井”字是八零后的专利,兰兰小时候也是被在胳膊上划了个井字的。】


    这时谁也顾不上再想天上仙子那副雪白的胳膊了,众人皆是大惊失色,继而转为茫然。


    “原来天上仙子,竟也是要种痘防病的……”


    仙人也都这么接地气的吗?


    贾母仗着年长,见识多些,勉力解释:“许是天上仙子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特地为了点化世人,免受那痘疹之苦,才亲身试验这种痘之术的。”


    有道理啊!————院中众女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点点头,都觉得老太太这话说得十分在理。


    【只不过,兰兰和小伙伴们一样,胳膊上这个井字并不是牛痘,而是卡介苗,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一种疫苗。】


    【结核病在古代又叫“女儿痨”,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疾病。接


    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阻碍结核菌的传播,并预防结核病,是一款曾经广泛采用的疫苗。】


    “什么?女儿痨竟也可用种痘的法子防治?”


    这一院子的人大多谈“痨”色变,一听说这“疫苗”亦可预防女儿痨,全都又惊又喜。


    【其实贾府针对传染疾病也确实是有一种防范措施的,那就是“隔离”——将生了病的人统统挪出府,搬了家去养息。】


    【举个栗子,睛雯当初感染而来风寒之后,曾经气得直喊:“我哪里就害瘟病了,只怕过了人。”这证明贾府对于奴仆的卫生健康状况也颇为关心,只不过这种关心是完全建立在主子们利益的基础上的。】


    【于是晴雯就被王夫人逐出大观园,扔进她那灰古舅哥哥猪圈一样的家中。睛霎香消玉殒之后,王夫人却还一本正经地告诉贾母,说晴雯是"女儿痨"病死的,让贾母也怪她不得。】


    王夫人心中恼怒异常,心想这天幕总是与她不对付,为何每每说着说着,就说到自己头上?自己难道还得罪过天幕不成?


    但现在贾母院中坐满了一圆亲戚,宝钗也在座。要知道,上回宝钗可是将被天幕预言要“跳井”的金钏儿讨了去的。王夫人唯恐这次宝钗又将晴雯也讨了去,那自己可真是一点儿长辈的面子都不剩了。


    但好在天幕很快开始总结陈词。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贾府针对传染疾病的治疗和处理方法。】


    【今天我们从中医药博物馆起步,聊到了《红楼梦》一书中,最不靠谱的药方"疗妒方",最神秘的方剂“冷香丸”,和最难以解读的“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


    【然后我们尝试推选红楼梦中最通医道和养生之术的人,最后大家一致评选作者曹雪芹本人获此殊荣。】


    【随后我们讨论了红楼梦中危害最大的药物,方士丹药,兰兰也顺便由此引申,和大家聊了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雍正皇帝可能的死因。】


    【最后兰兰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贾府是如何治疗和处理传染疾病如痘疹和女儿痨的。】


    萧兰兰的话音刚落,忽然传出哗啦哗啦的掌声来。


    贾母看看身周,她身边的女眷们都神情隶穆,专注无比地聆听,并无人鼓掌。


    却见天幕上萧兰兰一脸赧然,对着天幕外说


    道:


    【各位小伙伴们,其实兰兰刚讲了个开头的时候,这间教室就有不少师生进来围观兰兰今天的直播了。】


    就见天幕抖动, 萧兰兰的身影从天幕上倏忽消失, 早先她所在的那间窗明几净的大屋子里, 突然出现了几十个与萧兰兰装束打扮相似的男男女女,正是他们在鼓掌。


    这几十人站得密密的,刚好将早先那个"人体骨骼模型"挡住,没有再次吓到茉府里的女誉们。


    【萧兰兰,讲得很好啊!我是你的粉丝,我关注你好久啦!万万没想到,你今天会来我们学校直播……】


    这是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似乎从远处传来,荣府中人听着觉得模模糊糊的。


    【在大家面前,我有一种"鲁班门前弄大斧"的感觉。说真的,兰兰对这些博大精深的医药学问都只是略知皮毛,只能按着查到的资料说一说,大家竟还都这么鼓励我……】


    黛玉冲宝钗使了个眼色,示意:萧仙听起来真的很感动啊!


    宝钗回了个眼神,示意:萧仙一向如此,是个挺容易被感动的人……仙。


    【……好了,小伙伴们,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啦!兰兰之后会和这里的师生们再做一些交流,希望他们能为兰兰解答一些读《红楼梦》时没看懂的内容。小伙伴们,咱们下次再见! 】


    【对了,之前答对问题的小伙伴们,记得查阅平台推送的消息,兰兰会给你们寄送奖品的哦!】


    下一刻,天幕上,宝光一收,一切归于安静。


    贾母长长地舒出一口气,与凤姐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有点儿"劫后余生"的感觉。


    “得亏天幕没有说什么对府里太严苛的……”


    贾母刚说到这里,又想起贾敬的事,忙再次提醒凤姐:“别忘了寻个机会,找珍哥儿媳妇过来喝个茶。”


    这时探春也已经记了十几页满满当当的字纸,墨迹淋漓,侍书在旁极有条理地帮助探春将这些字纸———吹干,按顺序叠放起来。


    探春便到宝钗、英莲和黛玉眼前,道:"宝姐姐、林姐姐、甄姐姐,且由探春先将这些整理一二,再营抄几份,送到各位府上去。"


    宝钗集玉都道了声辛苦,


    宝钗没忘了补一句:"若是哪里没记下来的,也可以送信来问我,别的不说,至少那 ''冷香丸"的方子我是肯定能给你抄上一份的。"


    探春连忙应是,觉得宝钗待人十分热情,并不似天幕上说的那般“冷”。


    当下宝钗窠玉等人开始告辞,贾母身边渐渐就只剩王夫人凤姐几个。γ???


    “晴要那个丫头FAXPI


    贾母刚想提点王夫人莫要待小丫头太过苛刻,垂花门那里便通传,说是贾琏和宝玉一道回来了。


    “老太太、太太!”


    贾琏这回像是一个大英雄似的,跟着宝玉一起进了二门,来到贾母院内。


    “今日宝兄弟教了给我那‘留言’的法子,各位……看到我没有?”


    贾琏嘴上说着“各位”,眼睛就只盯着凤姐,就差扑上去抱着问:“媳妇儿,你看见你相公今日在天幕上为咱辩白了吗?”


    “琏二哥哥!”探春惊讶不已,“你是怎么做到的?”


    贾琏兴兴头地,答道:“就是需要注册一个用户……”


    还没等贾琏详细说明,贾母就轻咳两声,阻止了激动的贾琏。凤姐也冲贾琏微微摇头,示意这里人多口杂,如何与天幕沟通,兹事体大,还是不要当着大伙儿的面说为好。


    贾琏会意,待到贾母这边众人散去,贾母跟前只留了琏凤、宝玉、探春,外加一个今日刚从宫中回来,负责帮元春传话的王夫人。


    贾母看看众人,心想:一个好消息,天幕上仙人有泄露了不少有用的天机;一个坏消息,皇上似乎并不觉得贾府掺和脂粉生意是正道。


    岂料贾琏听了王夫人转述元春白话,伸手一排座椅的扶手,道:“这简单,圣上嫌脂粉是小道,咱就给他搞个大的————咱把''牛痘''给搞出来!"


    自贾母以下,听见这句话的人全都惊呆了。


    第66章 第十一次直播⑨


    到了晚间,凤姐终于从贾母那边退下来,回到自己和贾琏住的小院中。


    平儿去大厨房传了一些酒菜,供琏凤两个边吃边聊。正巧贾芸和他媳妇林红玉今日也上来,贾琏便叫上他们一起坐了——


    “也莫计较什么辈分主仆了,今儿大家商量大事,就都一个桌子上坐着!”


    贾琏兴奋不已,拉贾芸、林红玉和平儿一起坐下。贾芸还好些,小红和平儿都不大好意思,但她们两人见凤姐也都点了头,便都斜签着身体,在桌子最远端坐下。平儿复又起身,为琏凤等人斟了酒,所有人都静待贾琏发言。


    “我的好二爷,你真的要去搞那牛痘?”


    凤姐先开的口——直到现在她都觉得那"牛痘"之事,是贾琏在老太太跟前吹的牛,放的大话。


    “为什么不?”


    “滋”的一声,贾琏将杯中酒饮尽,推到平儿面前让她再斟。


    “之前的脂粉生意,只是赚些小钱,让咱们家的进项抵得上出项,于国于民无益,所以皇上听说了并不放在眼里。但这一件若是办成了,那就真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天底下百姓给咱们立生祠的那种……”


    “立生祠?”


    贾芸听了也难免心动,吞了口口水,喉结一动。


    “阿凤,你想想,前些日子巧儿病得那样,咱们日夜许愿,若是巧儿能好,咱们定要立下一件大功德,还记得吗?”


    凤姐点点头:巧姐出花儿那几日她过得实在太揪心,将心比心,天下父母,若是知道真有这样一件“法宝”,能让孩子免受痘疮之苦,别说是立生祠了,就是亲身赶去,当面给磕上三五响头都做得到。


    “这可巧了,闺女一好,天幕上就给咱们指点了牛痘,我觉着这是老天爷先搭救了巧姐,然后又给咱一个立功德的机会。”


    凤姐却兀自想着今天天幕上说的那些匪夷所思之事,将牛得痘疹之后出的牛痘浆,接种在人身上……那人会不会将来变成一头小牛?


    贾琏一看凤姐神在在的模样,就知道她一定是走神了,连忙扯着媳妇的衣袖,小声道:“最要紧的是,如果这真的是一件泽被万民的功德,那么将来贾家人无论犯了多大的过错,在皇帝陛下那里,咱们多少都还有点转圆的余地……”


    凤姐一凛,再也不凭空想象那人变


    成小牛的样子了,肃然点着头道:“全凭二爷吩咐!”


    平儿、贾芸和小红,想着那前景,也都聚精会神地望着贾琏,想要听他的下文。


    “但是,这次的‘牛痘’,要办成却并不容易。”


    随后再说其中的难外


    贾琏阳显是去了先扬后抑的路子先把前兽描绘得一片光明


    beri亚迪士htmleshittaleshicalster hibal me pliter bate


    “这次不比上次 ‘铅粉有毒’,那一次,仙子们在全天下人面前涂脂抹粉,亲口夸咱们家的那些粉啊胭脂啊的。但是这一次,我和宝兄弟在外头,大致问了问,就只有咱们府里的人能看见。当然了,亲戚家应当也有不少人看得见,此外应当还有宫里娘娘……”


    “但最难的是,天下人没看见,要他们相信这“牛痘”是老天爷赐给他们防治小儿出花的,就没那么容易。”


    凤姐想了想,问:“你说,咱们娘娘会不会说与皇上知道?”


    贾琏一咂嘴: "这肯定得啊,否则娘娘不就欺君了?但是……这天幕与我贾家关系过于密切,娘娘有时会有帮贾家说话的嫌疑。”


    也就是说,即便贾元春说是天幕上讲的,也不一定能令所有人相信。


    在座几个都是肚里弯弯绕不少的聪明人,一听便都懂了,一起点头。


    “但是,就算是难,咱们也得去做!”贾琏说到这里,突然间雄心大起,向空中举杯。


    “为了天幕的提点,为了普天之下像巧儿一样的幼童,为了将来各地感谢咱们的生祠堂……”


    凤姐难得见贾琏这么正经,正肃然起敬呢,听到最后一句差点儿笑出来,连忙庄容也站起身,举起手中杯盏。余人也一道站起,跟着贾琏,将杯中酒饮了。


    “琏二叔,那咱们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贾芸是个干活的,一上来就问自己该干什么。


    这贾琏倒还没想过,顿了片刻,道:"所以才把大家请来商议。各位,都别拘着,有什么说什么!”


    贾芸与小红对视了一眼,这两人显然都想过了,有些腹稿在肚子里头。听见贾琏问,小红便当仁不让地道: "琏二叔问得好。我想,如今当务之急是看看这


    天上神仙传的"牛痘''法子在地上是不是也能见效。”


    贾芸也不掩饰小红之功,道:“我娘妇说,当先去寻那些养牛挤奶的牧民农人,问问他们,是否也会从牛身上传来痘疹之毒,人是不是也会得,得了之后就真的不会再出花儿了。”


    贾琏一点头,道:“说得有理。”


    贾芸又看看小红,道:“可我俩见识浅薄,都不知道哪儿能寻到这么多牛和牧场的。要紧的是,若是以后二爷要将这 ''牛痘'' 之法推广开去,咱们是不是还得多多地备上些牛?"


    贾琏一边听一边点头,随后缓缓说了一个地名: “滨海铁网山。”


    凤姐顿时浑身一激灵,抱着双臂道:“怎么听得我周身都起鸡皮疙瘩?”


    她这么一说,贾琏才慢慢想起了:“东府……”


    当日东府贾蓉之妻秦可卿过世,贾珍看上了一副滨海铁网山出的情木板子,不顾一切要用这个给儿媳妇做棺材,谁劝都不听,后来是宫里元春送出来一只玉"知了",才让贾珍息了火的。


    “不过那牧场可不在铁网山,”贾琏曾经去过那附近,所以他晓得,“在铁网山西面,有一大片牧场,牲畜与人口都多,只不晓得是哪个王府的产业,得想办法去打听打听……"


    三言两语之间,贾琏自觉操办此事的方略已有了,面上十分得意。


    谁知凤姐却慢慢地说:“依我看那,首要之事,还真的不是先去铁网山。”


    凤姐摆出一副莫测高深白样子,令贾琏忍不住心生好奇,腆着脸凑近了道:“二奶奶教一教咱?”


    凤姐原想在贾琏额头上戳一指头的,碍着其他人都在,忍住了,道:"首要之务,是去太医院问问,是不是真的有那‘人痘’之术。”


    贾琏眼珠转,没说话。贾芸却已经急了:“难道二婶子要将这天大的功劳也拉上太医院?”


    小红赶紧拉住贾芸。凤姐冷笑出声,贾琏则莫测高深。


    “太医院若是已有了‘人痘’的法子,未必会愿意帮咱们。”


    “天幕上不就说了,在那个什么清……清廷,牛痘推广费了好大工夫,为什么?不就是觉得牛痘更加安全有效,将他们的人痘给压了下去吗?琏二爷,你要小心,如果太医院


    没有''人痘''便罢了,若是已有,没准会给你下绊子。”


    “琏二奶奶,你这话说得极是。”


    贾琏越想越对,忍不住要站起来给凤姐作揖,被凤姐摁回去了。


    “不过,这两件事并不相互打扰。咱们可以一面去牧场寻访牧民,问清楚那人得牛痘之事。同时咱们也在京里探探太医院的口风。”


    “另外,咱们也机灵着些,在民间四处寻访寻访,许是能找到一两位懂得种痘之术的大夫。”


    贾芸听贾琏这么一说,立即自告奋勇要去铁网山。贾琏则盘算着自己亲自前往太医院探口风。


    凤姐、小红和平儿三人,则帮着贾琏筹划,若是这"牛痘"的法子真的能行,又该如何向民间推广,要花多少银钱。


    翌日,贾琏便去了太医院,迎面遇上常来给贾家看病诊脉的王太医,连忙拱手问个号,叫声“王供奉”。


    这位王太医名叫王济仁,见到贾琏,也十分热情地招呼: "琏二爷,什么风将你给吹到太医院来了?"


    贾琏将来意一说,王济仁的脸色便一点一点冷下去。


    “琏二爷,不知道太医院的规矩你可懂。”


    贾琏抬眼往往面前的太医院衙署看了看,心想:这太医院在达言显贵跟前,还能有什么规矩?还不就是看好了病就赏银赏好脸,看不好就拆了你太医院大堂吗?


    但是他经过天幕敲打,人已经沉稳得多了,没多说什么,只是认认真真地向王太医请教。


    王济仁的脸色当即和缓了不少,道:“琏二爷,不是咱故意不说,此事涉及天子,以及宫中的龙子凤孙,下官未经允许,是决计不得向外界透露半个字的。二爷可晓得这其中的利害?”


    贾琏见此人将天子抬出来说事儿,无可辩驳,只得作罢,对王济仁道: "供奉说的很是,原是我莽撞了。”


    王济仁这才露出点儿笑模样来,道:“还是二爷知进退、识分寸。二爷须知,上次''铅粉''一事相帮,乃是多年来与府上的情分;而这次则是本分了。"


    上一次太医院应贾家之请,去查以往宫人的脉案,现在王济仁便在贾琏面前邀功。


    贾琏连连称是,王济


    仁又关切地问起巧姐近日的情形。两人虽然客客气气地在寒暄,然而话不投机,贾琏没探听到什么有用的,便举手告辞。


    王济仁站在贾琏身后,微笑相送,见到贾琏的身影转过一个弯子,消失在替子远处,王济仁这才放心,转身进入太医院大堂。


    “这天幕,不是只有你贾家人才能看到。”


    王济仁想起昨日在天幕上看到的,便气不打一处来。


    “小小女子,便炎炎大言,胆敢指摘太医的医术。”


    天幕上那个萧兰兰,一见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无知少女,竟然说他是个看人下菜碟的无德太医,王济仁差点没被气死,满心有理却没处说————


    给人看病当然要考虑家属感受,就拿贾府来说,宝玉身边那些女孩儿都金贵得紧,宝玉自己又懂些药理,一旦开错药方,用点儿麻黄、枳实,对方就说自己开"虎狼狼药"。


    他们当太医的,动不动就被人威胁说要拆了太医院大堂,容易吗?


    如今天幕这么一说,贾府估计再不会请自己去诊脉了。但好在除了贾府之外,别的高门大户似乎都还没人能瞧见这天幕——这也算是老天垂怜,给他留了一口饭吃。


    “牛痘,哼!”


    王济仁望着贾琏背影消失的地方,从鼻腔中喧亨出一声,低声道:"这真不是痴心妄想、天方夜谭吗?"


    牛身上的痘浆,难道还能用在人身上?


    他活了四五十岁,还从来没听说过这等离奇的医术。


    贾府若是想以此牟利邀功,那对不住——王济仁很有把握:整个太医院都会反对的。


    贾琏脚步匆匆,但并未远离太医院左近。


    刚才他一向王济仁打听“人痘”,心里便道:“不妙!”


    贾琏这是开了口才想起来天幕上曾经数落过王太医的,万一王太医也看见了这段,心里肯定膈应。而王太医的反应也坐实了凤姐的猜测:太医院估计会给“牛痘”下绊子,这态度一望而知。


    但如今当务之急,确实是了解"人痘"的情形,是否真如天幕上说的那么危险。否则贾家一旦提出“牛痘”之法,天子却说宫中将那“人痘”之法用得好好的,那该如何是好。


    贾


    琏一边走,一边指望偶遇一两位太医院里打过照面的太医,稍微聊两句,以便从对方口中将“人痘”的消息套出来。


    “请问……您,您是荣国府里的贾二舍人贾二爷吗?”


    一个声音在贾琏身后响起,贾琏没有防备,被吓了一跳,赶紧回身一看,见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穿得还算周正。但贾琏自幼在贾府长大,生就一双体面眼,一眼扫过,看了对方的袖口、鞋子,腰间的荷包、扇坠……就知道这中年人的境遇应当不怎样。


    “正是在下。敢问,阁下可是这太医院里的太医?”


    对方左右看看,面带尴尬,道:"算是……"


    贾琏:……算是?


    那人料知贾琏心中起了疑惑,连忙开口,飞快地说:"贾二爷来此,可是想问那''人痘''之事?小可倒是略知一二,愿为二爷解惑。”


    贾琏:怎么会有如此这般从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他便问:“阎下姓甚名谁,是如何认得我是荣府贾琏的?”


    就听对方静了片刻,半晌,才期期艾艾地道:“在……在下,姓胡,胡君荣……”


    贾琏:好家伙,竟然是胡庸医啊!


    第67章 第十一次直播⑩


    贾琏乍一听“胡君荣”三字,想了片刻才醒悟,大声道:“原来你就是胡庸……”


    胡君荣连忙在对面挤眉弄眼,拼命摇手示意,总算让贾琏把"胡庸医"的"医"字硬生生吞了回去。


    “你也敢说自己是太医?”贾琏冲胡君荣笑道。


    胡君荣脸一苦,道:“我这也被你家给害得忒惨了!”


    至此,贾琏已知胡君荣必定是能看得见天幕的。


    “我明明者答没进过你家的门,既没开过‘虎狼药方’,也从没见过什么油二姐、醋二娘的,现在怕是全天下都晓得我''胡庸医''这个绰号了。"


    贾琏深知被天幕“预言”是什么滋味,忍不住笑了起来,道:“你也不用担心,如今也只有我贾家一家子知道你是个‘庸医’……”


    胡君荣继续苦兮兮地卖惨,道:"何止国公府,今天早上我见了王太医他也……"


    贾琏顿时一步踏上前,拽着胡君荣领口的衣物,压低了声音道: "哪个王太医?"


    胡君荣伸手一指太医院的方向:“王太医……王济仁。”


    贾琏将眼一眯,心道:这敢情好!竟然侧面打探到了,王济仁也能看见那天幕……


    如此一来,王太医刚才那张臭脸就完全能解释了,只是……


    既然看到了天幕上提"牛痘",却完全不为所动,而且还遮遮掩藏着"人痘"的秘密,不欲令天下苍生得救————贾琏只能说,这个王太医,天幕骂得不冤。


    “那你今日……”


    贾琏想通了这一出,转向胡君荣。


    胡君荣见贾琏问,连忙在脸上堆起笑容,道: “昨日看见那天幕,就晓得今日荣国府的大爷们许是会来太医院问这‘人痘’的事,所以在下早早就来这里候着了……”


    他生怕贾琏不信,忙拍着胸脯说:"在下虽然不是什么在太医院挂牌的名医,但这杏林之中也有好些年头,日常替太医院诸位供奉跑腿,他们不愿诊脉那些丫鬟啊、小厮啦,都是我跑一趟。”


    “因我小时候就得过痘疹,所以太医院安排接种‘人痘’的时候,也会让我去取那些患者的痘痂,人痘'' 是怎么回事,我知道,我全知道!"


    胡君荣伸手指着自己的脸,脸上依稀可见深深浅浅的麻子坑,正是曾经被痘疹摧残过的明证。


    贾琏眼一转,已经大致了解胡君荣这人到底如何了。


    此人想必是小门小户出身,磕磕碰碰到处求人学的医术,不像王济仁那般,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做太医的。胡君荣医术合格,能给人开方诊病,甚至太医院也认可他的医术,但却依旧不允许他在太医院挂牌,只让他跑腿去看一些丫鬟下人的病。


    而且此人不太懂高门大户里的那些人情世故,自然不能做到像王济仁那样的一手"好" 脉息。


    至于天幕上说的,胡君荣卷入贾家内闱争斗,药了尤二姐的胎,自己卷铺盖跑路,估计也是因为旁人深知贾府这里头的厉害,最后将他这个无权无势的给推了出来去背黑锅。


    贾琏是个爽快人,闻言哈哈一笑,在街角上寻了个茶楼,请胡君荣坐下来,旁敲侧击,细细地问“种人痘”的情形,胡君荣说的与天幕上所讲一模一样,也提及他曾亲眼见有种了人痘的幼儿,没能挺过去种痘种死了的。


    待到胡君荣絮絮叨叨说完,贾琏低头不语,饮了一口茶,问:“老胡,你且说说看,一早就在这里守着我,又将太医院''人痘''之事尽数告我,又是为了什么?"


    胡君荣便睁大了眼,眨巴了几下,又紧紧盯着贾琏:"贾二舍人既然知道有"牛痘"这样东西,比人痘更加安全,能够救天下万干小儿之性命,令家家无哭子之哀……难道竟不想去琢磨琢磨这 牛痘’吗?”


    “若是贾府有此宏愿,我胡君荣则愿意鞍前马后,为贾二舍人效死命!”


    “你……”贾琏决定逗他一逗,“胡庸医,你行吗?”


    只见那胡君荣顿时满脸通红地站起身,面对贾琏,胸口起伏,半晌,忽而眼中含泪,对贾琏道:"贾二舍人可知,我胡家当年,有四子一女,一场痘疹过去,就剩我这么一个麻脸……"


    男儿有泪不轻弹————贾琏顿时知道造次了,手忙脚乱地将胡君荣拉着坐下来,见胡君荣消眼抹泪的,哽咽了好一会儿,方道:“我那大姐,原本未曾染上痘疹,但为了救我们兄弟几个,非但没有将我们抛下,反而日夜操劳,辛苦照


    料,几天几夜未曾合眼,最后她也陪几个弟弟去了……”


    贾琏静静地听着,忽然问:"因此你才矢志学医,就是盼望天下再无痘疹之害?"


    胡君荣重重点头。


    而贾琏则隶然起敬:“胡兄,刚刚小弟是胡言乱语,得罪之处,请千万海涵。”


    说着,他压低了声音,问胡君荣:“如今我有一个侄儿,正要往北面铁网山附近的牧场去,去寻那些得过痘疹的牛和牧民。你愿不愿意一起……”


    胡君荣用袖子一抹眼泪鼻涕,大喜道:"愿……"随即却又苦了脸,道:"我没盘缠。"


    这回贾琏终于可以放声大笑,道:"老兄,如今你攀上了国公府,我这荣国府的门第,难道还付不起你的盘缠。”


    听到这里,胡君荣自己先是完全惊呆了,渐渐地才醒悟过来,知道自己是"因祸得福",非但没有彻底沦为一名"庸医",反而找到了许是可以帮助自己实现宏愿的人。


    贾芸与胡君荣一道出发,前往铁网山西面的牧场,寻访感染痘疹的牛群和牧民。


    贾芸原本有些惴惴,毕竟他不通医术,根本不知道牛得了痘疹是什么样子。


    如今有胡君荣与他一起,贾芸一颗心倒是放下来了,自与小红依依惜别,一路向北不提。


    贾琏选择留在京中坐镇,却是为了筹划如何将"牛痘"这件事上报天子。


    按照贾母与王夫人的说法,元春在宫中,想必会将这次天幕的"大部分"内容抄录下来,报与天子知道。


    如果贾家既得知“牛痘”之法,却不上报,那等同于自己招认有异心了


    但若是在没有得到任何


    那寺同了白口袋面开口。但在是他们没有得到什


    实证的情况下,冒冒失失将这法子报上去,万一有任何不妥,那便是引火烧身。


    贾琏与贾母、贾政、凤姐等人分别密议过几回,最终拿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动用了以前老国公爷在世的时候上“密折”的渠道,给当今天子递了一份“密折”,言明从天幕上得知了这样一个容易普及的预防痘疹之法,但未经验证,如贸贸然便公之于众,震动天下,万一不成,恐怕会令天下人失望,因此乞求天子给一些时间,由贾家按此方去寻访验证,若其法真的可行,必将急速报知天子。


    贾琏自觉此法甚妙,谁知密折上了未久,太医院就找上了荣府的门。


    原来,是天子觉得此方或许有效,便命太医院襄助贾琏。


    然而太医院已早有准备,院正与几名供奉都搬出了原本束之高阁的典籍,引经据典地与贾琏辩论,用以说明牛之痘疹与人之痘疹根本不是一种疾病,焉能用来治疗人之疾病。


    贾琏纳闷了:天幕上说得清楚,这俩确实不是一种病,但是牛之痘疹能让人终身免疫,不再受痘疫之害。


    然而太一把白胡子的太医院院正却怒气冲冲地质问贾琏:“贾二舍人,你让太医院去过问牛出的痘疹,是将老夫当做了兽医吗?”


    贾琏:……莫名其妙!


    双方便闹得不欢而散,各自上本,相互弹劾,最终闹到御前。


    而贾琏一个捐官出身的小小五品同知,竟然因为这"牛痘",得以第一次叩见天颜。


    在天子面前,贾琏生平头一回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连跪地磕头都是咚咚作响、实实在在的,不似他以前在贾赦邢夫人面前时那般敷衍。然而一旦他对上太医院那群食古不化的太医,贾琏身上那股压力竟都没了———


    这贾琏虽然不通学问与医术,但胜在长于庶务,更兼说话有条有理,且极擅长抓住对方的漏洞,每每都将对方一群太医院白胡子飘飘的老太医驳到气个倒仰。


    天子听贾琏与太医院激烈辩论,并不置可否,只是让他们辩个透彻,随后便淡然询问在场旁听其他大臣的意见——


    “北静王,你如何想?”


    贾琏此前从未见过北静王,便偷眼去看。只见北静王水溶身着蟒袍,腰系玉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外表风流潇洒,人品端庄秀逸。贾琏便心中暗赞了一声。


    “臣以为,贾氏所见之天幕,太医院所引之典籍,均非实证结果。陛下何不命人按此”牛痘’之方,进行试验,若真有效,再施用于民间。若那天幕所言属实,岂不是世间又多一济世活人的良法?民间百姓,必然感佩皇上圣恩。”


    贾琏机灵,跟在北静王后头附和。正好北静王也转眼看向贾琏。


    北静王便微微


    点头,目中似有赞赏之意。


    皇帝却依旧未置可否,又将视线转向另一位。


    “忠顺亲王,你意下如何?”


    听见这位的尊号,贾琏心里一个咯噔。他记得天幕上说过,这位与贾府不睦,忠顺王府的长史官曾经亲自上门向宝玉讨问蒋玉菡的去向。宝玉挨打,大半也是因为忠顺亲王。


    他偷眼看去,见这忠顺亲王三十多岁,唇上浅浅一道髭须,面色微黑,神情十分肃穆严厉。


    贾琏见了便心想:完蛋……忠顺亲王多半不会向着咱家。


    岂料忠顺亲王缓缓开口道:“天幕出现,乃是天下人所共见。上次铅粉有害一说,业已经太医院验证属实。”


    这位亲王说话似乎非常斟酌用词,说来一字一顿的。但太医院院正被忠顺亲王一说,顿时被气红了脸————敢情天幕靠谱,竟是太医院证实过的。


    然而亲王说话甚是有力,连皇帝听了也连连点头。


    “此次’牛痘’之说,虽未直接公之天下,却不可忽视。臣以为,贾氏子弟既有此心,便由其验证便是。”


    皇帝陛下的视线便转向贾琏,眼中出现笑意。


    贾琏自己也略感激动,一颗心砰砰乱跳,心道:难道这竟是要成功了吗?


    “如此也好。贾琏,朕便许了你,着手验证此法。只不过太医院未必愿意帮你,你看怎么办?”


    贾琏也知道太医院只会拖他后腿,连忙道: “微臣已在民间物色了几名对痘疹富有经验的大夫,有他们相帮,想必是不碍的。"


    贾琏身后,太医院院正气冲冲地轻哼了一声,道:"恐怕是兽医吧?"


    贾琏才不理对方,这一局他赢了。否则依贾琏的“好”脾气,他是不会不打落水狗的。


    “如此甚好,不过……”


    皇帝话锋一转:“朕也想要借此机会考验你的才干。如果 牛痘”当真有效,便由你来推广


    贾琏闻言,大喜过望,正要叩拜谢恩。


    却听皇帝陛下继续道:“……但是不能动用国帑,由你……和你所在的荣宁二府,共同负担,推动此事,你可做得到?”


    贾琏:啊这……


    感情皇帝陛下是想空手套白狼,许诺了让人


    干活却不肯出钱,这叫什么事儿啊!


    他——时想起了之前王夫人从宫中元春那里带来的话——皇上似乎对他带着媳妇儿凤姐—起搞钱有点意见。


    但贾琏这人有点人来疯,被皇帝陛下亲口这么一激,顿时拜下去道: "是!微臣必定鞠躬尽瘁,定要将此事办成。”


    既然皇帝还不能完全相信他贾琏的能力,他就偏偏一定要做一番成绩出来。


    第68章 第十一次直播11


    秋去冬来。前往铁网山以西大片牧场的贾芸和胡君荣赶在年前,带着随从回了京。


    他们两人都变得又黑又瘦,但是精神矍铄。贾芸见到贾琏,还来不及下拜叫叔叔,就已先喜不自胜地向贾琏连连点头。


    贾琏顿时大喜,他看过贾芸之前送回来的信件,知道那"牛之痘疹"确实存在,也的确偶尔会传人。现在见到贾芸点头,贾琏更是确认那定是"牛痘"的法子有用,天下像巧儿那般年纪的孩子们都有望不再受痘疹之害。???γ


    他连忙一手挽过贾芸,另一只手对胡君荣做出"请"的手势,竟是将胡君荣作为上宾,往自己的外书房里请。


    接下来,贾家的任务便是将胡君荣从塞外带来的"牛痘"之方,在京中再行验证一次。


    然而京里却无人敢尝试。


    一来,这“人痘”是太医院所垄断的,专供皇家之术,世人从未听说过,也从未想过“主动”去染病,竟能预防日后再得。


    二来,这需要“种”在人身上的“痘种”,听说竟是牛身上来的,孩子接种之后,会不会头上长角,双手双脚变蹄子?


    这等怪问题,层出不穷,都是贾琏此前从未想过的。他与贾芸和胡君荣两人,一时竟都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作答。


    最后是帮忙解决问题的是荣府里的世仆们,家中有些年纪小的子弟,提出愿为家主分忧,尝试一下那“牛痘”。


    这些人都亲眼看见了那次天幕,亲耳听天上仙子说起“人痘”和“牛痘”,知道“人痘”是天子用来为龙子凤孙们抵御痘疹之用,而“牛痘”竟比“人痘”效果还要好。


    这些有头有脸的老仆们当着贾琏的面坦陈心迹:"这天幕挺靠谱的,每次天幕一出现,府里的境况就会好一些。所以我们都愿信天幕上仙子说的话。"


    贾琏心里很清楚:这几个管家与仆役都是亲眼见证了上次巧姐出花的。贾府能为主子小姐请上两个大夫,关在家里十二天,不眠不休地照顾巧姐,仆从们哪儿能够?万一自家孩子没这福分,染上了痘疹,就只能听天由命————既然没法子,天幕上说"牛痘"能防痘疹,这些世仆们便都起心想要试一试。


    胡君荣先是安这几人的心,说铁网山附近的牧民孩子,接种牛痘的


    个个平安无事,绝没有任何变成牛的倾向。


    随后是接种,接种后的看护……这次荣府里总共有十几个孩子接种了"牛痘"。接种之后,多数只是委顿了几日工夫,个别人身上出了一两个小脓包,破了之后自然结痂掉落,自此便一如往常,没有半点异状。


    随后便是过年。年节时诸务猬集,两府上下人等皆为忙年而操心。可谁曾想宁荣街后一片街坊有人染了痘疹,消息传出来,两府都人心惶惶的。


    贾琏亲自过往府里的防疫事宜,凡是去过那片街坊的人都让先留在一片单独的院子里任着。其中有六七个接种了牛痘的孩子,刚巧去过那片街坊,还和病童一起玩过,却一点事都没有。一直到年后被父母从那院子里接出来,都还是活蹦乱跳的。


    由此看来,这牛痘之法,貌似确实有效。只不过主动接种牛痘的人数尚少,时日尚浅,还需要将此术推广开来,用在多人身上,才能确知效果。


    接下来压力就给到了贾琏身上,按照皇帝陛下所交代的,他必须在没有官方出面的前提下,推广这“牛痘”之术。


    为此,贾琏先去找了顺天府尹,去了解整个顺天府适龄儿童的人数。结果从府尹口中,听到了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


    贾琏咋舌,心想:若是由他去给这么多的孩童————接种牛痘,那贾府纵使是倾家荡产也做不到啊。


    “老兄,这件事上,顺天府里不能派几个衙役,上街将锣敲一敲,至少帮兄弟吆喝两声吗?”


    贾琏天然是个"自来熟"的秉性,见了顺天府尹没到一刻钟,已经和对方称兄道弟,仿佛是多年前结识的好友。他一开口就试探顺天府能帮他帮多少。


    顺天府尹显然对贾琏这副脾性不太感冒,苦着脸说:“要顺天府出面,须得是皇上点头。然而皇上已经发过话了……”


    贾琏眨眨眼,晓得太医院想必已经在整个京城官场上帮他"宣扬"了皇帝对他提出的要求。


    略思索一二,贾琏便凑近了,悄悄冲对方说:“府尹大人,真的不考虑襄助一二,待到此术推开,有你顺天府官府出面,皇上也脸上有光,不是吗?”


    顺天府尹对贾琏这十分无赖的秉性深感无奈,只得轻声回应道:"眼下盯着你贾家的人甚多,这虽是好事,可若我一上来就帮你,我也只有


    被参的份儿啊……"


    贾琏一想,也有点道理,但他还想再求。


    刚要开口,却听府尹对贾琏道: "你想想,就算没有任何官府掺和其中,这个法子既然来自天幕,那就是上天的恩德,不管是天幕还是天子,都是天家啊!"


    “啊————”


    贾琏瞬间有种被坑的感觉。


    敢情自己出钱出力卖死命,最后还是往天子脸上贴金?


    贾琏和府尹正交头接耳的时候,忽然外面通传,林如海到了。


    贾琏和任何人都能“自来熟”,然而对林如海却不一样。在这位姑父面前,他绝对不敢有半点嬉皮笑脸、油腔滑调的样子。以至于顺天府尹揉了揉眼睛,觉得眼前跟突然换了个人似的。


    岂料林如海待贾琏却颊为温和,微笑着道:“贤侄,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事与你说,是有关那‘牛痘’的。”


    于是林如海向顺天府尹借了一步地方与贾琏说话。他先是低声对贾琏笑道:“当初小孩儿口没遮拦,在圣驾面前夸下的海口,如今知道厉害了吧?”


    贾琏顿时面红耳赤,之前刚刚得知牛痘成功时的那种洋洋得意全都没了。


    紧接着林如海又恢复了严肃而温和的长辈面孔,轻声指点贾琏:"不用官方出面也可,贤侄可以走传统士绅的路子,将它当是一件慈善事给做起来。"


    贾琏:“慈善事……”


    他喃喃重复着,脑海中似乎灵光一现。


    古来慈善之事,不全都是官府出面的,各地多有育婴堂、济贫院、掩骨会……多由当地乡贤襄助主持,所用经费也都是世家大户所募捐之银两。


    一念及此,贾琏便恍然大悟。


    林如海指点贾琏的,是让他不要大包大揽,将所有事情都揽在贾家身上,而是要将这新鲜的防疫之术与地方上传统的慈善组织相结合,发动京中的世家大族、地方上有名望的士绅巨商,聚合力量,一起解决费用和人手的问题,并依靠这些慈善组织的信誉,来解决人们对牛痘的信任度问题。


    想到这里,贾琏喜不自胜,当即退后一步,向林如海长长一揖,满怀感激地道:“多谢林姑父指点!”


    "到时贾家是首倡,各家亲眷自然会附和。"林如


    海暗示贾琏,不用太为银钱费心,他林家作为姻亲,是一定会大力出资的。


    “只是你需要想好,你家起头,各家响应之后,如何宣扬这牛痘,能让天下百姓相信此术确然有用。”


    贾琏听到这里,也皱起眉头:此前就属这个问题最为棘手。总有人来问这"接种了牛痘,孩子会不会也变成牛”的问题。


    “林姑父,若是我只说是接种之法,不明说是牛痘是人痘呢?”贾琏想到一个讨巧的法子。


    林如海却断然摇头,道:“此举万万不可。你纵是不说,太医院也一定会帮你宣扬。可民间百姓,一旦失去了对你的信任,也就连带失去了对天幕的信任。到了那时……”


    林如海一边说一边摇头:"……就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再力挽狂澜了。"


    贾琏闻言,心中震动,知道林如海教他的是金玉良言,然而这些却是贾赦贾政之辈也不曾指点他的。


    “谨受林姑父教诲,多谢姑父提点!”贾琏恭恭敬敬地拜谢。


    “不必客气。”林如海见贾琏受教,便转了一副春风和煦的面目,道:“这件事尊夫人那里许是已经有点眉目了,你不要太过着急。”


    贾琏一呆:“拙荆?”


    凤姐又怎么了?前一阵子就见她脚不沾地在忙年。


    林如海见他完全不知情,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去问问吧,你那位妻子,对那‘牛痘’,所知许是比你还多呢!”


    贾琏闻言,匆匆谢了林如海,急急地离了顺天府,回家寻凤姐,却扑了个空。凤姐竟然带了小红,去林如海府上作客去了。


    想着林如海说的话,贾琏一时心痒难耐,竟是等不到凤姐回家,匆匆赶到了林府,请婆子特为去叩了二门,就只问他媳妇在不在林姑娘那里。


    少时那婆子出来,对贾琏道:“府里都是认得的亲眷,琏二奶奶也在,琏二爷也一同进来吧!”


    贾琏忙谢了,跟着那婆子来到林府的垂花门跟前,候了一会儿,又有婆子从二门里出来,将贾琏迎进去,让他在一处偏厅里等了一会儿,一位相貌端庄,不苟言笑地中年妇人走出来,上上下下将贾琏打量了一番,微微领首道: "贾二爷,我是林御史之妹,林家小姐的姑母。林老爷不在家中,本待将你这外男拒之门外,然而今日尊夫人也在,薛家小姐也


    在……都是彼此认得的亲眷,我若拦着,未免不近人情。”


    “林家世代列侯,规矩可大,贾二爷请谨言慎行。”说罢,林姑姑傲气地一转头,带着贾琏,向会客的花厅行去。


    这一出将贾琏咖隐得什么似的,他本就最怕林如海,到此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只亦步亦趋地跟着林姑姑,向前挪动脚步。


    待到了花厅跟前,却听一阵笑语之声传来,凤姐的声音也在其间:


    “这一幅”病毒退散”,该当接在这幅 ‘抗体御疾’后面……林妹妹瞧瞧我摆的对不对?”


    “琏二哥哥到了?”林黛玉先发现了贾琏,赶忙命人看座奉茶。厅中好多人:凤姐、巢玉、宝钗、小红、紫鹃、茜雪……倒是没有甄家母女,想必是不愿见贾琏这个外男,先避了出去。


    凤姐见到贾琏来了,眼珠略转,便知自家男人此来用意。


    她便笑着道:“琏二爷想必也是听说了,林妹妹这里准备要刻印讲那“牛痘”故事的小人书,才巴巴地赶着来要看的吧!”


    贾琏一头雾水:“‘小人书’?”


    凤姐见他这般,便咂嘴摇头笑他。


    倒是薛宝钗说了一句公道话:“天幕上演示红楼小人书那次已是好几个月前,琏二哥哥不记得,也是寻常。”


    谁知贾琏一听便精神百倍,双眼放光地道:“又是天幕为我等指点迷津?薛大妹妹、林妹妹,可否借我一观?”


    第69章 第十一次直播12


    林府中,姑娘太太们叽喳喳一通议论,贾琏总算想起来了———


    那次是天幕上的仙子突发奇想,“盘点”贾府中的管理者与打工人,那时正好在一间”咖啡馆”里,墙上糊着“报刊”,贴着“月份牌”,架上摆着“杂志”、堆着“小人书”——全都是闻所未闻的东西。


    “琏二哥哥既然要推广那‘牛痘’,这样仁善的好事,我们这些亲戚岂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这回林黛玉充当了解说:"上次凤姐姐提起,这 "牛痘'' 之术,要让天下百姓都晓得,让天下的孩童都接种。她提起不少人对 “牛痘’心存疑虑,怕变牛什么的。我就想,得有个什么法子,让天下百姓都能看明白才行。于是就想起了上回萧仙在天幕上展示的‘小人书’……”


    这时,贾琏已经将那小人书的一页页画稿全都拿到手,正一页一页地翻看。


    只见这一整本,真不愧是给"小人"看的,上面全是画儿,并无多少文字。那些画儿全都以简单流畅的线条构成,图样简明易懂,印刷起来想必也不麻烦。


    贾琏循着顺序看去,只见一个妖魔鬼怪模样的物事,扑向一名圆圆胖胖的小儿,那小儿惊慌失措,脸上已依稀可见生出麻点。在小儿身后,痘疹娘娘低眉敛目,模样甚是悲悯。在这小儿背后,有不少父母正在低头哭泣,远处新坟凄然,喻示着不少年轻生命已经葬送在那病魔手下。


    下一页,是妖魔退去,小儿还活着,然而脸上却多了些麻点。


    贾琏继续往后翻,见一个麻脸年轻人,五官相貌和上两页的小儿有些相像,正挺胸立在再次袭来的妖魔鬼怪跟前,他面前有一道似有似无的圆盾,帮他挡住了病魔的侵袭。


    之后便是痘疹娘娘出现,指着那一枚圆盾,张口似在说话。贾琏一瞧,见那圆盾上写着两个字:“抗体”。


    "原来这叫"抗体"!"贾琏赞叹道,"我和老胡想来想去,总想给这抵御病魔之力起个名字,想了多少词儿,都没有这个明白有力————''抗体''!好!"


    至此,除了这"抗体"两个字需要识字之人帮忙解说之外,其余内容,尽数是不识字之人也可以看懂的。


    看到这里,贾琏已经想明白了黛玉等人这


    "小人书"究竟是什么用意了,顿时精神大振,连忙按照巢玉等人排好的顺序,飞快向后翻——


    只见“小人书”上将天幕上说的那爱德华危纳发明牛痘的故事,搬到了铁网山以西的草原上,说是当地牧民发现,得过牛身上的痘疹之人,也一样能得到那具无形的圆盾————抗体,从而不受病魔侵袭。


    于是,就有一个医者模样的人想出了法子,将牛身上的小小圆盾摘下,别在白胖小儿的臂上,一


    大片圆氏在他


    快照这些小小的回氏就本式了可以托细店应的十刑回氏


    孩子们在欢吉


    孩子们在欢喜玩耍,一大片圆盾在他


    我眼,这些小时因盾,就受成了可以做御过移的人坐回首们每个人的背上护佑着他们,一片片的病魔铩羽而归。


    画幅的最后,家人们欣慰地望着健康的孩子,而一旁的痘疹娘娘,面上则露出慈悲的笑容。???y


    “真好啊!”


    贾琏看完,一时间发出由衷的感叹,站起身,冲黛玉等人行了一礼,道:“这桩功德若真的能圆满,决计离不开妹妹们的悲天悯人之心……”


    黛玉与宝钗一下子都笑了,全体转向凤姐,笑道:“凤姐姐,你瞧瞧,他就是不提你!”


    凤姐也佯怒:“琏二爷怎也不谢我一谢?”


    见得罪了媳妇,贾琏正在打躬作揖地讨着饶,却听算玉道:“这件事,琏二哥哥还真得好好谢谢那天幕!"


    “天幕?”贾琏吃惊不已。


    黛玉便从桌上找出一张花笺,由茜雪递给贾琏。


    “上回听天幕点评府上医药之事,我便又试着向天幕祈祷一次,详问了牛痘之术的原理,这是天幕给我的回复。”


    贾琏扫了一眼,见那上面的言语大半晦涩难懂,但他能够捕捉到一两个熟悉的字眼: "病毒"、“抗体”。


    “原来如此,原来当时林妹妹就已经想到会有今日了……”


    他试图慢慢阅读那张花笺上的文字,虽然费劲,但多读两遍,便大致能解其含义。贾琏见那言语虽然晦涩,但前后逻辑十分通顺,读来竟有恍然大悟之感————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读到这里,贾琏突然想起一事,


    问黛玉:"林妹妹,我记得天幕上曾经说过,这发现牛痘之人,乃是英……”说到这里卡壳了。


    林黛玉便接口道:“英吉利的一名乡村医生。”


    “对对对……”


    "不过我特地请父亲认识了相熟的英吉利传教士,对方说他们从未听说过这等奇术。更加没有听过那个叫爱德华愈纳的大夫。我想,若是这世间本不存在的事,也一起画入这 小人书里,到时万一有人问起,怕是不太好。所以我自作主张,改成了琏二哥哥属下的那名医师,画像也大致仿了他的样子。”


    贾琏只有叫好的份儿:“妹妹做得好!做得妙!”


    老胡当得起这份赞赏————贾琏心中暗想。


    “不过那些传教士虽未听说过“种痘术’,但都很有兴趣,还说若是有可能,他们自己也都想尝试一下这 ''种痘''之术。"林黛玉得到夸奖也很兴奋,一口气说下去。


    贾琏心想:这可神了,咱们自己太医院的老大夫们不愿信,反倒是洋人都热衷得很?


    "我想,他们并非那等''免疫力''不够强的孩童,种痘时候自然不能让他们排在前头。琏二哥哥,你说对不对?”


    贾琏一激灵,忙道:“妹妹说得太对了。毕竟事涉外交,若是这些洋人传教士想来讨咱们的种痘之术,这法子也不是不能给。只不过这推恩之事,一定要皇帝陛下来做,我等万万不可擅作主张……”


    黛玉闻言轻轻吐了吐舌头,道:“父亲也是这么说的,琏二哥哥又提醒我一遍。”


    “不过,”贾琏捧着那些尚未装订在一起的“小人书”样稿,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道:“至少在京畿一地,今年之内,推广牛痘之事必成!"


    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人对视一眼,齐声笑道: "若是京畿一地的牛痘局顺利建起,扬州、金陵、苏州等地……还用愁吗?”


    扬州是林如海仕宦多年的所在,而金陵与苏州,是薛家与林家闺族所在,有这两家帮忙,江苏两浙一带,设牛痘局推行牛痘自是便宜。所需的,只是京畿的一个成功的例证。


    过了年,一晃就开春了,然而天气还是冷,京城里风沙依旧很大,老王头和长子今天出去拉了两趟货,吃了一嘴的土,回到家中,却


    见家中收拾得干净亮堂,妞妞正坐在灶台边烧火,一边看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我们妞妞出息了,竟能看书了?”


    老王头忍不住夸赞起自己闺女。


    妞妞却举着手中的小册子,告诉父亲:"爹,这不是书,是街上善堂不要钱往外送的,叫小人书。”


    “小人书也是书!”老王头的爱女之心并不会因为这名字而有所动摇。


    “爹,这册子讲的是种牛痘的道理。”妞妞看着这册子,慢条斯理地对父亲和哥哥说着。


    “瞎,那牛痘啊!”


    老王头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心里有些不以为然。


    妞妞便放下手中的画册子,去给父兄倒了两盏热腾腾的严茶来。老王头喝着热茶,心里舒坦了,才慢慢地想起早先听说关于那"牛痘"的事。


    说来这事儿也忒出奇。前几天善堂里刚刚建了一个"牛痘局"的时候,好多人不懂,听说还有太医院的太医当街去骂的,说要将痘疹的痘浆种在人身上,岂不是不安好心么?


    老王头刚刚听说时,满心慌乱,回家就嘱咐自家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千万别上街,别靠近那善堂。后来听说那善堂里的牛痘局全凭自愿,绝不抓孩子,老王头渐渐才敢让自家孩子出门。


    后来又有人出面澄清,说这"牛痘"的法子,和太医院专为宫里的达官贵人准备的"人痘"法子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痘浆的来源不同,一个从牛身上来,一个从人身上来。


    太医院的太医立即不敢当街再骂了——两种“种痘”的法子,究其根源都是一样,太医院若骂,岂不是骂自己吗?


    当时老王头便觉得这"牛痘"没准能成,毕竟言里的龙子凤孙用"人痘",宫外头的穷苦百姓用“牛痘”,这听上去……不就和富人保养喝人乳,穷人保养喝牛乳,是同一个道理?


    只是后来众人胡乱传说种了这“牛痘”,许是头上会长角什么的,虽听着荒诞不经,但是老王头心里还是存了几分疑虑,想要谨慎一二。因此就算是牛痘局的人说得天花乱坠,老王头也还是不敢让自家的孩子去试。


    万一真有什么不妥……


    谁知妞妞将两盏茶送上来,闲闲地说了一


    句:“这”牛痘’是天幕上提起过的,说是比’人痘’还好。”


    “天幕?!”老王头傻了眼,心想:这天幕上说的,若是让他亲眼见到,他一定信。


    “听说这 ‘牛痘’的方子,就只有宁荣街上那两家大户人家从天幕上看到了,但不敢藏私,于是去寻大夫研究了,才开的那牛痘局。”


    “这小册子上说得很明白。”妞妞将小册子朝父亲面前一推,自己去忙去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家的晚饭,妞妞也要一起帮着母亲操持。


    老王头却坐在那里,心潮起伏,不知该不该让自家的孩子也去试试那善堂的"牛痘局"。他早已听说了,种痘不要钱,而且还会手把手地教种痘之后该如何保养。


    但是……


    听说这牛痘是“天幕”说的,老王头自觉对那神奇之术又多信了几分,但是心中依旧摇摆,毕竟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他将视线转向妞扭留下的那本小册子,心里嘀咕:这册子……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老粗,真能看得懂吗?


    想了一阵,老王头最终还是向那册子伸出了手,托在手里先掂了掂,觉得颇为沉重,仔细看时,见那纸张用的是牢固耐用的桑皮纸,因此纸色略显暗沉。


    “这定是盼着孩子们看过之后,再将这册子送与他人,这样世间便有更多人能看到这 ‘小人书’。”


    再看那册子的里页,竟然几乎没有一个字,全都是图画。这些图画线条清晰,人物活灵活现,尽管只有黑白两色,但是已足够让人看明白了。


    抱着半信半疑的心,老王头尝试去看那小册子上的图画,谁知这一发不可收拾。等到王妻和妞出来叫他们爷俩吃饭的时候,老王头还望着那上头的图样怔出神————毕竟这是他前所未有的经验,老王头心里头在想:我怎么就看懂了?我怎么就能看懂”书”了呢?


    东市大街牌坊之外,善堂跟前,胡君荣望着渐渐变长的队伍、带着孩子等待接种牛痘的百姓,露出欣慰的笑容,心想:这贾二舍人说到做到,他说有法子让百姓相信牛痘之术,便是有好法子。


    就在这时,队伍中一个孩子,突然望着胡君荣大呼小叫起来: "看,看那个大夫……他不就是小人书上画的那个发明牛痘的大夫?”


    原来这孩子早就在一旁偷偷打量胡君荣多时。


    胡君荣心中“啊哈”一声,忙挺了挺胸,肃容道:“在下确实对从塞北牧场引入这牛痘之术略有薄功……”


    他也完全没想到,林家竟会在命人绘制那"小人书"时,寻画师来牛痘局观摩,记下了他的身量容貌,最后画在了"小人书"内。


    “哎呀!”人群中便立即有人向胡君荣拜倒,“这位莫不是药王菩萨转世吧!”


    这一声提醒了众人,牛痘局前,一时竟乌压压拜倒了一片。


    胡君荣万万没想到事情竟然会演变成这样,手忙脚乱,赶紧要去将向他拜倒的乡亲们都拉起身,心中却也是激动无比———


    他不需要这些乡里乡亲为他建什么生祠,他只要这些绘有自己的小人书能够流传于世,就不枉此生啦!


    第70章 第十二次直播①


    萧兰兰盯着她的手机,等待平台爸爸发来的消息。


    上一次直播盘点《红楼梦》中的医药,当时就出现了一个"一心一意贾二舍"的奇怪ID,追问她关于“牛痘”的细节。


    而直播结束之后,那位lD叫做"姑苏林黛玉"的粉丝,竟然也发私信向萧兰兰询问"牛痘"的医学原理———这件事本身并不难,兼兰兰马上就找到——篇科普文章发了过去。


    可是事后想想:天花明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被人类完全根除的病毒,为什么还有人对此这么关心?


    再结合那两位的ID,萧兰兰渐渐觉得这可能不止是cosplay那么简单。


    此前萧兰兰心里也有过怀疑,但是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怀疑得如此强烈。


    如今她就在等一个叫做“泽被万民”或者“救苦救难”之类的徽章,如果这个徽章真的到了,那么萧兰兰就可以确定——是她的直播在某处造成了“传播牛痘”的结果,所以平台方才会颁发给她这样的徽章。


    以前那些"日进斗金"之类的徽章,想必也是如此。


    萧兰兰等啊等啊,忽然"叮"的一声,推送消息到了——


    【为您结算直播间积分————】


    没有徽章?!


    萧兰兰顿时松了一口气,然而心里隐约约的竟然有些失望。看起来那些ID应该就是cosplay了。至于为什么想要了解牛痘?——这种上世纪就灭绝了的疾病与大家的生活相隔太远,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们已经不太了解,所以感到格外好奇吧。


    【直播间积分:126600。】


    【完成一次直播,佩戴徽章五枚,积分增加5000。】


    既然没有新的徽章,这次的积分应该只有5000进帐了吧?


    【邀请合作者加入直播,积分增加100。】


    “合作者?有吗?”


    萧兰兰仔细回想,突然心头一喜:哎呀,原来是他们!


    是那些在她直播的最后阶段加入的师生们。他们为她答疑解难,也为她加油鼓劲-


    时间萧兰兰竟然觉得这100点的积分比她之前得到的5000点更加珍贵。


    萧兰兰立即将她之前的疑惑全忘了,满心都是欢喜:原来萍水相逢偶遇的朋友,也能成为她直播的“合作者”。


    【结算后直播间积分:131700。】


    【主播等级:Lv10;主播头衔:群芳之冠。】


    虽然没有继续升级或是得到新的头衔,但那小小的100积分竟令萧兰兰又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精神抖擞,开始认真准备下一期选题。


    下一期的直播也是要从博物馆开始,萧兰兰想:她是不是可以考虑,稍微改变一下直播方式呢?


    长


    凤藻宫中,夜已深沉,贾元春伸手挑去面前一盏油灯的灯花,灯火便又亮了几分,照亮了她微微蹙起的秀眉,和眼里化不开的愁怨。


    “怎么了?”


    皇帝见状,便放下笔,柔声相询。


    元春声音娇柔,带着一丝幽怨: "妾身每每想起上次那天幕上说的,清廷的那位''雍正'' 皇帝,为了政事过于操劳,竟至于有损龙体……”


    上次天幕上所说的内容,在元春看来,那些什么“疗妒汤”、“冷香丸”……通通都不打紧,最要紧的两件,一是牛痘,二来便是天幕上提到雍正帝的死因。


    天幕上曾经说过,眼前这位皇上可能是清廷的“雍正”与“乾隆”两位帝王”二位一体”,在这边人间的映射。这一段贾元春早就抄录下来,呈给皇上看过了———宫中不止她一人能看见天幕,所以元春在这等大事上根本不敢隐瞒。


    此刻皇帝便伸出手去,试图将元春那轻轻拢着的眉头舒开。


    “傻丫头,一来忌过劳,二来远方士忌丹药,你说的,朕都记下了,朕这可是至少要活到九十岁的人,这道奏折批完便去歇息,可好?”


    元春顿时笑生双靥,乖巧地点了点头。


    皇帝的视线便挪到面前的奏折上,看了一会儿,道:“你那位兄弟,叫贾琏的,竟还真有些本事。顺天府上的折子,说是整个顺天府十岁以下的孩童,竟已有三成种上那‘牛痘’了。”


    元春忙代堂兄谦逊:“这都是皇上圣德,上天才降下那天幕点化世人牛痘之法,家兄不过一个跑腿的,有何功劳之有?"


    元春羞红了脸,嗔道:“本来就是嘛!”


    皇帝思忖片刻方道:“朕已知那贾琏是个干才了。只是这牛痘之术,目前只是验证了其确实安全,接种之孩童并无因此沾染痘疹的,但是否能抵御痘疹,倒还未知。”


    “按照太医所说,要验证牛痘是否有效,要看它能否帮助这些幼儿抵御痘疹引起的大疫。平心而论,朕可真不希望有验证此术的一天。不过……”


    皇帝转头,认真看看元春。


    “若有机会,传话荣宁二府,告诉他们,牛痘之术若成,便是造化万民的切实功绩,朕绝不会忘。让他们不要为将来担忧。”


    元春连忙下炕,冲皇帝行下大礼谢恩,道:“有皇上这句话,妾身闺家必定尽心尽力为皇上办差。”


    皇帝见她容颜秀美,声音娇俏,难免动情,当即将御笔搁在一旁,牵着元春的手,将她揽至怀中,一阵小意温存。


    元春也似十分动情,她目光迷离,随着皇帝的动作婉转逢迎,心中却很冷静————既冷静又警醒,她在想天幕上说过的另一件事:


    “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


    宫中连父母手足至亲,都可猜忌相残,更何况皇帝身边那些根本没有血缘的枕边人。


    她既身在这见不得人的去处,存活之道,便是保有一颗本心,绝不为任何人而动。


    只是……不知道那天幕上的仙子,会不会也突发奇想,也点评她,为她指一条明路呢?


    开春天气和暖之后,宝玉依旧闷在家中温书。珍珠已是另外生了心思,总是远远避着宝玉。宝玉跟前便总是麝月、晴雯等几个大丫头一起服侍。


    这日晴雯给宝玉换衣服,一失手跌了宝玉的扇子,将扇骨跌折,宝玉便摇着头道:"没想到你这么个伶俐人儿,也有失手的时候。”


    睛霎一声冷笑,望着宝玉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儿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①"


    宝玉刚想生气,突然想起关于晴雯的预言——天幕上曾经预言过,晴雯得病染上风寒,是他自作主张,用王太医的方子换掉了胡君荣的处方,令晴雯久病不愈,最后还让王夫人赶出了大观园,竟生生病死了。


    "罢了罢了,是我不该先说你的。"此刻宝玉心中尽是歉疚与懊悔:就因为他显摆医学常识,竟会害了睛雯一条性命——宝玉是说什么都不敢再向睛雯发火了,“莫要再恼了好不好?这扇子原是用来扇风的,但你要撕著玩也可以使得。只要你能一乐……"


    睛雯果然将那跌断了扇骨的扇子三两下撕了,笑道:“那敢情好,我就喜欢扇子撕来声音好听。"


    宝玉又连忙亲自去取了好几枚扇子来,递到隋雯手里,笑道:“你尽力去撕……斯得响些,再响些!''干金难买一笑'',这些扇子如能换你忘了烦恼,就比那些只是扇风的强出太多了……"


    晴雯一时高兴,就连撕了两三把,只为听着那响儿。


    谁知就在这时,磨月匆匆进来,对宝玉道:“宝二爷,那天幕……”


    宝玉也听见了动静,匆匆准备出门: “这回得是我赶去老太太那里,总不能每次都劳动老太太跑那么远的路到园子里来……睛雯、扇月,烦请你俩收拾记录要用的东西。虽说三妹妹多半也会准备……"


    睛霎刚才那点子气已然尽数肖了,笑道:“好啦,不会让二爷被三姑娘比下去的。”说着与麝月一起去准备。


    宝玉见状,拔脚先去贾母那里。贾母、凤姐、王夫人、探春等人已经先都等在那里了。


    睛雯与麝月一到,宝玉赶紧将东西在条桌上平铺开来。


    王夫人见状一怔,问: "珍珠没来吗?是身上不大好吗?"


    宝玉已能明显感到珍珠对自己日渐疏远,但对此他也唯有尊重祝福,当下连忙支吾几句,再将王夫人的心思引开。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兰兰的红楼直播间",我是萧兰兰。】


    熟悉的开场白。


    【小伙伴们,今天兰兰依旧在南京为大家直播。】


    【上一次有几位朋友后台私信我,觉得博物馆没能进去有点不够尽兴。兰兰只能对大家表示歉意,毕竟咱们参观博物馆不比在室外空间,不方便在馆内解说,会影响到其他参观者。】


    “这次萧仙好像不是在那博物


    馆里了!”


    凤姐手搭凉棚,望着天幕,见不到那摆满了瓶瓶罐罐的整幅幕墙,是以有如此一说。她见到萧兰兰面前的红木桌面上摆着一只盖碗小茶盅,便道:“难不成……萧仙竟在那天庭的茶馆里?”


    贾母笑道:“天庭竟也有茶馆吗?”


    【但是兰兰这一次的直播计划里也有一家博物馆。而且这座博物馆和兰兰今天的主题也有很紧密的联系。所以兰兰想了一个法子————】


    【兰兰已经事先去过那家博物馆啦,而且拍摄了不少素材回来,剪辑成了一段短视频。直播开始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短视频,然后兰兰会再切回到直播模式,和大家就今天的主题展开互动。】


    【那么好了,小伙伴们就要问了:兰兰,你现在在哪里,今天直播的主题又是什么?】


    【兰兰现在南京大行言地铁站附近的一间茶社里,老板刚好是兰兰的粉丝,所以给兰兰安排了这间雅座。】


    天幕转了转,似是特为给荣府里的众人展示仙子所在的这间"雅座"。只见四壁皆是粉墙,其中一面是博古架,架上摆放着各色古玩,另外两面壁上悬挂着水墨山水,看不出是什么人的手笔,但颇有名家之范。


    最出奇的是,这间"雅座"四壁都没有开窗,也不见灯烛,但依旧明亮非常,不知光源是从哪儿来的。贾母等只得凭空想象:"莫不是天上仙人在屋顶上悬了明珠照明吧!"


    【今天咱们要讲的主题,和咱们所在的地点有些关系——兰兰问了南京的朋友:这"大行言"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这里曾经是清代江南行宫的所在。】


    【而这座江南行宫,与我们的《红楼梦》有莫大的联系。因为它原本就是清廷的江宁织造府。众所周知,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二十余年。】


    贾母半闭着眼,点点头,道:“看来仙子今日又要说曹家的事了。”


    凤姐、宝玉、探春等人都对天幕所说的曹家很好奇。凤姐脱口而出:“那曹家真的是咱们家吗?”


    【如今,江南行宫的旧址上,已经建成了一座江宁织造的博物馆。兰兰已经去打过卡啦,剪辑了一些素材,特别为大家准备了这一段短视频。】


    【小助手,请帮我召唤我事先上传的短视频出来吧!】


    然而贾母和她身周的人们都相顾失色。他们怎样都没想到,天上仙子,竟然提到,有一座"博物馆”,竟是建在皇帝行宫的旧址之上的。


    探春听了,越发加深了自己早先的猜测,赶忙对贾母道:“老太太,孙女儿猜测,这天幕的仙子,恐是后世之人……之仙。”


图片    请收藏【MOXIEXS.COM】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