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 第140章 三更四更(霸王票加更)
    太皇太后&30340;日益衰弱,胤礽也感觉到了。


    他更知道,明年年底,太皇太后就会病逝。


    所以,无论再忙,他都每日去陪太皇太后玩。


    胤礽出使海外时,从海外带回许多乐器和乐手。他说单纯讲故事太无趣,就把海外&30340;话剧和音乐剧故事翻译成汉语之后,唱给太皇太后听。


    太皇太后自从喜欢上戏曲之后,不再排斥汉语&30340;娱乐。胤礽给她演出&30340;外国音乐剧,她听得津津有味。


    莎士比亚&30340;剧本都很经典,即使搬到大清宫廷,也能让人赞叹不已。


    说起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去世之后之所以没有大量手稿留存,是因为他&30340;手稿都归公司所有。就像是现在&30340;影视公司不会保留编剧&30340;手稿一样,他&30340;公司也没有特意保存他&30340;手稿。


    待他所待&30340;公司破产或者易主之后,档案室&30340;那些手稿自然都没了。


    胤礽到英国&30340;时候,雇佣莎士比亚&30340;公司还保留着莎士比亚&30340;手稿档案。梁九功只付出了一匹绸缎,就得到了包括莎士比亚在内&30340;、那家公司所有戏剧家&30340;留存手稿。


    对公司而言,这些手稿就只是占地方,到了保留年限还要付一笔销毁费,废物利用何乐不为?


    胤礽笑得合不拢嘴。


    他第二世&30340;时候,网上有伟大&30340;公知评判中国&30340;博物馆,说中国&30340;博物馆基本只有中国&30340;文物,而西方&30340;大博物馆有世界各地&30340;文物。这说明我们博物馆不行,故步自封,没有世界气度。


    这么蠢&30340;话,居然能让许多傻子奉为真理。


    现在,胤礽要说“啊对对对对,孤一定会把大清皇家博物馆打造成具有世界气度&30340;博物馆”。


    除了给太皇太后讲国外&30340;故事之外,胤礽自然也不会忘记把弟弟们&30340;努力和成长告诉太皇太后。


    胤祉这个“大清皇家科学院筹办后勤部长”已经越来越熟练,将外来人才&30340;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胤禛虽然年纪小,被胤礽拎着耳朵训斥了一顿之后,做得居然也不差。


    和后世流传&30340;不一样,胤禛是个正统文科生,对数字计算什么&30340;真&30340;不在行。


    对数字敏感、能担任税收和审计&30340;高手是胤祥,现在还在他娘肚子里。胤礽回宫后听到庶妃章佳氏肚子里揣着孩子,立刻十分激动地建议康熙给生育过和正怀孕&30340;妃嫔们单独赏赐,悄悄照顾章佳氏。


    他垂涎十三弟&30340;才华很久了。他家十三弟&30340;才华,可是经过盖棺论定&30340;考验,是青史留名&30340;贤能之人啊。


    胤禛虽然对数字不敏感,但胤禛对人心把控很强,对贪官污吏天生厌恶,对人事关系有一种天然&30340;直觉,很擅长抽丝剥茧和快刀斩乱麻。


    现在别看胤禛还小,他板着小脸,左手康熙&30340;令牌,右手胤礽&30340;令牌,把负责大清皇家科学院建立&30340;上下部门都敲打了一遍,疗效甚好。


    大清皇家科学院被一些儒士认为是奇思淫巧,挖儒术&30340;根。


    比如天文学。


    儒术讲究天人感应,你都把天体运行&30340;道理给算出来了,我们天人感应个毛线啊?


    这群人就算不能阻挡科学院建立&30340;大势,也会在小事上折腾一下,恶心康熙和胤礽。


    胤禛可不管这些人情世故,他一手一个令牌,严格按照律令做事,该坐牢坐牢,该去职去职;如果被他发现还有贪污,他甚至能做出把对方&30340;家具拖出来拍卖&30340;狠事。


    虽然这些事另一个时空&30340;雍正都做过,但胤礽没想到,自家萌萌哒&30340;混世魔王小胤禛,在这么小&30340;时候居然也能做出这种事。


    小胤禛现在脑海里一根筋,他就是按照律令办事,背后什么关系他不管,让康熙操心去。


    他一个小阿哥也不怕丢脸,甚至能和一个小吏死磕,亲自指挥人抄小吏&30340;家。


    别说,京中这些小吏&30340;家产,说不定可能比一些大臣还丰厚。


    在大清这个小吏敢敲诈亲王&30340;魔幻时代,小吏比大臣富裕&30340;事还挺常见。


    因小胤禛&30340;突袭,掀开了朝堂一直隐藏着&30340;小吏利益链,让康熙得知了朝中大臣居然还能被小吏甚至家仆敲诈勒索&30340;神奇事迹。


    康熙无语极了。这种事,怎么他没听到过?


    细查之后,康熙发现,他一直不知道,有两个原因。


    第一,小吏和家仆敲诈已经是“潜规则”,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第二,大臣和宗室们认为这很丢脸,花些银子就能解决&30340;事,不需要斤斤计较。


    康熙沉思了许久,然后大手一挥,把京中杀了个人头滚滚,血流如河。


    康熙在举办大学&30340;时候,也在胤礽打着“控制思想,把基层教育从汉家士族中夺过来”&30340;建议下,在京中实行国办小学教育,教导算术等基础知识。


    当小吏,小学毕业就够了。


    所以,即使把京中小吏都杀一边,他也不会缺人。


    现在大清&30340;规章制度还没崩坏,只需要一个老吏,就可以带出一群新人。康熙能被大臣挟制,还能怕一个小吏?


    胤礽叹气。他第一世雍正&30340;“暴君”名声,说不准会按在汗阿玛头上。


    这一次,可真是杀了不少人。


    而引起此次血腥事件&30340;胤禛,一战成名,被人暗地里咬牙切齿称为“抄家阿哥”。


    胤禛才七岁半啊!


    什么叫天赋异禀,这就是天赋异禀!


    胤礽想,他家四弟弟大概从现在开始,就已经被反太子党排斥在支持名单外了。


    锐意进取&30340;康熙皇帝他们已经支撑不住,完美&30340;太子他们恨之入骨,莽撞头铁&30340;直亲王他们避之不及,再来一个抄家四阿哥……


    要不,看看八面玲珑三阿哥?


    三阿哥和和气气,好像很好相处&30340;模样。


    胤礽得知了三弟&30340;新绰号,嗯,“八面玲珑贤阿哥”,哈,可以,非常可以,希望反太子党早日进化成三阿哥党,加油!我看好你们!


    太皇太后知道小胤禛做&30340;事之后,不知道是该叹气还是该笑。


    最后,太皇太后拍案道:“都是皇上&30340;错!四阿哥才多点大?他懂什么?这么小&30340;孩子,黑&30340;就是黑&30340;,白&30340;就是白&30340;,他只知道对错,哪知道背后那么多弯弯道道,活该皇上焦头烂额!”


    胤礽笑破了肚子。


    “借住”东煌宫&30340;康熙气乐了:“这不是你让他去管得罪人&30340;事?让三阿哥去管拉拢人心&30340;事,让四阿哥去管得罪人&30340;事,你这当哥哥&30340;心太偏了。”


    胤礽摇头晃脑道:“汗阿玛,您可误会我了。你可知小四在民间名声好极了?”


    康熙不信。


    胤礽便带着忙碌了许久&30340;康熙出宫玩了一圈,让他看新编&30340;戏剧。


    老百姓们最恨贪官污吏。大贪官他们接触不到,那些难缠&30340;小鬼则和他们&30340;生活息息相关。


    那些小吏,也大多是街霸地头蛇,百姓苦他们久矣。


    小胤禛铁面无私,在老百姓中已经被传成了狴犴转世,天生一双能辨别忠奸&30340;慧眼,这才能解释其小小年龄就能揪出这么多贪官污吏。


    现在民间有歌谣,康熙乃是不世出&30340;圣君,才会有菩萨神童太子相助,破军战神直亲王相助,现在又有了狴犴小神兽转世&30340;四阿哥小胤禛相助。


    虽然现在&30340;戏曲没有指名道姓,但戏剧大家都擅长以古喻今,所以前朝&30340;“狴犴王爷断案”已经成为最流行&30340;红戏,已经能和流行了几年&30340;《画堂春》分庭抗争。


    康熙傻眼。


    他那个傻乎乎&30340;混世魔王四阿哥,居然还能被传成狴犴转世?


    “这事真&30340;没有你&30340;插手?”康熙不信。


    胤礽摊手:“真&30340;没有。在汗阿玛动手之前,民间已经有人说小胤禛是狴犴了。最初,应该是小胤禛第一次抄别人家&30340;时候,从围观群众中说出来&30340;。”


    康熙不知道该做何种反应好。


    他&30340;太子是菩萨神童就罢了,他甚至也这么认为。


    大阿哥是什么破军天狼星君转世也成,小小年纪就有灭国之功,也能吹一吹。


    四阿哥……


    狴犴?


    行口巴。


    老父亲已经麻了。


    胤礽叹气:“最近三弟非常难过。他也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在民间没什么名声。哥哥弟弟们都是天上&30340;神仙转世,就他平平无奇。不仅如此,他还被没命名&30340;某阿哥党给盯上了,现在那群某阿哥党有发展成三阿哥党&30340;趋势。”


    胤祉气得都哭了。


    别&30340;兄弟都是神仙,就他和一群坏人扯上了关系?


    朝堂中&30340;什么“八面玲珑贤阿哥”,怎么听怎么像骂人。


    比起其他哥哥弟弟从民间传出来&30340;神仙称号,他这个“八面玲珑贤阿哥”可不就是骂人吗?简直像个阴险狡诈&30340;反派称号似&30340;。


    康熙哭笑不得。


    胤礽再次摊手:“儿子真&30340;没想到这个发展。”


    康熙扶额。别说太子,他都没想到能有这个发展。


    抄家&30340;四阿哥成了铁面无私狴犴小神兽,兢兢业业做好事&30340;三阿哥倒是被朝堂中&30340;一群苍蝇盯上了。


    谁让三阿哥兢兢业业照顾&30340;人,和京城里&30340;老百姓没关系呢?


    康熙叹气:“好好……好好安慰三阿哥,这不是他&30340;错。”


    胤礽耸肩。这种事,不是安慰不安慰就能解决&30340;啊。


    只能说,希望胤祉自己想通吧。


    胤祉能想通吗?


    他能想通才有鬼了。


    于是他憋着劲,翻书上还有什么神仙,然后默默积攒搞事&30340;劲头,暂时蛰伏。


    这些康熙和胤礽都不知道。


    他们俩遇到了新&30340;麻烦。


    罗斯国要结束和大清多年&30340;边疆纷争,和大清缔结友好条约。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虽然大清一直在赢,并且利用沙俄练了许久&30340;兵,还掠夺了很多利益,甚至非常不人道&30340;俘虏沙俄人把沼泽地都填平当耕地。但打仗嘛,总是有流血牺牲,不打当然是最好&30340;。


    彼得一世和执政索菲亚公主狮子大张口,索要了大清东北方许多疆土,即使康熙知道国际谈判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也如鲠在喉。


    但罗斯国现在加大了对准噶尔&30340;支持力度,准噶尔于西北多次犯边,在蒙古如入无人之境,蒙古王公纷纷请求大清支援。大清两面作战有些难受,所以朝堂中大部分人都支持和谈。


    朝堂中&30340;文臣基本都是支持和,不支持战&30340;。


    一些文臣就算在国破家亡&30340;时候,他们也支持和,不支持战,何况现在是和平时期。


    总之只要打仗就是劳民伤财,就算没有劳民伤财也是有伤天和。


    文武天生利益有冲突,你强一分,我就弱一分。康熙支持海军建设,已经让武夫们耀武扬威了许久,文臣们早就心里不舒坦了。


    海外&30340;事他们不知道怎么说就暂时不说,但能让东北&30340;战事停下来也不错。


    现在东北和沙俄&30340;战事,基本成为武人们&30340;升职场了,培养了不少武将。别说文臣,手握兵权&30340;勋贵和宗室们都非常忐忑。


    这些支持皇帝和太子&30340;中层武将一多,他们&30340;兵权基本都是空架子了啊。


    于是满朝文武都建合起来,请求康熙赶紧和沙俄和谈。


    反正大家是平等条约,又没有伤害大清&30340;颜面,多一个友邦,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沙俄在酷寒之地,什么好东西都没有,打它作甚?


    支持康熙&30340;人,也倾向于和谈。


    比起沙俄,准噶尔是反叛,性质更严重。他们认为应该暂时停下和沙俄争端,集中力量征讨准噶尔,支持蒙古那群废物。


    康熙摔杯子:“蒙古那群废物!”


    想当初蒙元时期,蒙古铁骑多厉害啊?现在蒙古怎么变成嘤嘤嘤软蛋了?


    胤礽给康熙换了一杯茶:“没办法。即使当初我给他们展示了火器&30340;厉害,他们顽固派把持权力中枢,还是不肯改变骑射传统,拒绝使用火器,战斗力自然远不如准噶尔。”


    准噶尔可是连沙俄送&30340;大炮都装备上了,蒙古王公&30340;骑兵怎么打?


    历史中,康熙此次虽然和沙俄暂时停火,但并没有与沙俄和谈。


    直到康熙二十八年,准噶尔不满足于只揍蒙古王公,开始挑衅大清八旗军队,康熙才派索额图和佟国纲与沙俄和谈。


    但因为大清使臣&30340;傲慢和语言不通,被负责翻译&30340;传教士坑了,《尼布楚条约》虽然是平等条约,却是彻底&30340;失土条约。


    现在再派已经熟练俄语&30340;索额图去,情况肯定大不相同,但胤礽不准备和谈。


    他把一个消息摆在了康熙面前:“汗阿玛,看看这个。”


    康熙展开密折,然后拍案大笑:“朕就说,罗斯国前阵子还做出了增兵&30340;架势,现在居然要和谈。他们也是两面作战!”


    胤礽微笑着点头:“准噶尔不足为惧,但奥斯曼帝国可是罗斯国大敌。罗斯国一不留神,可就要灭国了。”


    原本历史中《尼布楚条约》&30340;签订,清朝不知道国际形势,被传教士透露了底线,为了尽早结束两边作战,被沙俄唬住,踩着底线签订了条约。


    清朝并不知道,沙俄也在双线作战,且比大清&30340;情况严重得多。


    胤礽知道!


    1686年,罗斯国加入反奥斯曼神圣联盟。1686至1700年,第二次俄土战争打响。如今是康熙二十五年,正好是1686年!


    胤礽还知道,沙俄正准备对克里米亚进行远征。明年,他们&30340;远征军就会出发。


    第一次远征前,也就是今年,沙俄派遣使团来大清边境,要和大清签订条约。


    这次谈判一直拖到1689年,沙俄第二次远征克里米亚之时。那时候沙俄国内已经因为两面作战陷入经济困境。


    黑海出海口对沙俄而言,比大清东北边境这些土地重要太多。无论是否谈判,沙俄都肯定会退兵。


    可惜,大清不知道。而大清&30340;谈判底线被传教士透露给了沙俄,大清反而吃亏了。


    康熙兴奋地转身看向墙壁上&30340;世界地图。


    大清在世界舞台上,已经确定了远交近攻&30340;大体战略。


    奥斯曼帝国不与大清接壤,对大清没有威胁,正好处于“远交”&30340;范围。


    至于反奥斯曼神圣联盟背后有英国支持,大清和英国有交情,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30340;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30340;利益。大清又不是出兵直接帮助奥斯曼帝国。


    再说了,英国对反奥斯曼神圣联盟&30340;支持,也就是卖卖东西而已。说不准大清帮奥斯曼帝国一手,让战争持续&30340;时间更长,英国还赚得更多。


    康熙当机立断:“派人出使奥斯曼帝国。戴梓已经研制出了新式火器,但军队舍不得花钱换,正好卖给奥斯曼帝国。”


    谈判?


    现在大清压着沙俄打,沙俄在大清边境没有任何进展,纯消耗。让沙俄被两面作战拖死吧!


    胤礽道:“未来谈判还是可以谈&30340;。只是怎么谈,要我们说了算。罗斯国骚扰了我们这么久,除了土地归属我们说了算,一些战争损失&30340;赔款,咱们也得给将士们讨一讨。”


    康熙道:“让索额图和明珠去操心这个。怎么狮子大张口怎么来,朕这次要让罗斯国痛个狠&30340;,再也不敢打大清&30340;主意!”


    父子俩在东煌宫&30340;书房中做出这个对后世历史影响深远&30340;决定。


    几日后,胤礽和急急赶回来地直亲王胤禔分立朝堂上,似笑非笑地看着朝臣。


    胤禔懒洋洋拱手:“臣这里有一则很重要&30340;事要向皇父汇报。”


    他扫了那些用敬畏甚至厌恶地眼神看着他&30340;朝臣们&30340;脸,讥笑道:“朝中一些大人们就像是坐井观天&30340;那只青蛙,以为世界上只有大清和罗斯国两个国家,连罗斯国为什么突然乞求和谈都不知道。”


    胤礽拱手,顺着胤禔&30340;话道:“做学问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诸位大人看到了罗斯国乞求和谈,也该看看罗斯国乞求和谈&30340;原因。国家利益,分毫必争,可别因为闭目塞耳,危害了大清&30340;利益。”


    胤禔道:“说实话,本王一点都不想和你们聊。你们知道罗斯国现在是双王并立吗?你们知道彼得一世和索菲亚执政势同水火吗?你们知道罗斯国现在和奥斯曼打得火热吗?你们知道罗斯国因为多年出兵国内民众揭竿而起吗?”


    “你们什么都不知道。”胤禔冷哼,“你们只知道重复着什么,皇上,要和不要战啊,战争有伤天和劳民伤财啊&30340;老生常谈。就像是治水不懂河道,屯田不懂农桑,你们这群大臣有什么用?”


    胤礽本想再说几句,但他看着朝堂上摇摇欲坠地老大臣们,默默暂时闭嘴。


    再说要出人命了。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